工业互联网
搜索文档
曝海尔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拟赴港IPO,目标募资5亿美元
环球网· 2025-10-21 15:05
上市计划 - 海尔集团正与中金公司、汇丰银行接洽,计划推动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于2026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1] - 此次IPO预计筹集约5亿美元资金,约合35.49亿元人民币 [1] 公司业务与资金用途 - 卡奥斯COSMOPlat由海尔集团于2017年4月创立,依托海尔近40年制造经验,首创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工业互联网模式 [3] - 拟通过IPO募集的5亿美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及生态建设 [3] 集团背景 - 海尔集团目前拥有海尔智家(A股+H股)、海尔生物、盈康生命等七家上市公司,覆盖家电、生物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 [3]
川仪股份涨2.07%,成交额5850.2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6.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3:56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23.17元/股,成交金额为5850.22万元,换手率为0.50%,总市值为118.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6.64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84.91万元(买入540.93万元,卖出256.02万元),大单净买入101.73万元(买入1173.58万元,卖出1071.85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0.46%,近60日上涨13.2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0.60%,近20日下跌5.4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6.81%,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及其他业务分别占比10.01%、2.41%和0.76% [1]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1亿元,同比减少12.37%,实现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减少10.4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5.27亿元,其中近三年累计派现8.2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6万户,较上期减少2.54%,人均流通股为27482股,较上期增加2.6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50.33万股,较上期减少337.04万股,大成高鑫股票A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79.23万股,持股数量未变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增持回购、工业4.0、中盘、融资融券、工业互联网等 [1]
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东土科技今起停牌,拟购标的14年间曾3次冲击IPO未果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42
交易概述 - 东土科技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10月21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即2025年11月4日前)披露交易方案 [1][2] - 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存在不确定性 交易对方初步确定为高威科全部43名股东 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1] 标的公司基本情况 - 标的公司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2月21日 注册资本为1.034亿元人民币 [1][2] - 高威科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自动化成套控制装置系统的销售及技术开发等 [2][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浔和刘新平 已与东土科技签署《合作意向协议》 [1] 标的公司历史资本运作 - 高威科近14年间曾三次冲击IPO均告失败 分别在2012年被不予核准、2018年撤回申请、2024年因撤回申请而终止 [3] - 高威科第三次IPO于2023年9月27日获上市委会议通过 但最终在2024年9月24日终止 [3] 收购方近期业绩 - 东土科技主营业务为工业互联网核心硬件及软件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 营业收入为3.9亿元 同比下降7.13% 归母净利润亏损8880万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9313万元有所收窄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01亿元 较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有所收窄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6亿元 同比下降58.23% [3]
飞桥数智云如何破解央企工业互联网“老大难”?
搜狐财经· 2025-10-21 11:44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央企和国内大企业始终是"排头兵"——它们组织架构复杂,动辄覆盖"总部-子公司-工厂"多层级;业务场景多元,生产、供应链、 科研、管理环环相扣;对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性的要求更是"零容错"。但恰恰是这些特点,让工业互联网落地成了"老大难"。 据相关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扩张迅速,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AII联盟对168家企业的评估数据表明,80%的平台连接的设备协议 种类不足20种,83%的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不足20个,68%的平台提供的工业机理模型不足20个,这导致平台对底层工业数据资源的调度管理能力不足,对 工业数据分析和工业应用开发的技术支撑能力也有待提升。 面对这一痛点,保利集团旗下三级子公司——中轻工业互联网,带着核心产品"飞桥数智云"闯入视野。这款聚焦边缘计算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100多 家生产型企业,尤其在央企服务中积累了扎实经验。近日,中国工业报对话中轻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刘芳,解密飞桥数智云如何精准击中大企业需求,成为 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靠谱伙伴"。 三大优势直击央企"组织+场景+安全"痛点 "最近半年接触的厂商平台,大多卡在'适配大企业需求'这一步。要 ...
