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贸易港
搜索文档
新华视点|共享机遇、共创未来——中国开放型经济样本观察
新华社· 2025-08-04 16:19
0:00 / 10:00 7月31日上午,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来自巴基斯坦的客商阿里卡姆兰领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他的公司——义乌市阿瓦商务信息 咨询有限公司,成为义乌第10000户外资经营主体。公司成立后将经营商务信息咨询业务。 近年来,义乌持续优化营商服务,让外商在义乌投资兴业更安心、暖心。 德国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董事彼得·霍得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市场有助于跨国企业加快技术研发与落地,提升全 球竞争力。他表示,采埃孚始终高度重视中国市场,近年来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深化对华合作。 编导:王梁 包装:夏勇 企业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临夏产鲜切玫瑰通过冷链专线持续出口至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共运送15车鲜花,累计超 过150万支。 48小时——这是甘肃省临夏产鲜切玫瑰从枝头直抵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消费者手中的极限用时。今年以来,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临夏产鲜切 玫瑰从国内市场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在司法部"一带一路"法治同行暨优化法治 化营商环境主题采访中,记者走 ...
海南封关前夜,煤老板重金围猎高星酒店
36氪· 2025-08-04 08:45
煤老板海南酒店投资热潮 - 能源资本正加速在海南进行战略布局,以煤老板为代表的投资者大量收购高星酒店及地块,单笔交易金额达数亿至十几亿元[3][4] - 投资动机与2025年海南封关运作直接相关,煤老板抢占核心稀缺资源以获取政策红利[4][5] - 投资主体主要来自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产区,包括陕西赛维诺实业(3.85亿收购三亚万嘉戴斯酒店)、山西泰和通煤业(合作海棠湾丽笙酒店)等[7][10][21] 典型交易案例 - 陕西赛维诺实业2022年以3.85亿元收购三亚湾万嘉戴斯度假酒店(208间客房),该地块容积率0.8,建筑限高25米[7] - 山西泰和通煤业(实控人张三货)2023年7月签约海棠湾丽笙酒店项目,该集团旗下昌通集团曾斥资8000万收购盘古一号国际酒店[10][16] - 内蒙古世林集团2023年Q2以3亿元收购上海五角场CitiGo欢阁酒店,显示投资地域多元化[21] 海南封关政策吸引力 - 海南将实施"六大自由便利"政策,包括贸易、投资、资金流动等领域的全面开放[30] - 企业所得税税率最高15%,显著低于内地25%的标准税率[33] - 四大主导产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占GDP比重已达67%,近5年提升13.7个百分点[38] 投资逻辑与行业影响 - 煤老板瞄准"稀缺性"资产,重点收购一线海景、核心商圈的高星酒店,如三亚湾、海棠湾等项目[7][11][29] - 投资目的包含资产保值("一铺传三代"理念)、税务筹划及产业链延伸,部分项目用于商务接待[27][47] -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海南"关键词搜索量单日增长87%,反映市场关注度快速提升[41]
立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发挥民营经济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海南自由贸易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解读
海南日报· 2025-08-03 10:06
出台背景与意义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基本方针 将民营经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2] - 海南自贸港建设需依托民营经济力量 已出台系列支持政策 截至2025年6月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达97.54% 贡献60%GDP和90%就业[3] - 立法旨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通过制度集成创新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痛点 激发社会创造力[4] 核心政策内容 公平竞争保障 - 负面清单外领域全面开放 禁止以备案/注册/指定等形式变相设置准入障碍[5] - 公共资源交易需透明公正 不得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门槛条件[6] - 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政策制定需进行公平竞争审查[6] 自贸港政策赋能 - 支持参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 享受所得税优惠/零关税/加工增值免税等核心政策[7] - 鼓励发展种业/深海/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立科研机构对接机制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7] - 推动拓展国际业务 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提供通关便利/风险预警等跨境服务支持[7] 投融资环境优化 - 推行产业链供地模式 允许存量工业用地建设配套设施[8] - 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 鼓励设立风险补偿基金 开发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产品[8] - 健全政银企对接机制 要求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组织 禁止不合理收费[8] 政府服务机制 - 构建政企沟通/投诉处理/信用修复等全链条服务机制[9] - 建立招商引资合法性审查前置程序 完善政府诚信履约制度[9] - 专项治理拖欠账款问题 禁止强制接受不合理交易条件[9] 法规体系调整 - 废止2004年私营个体经济条例 因现行法律已覆盖其核心内容 且无法适应新经济形态需求[10]
