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掌舵30%非洲市场,临清三和纺织发挥链主担当推动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19:03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公司成立于1988年 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业 现代畜牧 特色文旅 新型能源等融合发展的集团公司 [1] - 纺织服装主业拥有65万纱锭 各类织布机3000余台及配套印花和服装生产线 是全球最大印花面料生产基地 [1] - 产品分为印花面料 色织面料 坯布 棉纱 服装五大类 其中纯棉真蜡印花布全部出口非洲 市场占有率达30% 连续位列国内对非洲纺织品出口排名首位 [1] 技术与创新实力 - 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1] - 14项技术列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节能减排技术暨创新应用推荐目录 拥有国家专利46项 其中发明专利13项 [1] - 牵头创建聊城市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聚焦产业政策研究 技术研发推广 纺织后备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 [3] - 与聊城日发纺织机械共同研发新型节能喷气织机 单位产品能耗下降30%以上 [3] 行业地位与荣誉 - 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1] - 被列为聊城市轻工纺织产业链链主企业 致力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推动全市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2] - 现代轻工纺织产业被山东省列入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 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及要素保障 [3] 智能化与绿色转型 - 实施涡流纺智能工厂 织布车间迭代改造 数字印花升级 用能设备更新和光伏发电等项目 [2] - 引进日本村田涡流纺机 东申印花机 日发新型织机等国际领先智能化设备 实现万锭用工12人的行业领先水平 [2] - 贯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 积极组织本地上下游企业参观交流 分享设备更新经验及效益分析 [2] 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 - 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联合组织全市16家企业 87名管理技术骨干完成系统性培训 提升纺织产业人才队伍素养 [3] - 主动担当政府 协会与产业链企业间联络员 邀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专家调研指导 反馈产业链运行情况 [3]
2024年全省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大众日报· 2025-07-30 08:57
财政收支情况 - 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6259.41亿元,其中当年收入7711.74亿元,同比增长3.3% [1] - 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16259.41亿元,其中当年支出13077.19亿元,同比增长3.9% [1] - 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较好 [1] 增收节支措施 - 培育新兴优质财源,加强税费征管,推动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1] - 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统筹资金保重点,省级下达市县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867亿元 [1] 财政政策支持 - 落实积极财政政策,99项财政政策纳入省委省政府政策清单 [2] - 实施"财金协同联动提升行动",促进产业资源整合,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2] - 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417亿元,支持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 [2] - 推动专项债券早发快用,支持27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 [2] 重大战略保障 - 统筹资金1200多亿元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2] - 制定新质生产力财政支持政策,建立省级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2] - 保持省级科技资金高强度投入,保障55项重大创新任务 [2] - 统筹786亿元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支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2] 民生支出 - 全省民生支出103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3% [3] - 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至670元,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 [3]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至94元,优化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 [3] - 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高校生均拨款和奖助学金标准 [3] - 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农村危房和农房抗震改造 [3]
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 林克庆主持以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为牵引 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29 10:01
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 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达成深度协商互动和广泛凝聚共识的目的 [1] - 会议重点讨论推进粤港澳协同立法 加强科技合作 完善基础设施 织密监测网络等具体措施 [1] - 广东正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 积极探索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路径模式 [2] 生态环保合作机制 - 广东将持续完善"一国两制"框架下的生态环保合作机制 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2] - 省政协将组织委员深入粤港澳三地开展调查研究 视察监督 并支持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 [2] - 通过开展"关注森林""关注海洋""关注环保"等活动 擦亮"绿美广东·委员在行动"工作品牌 [2] 调研与政策支持 - 省政协联合广州 深圳 珠海等市政协通过座谈交流 实地走访 书面调研等方式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2] - 副省长张少康及多位省政协领导出席会议 显示政策层面对该议题的高度重视 [3]
