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

搜索文档
环球网专访|商汤绝影与东风汽车深化合作 生成式AI重构智能驾驶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4-27 09:40
技术突破 - 商汤绝影展示基于VLAR架构的生成式智驾R-UniAD方案 通过"绝影开悟2 0"4D世界模型实现近实时交互仿真 可一键生成极端风险场景数据 将实采数据需求降低两个数量级 [3] - 系统在施工占道场景中通过强化学习自主生成最优避让策略 感知精度达真实数据98% 仿真效率较行业标杆提升5倍 [3] - 东风与商汤联合团队在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研发取得突破 采用"双保险"架构 上层为学习型智能决策系统 下层保留规则驱动系统作为安全冗余 计划2025年底量产 [3] 产业协同 - 商汤绝影已与4家车企合作覆盖7款车型 基于地平线征程®6平台的辅助驾驶方案通过中汽研认证 计划2025年Q4在东风实现基于英伟达Thor平台的端到端方案量产 [3] - 商汤智能座舱软件市场份额连续五年行业领先 累计交付突破360万辆 [3] - 商汤依托上海临港AIDC超算中心算力基础设施 与东风年销300万级场景数据形成互补 构建"算法+数据+算力"三角架构 [5] 智能座舱创新 - 商汤推出行业首个车载AIOS内核"绝影千机" MOE多模态大模型首字响应延迟小于300ms 支持100+智能体协同工作 [6] - "New Member"系统展现多模态识人、深度思考能力 可无缝介入多人对话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6] - 量产"旅医"系统引入医疗大模型 能进行医疗级健康监测并联动第三方医疗服务 基于3D视线追踪的主动预警系统实现舱内外环境联动风险预判 [8] 行业趋势 - 2024年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达62% 但用户对功能安全的投诉量同比上升37% [8] - 东风与商汤合作体现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中"自主可控+开放协同"双轨策略 [8] - 智能汽车正突破"规则驱动"天花板 但需解决合规数据采集体系和统一安全评估标准等行业共性问题 [11]
腾讯研究院AI速递 20250427
腾讯研究院· 2025-04-26 23:50
OpenAI GPT-4o模型升级 - 优化记忆存储机制,提升对话信息记忆和回忆能力 [1] - STEM领域推理能力显著提升,更好解决数学、科学、工程等复杂问题 [1] - 对话风格更加主动自然,擅长引导对话方向,回复更贴近真实交谈 [1] DeepResearch轻量版发布 - 基于o4-mini的轻量版DeepResearch免费开放使用,付费用户获额外额度 [2] - 轻量版用时更短、内容更精简,但保持相近智能水平 [2] - 实测显示轻量版更注重梳理重点脉络,适合快速了解概况的场景 [2] Kimi开源音频基础模型 - Kimi-Audio开源模型支持多种音频任务,在十多个基准测试中实现SOTA性能 [3] - 采用音频分词器、大模型、去分词器三大核心组件的集成式架构 [3] - 预训练数据集规模达1300万小时,通过三阶段训练方法显著提升性能 [3] DeepWiki代码理解工具 - 为GitHub仓库提供AI驱动的实时交互式文档,免费免注册 [4] - 通过层级化分解和提交历史分析理解代码全局结构,已索引3万个仓库 [4] - 处理超40亿行代码,使用方式简单只需替换域名即可访问AI文档 [4] 百度开发者大会发布 - 文心4.5 Turbo和X1 Turbo两款新模型发布,价格最高降80% [6] - 发布高说服力数字人、多智能体协作APP"心响"、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 [6] - 推出"AI开放计划",发布首个支持电商交易的MCP服务 [6] Perplexity浏览器追踪计划 - 计划推出浏览器"彗星",追踪用户全部在线行为以销售超个性化广告 [7] - 已与摩托罗拉达成合作预装应用,正与三星洽谈合作 [7] - 未来有意收购Chrome浏览器业务 [7] 软体机器手研发 - 