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搜索文档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的"新农人"
人民网· 2025-07-27 17:20
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才纳园 区")里,藏族青年阿乃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温控系统,他身后的大棚里,草莓、西瓜、葡萄等瓜果作物长势喜人。 图为产业工人阿乃正在打理园区内的绿植。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跨越 "我父母种了一辈子青稞,从没想过高原上还能种出这么多新鲜果蔬。"阿乃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曲水人,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单一青稞种植到多元化 现代农业的转型。如今,他已成为才纳园区的一名产业工人,负责作物种植和科普馆养护工作。 才纳园区不仅是阿乃个人成长的舞台,更是拉萨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像阿乃这样的"新农人"正用科技的力量,让雪域高原焕发新的生 机。 图为红掌种植区。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图为智慧大棚内的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科技赋能,高原农业提质增效 走进园区的智慧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精准温控系统、节水灌溉设备、无土栽培技术一应俱全。"我们去年引进了50多个西瓜品种,最终筛选出3个最适 合高原种植的优质品种,不仅甜度高,还更耐储运。" ...
夏日丰收季:特色农业结硕果 乡村振兴添活力
央视网· 2025-07-27 17:10
乡村振兴与特色农业发展 - 江西省彭泽县太平关乡依托良好生态环境推广种植经济作物 莲子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达10万元以上 产量同比增长20% [1][3][5] - 彭泽县太平关乡永乐村通过开荒扩大种植面积 解决本村及周边村民就业问题 [5] - 贵州省三都县将石漠化荒山改造为水晶葡萄园 种植面积超9.6万亩 成为全国水晶葡萄单品类种植规模最大地区 [5][7][9] - 三都县利用山区昼夜温差大 光照充足特点发展水晶葡萄产业 技术团队驻点指导农户种植 [7][9] -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采用无人机吊运晚熟荔枝 单次运载量120斤 一公里航程仅5分钟 解决丘陵地带运输难题 [11][12] - 梧州市农业农村部门搭建"企业+农户"合作平台 引入无人机等科技力量提升鲜果运输效率 [11]
洁净生活进乡村|蓝月亮公益基金会连续三年支持"美丽乡村 洁净家庭"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7-27 16:22
7月23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三馆报告厅内,来自当地40个乡村的妇女干部及女性代表捧起 "家庭洁净关爱包",这标 志着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广州市蓝月亮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支持的"幸福家庭健康管理促进计划 ——2025年度"美丽乡村 洁净家庭"系列宣导活动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上,广州市蓝月亮公益基金会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现金124万元,与会嘉宾共同启动了2025年度"美丽乡 村 洁净家庭"公益项目。蓝月亮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玉玲表示,希望通过家庭洁净知识的传播,可以更好的帮助广大乡 村家庭,树立新时代清洁卫生意识,践行绿色健康文明的"洁净的生活方式",助力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丽乡村 洁净家庭"项目自2023年开展以来,已覆盖贵州、广东两省4个县、100个乡村,直接惠及近10万户农村家庭。 2025年项目将继续为广东、贵州、甘肃等60个乡村的妇女家庭开展30场流动宣导活动,免费发放"家庭洁净知识"折页5万 份、健康挂历5000份、围裙2300件、蓝月亮家庭清洁产品近6万套,全面助力乡村从环境美,向发展美、风尚美延伸拓 展。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专家走进双联村的农户家中 ...
AI赋能,惠南镇八村联动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第一财经· 2025-07-27 09:22
八村联动AI赋能乡村振兴 - 浦东惠南镇以八村联动为核心展示AI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数智富春山居图" [1] - 八村联动推出首个低成本乡村科创空间"蚂蚁乡创" 整合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创新发展 [1] - 八村联动并非简单物理组合 在多个应用场景产生化学反应 [1] 五大AI赋能场景 - 中国电信5G+AI灌溉模型为远东村1134亩水稻节水同时增产15%以上 [2] - 正大集团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将"沼—菜—鱼"循环模式融入算法构建绿色农业生态 [2] - 宝武集团搭建乡村振兴馆 以智慧工会平台激活乡村"造血基因" [2] - 国民公路G318通过一键导航将骑行爱好者引入乡村民宿 [2] - 一带一路国际乡创中非洲博士联盟将非洲农业经验与惠南AI试验田结合 [2] 政企村合作项目 - 中国电信・浦东公司与惠南镇签约AI赋能城乡融合项目 [2] - 正大集团等企业与长江村签约打造"生命健康百岁村" 聚焦数字治理/智慧交通/乡村云脑等领域 [2] 乡创联盟倡议 - 10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与惠南镇共同发布《浦东倡议》倡导AI作为"新农具"、数据作为"新农资"、人才作为"新农夫" [3]
南农晨读 | 九龄诗韵 围楼始兴
南方农村报· 2025-07-27 07:30
经济数据 - 广东9市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 梅州、肇庆、湛江、惠州、潮州增速超5% [4][5][6][7][8] - 截至7月24日 东莞、惠州、肇庆、清远、阳江、梅州、湛江、潮州、揭阳已发布经济运行情况 [7][8][9] 文化教育 - 广东连续十年开展岭南童谣传唱活动 征集原创作品7000余首 覆盖大湾区8000余所中小学 [11][12] - 活动组织传唱1270余场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少年儿童文化交流重要平台 [12][13] 文旅产业 - 广东省首批非遗主题民宿等级名单正式揭晓 终审会在广州举行 [15][16][17] - 活动由广东省旅游协会等机构联合评审 多方行业代表参会 [17][18][19] 乡村振兴 - "翰墨千春·绿美岭南"书画展采风活动启动 近20位青年书画家参与 [22][23][24][25][26] - 镇宁蜂糖李上市季复盘专题会召开 60余名相关单位代表参会 [28][29][30] -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团队在蕉岭县开展农产品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调研 [35][36][37] - "广福一桌菜"美食活动亮相蕉岭 由粤菜师傅工程与帮扶工作队联合研发 [41][42][43] 农业合作 - 艺术设计学院团队赴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调研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 [36][37] - "夏飨菌踪"主题活动标志广东省"双百行动"在广福镇取得新进展 [43]
农业基本盘,稳在何处?
