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债务危机
icon
搜索文档
原创美国债务危机逼近29万亿,想割“韭菜”,却不知早有2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5-05 17:23
美债危机与全球金融调整 - 美国债务规模已逼近290,000亿美元大关,距离最后期限不足一周[1] - 自2018年起中国累计抛售1,839亿美元美债,2021年3-6月连续减持423亿美元[1] - 包括俄罗斯在内的28国自2017年以来抛售超20,000亿美元美债,俄罗斯2021年仅持30亿美元债务(减持超90%)[1][5] 黄金储备的战略意义 - 中国2021年7月进口黄金55吨(6月为68吨),9月累计从国际市场购入470吨黄金,另在欧美市场购入175吨[12] - 全球60多国从美国撤离黄金,截至9月共撤出1,250吨[12] - 美国宣称持有8,100吨黄金并代管7,000吨,但真实性受质疑[3][6] 美元地位与风险对冲 - 美元全球支付份额从2020年73%降至59%(25年最低)[8] - 美国通过提升债务上限和增发债券应对危机,但缺乏偿还能力[9] - 黄金作为硬通货可对冲美元贬值风险,中国持有超10,000亿美债需多元化资产配置[11][15]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人民币国际化自2012年启动,但国际贸易接受度仍远低于美元[16] - 美元霸权依赖全球结算地位,开放金融可能威胁中国金融主权[18] -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可避免财富被收割,需突破美元印钞转嫁通胀的困局[19] 国际货币体系潜在变革 - 若美债危机爆发导致美元信用崩溃,黄金或重新成为核心交易媒介[14] - 黄金储备量直接决定国家金融地位,历史表明货币与黄金挂钩可确立全球地位[6][14]
中国坚决不妥协,美债 36 万亿窟窿难填,特朗普竟想 “除掉” 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4-30 09:42
美国国债问题 - 美国面临36万亿美元国债的巨大压力,被视为经济上的定时炸弹 [1] 政府节流措施 - 尝试通过成立效率委员会来削减政府开支、裁减机构及审查账目,以达到节流目的 [1] - 该措施因触及医疗、社保、军工等背后强大资本利益而受阻,负责人退出,节流路径被堵死 [1] 贸易与关税政策 - 采取全球加征关税的策略,意图通过向贸易伙伴收取“保护费”来改善贸易逆差和制造业外流状况 [3] - 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实施强硬反制,不做出关税让步,导致关税政策效果有限 [3] - 欧盟和日本等其他主要经济体亦不配合,使关税政策最终未能有效实施 [3] 针对美联储的行动 - 考虑赖掉美联储持有的7.5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以减轻债务压力 [4] - 通过社交媒体批评美联储政策,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并威胁解职 [4] - 签署行政命令试图将证券、期货交易委员会管辖权收归白宫,并向美联储施加压力 [4] - 对美联储进行财务调查,声称发现大额资金去向不明,进一步施压 [4] 市场反应与影响 - 干预美联储的企图引发华尔街担忧,导致道琼斯指数在4月22日暴跌700点 [6] - 经济专家警告此类行动风险极高,可能引发重大经济问题 [6] - 在国内外强烈反对下,相关计划被迫放弃 [6]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填不上,特朗普决定“甩锅”
搜狐财经· 2025-04-29 14:05
美国债务危机现状 - 美国国债规模达到36万亿美元,每日利息支付达数十亿美元,财政压力巨大[1][14] - 债务问题长期积累,冷战后的高额军费、海外行动及国内福利政策导致持续财政赤字[6][7][9] - 以债养债模式使债务规模持续膨胀,面临信用评级下调风险,可能进一步推高借贷成本[11][12][14] 特朗普的应对措施 - 推行"节流"政策:邀请马斯克改革政府部门效率,裁撤冗余机构及人员,但遭遇政治阻力失败[23][26][28] - 实施"开源"策略: - 对中国、欧盟等提高关税以缩减贸易逆差,但引发全球贸易摩擦,导致美国物价上涨、企业成本增加[28][30][32] - 推出"金卡"移民计划吸引高净值人群,效果有限[34][36] - 削减国际援助及事务开支,但对债务规模影响微弱[36][39] 金融体系干预与市场反应 - 公开质疑美联储独立性,试图撤换主席鲍威尔并控制证券交易机构,引发金融市场动荡[38][41][43] - 华尔街恐慌性抛售美股美债,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700点,资金转向黄金避险[45][47][49] - 美元指数持续走低,全球投资者减持美元资产,威胁美元霸权地位[50][52] 债务转移尝试 - 考虑发行100年期零息债券,将债务负担转移至后代,加剧长期经济隐患[49] - 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消耗国家信誉,导致美债抛售潮与经济前景恶化[50][52]
达利欧最新讲话:中国在AI应用方面正反超美国,美债供需已“严重失衡”
华尔街见闻· 2025-03-14 18:52
文章核心观点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CNBC节目中围绕国际秩序变革、美国债务危机、AI技术革命等议题发表观点,指出债务失衡、内部政治割裂、地缘权力更迭、气候危机与技术革命推动全球秩序洗牌,美国债务扩张逼近临界点,关税是历史模式延伸,中国在AI应用上领先,同时强调处理好人际关系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1][2] 国际秩序变革 - 国际秩序变革有五大驱动力,包括债务等货币经济力量、内部政治秩序、地缘政治秩序、气候和自然灾害、人类创造力与新技术,世界正处于向新秩序过渡时期 [7][8] - 人工智能是最大的工业革命,但会造成人员流离失所,美国社会存在贫富和生产力差异大的问题,如何与人相处是关键 [9] 市场泡沫 - 市场类似1998 - 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新技术引发兴奋但人们忽视估值,当前利率可能上升,股票定价相对债券高,超大规模公司不一定创造财富,关键在于人工智能的应用 [17][18] 美国债务与赤字 - 美国存在严重的债务供需问题,赤字需从预计的GDP的7.2%降至3%,否则会出现供需问题,可参考历史经验处理,还需解决内部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20][21][25] - 实现预算平衡和财政责任很重要,若赤字占GDP比例达3%,可参考1992 - 1998年,通过控制支出、税收和利率来降低利率,减少利息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和资产上涨,但需先处理赤字 [27][30] 关税与贸易 - 关税是历史模式的延伸,如三十年代德国通过关税创造收入,专注国内并走向民族、保护和军国主义,关税会引发国家间斗争并产生后果 [2][34] - 关税升级会影响全球经济和福祉,但中立国家如新加坡若保持中立可吸引人才和资本,实现繁荣 [35] 中美AI竞争 - 美国在芯片发明上有独特竞争力,中国在芯片制造和应用协同工作方面领先,在应用程序和芯片与机器人集成方面领先,未来应用和使用方面竞争激烈 [38][39] - 数字劳工革命带来3万亿到12万亿美元机会,涉及代理和机器人时代,中国在机器人制造和电动及机器人汽车交付方面表现出色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