清北团队研发两款新型软体机器手,一款基于肌电控制可达10Hz点击频率 [8] - 首款软体假肢手重405.8克,30分钟即可掌握,满足日常办公需求 [8] - 成本控制在千元级,将应用于康复医疗、电竞等领域 [8] 美国政府AI行动计划 - OpenAI和Anthropic呼吁加强对中国AI封锁,建议限制高端GPU芯片输出 [9][10] - Meta和谷歌认为开源AI是美国竞争优势,过度管制会让美国失去主导权 [9] - 美国政府收到超1万份AI行动计划建议 [10] 大模型推理能力研究 - 清华研究表明强化学习未真正提升大模型推理能力,答案来自基座模型分布 [11] - 在数学、代码和视觉推理三大领域,基座模型大量采样后超越RL模型表现 [11] - RL只能优化现有能力而难以创造新能力,真正突破需基础架构创新 [11] Agent系统科普 - Agent核心是LLM与工具的循环交替调用,LLM负责决策,工具负责执行 [12] - 协作式Agent比完全自主Agent更有现实价值,可让用户实时观察和纠正AI行为 [12] - 评估Agent系统需关注多个维度而非盲目使用Agent解决所有问题 [12]
神州数码一季度收入和扣非净利双升
证券日报网· 2025-04-26 11:4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17.8亿元,同比增长8.6% [1] - 扣非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10.4% [1]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27.3亿元 [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3% [2] AI业务发展 - 新增直客商机同比增长78% [1] - AI战略旗舰产品神州问学落单大幅增加 [1] - 拓展零售、汽车、制造行业头部客户的AI标杆项目 [1] - 推出神州鲲泰问学一体机DeepSeek版和KunTaiCube"全能工具箱" [2] - 首批300台一体机产品已部署在多个行业客户现场 [2] 行业解决方案 - 发布"AIforProcess成熟度模型"系统性阐释汽车行业AI进化蓝图 [2] - 推出"端到端一站式AI工作空间"和"神州问学智车解决方案" [2] - 中标头部车企数智化营销、数据合规等多个"千万级"订单 [2] 基础设施业务 - 自有品牌神州鲲泰中标中国电信服务器集采项目8亿元订单 [2] - 助力运营商国产化算力底座建设 [2]
晶圆厂,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6 09:59
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公司计划在新晶圆厂(fabs)建设上投资约1万亿美元,行业年收入也有望 突破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尚未包括生成式AI(gen AI)在中等乐观情境下可能带来的额外增长潜 力。除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这些投资也将增强各地区在半导体价值链上的供应弹性。 然而,尽管这场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投资有望显著扩展半导体的产能版图,实现其预期效益的道路却 并不平坦。除了已公布的建设项目本身执行难度大之外,至少还有五大结构性障碍,特别在北美和 欧洲市场可能长期制约新增投资带来的实质进展:包括资本与运营成本结构、材料需求增长、关键 原材料及封装环节的离岸集中、物流与处理瓶颈,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若行业希望实现投资的长 期价值,就必须正视并逐一应对这些挑战。 底层半导体资本和运营成本动态 近年来,全球多国通过战略政策推动半导体制造和供应链的本土化。例如,美国推出《两党基础设 施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及各州激励措施,试图吸引企业在本土建厂。 类似的激励措施也在欧洲、印度、日本、中国大陆、东南亚、韩国与中国台湾陆续推出,从而带动 全球晶圆厂建设热潮。 不过,从实际成本结构来看,美国本土建设先 ...
