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
搜索文档
浙江近万名建设者奋战一线 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再提速
中国新闻网· 2025-10-03 21:57
项目建设规模与人员投入 - 浙江多条高速公路建设现场有近万名工人坚守施工一线 [1] - 瑞苍高速项目有91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 [2] -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有5000余名建设者 [2] - 甬金衢上金华城区段全线有1000余名建设者 [3] -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有15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甬江特大桥施工一线 [5]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瑞苍高速使用智能管控系统对沥青摊铺温度、速度等数据实时监测 [2] -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使用三臂凿岩台车以厘米级精度掘进,并应用智能拱锚一体机、锚杆台车等设备 [2] - 隧道智能建造平台作为智慧大脑,通过五大功能模块实时分析施工数据 [2] - 智能建造技术正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水平 [2] 关键工程节点与进展 - 瑞苍高速预计10月完成全部路面作业,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2] -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P60主塔已拔地200米,相当于70层楼高,预计10月底实现封顶 [5] -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海域高架桥移动模架现浇箱梁以16天一跨的速度稳步推进 [5] - 义龙庆高速丽水段全线12座隧道、36座桥梁同步施工 [2] - 甬金衢上高速衢州段17座桥梁、3座隧道及7处互通全面施工 [4] 项目战略意义与功能 - 瑞苍高速将完善浙江高速路网结构,助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发展 [2] - 甬金衢上高速是浙赣省际新通道 [4] - 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是宁波舟山港重要集疏运通道,对完善沿海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 工程管理与安全保障 - 各项目通过指挥部+项目部+监理办三方巡查机制强化安全管理 [5] - 应急救援队伍24小时待命,全力保障节日期间施工安全 [5] - 在甬金衢上高速衢州段,技术人员专注记录路基碾压参数以寻找最理想的工艺参数,关乎百年品质 [4]
申万宏源:十五五产能优化与科技攻坚共振,AI应用蓄势待发(附十大行业前瞻)
新浪财经· 2025-10-02 18:45
十五五规划展望 -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首要方向是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与推动供需适配的反内卷政策 [1] - 房地产行业总量继续磨底 好房子将开辟新产品 新定价 新模式的发展赛道 推动核心城市市场改善并率先进入底部拐点 [1] - 家电行业政策核心是智能 绿色 全球化三大方向 [1] - 建筑行业重点为出海和智能建造两个方面 [1] - 战略资源重要性持续提高 利好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上升 [1] - 水泥玻璃等行业将严控产能 建材企业更注重利润修复而不仅仅是收入修复 [1] - 化工行业大方向是控增量 减存量 置换20年以上老旧产能 行业周期见底回升 对出口链保持乐观 [1] - 中国目标2035年前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36亿千瓦 未来每年保持2亿千瓦时的增长 电新行业供需共振向好 [1] - 煤炭资源稀缺性大幅上升 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价格波动减弱 行业业绩持续回暖 [1] - 国家政策对科技行业如AI算力 AI应用的补贴或逐渐推出 利好核心技术攻坚 [1] - 文化出海的监管或将逐渐放松 利好传媒行业供给端回暖 [1] 科技发展与AI应用 - 中国晶圆制造技术突破 算力成本持续下行 2026年AI应用将迎来喷涌阶段 看好AI收入占比超过10%的企业 [2] - 长期政策对电子行业国产替代如半导体的支持仍在加大 [2] - 国内互联网云巨头正复刻北美进程 形成资本支出投入 云计算和自有应用加速 运营支出下降 资本支出再投入的正循环 看好AI与自研芯片下的价值重估 [2] - 行业机会聚焦泛娱乐方向 悦己消费全球共振 云计算和游戏仍是主线 [2] - 6G和卫星互联网是通信产业研发核心 国产算力机会集中在IDC产业链 [2] - 电商维度互联网企业处于存量博弈 国补结束的负面影响预计被AI产品收入对冲 中美关税对平台公司影响较低 [2] 三季报业绩展望 - 国补退坡导致轻工 消费电子 家电等行业在高基数背景下业绩压力较大 [3] - 反内卷政策下传统周期行业或迎来困境反转 如民办高等教育企业 [3] - 国内金属价格持续上涨 三季度有色业绩预计持续改善 [3]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国内医药企业的影响不至于达到过于悲观的预期 [3] - 猪价看空至2026年一季度 农业三季报增速偏弱 [3] - 特朗普关税对轻工行业影响较大 叠加内需补贴退坡 三季度业绩继续磨底 [3] - 消费电子板块在国补退坡后增速或边际下滑 [3] - 石化化工行业目标2025-2026年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 经济效益企稳回升 三季报趋势向好 [3] - 下半年大众消费品基本面需求偏弱 但机构持仓轻 市场预期低 [3] - 军工行业三季报整体营收及业绩向好 后续关注十五五进展的催化 [3]
打造智能建造新范式,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落地延庆
新京报· 2025-09-30 13:35
合作核心内容 -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延庆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 [1] - 合作以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为核心,标志着延庆区在探索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发展路径中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1] - 合作旨在为全国建筑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延庆样板 [1] 合作推进阶段 - 第一阶段为项目级示范,以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为试点,打造首批SPD标杆项目以验证模式可行性 [1] - 第二阶段为园区级推广,在延庆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实现SPD规模化应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 - 第三阶段为城区级复制,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建造体系,输出具备系统性、创新性的延庆方案 [1] 合作实施机制 - 延庆区将统筹资源,广联达提供技术支撑,联合产业链企业组建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 [1] - 通过技术协同与业务联动,汇聚优质企业资源,加快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1]
