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京召开
搜狐财经· 2025-10-20 03:34
会议背景与核心议题 - 2025年10月18日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凝聚生态合力 智绘新质发展” [1] - 会议聚焦于完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动网络基础资源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2] - 会议包含1场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涵盖域名行业、路由安全、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等议题 [18] 政策导向与发展战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强调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普惠作为价值追求,扎实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 - 发展重点包括强化资源供给、加快融合创新、稳固发展底座、深化开放合作四个方向 [2] - 需准确把握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攻坚关键技术瓶颈,构建安全可控高效的技术体系 [4] 网络基础资源与技术演进 - IPv6被定位为下一代互联网、5G、物联网、智慧城市等未来技术的基石 [6] - 未来人均计算机使用量将大幅增长,IPv6在互联互通、安全性、人工智能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12] - 需推广原创网络技术,逐步升级传统网络,以满足高移动、高可靠和确定性等行业新需求 [8] - “十四五”时期是域名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需推动“AI+域名”融合创新,发展智能解析与安全防护新能力 [14] 安全与创新发展 - 卫星互联网领域面临外部垄断和全球资源竞争困境等安全隐患,需通过技术创新与机制完善破局 [10] - 需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标识服务体系,构建更加包容、灵活、安全的标识服务体系 [14] - 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2] 国际合作与产业生态 - 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中国IP地址资源建设 [6] - 需深化电信、互联网领域技术、标准、产业、政策等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 - 需深化国际合作发展,为构建更加公平、普惠、安全的全球网络空间贡献中国力量 [4] 研究成果发布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专项研究成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16] - 报告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情况、产业应用情况、政策制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16]
中国生成式AI从试用走向常用
北京商报· 2025-10-19 23:40
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 (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 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 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 为广泛,达80.9%。"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详细解读。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现爆发 式增长,折射出我国人工智能将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的趋势。 随着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产品日趋成熟,用户体验明显提升,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 用户广泛青睐。根据《报告》,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自2022年底OpenAI发布ChatGPT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生成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生成式人工 智能发展自此起飞,目前正逐渐融入我国各类群体的日常生活中,用户规模和普及率呈爆发式增长态 势。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 ...
防御板块关注度升温,机构建议这样布局
中国证券报· 2025-10-19 22:37
市场整体走势与展望 - 本周A股市场缩量调整,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回落明显 [1] - 市场大方向或仍处上涨过程中,但短期可能进入宽幅震荡阶段 [1][6] - 三季报进入集中披露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配置线索 [1][5] 短期行业配置观点 - 短期建议关注防御及消费板块,如银行、公用事业、煤炭、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等 [1][5][6] - 红利板块防御属性突出,包括银行、交通运输、食品饮料等行业 [5] - 有色金属行业配置价值突出,受供给端收缩、需求新动能等多因素影响 [1][8] 中长期与科技成长主线 - 中长期科技成长仍是主线,看好TMT和先进制造板块 [1][6] - 建议关注有色金属与科技成长两大主线,包括稀土、黄金、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7] - 固态电池产业趋势明确,技术突破对板块形成催化,电池、设备、材料等产业链环节有望迎来投资机会 [10] 政策与宏观环境 - 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2]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 [3] - 关注“反内卷”和扩内需政策的双重共振,焦煤、水泥、钢铁、建材、化工等细分行业优势龙头有望加速胜出 [9] 行业与用户数据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为36.5% [4]
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19 19:10
本报讯(记者李春莲)10月18日,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 中心在会上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最新调 查数据,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情况、产业应用情况、政策制定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报告》显 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报告》认为,下一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有望在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一是模型集成将打造人工 智能新形态;二是开源社区为技术进步提供新动力;三是具身智能给用户带来交互新体验;四是智能体 拓展人工智能能力新边界;五是完善治理让人工智能迈上新台阶。中心将持续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 发展,产出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社会各界提供丰富决策支撑。 国产大模型深受用户青睐 截至2025年8月,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 成登记。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还在农 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实践。 具身智能成发展热点 人工智能产业 ...