扎克伯格:社交已死,Facebook是内容平台
Founder Park· 2025-04-25 13:31
社交媒体行业演变 - 社交媒体已从连接人与人演变为更类似传统媒体的形态 充斥着名人推广视频 新闻评论及流行文化聚合片段 [2][3] - Meta创始人提出社交媒体已变成「媒体」而非「社交」 旨在削弱反垄断指控中对其垄断社交网络的定义 [2] - 公司数据显示用户浏览朋友内容的时间占比显著下降 Facebook从22%降至17% Instagram从11%降至7% [3] Meta反垄断诉讼核心争议 - FTC指控公司通过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非法垄断个人社交网络服务市场 但2012-2014年的交易与当前行业格局存在差异 [5][6] - 公司辩称社交媒体功能已普遍化 无法形成垄断 并展示与TikTok YouTube等平台的相似性以证明市场竞争激烈 [5] - 反垄断律师需证明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 但Meta平台免费使用且收购标的早期发展阶段使损害界定困难 [6] 公司战略与监管应对 - 创始人2018年内部备忘录曾建议剥离Instagram 预见反垄断风险并认为独立运营可能更优 [7] - 当前行业面临TikTok竞争 AI技术颠覆等变数 使FTC诉讼被质疑针对过时问题 [7] - 欧盟近期对Meta处以2亿欧元罚款 美国诉讼结果可能受政治因素影响 [7] 行业竞争格局 - 应用功能同质化明显 Instagram与TikTok短视频相似 私信功能与iMessage趋同 [5] - 分析师批评FTC市场定义狭隘 若按此逻辑TikTok不被视为竞争对手将导致矛盾 [6] - OpenAI等新进入者计划开发社交网络 可能进一步改变竞争生态 [7]
港股异动 | 美图公司(01357)涨近3% 机构料其年内订阅收入同比增超40% 付费率和用户增长双轮驱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11:53
股价表现 - 美图公司股价上涨2.74%至4.88港元 成交额达9258.87万港元 [1] 订阅收入增长 - 预计2025年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 受付费率和用户增长双轮驱动 [1] - 国内生活类场景付费渗透率达5.2% 突破5%目标 [1] - 生成式AI重构传统功能 如AI去双下巴取代手动推图 提升订阅转化率 [1] - 长期订阅渗透率目标维持10% [1] 产品运营策略 - 低频功能迭代+高频体验升级模式 有利于用户留存与回流 [1] - 生活类付费会员增长有望提供订阅收入弹性 [1] 海外市场表现 - Airbrush和BeautyPlus在欧美日韩市场MAU稳定 [2] - AI换装功能在东南亚走红 带动Wink和美颜相机MAU环比大幅增长 [2] - Airbrush付费率远高于国内产品 [2] - 其他出海产品处于扩张新市场阶段 远期付费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2]
从“AI追风者”到“亏损永动机”,云从科技困在理想国!
搜狐财经· 2025-04-25 10:07
AI四小龙现状 - AI四小龙(商汤、旷视、云从、依图)光环褪去,行业涌现"AI六小龙"等新称号[2] - 商汤科技2024年总营收37.72亿元,净亏损43.06亿元,2018-2024年累计亏损超546亿元[2] - 云从科技2024年总营收3.98亿元(同比降36.6%),归母净亏损6.63亿元[2][3] 经营困境 - 依图裁员超70%,医疗业务关停,多地分公司注销[2] - 云从全员降薪20%,核心技术成员张岭离职[2] - 云从2017-2024年累计亏损超45亿元,未兑现2025年盈利承诺[3] 财务表现 - 云从2024年营业利润-6.49亿元(上年-6.55亿元),扣非净利润-6.63亿元(上年-6.89亿元)[3] - 研发费用持续下滑:2022年5.6亿元→2023年4.91亿元(降12.32%)→2024前三季度2.89亿元(降8.08%)[8] 转型措施 - 从AI操作系统转向Agent服务商,2024年管销费用降16%,泛AI订单增36%[5] - 与华为昇腾合作推出大模型训推一体机,支持千亿级参数训练[5] - 推进商业模式重构:转向标准化产品与订阅制服务(如智慧城市模块化软件)[7] 行业竞争 - 面临AI同行及互联网巨头的双重挤压(百度/阿里/腾讯占据数据生态优势)[6] - 生成式AI爆发改变市场格局,需开发C端产品(智能助手/创意工具)获取用户数据[8] 战略挑战 - 技术商业化难题:高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大)与市场接受度不匹配[4] - 华为合作虽补短板,但可能弱化自主技术研发能力[6] - 需建立垂直领域护城河(如智能安防/医疗影像的专用模型)[7]