多维赋能筑绿翼 青岛机场持续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网· 2025-07-25 09:37
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 公司两个项目《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空调系统节能降碳技术实践》和《青岛机场航班高效运行赋能绿色高质量发展》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1] - 公司构建"1+2+N"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对噪声、废水、固废等污染物的协同防治,并进行24小时实时噪声监测 [3] - 公司2023年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完善碳排放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按时准确上报数据并通过碳核查 [3] 绿色机场建设规划 - 公司制定《青岛机场"四型机场"技术推进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推进6个绿色机场重点项目,相关经验获民航局推广 [3] - 出台《青岛机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聚焦四大核心,梳理53项任务体系 [3] - 实施《青岛机场用电管控工作方案》,2024年在生产数据增长22%情况下,本部用电同比下降3% [3] 航班运行优化 - 公司将地面滑行时间纳入考核体系,优化滑行路线设计,2024年航空器地面平均滑行时间仅13分钟,位居同体量机场前列 [6] - 公司74个近机位均建设APU替代设施,通过复合机位改造等措施,2024年在保障19万架次航班情况下靠桥率达98%,位列全国千万级机场第二 [6] 新能源应用 - 公司加速推进车辆电动化,带动驻场单位优先选择新能源车型,建成320余个充电桩 [7] - 截至2024年底,机坪区域电动车辆占比达27% [7]
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7-19 13:27
会议背景与主题 - 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话对接会在青岛举行,主题为"绿色丝路·上合共赢——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合作" [1] - 会议由山东省能源局指导,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主办,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承办 [1] - 汇聚中外嘉宾约150人,共商绿色发展大计 [1] 中国新能源发展成就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能源合作始终是重要优先的发展方向 [6] - 各国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产业优势,构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双轮驱动、能源保供与绿色转型并驾齐驱的合作格局 [6] 山东省新能源发展策略 - 山东作为经济开放大省、能源生产大省,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部署 [6] - 抢抓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历史机遇,推动新能源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6] - 全力打造北方重要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 [6] 参会企业与机构 - 俄中商会发展部部长Gary(秦昊然)及水电水规总院、中科院热物理所、中国电科院、东方电气集团、华为数字能源、理想汽车、阳氢集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相关负责人参会 [12] - 参会企业进行了新能源经典案例分享与主题推介 [12] 会议讨论内容 - 与会人员围绕新能源全球合作和对外贸易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12] - 上海合作组织产业链供应链青岛会议聚焦物流运输、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技术和数字经济产业等关键领域 [12] - 同步开启四场高规格国际合作对话 [12]
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来鲁考察
大众日报· 2025-07-19 08:08
两省合作领域 - 深化农业、文化旅游、绿色低碳、商贸物流等领域合作 [2] - 加强产业承接转移、"绿电+先进制造"、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科技创新等区域协作 [3] - 促进优势互补,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 [3] 考察企业 - 代表团考察青岛港、特锐德电气、海尔集团、临工重机、浪潮集团、山东大学等企业及机构 [3] 经济发展方向 - 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2] - 云南努力开创发展新局面,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3]
“莱阳味道”香飘四海
齐鲁晚报· 2025-07-16 06:26
莱阳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 莱阳市将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核心支柱产业,通过"标准化筑基、链条化增值、规模化扩张"的"三化协同"路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3] - 龙大食品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从种子选用到种植过程全程执行严格企业标准,目标达到国际顶级原料质量 [4] - 龙大集团杰诺检测中心是国内首批通过CNAS认可的企业,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互认检测结果,年检测样品量超过20万个 [4] 产业链建设与科技创新 - 春雪食品"上鲜"牌鸡肉产品连续6年蝉联京东生鲜鸡肉类销量冠军,与海底捞、西贝等知名连锁餐饮及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建立战略合作 [5] - 莱阳市推进胶东智慧物流港建设,打造"全链条、智慧化、云服务"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解决预制菜物流瓶颈 [6] - 全市已建成13家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机构,60家骨干企业与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7] 产业集群与全球化发展 - 莱阳市实施"倍增引领计划",筛选10家预制菜企业定制产能扩张方案,近年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38个重点项目 [8] - 截至2024年底,莱阳市预制菜企业突破300家,产能与产值分别跨越百万吨与170亿元大关 [10] - 莱阳预制菜产品进入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荣获"中国预制菜第一市"等称号 [10] 企业案例 - 富瑞预制菜工厂每日产出100吨法式薯条等产品,供应国内外高端餐饮和商超渠道 [8] - 春雪食品发布7个主题系列41款产品,开启多元化"大食品"赛道战略转型 [7] - 龙大集团实现对日出口冻菜通关率全国第一,成为海关免验资格企业 [4]
