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区块链
icon
搜索文档
厦门粤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2 02:11
公司成立信息 - 厦门粤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张圻彬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广州粤励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8-11至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数字技术服务 软件开发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1] - 涉及技术推广服务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包含互联网销售 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1] - 涵盖物联网技术服务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广告设计与代理 [1] 企业基本信息 - 注册地址为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三期诚毅北大街62号209单元0894号 [1] - 国标行业分类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中的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1] - 登记机关未明确披露 [1]
CRCL to Report Q2 Earnings: What's in Store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08-12 01:40
公司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6.45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29美元,过去30天预期维持不变 [3]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2日发布上市后首份季报,系2025年6月5日IPO后首次业绩电话会议 [1] 核心业务规模 - USDC稳定币自2018年推出至2025年3月28日累计处理超过25万亿美元链上交易 [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USDC以24%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二大稳定币 [5] - 全球用户规模突破6亿(截至2025年3月28日),业务增长势头持续 [5] 业务体系架构 - Circle Mint面向机构客户(交易所、机构交易商、钱包提供商等),覆盖185个国家国际电汇与国内银行转账服务 [6] - 截至2024年底拥有1,819个机构账户客户 [6] - 流动性服务提供机构级铸造、储备、赎回及外汇服务,钱包产品获超1.1万名开发者参与,部署近1000万个链上钱包 [7] 生态合作进展 - Circle Wallet获东南亚领先超级应用Grab Networks采用 [7] - 竞争对手Coinbase与Shopify合作推动USDC在Base链上支付接入数百万商铺 [8] - 竞争对手Fiserv计划推出与美元锚定的FIUSD稳定币平台 [8] 同业对比标的 - Lumentum(LITE)预期营收超市场预期5.12%,年初至今股价上涨27% [12] - Affirm Holdings(AFRM)预期营收超市场预期19.25%,年初股价微跌1.1% [13] - NICE(NICE)预期营收超市场预期0.88%,年初股价下跌5.1% [13]
艾斯欧艾斯上涨2.2%,报2.32美元/股,总市值2089.37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2:09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上涨2.2%至2.32美元/股 成交额2.8万美元 总市值2089.37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2.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50.42% [1] - 归母净利润-1360.5万美元 同比减少272.64% [1] 公司业务定位 - 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新型高新科技公司 [1] - 通过AI+区块链+卫星通信+大数据提供数字化技术服务 [1] - 服务范围涵盖救援/医疗保健/国际贸易/数字资产管理领域 [1] 技术架构与产品体系 - 总部位于青岛 专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研发 [1] - 构建三大产品云:基础云(医疗/汽车/金融/救援互助卡)/合作云(信息救援中心/智能大数据/智能软硬件)/信息云(今日消息/今日电商) [1] - 形成SOS云紧急救援服务SaaS平台 [1] 行业服务领域 - 为保险/金融/医疗/健康/汽车/安全/互助等紧急救援服务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1] - 提供精准信息安全服务/营销数据/技术解决方案 [1] - 致力于打造国际高效的救援服务体系 [1] 上市信息 - 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票代码SOS [1]
300542,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证券时报· 2025-08-11 21:56
收购终止事件 - 新晨科技终止收购天一恩华96.96%股权交易 因交易各方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收购方式原定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 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1] - 天一恩华为新三板挂牌企业 主营业务为云计算基础设施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涵盖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领域 [1] - 天一恩华曾于2023年5月获北交所IPO受理 拟募资6亿元 但于2024年12月31日主动撤回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新晨科技主营金融行业软件开发服务 包括电子渠道整合、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大数据平台等 [1] - 天一恩华成立于2015年 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具有云计算领域技术积累 [1][2] 业务协同预期 - 收购原计划通过整合双方技术优势 拓展系统集成服务与软件开发业务的协同效应 [2] - 目标为优化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 增强综合竞争力 [2] 财务表现 - 新晨科技2024年一季度营收1.24亿元 同比下滑35.03% [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626.3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320.67万元有所收窄 [2]