用户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中国生成式AI从“试用”走向“常用”
北京商报· 2025-10-19 17:09
行业用户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半年增长106.6%,用户规模半年翻番 [1][3] - 生成式人工智能普及率达36.5%,较2024年12月提升18.8个百分点 [1][3] - 用户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显示人工智能正从“可用”走向“好用”、从“试用”走向“常用” [1][5] 用户群体特征 - 中青年、高学历用户是核心群体,19岁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33.8% [3] - 40岁及以上用户占比合计25.4%,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渗透空间巨大 [3] - 在所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中,大专及以上用户占比为37.5%,远高于整体网民中相应群体的比例 [4] 主要应用场景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容等 [1][4] -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80.9% [1][4] - 在未成年群体中,人工智能应用目前主要在教育辅助领域,未来将向个性化教学智能辅助发展 [4] 技术发展与全球地位 - 截至2025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首位 [5] -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得到广泛青睐 [5] - 国内大模型技术表现突出,例如百度发布的自研多模态文档解析模型PaddleOCR-VL,核心参数仅0.9B,发布20小时内即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全球第一 [5] 未来发展趋势 - 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下一阶段有望在模型集成、开源社区、具身智能、智能体拓展和完善治理五个方面形成新成果 [6] - 伴随着技术能力与服务能力的双重成熟,人工智能产业将加速向“深度实用”新阶段迈进 [6] - 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将从“少数人专享”迈向“多数人共享”,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发展的新力量 [6]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突破5亿
央广网· 2025-10-19 12:28
《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创作内 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其中,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用户最为广泛,达 80.9%;而从用户的年龄结构来看,中低龄用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要使用群体。其中,19岁及以下 用户占比最高,达到33.8%。刘郁林表示,随着技术迭代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深度赋能制造、农 业、医疗等各行各业。 刘郁林: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一些场景下有望形成新的 生产方式,同时有助于推动科研范式的变革,降低了诸多产业领域的技术门槛,推动更多人参与生产和 创新。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中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 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普及率达到36.5%,较2024年12月提升18.8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刘郁林: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演变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效率大幅提升。 人工智能让普通人也能成为"创作者",激发出用户的创作潜力。另外,以免费使用为主的商业模式和基 于自然语言的交互方式,极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亿;苹果公司CEO库克:Apple Intelligence正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丨AIGC日报
创业邦· 2025-10-19 09:05
AI音乐生成行业动态 - AI音乐生成公司Suno正洽谈以超过20亿美元估值融资逾1亿美元,该估值较此前翻了四倍 [2] - 公司年经常性收入已超过1亿美元 [2] - 公司近期正与主流唱片公司协商解决法律纠纷 [2] 中国生成式AI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 [2] - 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达到36.5% [2] 跨国科技公司中国市场进展 - 苹果公司CEO库克透露,Apple Intelligence(苹果智能)目前正在努力进入中国市场 [2] - 库克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做了不起的事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包括救人性命 [2] AI创业与投融资趋势 - 智谱AI前COO张帆已创业,新项目专注于特定任务大语言模型的研发,推动AI技术在企业场景的深度落地 [2] - 创业公司已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蓝驰创投 [2] - 天使轮融资估值未出现过多溢价,股东光源创业者基金在项目推进中表现积极 [2]
新华财经早报:10月19日
新华财经· 2025-10-19 08:57
中美高层互动 -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围绕落实两国元首通话共识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2]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上指出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拖累世界经济增长,呼吁各国加强宏观经济协调与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2]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世界银行会议上表示希望世行助力营造开放稳定经贸环境,帮助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和政策以释放增长潜力 [2] 网络安全事件 -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美国国家安全局重大网络攻击案,掌握其利用境外品牌手机短信服务漏洞自2022年3月起攻击控制中国国家授时中心工作人员手机并窃取敏感资料的证据 [1][2] - 美国安局于2023年4月起利用窃取凭证入侵国家授时中心计算机,并于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部署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实施高烈度网攻,企图渗透至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 [2] 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动态 - 广东省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75亿元,为连续第二年发行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 - 新疆前三季度落实执行招商引资项目4006个,引进区外到位资金8475.37亿元,同比增长18.23% [2] -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增强市场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 [2] - 中国9月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10538吨,同比增长7.6%;年累计出口95875吨,同比增长3.1% [2] 科技与产业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人,用户规模半年翻番,普及率达36.5% [2] - 国家管网集团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精河县34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试运行,推动油气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2] - 闻泰科技回应旗下安世半导体(中国)员工系统权限被全面中断,称具体原因不明但已有部分恢复,中国区正加紧拉通国内供应链以确保客户供应 [2] 国际经贸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新关税,并对进口客车征收10%关税 [3] - 伊朗外交部声明称伊核协议及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的10年期限到期,针对伊朗和平核计划的各项限制应视为终止 [3] -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提议与美国合作在白令海峡修建“普京-特朗普”隧道以连接两国并联合勘探自然资源,特朗普表示兴趣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回应不满意 [3]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五亿人
经济日报· 2025-10-19 08:38
本报北京10月18日讯(记者李芃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8日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 人,普及率为36.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探索实践日趋深入,助力各领域发展提质增效。截至今年8月 份,我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生成 式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在农业生产、工业制 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 据了解,我国持续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同时突出应用导向,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 体应用场景纵深渗透。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目前,我国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 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各相关环节;专利数量全球领 先。随着技术环境不断优化,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持续增强,已成为推动全球人工智 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 38.58%,位居全球之首。 ...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五亿人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经济日报· 2025-10-19 06:11
行业用户规模与普及率 - 截至2024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1] -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1] 行业应用与产品发展 - 截至2024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 [1] - 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智能硬件等多种场景 [1] - 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积极探索 [1] 产业体系与技术实力 - 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2] - 产业链覆盖芯片、算力、数据、平台、应用等各环节 [2] - 截至2024年4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申请量的38.58%,位居全球之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