智慧人居如何改变生活
广西日报· 2025-09-30 11:10
参展商为观众讲解人工智能展品。 本版图片均由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提供 展会上展出的"龙吸水"系列排水抢险车。 9月15日至21日,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会围绕"智建未来 共享美好——中国—东盟携手构筑人居典范"主题,聚焦智慧建 造、数字化应用、绿色低碳与区域合作,设置中国—东盟合作成果展区、"好房子"展区、智能建造展区、智慧住建展区、城市建设展区7大展区,吸引来自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60余家企业参展,累计接待观众超3万人次。 展会上,一个个高科技展品,一项项合作成果,清晰地勾勒出一幅中国与东盟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合作、共赢发展的新图景。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走进中国—东盟建筑科技展展厅,仿佛踏入一座充满未来感的实验室,各式各样的高科技装备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在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展位,众多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一套被称为"空中造楼机"的设备模型上。 "以前房屋施工主要依靠传统模架,工人的作业空间受限、效率低。而空中造楼机把整个施工现场'搬'到了高空。"讲解员解释说,这套装备整合了施工 平台、材料堆放与工艺操作等功能于一体,工人可以在封闭的空间里完成钢筋绑扎、模块装拆等操作,既安全又高效。 ...
我国水利连破纪录 按下建设“加速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30 07:36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成就 - 2022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万亿元大台阶,并连续3年突破历史纪录 [1] - 2024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3529亿元 [1] - “十四五”期间预计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5.4万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 [1] - “十四五”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72项 [1] - 截至2024年底,建成水库9.5万座、大中型调水工程200项、大中型灌区6924处、堤防31.8万公里,形成世界最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体系 [1] 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 - 工程最大坝高247米,创造混凝土面板砂砾石坝建设世界纪录 [2] - 计划安装3台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5万千瓦 [2] - 每年可生产超过18亿度清洁电能,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2] - 以“智能建造”破解高地震烈度、高边坡、高泄洪流速等世界级难题 [5] - 未来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构建大坝健康监测网络,打造数字化智慧水电站 [5] 滇中引水工程 - 工程是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引调水工程,线路全长664.326公里,其中引水隧洞611公里 [9] - 建成后年均引水量达34亿立方米,将有效缓解滇中地区缺水问题 [9] - 工程惠及沿线1100多万人口 [9] - 施工中通过技术攻关实现路基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确保了生态环境和管线安全 [6] 重庆藻渡水库工程 - 工程大坝正常蓄水位375米,总库容达2.01亿立方米 [9] - 输水干渠由总干渠、左干渠和右干渠组成,总长度约94公里 [9] - 近期贯通的垛垛石隧洞全长4098米,是输水工程的重要路线 [13] - 建成后将提升区域供水灌溉能力,兼具生态保护与发电效益,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13]
延庆政企携手打造智能建造新范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9 21:33
合作核心与模式 - 延庆区政府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系统性项目交付模式(SPD)为核心抓手,共同将延庆建设为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区 [2] - SPD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类项目的“用数字技术全程管理项目”的省心建造方法,通过创建“数字双胞胎”实现从设计、施工到后期维护的全环节模拟和优化 [1] - 该模式旨在让建筑项目从传统的“建完交付”升级为“全周期优化”,最终实现质量更好、浪费更少、各方省心省力 [1] 合作推进阶段 - 合作分三阶段推进:首先是项目级示范,以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为试点,打造首批SPD标杆项目 [1] - 第二阶段为园区级推广,在延庆相关科技园区实现SPD规模化应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1] - 第三阶段为城区级复制,构建覆盖全域的智能建造体系,实现新模式在延庆全域推广应用 [1] 产业生态构建 - 延庆区将统筹资源,广联达提供技术支撑,联合产业链企业组建“智能建造产业创新联盟” [2] - 通过技术协同与业务联动,汇聚优质企业资源,加快形成共生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2] - 未来示范区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打造技术研发与应用高地,推动智能建造与多产业深度融合 [2] 项目时间节点 - 预计今年年底前,毗邻京张高铁延庆站的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基地将开工建设 [1]