艾斯欧艾斯上涨6.17%,报2.41美元/股,总市值2170.43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8-11 21:48
股价表现 - 8月11日开盘上涨6.17%至2.41美元/股 成交额7422美元 总市值2170.43万美元[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2.31亿美元 同比增长150.42%[1] - 归母净利润-1360.5万美元 同比恶化272.64%[1] 公司业务 - 以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高新科技公司[1] - 通过AI+区块链+卫星通信+大数据提供数字化技术服务[1] - 主营业务涵盖救援 医疗保健 国际贸易 数字资产管理领域[1] - 打造SOS云紧急救援服务SaaS平台 包含基础云 合作云 信息云三大产品体系[1] - 为保险 金融 医疗 汽车等紧急救援服务领域提供数据技术和解决方案[1] 公司背景 -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SOS[1] - 总部位于中国青岛[1] - 专注于大数据积累 云计算 物联网 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研发[1]
解析港股06968.hk:从代码看标的企业行业定位及投资价值挖掘方向
搜狐财经· 2025-08-11 19:49
港股06968代码解析 - 股票代码06968 HK中的"69"可能代表金融科技或新兴产业属性 [1][3] - 代码末尾数字"8"在香港市场象征繁荣吉祥 反映公司追求持续成长的市场心态 [3] - 6开头的港股代码常隐含特定行业定位 可作为识别公司特性的线索 [1] 行业属性与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金融科技 支付智能终端 区块链应用及金融服务创新 [5] - 行业定位从传统金融向金融科技 智能支付等新兴领域转移 [5] - 公司积极布局区块链与金融融合的前沿业务 处于技术驱动的高速变革行业链 [5] 行业趋势与增长动力 - 数字人民币推行和跨境支付发展为金融科技企业创造利润空间 [6] - 新一代支付方式 区块链应用 智能投顾等技术正加速渗透消费领域 [5] -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已成为驱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力量 [5] 投资价值与竞争优势 - 行业成长空间广阔 企业创新能力构成核心竞争力 [8] - 研发投入持续增强 为市场开辟新路径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8] - "科技+金融"跨界特性使公司呈现高成长潜力 尤其在数字经济背景下 [8] - 财务结构优化 营收稳定增长 收入来源多元化提供投资信心 [10] 战略发展方向 - 重点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扩展和海外市场开拓 [8] - 深化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 构建国际化战略 [8] - 技术革新与市场动态是把握公司成长节奏的关键观察点 [10]
沪指本周将突破去年新高!热点大变样,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8-11 16:16
中国资产投资吸引力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A股和港股兴趣日益浓厚 港股相较于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 投资者可从中国公司基本面改善和估值回升中获益 [1] - 港元汇率与美元挂钩推动港股需求 A股凭借市场深度和估值优势有望追上港股表现 [1] - 中东紧张局势降温提振A股风险偏好 建议关注金融 机械设备 大消费和TMT板块 [1] 资金流向 - 主力净流入行业板块前五包括新能源汽车 国产软件 锂电池 医药和PCB板 [1] - 主力净流入概念板块前五包括华为产业链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和数字经济 [1] - 主力净流入个股前十为同花顺 贵州茅台 东方财富 利欧股份 新易盛 恒宝股份 赣锋锂业 富临精工 歌尔股份和胜宏科技 [1] 钴市场供需 - 刚果(金)政府宣布暂停钴出口4个月后继续延长禁令3个月 2025年全球钴供需格局有望扭转 [3] - 钴业上市公司预计8月至9月市场钴原料会陷入短缺 钴价有很大概率冲到30万元/吨以上 上涨逻辑是供给推动 [3] 银行板块配置 - 2025年3季度银行板块成为基金加仓重点 公募基金仓位攀升至近四年高位 股份行与区域行成为配置主线 [3] - 国有行A股静态股息率平均值4.02% 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230BP利差 相较长江电力股息率3.3%仍有空间 [3] 生育支持政策 - 育儿补贴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全国每年育儿补贴金额约千亿量级 [5] - 中央财政发力带动地方加速跟进 多措并举托底消费信心 新生人口回升催化母婴需求 婴幼儿奶粉板块需求改善 [5] 煤炭行业展望 - 下半年煤炭供给释放更加理性 需求边际改善 煤价可能整体呈现反弹回升态势 助力行业盈利修复 [6] - 远期煤价中枢随边际成本抬升而上行 资源禀赋优异 成本低的企业有望穿越周期 [6] - 2025年国内新投产煤矿数量有限 少量增量来源于晋陕蒙新等资源储量集中地 [6] 市场表现 - 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3.74% 4000多只基金实现正收益占比超九成 近400只基金收益超过30% 近60只基金收益在60%以上 [10] - 创业板指数走势较强 微盘股脱离估值约束 量化产品 小型主动权益产品及散户贡献小微盘主要增量资金 [10] - 年内1189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票回购 183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1亿元 12家行业龙头企业回购金额突破10亿元 [10]
医疗与消费周报:洞察中国医疗器械:规模、链条与未来动能-20250811
华福证券· 2025-08-11 15:45