逐绿前行绘新景 绿潮涌动向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7-16 06:24
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 - 东方电子集团烟台市数字虚拟电厂运营中心通过智能化协调控制实现电力资源削峰填谷,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4] - 云储新能源科技公司采用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设计实现储能系统"本质安全"[4] - 烟台港智慧滚装码头使用智能转运装备AT-AGV实现商品车高效搬运,中控室可远程管控作业[4] - 2025年上半年计划培育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组织2家公司申报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5] - 淼盾物联联合政府打造"两化一网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覆盖全区4万余家企业隐患数据[6] 绿色产业与智能制造 - 累计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家、绿色工厂10家[6] - 联东U谷·芝罘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签约企业50余家,优先引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7] - 宏洲海洋入选2025年度海洋强省建设重点项目,烟台港芝罘湾港区等1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库[9] - 冰轮环境天源智擎大模型入选省级工业领域行业大模型"揭榜挂帅"项目[9] 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 - 夹河·幸福新城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服务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及低空经济、总部经济等特色产业[10] -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应用3D裸眼折屏、V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实现工业与文化深度融合[12] - 醴泉啤酒厂改造为"产商文旅"综合体,涵盖博物馆、精酿工坊、商业街及文旅体验中心[12] 人才引进与创新生态 - 每年引进青年人才1.2万人以上,数量居全市首位,提供人才公寓租金补贴及定制化服务[9] - 举办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赛事,为机器人产业储备人才[10]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 - 改造老厂房减少建筑垃圾,棉纺厂、钢铁厂等工业遗存转型为创意产业园[11] - 幸福湾活力海岸、夹河湿地公园等新消费场景成为海岸线旅游热点[11][12] - 北极星钟表厂与啤酒厂工业遗存构建多元业态集聚的消费新场景[12]
山东印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大众日报· 2025-07-13 09:48
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 -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覆盖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入库、推进实施、动态调整、管理服务等全过程 [1] - 管理办法明确省高质量发展项目的年度管理属性,聚焦支持当年度建设攻坚项目,推动形成更多即期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 [1] 项目分类及重点领域 - 省高质量发展项目分为重点产业类、基础设施类、社会民生类 [1] - 重点产业类项目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 [1] - 基础设施类项目聚焦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现代化机场等 [1] - 社会民生类项目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包括市政公用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1] 项目申报与管理要求 - 项目实行按年度集中统一申报,上年度项目如需结转需重新申报,原则上同一项目连续结转不超过3年 [2] - 项目需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引领支撑带动作用 [2] - 重点产业类项目聚焦"十强产业",侧重先进产业化技术和可靠规模化生产工艺 [2] - 基础设施类项目侧重优化全省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 [2] - 社会民生类项目侧重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和绿色低碳、生态环保项目 [2] 项目要素保障措施 - 项目纳入山东省重点项目督导服务平台调度推进 [2] - 各级要素保障部门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加大土地、能耗、资金等要素资源支持 [2] - 土地指标分期分批保障,对成熟度高、合法合规项目应保尽保 [2] - 能耗指标方面,对纳入项目的"两高"项目,在各市自筹后仍有缺口的由省级统筹解决 [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奋力“后来居上”——重访边区看山东菏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7-11 20:51
红色基因传承 - 菏泽作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红三村"(刘岗村、曹楼村、伊庄村)是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大本营[2] - 当地通过革命纪念馆、义务讲解等形式强化红色教育,新一代菏泽人持续传承奋斗精神[2][3] - 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建设和美乡村的精神动力,基础设施全面升级[2] 黄河经济带发展 - 黄河菏泽段全长185公里,历史上既是抗战防线也是水患源头,近年通过滩区迁建工程解决民生痛点,1100余户居民实现从土坯房到现代化楼房的"三级跳"[3] - 沿黄产业布局加速,东明县运动鞋加工厂、郓城县月饼加工生产线等成为滩区发展新引擎[3] - 菏泽规划"七大品质提升工程",目标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中心城市[4] 绿色产业升级 - 菏泽经济总量从"全省垫底"跃升至"中游水平",增速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5] - 新能源产业快速扩张:龙蟠科技磷酸铁锂项目投产、"铁锂1号"正极材料量产,牡丹区78亿元超电动力电池、鲁西新区130亿元海辰零碳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5] - 传统牡丹产业向深加工转型,开发出籽油、化妆品、文创等衍生产品,产业链价值显著提升[5] 区域经济定位 - 菏泽通过"居住、交通、生态、风貌、管理、文明、安全"七大工程强化区域中心地位[4] - 绿色智能制造业集群初现规模,单县75亿元纺织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园、郓城县3亿元中储物流仓储项目等形成多产业协同格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