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体制
搜索文档
科技部等七部门: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快讯· 2025-05-14 15:35
金十数据5月14日讯,《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到, 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引导作用,扩大再贷款额 度规模,优化支持范围和流程机制,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以 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 科技部等七部门: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落地河南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21
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发行情况 - 全国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36单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 [2] -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规模3亿元 期限270天 票面利率1 95% [2] - 牧原食品成为河南省首单"科技板"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企业 [2] 债券市场"科技板"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推出"科技板" 旨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2] - 该板块专门服务于金融机构 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 [2] -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积极推动政策落地 包括宣传解读和发债辅导 [2] 河南省后续推进措施 - 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将实施银行间市场债券融资增量提质行动 [3] - 重点摸排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意愿 建立"白名单"企业库 [3] - 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常态化发债辅导 推动风险分担和信用增进支持 [3] 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 牧原食品债券发行将提升公司科技研发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 [2] - 此举将鼓励河南省更多科技型企业通过"科技板"募集资金 [2] - 政策实施将进一步赋能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3]
助力国产MRI核心部件破局 健信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证券日报网· 2025-05-09 19:17
政策效应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后政策效应持续放大 [1] - 上交所官网显示健信超导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受理成为年内第三家拟IPO企业 [1] - 傲拓科技和北京昂瑞微电子两家科技型企业科创板IPO申请也陆续获受理 [1] 市场趋势 - 科创板推动优质资源向"硬科技"企业集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 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 [1] 公司业务 - 健信超导是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专注研发医用MRI设备核心部件 [1] - 公司在主流零挥发超导磁体领域实现自主设计和规模化生产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1] - 自研自产"1.5T无液氦超导磁体系统"为国际首台(套)奠定全球领先地位 [1] 募资计划 - 健信超导拟募集资金8.65亿元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 [2] - 募集资金将投向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和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 [2] - 资金用途还包括新型超导磁体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 [2]
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1
货币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人民银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2]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2]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2]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PSL利率从2.25%降至2% [3]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3] 房地产市场稳定措施 - 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增加7500多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4]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元,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 [4]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4] - 以100万元、30年期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减少133元至4003元,总利息支出减少约4.76万元 [5][6] - 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6] 资本市场稳定与活跃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合并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总额度8000亿元 [7] - 互换便利已开展2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超500家上市公司公告使用贷款回购增持股票,贷款总金额近3000亿元 [7]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出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 [8]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8]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科技创新债券 [9] - 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9] - 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机制,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 [10] - 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10] -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支持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10]
刚刚,央行证监会联手出招!三大交易所跟进!
证券时报· 2025-05-07 14:20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政策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1] - 核心目标是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市场响应积极,初步统计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2] 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支持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 [1][5] - 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5] - 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并购等 [6] - 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7] 产品设计与条款创新 - 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更好匹配科技创新领域资金使用特点和需求 [1][8] - 支持发行人创新设计债券条款,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 [8][21] - 鼓励设置预期收益质押担保、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可转换为股权、票面利率与科创企业成长或募投项目收益挂钩等创新条款 [21] 配套支持机制与便利措施 - 优化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提升融资效率,支持灵活分期发行,简化信息披露规则 [9] - 创新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机构可根据科技创新业务特点设计专门评级方法,提高评级前瞻性和区分度 [9] - 建立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9] - 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可通过信用保护工具、担保等业务支持债券发行和投资交易 [10]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等共同分担违约损失风险 [3] 市场生态与流动性支持 -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投资科技创新债券,鼓励创设相关指数及挂钩产品 [9][22] - 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技创新债券的专项产品,推动公募基金创设科技创新债券类ETF [22] - 优化交易机制,支持债券质押融资并适当上浮质押折扣系数,降低纳入基准做市券门槛 [22]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全额减免银行间债券市场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减免期为2025年至2027年 [13][14] - 交易所继续免收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认购经手费、上市初费和年费、现券交易经手费等费用 [22] 审核效率与监管安排 - 发行人申报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适用"即报即审"的"绿色通道"机制,交易所审核时限原则上不超过10个工作日 [21]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可参照适用知名成熟发行人优化审核安排 [21] - 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确保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并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服务质效评估 [12][23]
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北京商报· 2025-05-07 13:32
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出色管理业绩、优秀管理团队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 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扩募等。 此外,在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方面,央行及中国证监会提 及,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提升融资效率,支持发行人根据资金使用特点,灵活分期发行。 简化科技创新债券信息披露规则,发行人可与投资人约定豁免相关披露信息。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 券可采用余额管理方式。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表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发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 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就支 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公告。 在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债券市场方面,提到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 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用于 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投融资。 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可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聚焦主责 ...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
证监会发布· 2025-05-07 12:3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 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 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公告 〔2025〕 8号,以下简称 《公告》)。《公告》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拓宽科技 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 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 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主要包括:一是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 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以下简称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 券。科技创新债券含公司债券、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二是发行人 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更好匹配科技创新领域资金使用特点和 需求。三是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提供便利,优化债券发行管理,简化信息披露,创新 信用评级体系,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等。四是将科技创新债券纳入金融机构科技金融 服务质效评估。五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供贴息、担保等支持措施。下一步,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