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监管总局:支持银行综合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等多方面信息,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新浪财经· 2025-05-22 16:35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七部门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实现科技金融服务提质、扩面、增效 [1] - 政策文件针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系统性、综合性解决方案 [1] - 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三项建设",落实政策文件 [1] 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 - 金融机构需将科技金融服务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构建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 [1] - 科技金融专业和特色分支机构将获得适当授权 [1] - 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向科技领域倾斜 [1] - 银行保险机构将在绩效考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等方面给予倾斜,并实行差异化的尽职免责监管要求 [1] 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 - 支持银行综合运用科技企业创新积分等信息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 [2] - 规范银行与外部投资机构合作,独立开展信贷评审,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 [2] - 允许银行对现金流回收周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适当延长期限,最长可达五年 [2] - 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 [2] 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 - 银行保险机构需建立差异化科技金融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研发投入等创新要素 [2] - 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 金融机构需加强同第三方合作,健全科技金融业务风险分担机制,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 [2] - 推动改进科技中介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有公信力的科技咨询和价值评估等服务 [2]
朱鹤新: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
快讯· 2025-05-22 16:19
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证券时报记者提问时表 示,希望推动加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力度。财政政策对于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具有重要作 用。我们将配合好财政部门,用好用足现有的贷款贴息、保险补贴、风险补偿等政策,有效发挥政府性 融资担保体系的作用。(人民财讯) ...
金融监管总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
快讯· 2025-05-22 16:12
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达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1] -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针对科技企业特点推出"贷款+外部直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等专业服务 [1] 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建设 - 大中型银行已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设立专门科技金融部门 [1] - 全国范围内科技支行数量已达2178家 [1]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央地联动,今年科技部将会同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科技金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积极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
快讯· 2025-05-22 16:11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表示,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央地联动,今年科技部将会同金融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科技金 融创新政策"揭榜挂帅",积极鼓励引导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大胆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 (新华财 经) ...
朱鹤新:通过债券市场“科技板”解决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期限短、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北京商报· 2025-05-22 16:10
政策举措核心内容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旨在通过债券市场创新支持科技创新 [1] - 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 重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并支持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券 [1] 债券市场科技板差异化安排 - 支持发行人灵活分期发行债券 简化信息披露要求 [1] - 允许自主设计含权结构、还本付息条款 减免发行交易手续费 [1] - 组织做市商提供专门报价服务 推动评级机构创新评级方法 [1] 股权投资机构支持机制 - 科技板优先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债 解决其轻资产、长周期导致的融资期限短、成本高问题 [2]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通过央行再贷款、担保增信、直接投资及地方政府合作分担违约风险 [2] - 工具重点倾斜头部股权投资机构 要求排名靠前且投资经验丰富 [2] 市场进展与规划 - 当前近100家机构已发行科创债券 累计金额超2500亿元 [2] - 人民银行将持续推进科技板建设 完善配套支持机制 [2]
金融监管总局:资管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快讯· 2025-05-22 16:05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互补充、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同发力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1] - 各类金融机构在体系中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1] 政策性银行支持措施 - 政策性银行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1] - 为科创企业提供中长期、低利率的融资支持 [1] 商业银行支持措施 - 商业银行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1] - 近几年连续实现科技贷款余额和户数双增长 [1] 保险机构支持措施 - 保险机构完善产品体系 [1] - 形成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保障 [1] 资管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支持措施 - 资管机构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加大股权投资力度 [1] - 投资方向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其他非银机构支持措施 - 其他非银机构发挥专业优势 [1] - 提供融资租赁等特色服务解决科技设备更新迭代快等问题 [1]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快讯· 2025-05-22 15:56
金融监管总局: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 智通财经5月22日电,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把科技金融纳入战略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向科技领域倾斜,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在绩效考核、内部转移定价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考核。 ...