股市必读:海峡股份(002320)7月31日收盘跌6.12%,主力净流出6826.7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01:0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7月31日收盘价8.13元,单日跌幅6.12%,换手率4.06%,成交量90.53万手,成交额7.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6826.73万元,游资净流入2022.07万元,散户净流入4804.66万元 [2][3] - 前10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亿元,股价累计上涨14.26%,融资余额增加8332.02万元,融券余量增加3.47万股 [2] 机构评级与目标价 - 最近90天内1家机构给予增持评级,目标均价8.2元 [2] 业务动态与线上商城 - 线上商城商品销售额破亿元,但收入与利润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经营无重大影响 [3] - 公司将持续挖掘船舶与港口的二次消费场景,提升二次消费比例 [3] 海南自贸港政策红利 - 享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降低运营成本 [4][5][6][7] - "零关税"和贸易自由化政策促进境内外货物自由流动,吸引投资,推动车客流量增长 [4][5][6][7] - 受益于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环岛旅游公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将吸引自驾游客 [4][5][6][7] 港口与航线布局 - 琼州海峡是国家战略通道,新海港和秀英港为海南自贸港"二线口岸"关键节点 [7] - 西沙旅游航线由"祥龙岛"轮和第三方"南海之梦"号共同运营,公司将丰富游客在途体验 [7]
时尚情报|LVMH业绩下滑,计划10亿美元出售一品牌
第一财经· 2025-07-31 12:28
LVMH业绩与品牌调整 - 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LVMH上半年营收398亿欧元同比下滑4% 营业利润90亿欧元锐减15% [1] - 核心时装与皮具部门销售同比下滑9% 路易威登与迪奥品牌影响力保持但板块整体销售下降 [1] - 公司计划以10亿美元估值出售设计师品牌马克·雅克布 已与Authentic Brands Group等潜在买家接触 [3] - 马克·雅克布1997年被收购后逐渐边缘化 此次出售类似2016年剥离唐娜·凯伦的品牌精简策略 [3] 盟可睐业绩疲软与应对措施 - 意大利奢侈品集团盟可睐上半年营收12.26亿欧元微增1% 净利润1.535亿欧元大跌15% [6] - 利润下滑主因市场营销支出增长与市场复苏不均 长期依赖单一羽绒服品类导致新品乏力 [6] - 副线品牌石头岛持续低迷暴露多品牌矩阵短板 下半年产品价格已上调5%并可能推迟开店计划 [6] 珑骧拓展香水业务 - 轻奢品牌珑骧与Interparfums签订香水授权协议 首款香水2027年推出 授权期至2036年 [7] - 品牌2024财年销售额增长20%创历史新高 欧洲增长33% 美国增长27% 核心产品Le Pliage包持续畅销 [9] - 香水业务采用行业普遍授权模式 竞争对手蔻驰同样授权Interparfums运营香水线 [9] 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 - 海南12月18日启动封关运作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从21%提升至74% 加工增值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10] - 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与国际消费落地 发布《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提升贸易透明度 [10] - 清单取消60个旧机电产品进口许可证管理 覆盖80%原需许可证旧机电产品 满足企业自用需求 [10]
确保如期顺利封关运作 跑出商务发展“加速度”
海南日报· 2025-07-31 09:23
封关运作准备 - 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9] - 封关硬件设施已通过国家验收,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信息系统建设完毕 [8][10] - 加紧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大样本、实战化压力测试,保障货物进出“一线”“二线”及在岛内流通税收政策、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禁限清单等各项开放政策落地实施 [9]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内销货值突破100亿元 [10] - 全省共有加工增值试点企业123家 [10] - 该政策自2022年9月扩大至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试点落地实施以来,压力测试成效逐步提升,政策效应持续扩大 [10]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今年上半年海南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直接拉动各类消费合计235.98亿元 [12] - 政策支持汽车、家电、手机等数码产品、家居家装和电动自行车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换新补贴 [12] - 结合补贴政策,海南商家推出产品上新、让利促销等举措,不少参与商家的手机等数码产品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12] 离岛免税消费 - 2025第四届海南国际离岛免税购物节暨第七届中免海南免税购物节以“亿元补贴+N种免税玩法”为核心亮点 [13] - 发放离岛免税消费券,加快“免税+”行业融合,通过文旅活动为免税店引流 [13] - 海南省离岛免税协会今年3月揭牌成立,助力海南离岛免税市场主体协调发展和生态构建 [13] 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9.89亿元,同比增长11.2% [14] - 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共有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767家企业、4209个消费品牌参展,超百款新品首发首秀,6万余名各类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 [14] - 海南双品网购节、2025海南直播电商嘉年华暨网上年货节等活动举行,线上线下促消费 [14] 招商引资成果 - 2025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现场签约项目265个,总签约额约2336亿元 [16] - 今年上半年海南新设外资企业数907家,同比增长9.54%,实际使用外资121.68亿元,同比增长45.36% [18] - 西门子能源、索诺瓦集团等外资企业投资海南,海南洛桑旅游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海南首个外资干细胞项目落户海口国家高新区 [16] 外贸发展态势 - 去年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6.5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 [18] - 今年上半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222.38亿元 [18] - 原辅料、自用生产设备、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等政策持续发力,为海南外贸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18] 服务贸易与对外投资 - 去年海南服务进出口567.4亿元,同比增长23.9%,今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347.1亿元,同比增长24.7% [18] - 去年海南实际对外投资29.99亿美元,排名全国第七,今年上半年实际对外投资16.44亿美元,同比增长16.7% [19] - 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外贸结构,持续挖掘外贸新增量,大力创新发展服务贸易,着力重点服务贸易板块稳增长 [17]
全岛封关后——货物、人员等进出如何管?便利性是否受影响?
