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

搜索文档
太原文博“五一”客流收入创新高 沉浸式体验催热文化消费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6:09
文旅行业表现 - 2025年五一假期太原市22处直属文博场馆共接待游客75 8万人次 实现门票收入1395 33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7 23%和19 71% 创历史新高 [1] - 太原市文博场馆整体接待量达92 85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7 52% 门票总收入1453 89万元 同比增长29 47% [1] - 晋阳古城遗址公园及考古博物馆接待量同比飙升139 11% 双塔博物馆 北齐壁画博物馆客流分别增长39 4%和89 1% [1] - 晋祠博物馆以15 92万人次接待量 781 58万元收入蝉联客流和收入双冠王 [1] 客群结构分析 - 外地游客占比达73 8% 河北 陕西 内蒙古等周边省份客源持续增长 印证太原作为晋冀陕蒙文旅走廊枢纽地位 [1] - 青少年群体占比22 28% 与56项特色文化活动形成强关联 亲子研学游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1] 创新运营模式 -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设置仿制文物挖掘区 日均接待量突破4800人次 [2] - 晋祠博物馆采用"古装快闪+实景解说"模式 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次 [2] - 太山博物馆汉服文化周日均吸引6000余名参与者 带动周边妆造租赁业务增长210% [2] - 晋商博物院非遗工坊体验项目预约率达98% 单日最高接待亲子家庭1200组 [2] 技术赋能文旅 - AR数字导览 沉浸式剧场等技术构建"展览+体验+传播"三维体系 [2] - 晋祠博物馆"数字活化"项目结合全息投影 使宋代彩塑实现交互展示 游客停留时长增加40分钟 [2]
文旅创新、暖心服务激发“五一”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 2025-05-06 08:54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杭州西湖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忙着给游客指路;成都宽窄巷子的茶馆 里,老板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倒茶;新疆铁路部门在启用高峰线的基础上,增开了近450列旅客列车;郑州东站平均 2分钟驶出一趟高铁;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趵突泉园延长开放时间……这个"五一"假期,人潮涌向天南海北。 据了解,今年假期,国内游热力十足,或达近3年峰值,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44亿人次,同比增长4.9%。全国 各地创新玩法、提升服务、打造丰富多元的文旅场景,为加码"假日经济",助力提振消费注入新动能。 花样玩法拓宽游客体验 "我在等风,也等你","五一"假期,天津光合谷旅游度假区举行国际风筝节,青年广场主会场宛如天空艺术秀 场,白天,超大型软体动物风筝诠释"天空美学",夜晚,夜光风筝自带光影特效,将星空化作绚丽舞台。 "传统风筝技艺与现代潮流玩法巧妙融合,随手一拍都是大片,刷爆朋友圈。"游客张女士说。 上海静安区在静安寺商圈与苏河湾商圈同步开展为期11天的系列光影活动,特邀国际著名艺术家、电子音乐制作 人以及国内青年艺术家,携手打造炫彩多元的光影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梦幻体验,也展现活力、缤 纷、多 ...
文化消费亮点多成色足
经济日报· 2025-05-05 06:04
电影市场 - "五一"档电影类型丰富,现实题材影片如《水饺皇后》《独一无二》表现亮眼,IP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度不减 [2] - 截至5月3日18时40分,2025年"五一"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5亿元 [2] - 国家电影局联合金融机构和在线票务平台预计全年投入不少于10亿元观影优惠补贴,并推出"周末一起看电影"等促销活动 [2] - 电影与文旅融合加速,推出电影主题列车、航班和邮轮航次,打造"海陆空"沉浸式光影之旅 [2] 演出市场 - "五一"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超百场,观众人数超200万人次,带动酒店旅游消费超20亿元 [3] - 演唱会、音乐节专享景区门票订单同比上涨近1倍,形成"3小时演出撬动72小时消费"的联动效应 [3] - "95后"年轻用户搜索音乐节相关产品同比提高107%,提前8天以上预订酒店、景点门票的游客同比增加11% [3] - 美团旅行推出"跟着演唱会去旅行"专题活动,提供一站式吃住行游购娱服务 [3] 国产IP与文旅融合 - 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客流高峰,沉浸式互动演绎提升旅游体验文化内涵 [4] - 《哪吒2》带火四川宜宾哪吒文化景区,《唐探1900》取景地山东乐陵影视城人潮涌动 [4] - 国产IP如《哪吒》《原神》通过"谷子经济"带动文体商旅融合发展,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消费体验 [4][5] - 优质文化IP的高黏性和辐射性推动衍生消费市场扩展,成为文旅业发展的重要切口 [5]
“五一”假期“文博热”持续升温 新场景、新业态带火文化消费
央视网· 2025-05-02 10:49