中金:维持美图公司(01357)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6.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5 09:4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金因付费用户增长好于预期上调美图公司25年收入预测2%至43亿元,维持经调整净利润预测8.5亿元;因订阅业务增长好于预期且有望带动毛利率提升及经营杠杆释放,上调26年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7%和13%至50和11亿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给予31倍/24倍25和26年Non - IFRS P/E,维持目标价6.3港元 [1] 分组1:25年订阅收入增长原因 - 预计25年订阅收入同增40%以上,由付费率和用户增长双轮驱动 [2] 分组2:国内生活类场景付费情况 - 截至2月国内生活类场景付费渗透率达5.2%,突破5%目标,生成式AI重构传统功能促进订阅转化率提升 [2] - 基于长期沉淀的人像修图场景数据,通过低频功能迭代+高频体验升级模式,利于用户留存与回流 [2] - 预计25年生活类付费会员增长提供订阅收入弹性,维持生活类产品10%长期订阅渗透率目标 [2] 分组3:海外生活类场景用户情况 - 1Q以来定位欧美日韩市场的Airbrush、BeautyPlus MAU较稳定,AI换装等功能使海外版Wink、美颜相机MAU环比大幅增长 [3] - 截至24年Airbrush付费率远高于国内,其他出海产品在扩张新市场阶段,远期付费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3] 分组4:生产力场景收入情况 - 24年美图设计室付费订阅用户数达113万(占付费用户10%,对应约6%付费率),受提价催化收入同比翻倍至2亿元 [4] - 预计聚焦电商等核心赛道提升产品力,2年内国内产品渗透率有2ppt提升空间 [4] - 推出Vmake、X - design两款生产力工具,关注海外用户增长情况 [4] 分组5:毛利率与经营杠杆情况 - 预计25、26年综合毛利率因海外订阅收入占比提升致支付成本提高和美业解决方案毛利率优化而小幅改善 [4] - 研发费用管理和人员开支控制有望带动经营杠杆持续释放 [4]
深夜,全线大涨!
第一财经· 2025-04-25 07:26
美股市场表现 - 主要美股指数集体收高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486 83点至40093 40点 涨幅1 23% 标普500指数上涨108 91点至5484 77点 涨幅2 03%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达2 74%至17166 04点 [3] - 标普500指数11个主要板块中除主要消费品板块小幅收跌外其余全部上涨 科技板块表现最为强劲 收涨3 5% 领涨大盘 [3]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 68% 蔚来 富途控股涨幅超过6% 拼多多 百度 网易 哔哩哔哩等涨超2% [3] Alphabet财报表现 - Alphabet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至902 3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 净利润同比增长46%至345 4亿美元 每股收益达2 81美元 远高于市场预测的2 01美元 [3] - Google服务营收增长10%至773亿美元 其中广告收入同比增长8 4%至668 9亿美元 YouTube广告收入增长10%至89 3亿美元 略低于市场预期 [3][4] - Google Cloud营收同比增长28%至123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GCP平台 AI基础设施与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强劲需求 公司宣布季度现金股息提高5%至每股0 21美元 [4] 经济数据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2 2万人 略高于市场预期的22万人 显示就业市场依旧具备韧性 [4] - 美国3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增长9 2% 创下近九个月来最大涨幅 但部分增长可能源于企业提前应对贸易风险 未必代表终端需求回暖 [4] 商品市场 - COMEX黄金期货结算价上涨54 5美元至每盎司3348 60美元 涨幅1 65% [5] - 国际原油价格温和走高 纽约WTI 6月合约收涨0 84%至每桶62 79美元 伦敦布伦特6月合约上涨0 65%至每桶66 55美元 [5]