风华高科涨2.02%,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18.0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4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15.65元/股,成交1.78亿元,换手率0.99%,总市值181.0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18.04万元,特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1998.82万元和2402.76万元,大单买卖金额分别为5083.68万元和3661.7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0.20%,近5个交易日、20日和60日分别上涨3.30%、3.23%和12.0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销售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98.36% [1] - 公司成立于1994年3月23日,于1996年11月29日上市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元件-被动元件,概念板块包括电感、工业互联网、快充概念、比亚迪概念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9.25万,较上期增加2.32%,人均流通股12507股,较上期减少2.2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南方中证500ETF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198.19万股,较上期增加8.4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979.88万股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15.92%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67亿元,同比减少19.5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7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76亿元 [3]
翻倍龙头股筹划购买资产 今起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07:50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高威科实际控制人张浔、刘新平及其他股东在内的全部43名股东 [1] - 公司股票自10月21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在2025年11月4日前披露交易方案 [1][6] 目标公司高威科业务情况 - 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 注册资本为10340万元 法定代表人张浔 [5] - 业务围绕工业自动化领域 包括工业自动化综合服务、工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研发制造 [6] - 核心产品为运动控制核心产品——伺服系统和PLC的研发制造 [6] 公司近期业绩与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 同比下降7.13% [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79.69万元 同比减亏 [7]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价收报24.27元/股 最新市值为149亿元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10% [3] 公司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产品分为三类: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工业网络通信 [7] - 公司于近期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北京东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持股70% [8] - 设立半导体子公司旨在推动智能控制技术在半导体业务的应用 加速半导体设备工控核心技术迭代升级 [8]
翻倍龙头股,筹划购买资产,明起停牌
中国证券报· 2025-10-20 22:37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京高威科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 [1] - 交易对方为高威科实际控制人张浔、刘新平及其他股东在内的全部43名股东 [1] - 公司股票自10月21日开市起停牌 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内披露交易方案 [1][5] 目标公司高威科业务情况 - 高威科成立于2001年2月21日 法定代表人为张浔 注册资本为10340万元 [4] - 高威科围绕工业自动化领域开展业务 主要业务包括工业自动化综合服务、工业数字化综合服务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产品研发制造 [5] - 工业自动化综合服务具体包括技术集成产品销售、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和自动化产品分销 [5] 公司近期股价与业绩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收报24.27元/股 最新市值为149亿元 [3]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10%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9亿元 同比下降7.13% [6]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879.69万元 同比减亏 [6] 公司主营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产品分为三类:工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服务、智能控制器及解决方案、工业网络通信 [6] - 公司持续聚焦工业网络和智能控制的核心技术 推动"软件定义控制"技术和"工业网络全IP化"应用 [6] - 公司于9月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北京东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公司持股70% [6][7] - 设立半导体子公司旨在加速推进半导体设备工控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 扩大商业化交付规模 [7]
北路智控:公司获得CMMI最高级别5级认证
证券日报· 2025-10-20 18:40
证券日报网讯北路智控10月20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通过 将物联网、数字孪生、软件、人工智能、通信等核心技术深度融合于工业制造全流程,实现人、机、物 的全面互联与智能化协同,最终构建成工业领域的智能化生态系统。公司软件涵盖应用软件、嵌入式软 件两大类,以自主研发的软件为核心,硬件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综合型、系统性、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 方案。2024年8月,公司获得CMMI最高级别5级认证,标志着公司在软件研发成熟度和项目管理水平上 已达到国际高标准。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I65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
工信部启动“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7年建成全域覆盖算力网络新底座
长江商报· 2025-10-20 07:30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的通知》,旨在全国梯次推进"毫秒用算"网络建设 [1] - 专项行动目标为构建高速大容量、确定低时延、泛在广覆盖的城域网络,到2027年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运载高效、体验优质的城域算力网络体系 [1] - 核心目的是打通算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强大支撑 [1] 网络基础设施与技术目标 - 基础设施层面目标为实现算力中心间互连时延小于1毫秒,重点场所算力接入时延小于1毫秒,终端到算力应用时延小于10毫秒 [2] - 到2027年实现城域中型及以上算力中心间光层单向互连时延低于1毫秒 [2] - 推动400Gbps及以上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部署比例达到50%,重要站点全光交叉设备部署率达到50% [2] - 引导各地开展全光高速无损传输、任务式调度、算网运维智能体、广域无损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与试点 [2] 算力接入与应用体验 - 完善算力接入网络布局,推动光网络设备延伸至用户端,加快全光网广泛覆盖,构建"毫秒入算"能力 [3] - 到2027年,全国城域算力中心1毫秒时延圈覆盖率将达到70% [3] - 优化应用终端到服务器的时延,到2027年将终端至算力中心服务器的单向网络时延控制在10毫秒以内 [3] - 通过推广全光交换和光电融合组网技术,全面提升算力中心的网络性能 [3] 行业应用与产业协同 - 专项行动将推动算网融合深入制造、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重点行业 [4] -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定制化、差异化的算网融合业务套餐,提供弹性化、普惠化算力服务 [4] - 支撑工业质检、辅助诊断等典型算力应用交互体验提升,促进人工智能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 [4] - 要求各省级主管部门充分调动产业链各方积极性,统筹协调解决问题,给予政策、资金和资源等配套支持 [4]
报告发布!全国网安产业规模超两千亿,AI等“新蓝海”涌现
南方都市报· 2025-10-17 19:41
产业发展现状 - 行业当前产业规模稳步增长至近2200亿元 [1] - 行业呈现“小而散、碎片化”的特征 [1] - 上市企业整体营收增速放缓与净利润承压是现实挑战 [1] 产业发展驱动力与趋势 - 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正形成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1] - 安全产品与服务正向“行业化、内嵌化、能力驱动”深刻转变 [1] - 在顶层设计优化、技术融合与服务模式创新驱动下,行业空间广阔 [2] 技术影响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赋能智能化防御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网络攻击门槛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剧了安全监管的难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