三星堆博物馆 - “五一”假期成为文化旅游市场“顶流”,吸引各地游客感受古蜀文化魅力 [1] - 展厅内青铜大立人、金面具、金杖等文物让游客惊叹 [1] - 有游客称参观后感受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3] - 众多科技互动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寻觅三星堆”VR项目热度最高 [5] - 文创店文创产品丰富,涵盖生活用品等多领域 [7] 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 千年王冠修复后与观众见面,占据展厅C位吸引游客拍照 [8] - 王冠主体装饰华丽精美,冠体采用银胎鎏金工艺,材质考究 [10] - 王冠融合多种文化元素,对研究丝绸之路民族融合有高价值 [12] - 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图像,游客可线上360度欣赏并听讲解 [14] - 展陈复刻墓葬原状,带给游客沉浸式“考古”体验 [16]
海口:打造伴手礼购物新空间
海南日报· 2025-05-01 09:39
海口伴手礼零售策展空间 - "游礼文化·海南礼物"零售策展空间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T1航站楼贵宾室启幕,打造集文化体验、情绪价值与消费升级于一体的海南伴手礼购物新空间 [2] - 零售空间陈列400项海南特色伴手礼,包括海南椰雕城市系列冰箱贴、非遗海南鹧鸪茶、"海南老爸茶三剑客"系列毛绒玩具等,形态更具新意且文化底蕴深厚 [2] - 甄选上百件精品海南礼物,包含海岛文化原创产品和非遗手工艺品,每件都承载海南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情 [2] - 结合海南在地文化和策展方式,打破传统货架商业形态,加入文化和故事属性,让游客购买商品时感受海南文化内核 [2] 美兰机场及文化传播 -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年均服务旅客超2400万人次,是海南自贸港的空中门户 [3] - 海南礼物策展零售空间启幕犹如开启文化品牌橱窗,让旅客带走对海南文化的情感记忆,打通"文化出海"空中通道 [3] 海口假期车展活动 - 5月1日至5月3日海口市秀英区将举办双车展,分别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和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同步开启 [3] - 2025海南国际车展暨海口市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发放250个2000元购车补贴名额 [3] - 2025年海南春季汽车(新能源车)展览会在国家帆船基地公共码头举办,发放300个2000元购车补贴名额 [3]
兴业证券王涵 | 消费:探讨国产品牌崛起的路径 ——经济每月谈第七期
王涵论宏观· 2024-12-01 17:17
消费理念转变与国产品牌崛起 - 市场对中国消费的讨论多集中在需求侧,因传统"高端消费"走弱得出"消费降级"结论,但忽视了消费群体变化引发的消费理念改变 [2] - 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对国际品牌逐步"祛魅","国潮"和情感型消费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2][8] - 90/00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国际品牌吸引力不强,更青睐满足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的消费品和服务 [2][8] - 互联网对90/00后影响巨大,使其认可的消费品容易成为"爆款" [2][9] 消费结构变化与供给端滞后 - 中国人均GNI从1995年540美元升至2023年13400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5][6] - 消费支出结构中"衣食"占比从1998年56.9%降至2023年35.3%,"住行"比例从16.5%升至36.4% [6] - 城镇每百户居民空调保有量从1995年8.1台升至2023年171.7台,汽车从1997年0.2辆升至55.9辆 [6] - 供给端未及时跟上消费趋势变化,商业综合体仍以吸引国际品牌为目标,与90/00后偏好不符 [2][9] - 与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文化、传统文化相关消费场景稀缺,抑制消费需求释放 [2][9] 国产品牌升级路径 - 国产品牌有望摆脱低价竞争策略,品牌溢价将上升 [2]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22年最终消费额达9.5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13.2% [9] - 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全球占比32.5%;智能手机出货量2.76亿部,全球占比23.4% [9] - 国产品牌通过布局高端线覆盖消费金字塔各层级,如华为"鸿蒙智行"高端线问界M9上市11个月累计大定18万辆 [12] - 以文化为载体打造品牌效应,如《黑神话:悟空》销量突破2000万份,带动山西旅游增长 [14][15] - 通过品牌跨界合作构建消费生态圈,如瑞幸、稻香村、比亚迪等与《黑神话:悟空》联名 [14] 文旅消费与县域经济 -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65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15] - 云冈石窟、应县木塔、隰县小西天等取景地游客分别增长21%、150%和550% [15] - 多元联动文旅消费有望带动县域旅游需求,促进县域基础建设升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