Coursera,(COUR)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5 06: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79亿美元,同比增长6%,全年营收预期中点为7.25亿美元 [6] - 第一季度产生超25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40% [6] - 第一季度毛利润1亿美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56%,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31] - 第一季度总运营费用8700万美元,占营收49%,较去年同期改善4个百分点 [31] - 第一季度净利润2000万美元,占营收11%,调整后EBITDA为1900万美元,占营收10.4% [3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拥有约7.48亿美元无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无债务 [32] - 预计2025年Q2营收在1.79 - 1.83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5% - 7%;调整后EBITDA在1100 - 1500万美元之间 [41] - 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在7.2 - 7.3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约4% - 5% [41] - 2025年目标是将年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提高100个基点至7%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消费者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1.18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历史消费者产品营收1.02亿美元,学位产品营收1600万美元,均同比增长5% [35] - 第一季度毛利润7200万美元,同比增长9%,综合毛利率62%,较去年同期提升190个基点 [36] - 新增超700万注册学习者,总用户基数达1.75亿 [37] 企业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6200万美元,同比增长7%,由商业和校园业务增长驱动 [39] - 第一季度毛利润4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毛利率70%,较去年同期提升200个基点 [40] - 付费企业客户总数增至1651家,同比增长12%,付费企业客户净留存率为91% [4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吸引超7500万学习者,美国、印度、墨西哥和巴西是最大市场之一 [17] - 目前服务1651家付费企业客户,涵盖企业、政府和校园 [18] - 谷歌的AI Essentials课程在2024年是最受欢迎课程,至今已有超100万注册量;微软内容已有超100万学习者注册,来自超195个国家 [19][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简化业务模式和细分报告,将消费者和学位细分整合,以学习者旅程为决策核心,聚焦统一的端到端平台体验投资 [11][12] - 未来优先关注产品创新、加速内容引擎和提升市场推广能力三个关键领域 [27] - 产品创新方面,加速产品开发周期,利用先进AI和数据驱动洞察,持续提升平台能力 [28] - 内容引擎方面,快速增加高质量、与工作相关的课程目录,与更多领先内容创作者合作 [28] - 市场推广能力方面,通过改进发现、营销和明确价值主张,更有效地引导个人学习者,优化企业渠道 [29] - 行业中,到2030年全球59%的劳动力需要某种形式的技能提升或再培训,企业需要更灵活的劳动力,高等教育需适应压力,学生和雇主对教育有新需求,公司有机会凭借规模、技术和生态系统重塑教育交付方式 [9][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2025年开局良好,财务状况改善,增长预期提升,未来增长将由创新定义,有信心通过实施新举措推动长期增长 [6][20][27] - 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支出谨慎,但公司在消费者业务有改善迹象,预计消费者和企业业务将实现个位数增长,学位产品预计下降 [42][82] - 行业变革迅速,公司有机会凭借现有基础资产和全球影响力,在塑造学习未来中发挥重要作用 [2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目录现包含近10000门课程,较去年增长37%;推出近700门AI课程,今年目前AI内容每分钟有12次注册,高于2023年的每分钟1次和2024年的每分钟8次 [13][14] - 今年推出5个新的专业证书,使证书总数达到90个,超30个证书获得学分推荐 [14][15] - 