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3年规模突破10328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在政策扶持、老龄化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蓬勃发展 [3][8] - 政策明确产业链升级目标,AI、国产高端设备(如影像、手术机器人)及家用器械加速发展,同时集采深化正重塑市场格局,推动基层医疗与国产替代分层推进 [3][25] - 医药生物板块中医疗器械子行业表现突出,本周涨跌幅排名靠前(+2.70%),医疗耗材(+3.93%)、体外诊断(+2.55%)、医疗设备(+1.94%)领涨三级行业 [14][15] 行业规模与结构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达10328亿元,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特征显著 [8] - 上游依赖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中游聚焦研发制造,下游以医疗卫生机构为核心应用场景 [8][9] - 行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门类齐全、创新活跃的朝阳产业,政策支持与老龄化推动进入黄金发展期 [11][13] 市场动态 - 医药板块申万二级行业中,医疗器械估值水平为73.43倍(PE-TTM),化学制药(90.80倍)和生物制品(73.43倍)居前 [14][17] - 三级行业中疫苗(103.73倍)、其他生物制品(102.91倍)、化学制剂(98.27倍)估值最高 [15][19]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涉及55个品种(2024年公立医院销售额约440亿元),规则优化引入价差计算新锚点 [25][2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深圳市成立运动医学概念验证中心,通过"政医企资"模式打通研发-临床-产业全链条,重点支持人工韧带材料、AI康复系统等项目 [21][22] - 中国完成首个复制型天坛痘苗载体艾滋病疫苗I期试验,采用"天坛株"痘苗病毒载体,安全性及免疫反应验证取得突破 [27][30] - AI、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为医疗器械创新注入新动能,国产高端设备(如影像、手术机器人)加速替代 [3][8]
国际商业结算(00147)上涨20.0%,报0.3元/股
金融界· 2025-08-11 15:38
股价表现 - 8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至0.3港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1470.34万港元 [1] 业务定位 - 公司专注于构建基于区块链和分布式网络的全球多币种实时清结算平台 [1] - 平台连接各国央行系统并支持跨境资金7×24小时高效流动 [1] - 业务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覆盖约44亿人口和21万亿美元经济体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1.72亿元人民币 [2] - 2024年净利润亏损2.11亿元人民币 [2]
金融科技在期货行业的应用研究:基于技术应用与行业转型的视角
宝城期货· 2025-08-11 13: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金融科技在期货行业的应用正深刻改变行业格局,带来效率提升、模式创新、风险管理优化等机遇,但也带来技术风险、监管挑战等新课题,期货公司需积极拥抱变革,监管机构需动态调整策略,三方协同推动期货行业高质量发展 [14][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金融科技在期货行业的应用现状 - 金融科技利用创新科技手段改进金融服务,在期货行业的应用使交易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影响运营模式和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领域 [2] - 大数据技术可收集整合多源数据,为交易决策提供基础,分析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 - 云计算技术提供弹性计算资源,保证交易顺畅,提供安全数据存储,减少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 [3] - AI技术应用于智能交易系统、风险管理和智能客服,提高交易决策速度和客户服务质量 [4] - 区块链技术提供更高透明度和安全性,应用智能合约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市场主体数据共享和协同 [4][5] 金融科技对期货行业的影响 - AI与算法交易使期货交易策略构建与执行进入新阶段,算法交易占比大幅提升,但带来市场波动加剧和公平性争议 [5] - 区块链技术重塑信任机制与清算流程,消除单点故障风险,简化交割流程,助力跨境交易溯源与合规验证 [6] - 云计算与大数据升级基础设施,赋能决策,挖掘市场规律,优化客户服务体系 [6] - 业务模式创新方面,零售端智能投顾与普惠化服务、移动社交化交易成趋势;机构端综合服务平台与生态化布局为主流;衍生品创新涌现新型合约与指数化产品 [7][9] 金融科技带给风险管理的机会与挑战 - 金融科技赋予机构实时、多维风险管理能力,可动态计算风险敞口,防范虚假交易与洗钱风险,实现量化对冲策略精细化升级 [9][10] - 金融科技带来算法交易同质化、技术依赖等新风险,机构需加强冗余系统建设与压力测试 [10] 金融科技与期货行业的融合方向 - 量子计算可能颠覆量化对冲模型构建逻辑,但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间 [10] - 可持续金融与绿色期货融合发展,金融科技助力碳资产管理和市场标准化 [11] 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期货行业转型的必要性 - 行业竞争压力加剧,科技巨头和互联网券商带来竞争,期货公司固守传统模式将面临危机 [11] - 客户需求升级,新一代投资者对期货服务要求提高,传统人工服务难以满足需求 [11] - 合规风险凸显,金融科技创新业务模式带来新的合规挑战,需构建适配合规框架 [12] 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期货行业的转型路径 - 技术投入与人才培育,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复合型人才 [13] - 风险管理体系重构,构建“技术 + 制度”双重防护网,建立行业技术联盟 [13] - 监管适应性升级,拥抱监管科技,参与监管规则制定 [13] - 生态合作与开放创新,与多方共建生态,实现资源互补与价值共创 [14] 变革中前行拥抱金融科技新时代 - 金融科技改变期货行业多方面格局,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监管挑战和风险防范压力,需各方共同应对 [14] - 金融科技影响从局部渗透转向系统性重构,期货公司和监管机构需协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