海南日报· 2025-07-29 10:56
二线口岸通行对象管理 - 三类海关监管货物(零关税货物、加工增值免关税货物、"一线"放宽贸易管理措施货物)需经二线口岸海关监管通道进入内地 [2] - 非海关监管货物及所有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按现行规定管理,无需新增查验环节或附加证件 [2] 通行效率提升措施 - 构建"一站式通关"模式,支持企业线上提前申报,实现海关与安检部门协同作业及"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站放行" [3] - 实施"前推后移"策略,将农产品检测、通行附加费征收等管理事项移至二线口岸外区域以避免拥堵 [4] - 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智慧监管,促进海关、海事、边检及口岸运营单位信息互通与监管互认 [5] - 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对高信用企业减少查验频次以加速通关 [6] 整体通行体验 - 封关后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保持便捷往来,游客及各类主体进出海南不受影响且将享受更多智能化便利服务 [6]
海南展团亮相第33届书博会
海南日报· 2025-07-29 10:54
参展规模与组织 - 海南展团携1200余种图书、电子出版物及特色文创产品参展 [1][2] - 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及南海出版公司等单位联合参展 [2] 展出内容与特色 - 展出涵盖海南自由贸易港主题图书、海洋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及民俗文化等本土特色板块 [2] - 包含主题出版、社科、文学、青少年读物等多品类以满足多元化读者需求 [2] - 通过官方宣传片、精品图书展销及直播带货专区重点推广海南自由贸易港主题内容 [2] 现场活动与推广 - 策划7场特色新书发布会及互动活动包括《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海南抗日战争志》等系列发布会 [3] - 开展现场直播带货及线下打卡互动活动以增强参展观众参与度 [3]
封关不是封岛,更便捷!海南自贸港开放力度更大、产业体系更优
央视网· 2025-07-27 17:22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时间及政策框架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时间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 [1] - 封关后海南岛将成为海关监管特殊区域 实施"一线放开 二线管住 岛内自由"政策 [1] - 封关不是封岛 而是进一步扩大开放 海南与国际联系将更加便捷 [1] 封关核心政策措施 - "一线"进口"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 [1][4] - 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免进口税收流通 加工增值达30%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1][4] - 对全国现有部分禁止 限制类进口货物作出开放性安排 [2][4]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 对进入内地货物采取便捷通行举措 [2][4] - 对"零关税"货物实行低干预 高效率的精准监管 [2][4] 人员及货物流动管理 - 封关后到海南出差旅游不需额外办理证件 [3] - 除部分货物进入内地需查验外 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管理不变 [3] - 8个对外开放口岸作为"一线"口岸 符合条件的进口货物径予放行 [4] 自贸港建设成效 - 85个国家人员可免签入境海南 [6] - "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国际航行船舶总吨位跃居全国第二 [6] - 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税率"双15%"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额超480亿元 [6]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至每人每年10万元 [6] "零关税"政策升级 - "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比74% [7][9]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至全岛有实际进口需求的各类企事业单位 [9] - 进口"零关税"商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可在享惠主体间自由流动 [9] 海南经济发展数据 - 实际使用外资1025亿元 年均增长14.6% [10] - 境外直接投资97.8亿美元 年均增长97% [10] - 新设外资企业8098家 年均增长43.7% [10] -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年均增长31.3%和32.3% [10] 主导产业发展 - 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GDP比重67% 5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11] - 南繁种业产值突破180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 [11] - 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建成 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球超8% [11]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59.6%居全国第一 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70% [11]
省商务厅解读《海南自由贸易港执行例外措施进口货物的监管办法(试行)》
海南日报· 2025-07-26 10:14
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货物监管政策 - 《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正式发布 将于封关运作之日起施行 [1] - 配套文件《海南自由贸易港执行例外措施进口货物的监管办法(试行)》已出台 明确两类放宽货物的监管要求和程序 [1] - 监管办法包含6部分内容 总则 管理对象 取消许可证管理货物的监管 保税维修业务管理 综合监管 附则 [1] 进口许可证管理放宽 - 对60项旧机电产品取消许可证管理 覆盖约80%的旧机电产品 [2] - 取消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涉及医疗 工程 印刷 农业 电力 焊接等领域 [2] - 放宽管理的货物仅限海南自贸港生产自用 禁止岛内流转或转卖内地 [2] - 全国实施进口许可证管理的货物共119项 其中消耗臭氧层物质45项 旧机电产品74项 [2] 保税维修业务政策优势 - 海南自贸港企业可同时开展综合保税区维修目录和例外措施清单的保税维修业务 [3] - 海南自贸港保税维修政策在适用范围 维修品类 评估程序三方面优于全国其他地区 [3] - 企业开展保税维修业务由海南省自行评估 进一步精简评估程序 [3] - 政策优势将有力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