2025年微证书影响报告显示,85%的雇主更倾向于雇佣有微证书的候选人,94%的学生希望微证书能计入学位,高于2023年的55% [15][16] - 2023年开始推出AI文本翻译,使近300万学习者能够访问超5000门26种语言的课程;上周推出超100门AI配音课程,涵盖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巴西葡萄牙语 [21] - 从Q4开始测试基于职业的发现体验,初步结果显示对付费学习者转化率有积极影响,将继续扩展该体验 [25][2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CEO在新角色中主要关注哪些方面,哪些领域有更大增长机会? - 回答: 优先解锁创新驱动的增长,近期关注产品创新、内容引擎和市场推广能力;预计消费者业务会先看到业务产出指标的改善,长期也会影响企业业务 [46][48][51] 问题2: 1月注册学习者净增创纪录的原因是什么,是留存、漏斗顶部还是两者都有? - 回答: 是两者的结合,漏斗顶部方面,营销效果改善,平台自身改进带来更好的学习者体验;产品方面,Coursera Plus订阅促销成功,带来大量自由现金流和未来收入 [52][53] 问题3: 内容扩展方面,未来2 - 3年内容组合会是什么样,哪些领域有机会? - 回答: 希望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且灵活,继续增加课程目录,如GenAI课程需求高;增加新的入门级证书,在医疗保健领域有扩展机会;会增加对Coursera自制内容的投资 [58][59][61] 问题4: 职业发现解决方案能构建多全面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更大的货币化机会? - 回答: 目前处于早期阶段,有60多个角色被覆盖,有很大扩展机会;目标是帮助学习者更好了解职业和技能,未来可能有额外机会 [65][66] 问题5: 消费者和学位业务合并为一个细分的逻辑是什么,是否是为了掩盖学位业务的弱点? - 回答: 学位业务本质上是另一种消费者产品,从运营和管理数据角度看应合并;已提供历史数据和前瞻性指导,学位业务预计今年略有下降,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业务增长,学位业务对投资者的相关性会降低 [72][73][74] 问题6: 年度展望的假设依据是什么,如何考虑宏观环境对消费者业务的影响? - 回答: 预计消费者和企业业务都将实现个位数增长,消费者业务增长更多;消费者业务展望考虑了已观察到的指标改善,会继续投资该业务,但未假设新举措带来的增量增长;企业业务预计增长较慢,因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支出谨慎,但校园业务是亮点 [79][80][82] 问题7: 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机会何时能转化为公司的增长动力,需要什么条件? - 回答: 长期来看,全球劳动力技能提升需求大,但宏观环境不确定性使企业领导者在支出上谨慎;不同行业受AI影响不同,提前投资技能提升的公司将获得竞争优势,公司要服务好这些公司,并与暂时观望的公司保持沟通 [88][89][90] 问题8: 为什么选择将利润率提高100个基点,如何决定投资项目和金额? - 回答: 为确保有足够资源追求增长机会,未将新举措的收入纳入预测;目前环境不确定,新举措效果未得到验证,这样做是务实和谨慎的;希望看到指标改善后能自信预测新的收入增长 [94][95][96] 问题9: 目前的投资对核心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的优先级是怎样的,是否有企业特定的投资? - 回答: 内容方面的改进对所有学习者都有益;也有针对企业业务的特定投资,如创建满足企业特定需求的课程集、更好的集成和管理工具等;职业发现解决方案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有帮助 [101][102][103] 问题10: 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何时触底,投资的回报期如何考虑? - 回答: 若投资成功,预计短期内会看到结果;市场推广投资在消费者业务上回报更直接,内容投资有短期和长期回报,产品创新投资回报不一;运营方面的指标驱动投资已开始有回报,希望在年内提高增长预期 [106][107][108] 问题11: 目前注册学习者中付费学习者的比例是多少,预计所有举措实施后该比例会是多少? - 回答: 未具体披露转化率,但预计通过关注的举措能看到注册学习者向付费学习者的转化率提高,公司有机会在学习者注册时和长期内实现转化 [115] 问题12: 教育部可能关闭或预算、赠款审查对合作的高等教育机构有何影响? - 回答: 高等教育合作伙伴对此感到担忧,公司可通过课程收入分成安排为他们带来收入,正在与他们讨论如何创建更多课程、提高课程表现和相关性,以帮助他们应对资金挑战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