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南京举办
人民日报· 2025-09-29 04:16
行业活动 - 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的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大会在江苏南京举办 [1] - 大会聚焦好房子 城市更新 科创产业三大领域 [1] - 集中展示百余项建筑科技创新产品 [1] 会议议题 - 围绕智能建造 智能设计 产学研合作等议题进行交流 [1]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布城市更新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三大科技创新产业解决方案 [1] 展览展示 - 会议设置建筑科技产业创新展览会 [1] - 展示建筑工业化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 数字产业 新型建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1]
我国80%以上大型水电站、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由这家企业设计承建
新华财经· 2025-09-28 15:38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能源电力建设领域的国家队 在十四五期间通过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整合 实现国内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并深度参与全球清洁能源市场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1][3][6][9][13] 国内水电建设成就 - 设计承建国内80%以上大型水电站和全球50%以上水电工程 参与长江 雅砻江等流域规划及三峡 南水北调等标志性工程 [3] - 推动水电装机规模跨越式增长 尤其在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3] - 承担全国90%抽水蓄能勘察设计任务和78%建设任务 十四五期间已核准约150个抽蓄项目(装机200GW) 其中承担前期工作约120个(装机160GW) [4] - 设计承建丰宁抽水蓄能电站(装机360万千瓦 世界第一)和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装机240万千瓦 700米级超高水头技术全球领先) [4] 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 - 研发智能温控系统(使用5774支温度计和7.5万米测温光纤)实现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监控 使白鹤滩水电站夏季浇筑温度控制在27℃以内 [1] - 攻克巨型地下洞室群开挖围岩稳定 300米级特高拱坝温控防裂等世界级技术难题 实现泄洪洞室镜面混凝土和百万千瓦机组总装零配重 [6] - 应用无人驾驶机群智能碾压技术使长河坝 两河口电站建设效率提升60% [6] - 在叶巴滩水电站优化升级智慧大坝系统 运用智能浇筑 温控和灌浆等数字化技术 [6] - 牵头成立行业首个智能建造创新中心 推动水电工程从建造向智造跃升 [7] 国际业务与全球影响 - 承建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海外首个全流域整体规划项目) 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总装机750兆瓦 使赞比亚电力供应能力提高38%)等标志性国际工程 [9][11] - 通过卡塔尔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等项目为中东北非国家提供能源多元化方案 [11] - 参与13项国际标准制定 翻译1117项国际及国外先进标准 形成118项水电专业领域体系对标报告 [13] - 年均聘用外籍员工8万余人 累计提供海外就业岗位超20万个 [13] - 海外ESG建设获国际认可 发布中资承包商首份海外ESG报告 [13]
携手建设沙特智慧城市:中企“智”造阿拉伯半岛新明珠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8 14:31
在沙特西部沿海城市吉达市区,一片围墙内起重设备林立,施工正酣。由中企承建的吉达市中心综合开发基础设施项目(简称"吉达综合开发项目")正 加快推进。未来,这里将建成集博物馆、歌剧院、体育馆、海洋馆、高端酒店和公寓等于一体的智慧新城区。一阶段将配套建设24个智慧城市子系统及智慧 城市管理平台,覆盖公共服务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程师兼职"动画师" 吉达综合开发项目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四航局负责实施,施工内容涵盖大型临时设施、场区及接口管理、市政道路与配套管网、综合服务管廊、服务 建筑、桥梁及园林景观等。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吉达打造总面积达 570 万平方米的滨海新区,以及长达 9.5 公里的海岸线。 如此大规模的施工项目,项目经理邹景栋并未急于带记者前往现场,而是先请记者在展示厅体验 VR(虚拟现实)。戴上VR头盔后,记者仿佛进入一 个由各色管网组成的三维迷宫,不久便感到目眩神迷。邹景栋介绍道:"这正是我们施工的利器。我们负责建设 1507 米综合服务管廊、324 千米管网系统、 18 千米市政道路及 6 栋服务建筑,同时还需与其他承包商建设的地标建筑及配套工程协同作业。通过建立并不断深化 BIM 模型(建筑信息 ...
中建八局一公司“易装工厂”投入应用,建筑构件实现“即需即产”
齐鲁晚报· 2025-09-25 16:16
移动式自动化焊接中心 在建筑装饰与幕墙工程中,钢构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传统模式需人工操作机械完成切割并焊接,环节多、周期长,且 对构件的焊接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在济南市儿童医院这类质量、工期要求高的民生项目中,如何高效、环保地完成大量复杂构件加工是一大挑 战,"中建八局一公司该项目装饰技术负责人介绍道,"'易装工厂'的投入,相当于把一座微型'智能工厂'直接部署到工地,实现了'即需即产',有 效破解了场地限制、运输延误和噪音粉尘控制等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李文慧 近日,在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济南市儿童医院新院区项目现场,一套名为"易装工厂"的移动式智能加工中心投入使用。该技术装备 将激光切割与机器人焊接系统高度集成于定制集装箱内,实现了装饰幕墙钢构件的现场自动化批量生产,标志着建筑行业在智能化、工业化转型 中迈出重要一步。 移动式自动化切割中心 易装工厂V2.0移动式智能加工中心 据悉,"易装工厂"在应用中展现出四方面显著优势:一是高效。通过激光切割与焊接机器人的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加工效率相较传统人工作业提 升约400%,大幅缩短了工期。二是安全。集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