七部门联合推动,金融科技ETF华夏低位获资金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08
《政策举措》通过央地联动设立区域性试验区,利用专项债券和科技保险试点强化区域协同,增强区域 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的科技金融合作,吸引全球资本,构建内外 联动的开放生态,让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都能在科技金融的浪潮中找到发展机遇。《政策举措》的出 台,对于破解科技企业成长的"死亡之谷"难题,为科技型企业成长创造更优质的环境,推动金融资本 向"耐心资本"转型,建立多元、高效的新质生产力孕育支持机制有基础性的作用。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紧密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聚焦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优质企业,全 面覆盖多个高景气板块,包括互联网券商、金融IT、移动支付、人工智能产业链以及信创领域,兼具金 融属性与科技创新能力,其前十大成分股涵盖行业龙头,包括同花顺、东方财富、恒生电子、润和软 件、东华软件、指南针、新大陆、宇信科技、银之杰和广电运通,权重合计达53.28%,具有显著的代 表性,一键布局,分享金融科技行业的长期成长红利。 5月22日,三大指数集体回调,金融科技板块跟随走低,截至14:45,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跌 1.05%,其持仓股跌多涨少,兆日科技、翠 ...
多地加快布局 S基金迎来政策风口
中国经营报· 2025-05-22 12:24
政策支持与市场发展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1] - 国家层面评估北京、上海、广东等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成效,未来试点范围可能扩大,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将提升[1] -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发布基金份额估值指引,涵盖上市与非上市股权的主流估值方式,包括股票市值法、指数收益法、近期融资法等[2] 地方S基金推进情况 - 福建省筹设100亿元省级科创接力S基金,为科技型企业接续赋能[2] - 浙江省发布首只政府主导的S基金,浙江省产业基金拟出资20%,浙江股权服务集团首期出资20%[2] -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成交121笔,总金额252.44亿元;份额质押业务44单,融资金额99.34亿元[4] S基金的作用与优势 - 缓解创投市场退出压力,尤其当前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和母基金因IPO节奏放缓、并购市场低迷面临退出难题[3] - 盘活存量资本与服务产业升级,释放沉淀资金支持新一轮科技创新[3] - 提升地方招商引资优势,通过基金集聚区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和多元化资本[3] - 改善退出渠道不畅问题,为国有资本提供合规化、市场化退出选择[4][5] - 破解资金循环效率低问题,通过二级市场交易缩短周期,释放流动性投入早期科技项目[5] - 缓解资产定价与估值难题,推动份额转让定价机制优化,形成市场化估值标准[5] 市场参与与未来趋势 - 全国已有8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获批设立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4] - 《2024中国S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民营和GP占据交易对手方主流,国资背景偏好国资交易对手方[4] - 政策支持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机构参与S基金投资,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有望加入[5]
金融活水如何浇灌“科技之花”
金融时报· 2025-05-22 11:1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七部门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政策涵盖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财政政策、央地联合和生态建设七个方面,强化对科技创新的全方位支持 [2] -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八部门推出15条措施,聚焦支持"两重两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 [6] 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中国银行首发"中银科创算力贷",创新融合政府"算力券"支持政策与银行"算力贷"金融服务,加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 [1][2] - 邮储银行未来5年将为科技创新领域主体累计提供不低于3万亿元融资支持,并协同中邮证券、中邮保险为15万家科技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1] - 邮储银行在全国重点区域成立99家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专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4] - 中国银行"科创贷"产品面向高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破解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题 [7] 企业案例与融资支持 - 邮储银行深圳分行创新运用"腾飞贷"模式,对欣冠精密公司融资支持从1年期500万元扩展到2年期3000万元,贷款利率与企业经营成果挂钩 [5] - 中国银行为晶泰科技提供3000万元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全线上操作短时间到账,支持其新药研发、新材料发现及化学自动化 [6] - 欣冠精密公司核心产品实现全智能化生产,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企业名单 [5]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科技型企业在发展初期需要长期、稳定、低成本资金支持,但普遍面临融资不充分、"不解渴"现象 [4] - 科技型企业金融需求具有专业要求高、阶段差异大、高风险高回报、时效性强等特点 [4] - 金融机构打破传统思维,更关注技术、知识产权、科研人才等体现科技型企业价值的指标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