央广网· 2025-07-27 07:26
粮食供给 - 夏粮产量达2994.8亿斤,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仅次于去年[1] -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全年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1] - 距离秋粮收获还有2个多月,需重点防范自然灾害并提升单产[1] 蔬菜供应 - 上半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比均增长[2] - 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加110多万亩和170多万吨[2] - 山东等地通过夜间采收和预冷运输等措施应对高温对供应的挑战[2] 生猪产业 - 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总量的六成左右[2] - 6月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环比下降0.8%,预示七八月出栏量减少[2] 乡村旅游 - 乡村美食、山乡美景成为城乡居民度假热门选择[2] - 乡村旅游产业链延伸带动乡村经济收益增长[2] 农业科技 - 下半年将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4] - 重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并加快成果转化[4][5] - 加强早稻收获和防灾减灾工作以确保全年粮食丰收[5]
鱼鳞坝靓生态 葡萄链强产业 移民后扶项目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动力
镇江日报· 2025-07-27 07:05
水资源治理与生态改善 - 肖杆河整治工程总投资达3016.4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疏浚、新建护坡护岸、巡查便道及蓄水设施等[2] - 鱼鳞坝采用独特设计兼具泄洪排洪与景观功能,成为当地热门打卡地,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2] - 项目实施后显著增强河道滞洪蓄水能力,结合地形打造生态湿地,极大改善移民村庄环境[2] 农业产业升级与循环经济 - 丁庄村农业设施建设工程投资约330万元,新建农业废弃物回收厂房和精品果库存储中心[3] - 项目预计2025年12月完工,可减少葡萄废弃枝条污染、推进土壤改良、降低农户生产成本[3] - 通过移民基金先后开展五期项目建设累计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葡萄交易中心和分拣中心完善销售体系[4]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丁庄村通过二期、三期移民基金投入对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档升级,提高游客游览通达性[4] -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结合特色产业优势完善了葡萄分级销售体系促进产业发展[4]
福建三明:百亿资金振兴老区发展
证券日报· 2025-07-27 06:22
■本报记者陈衍水 位于闽西北的福建省三明市,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被国务院列入革命 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一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三明市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 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持续做好金融服务,助力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 展示范区建设。 2021年以来,该分行累计投放再贷款、再贴现、专项再贷款等优惠资金121.41亿元,输血金融机构支持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各类贷款余额2665.6亿元,较2021年初新增967.34亿元,增幅 达52.86%。 助力制造业向"新"向"智" 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集水稻品种育、繁、推于一体的科技型种业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 今年种子销售旺季时,该企业亟需流动资金用于经营周转。农业银行沙县支行获悉后,主动上门对接, 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为企业发放贷款3000万元,并给予绿色企业贷款贴息,实际利率仅为2.9%,极大降 低企业财务成本。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走进福建科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 ...
“和村民们一起讲好闽都故事”(乡见)
人民日报· 2025-07-27 05:52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涧田湖公园内,环湖步道蜿蜒,微风吹皱湖面。公园不远处,涧田村村史馆内的展 陈即将布置完成。谈起涧田村历史,村党支部书记王坚如数家珍,"涧田村原来叫'炭田',在福建现存 最早地方志《三山志》里就有记载,这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出生地和祖地……" 选择晋安区作为研究区域,并非易事。吴恒之介绍,今晋安区成立前行政区划调整较频繁,档案资料散 佚严重。此外,晋安辖区面积比15个福州市鼓楼区还大,其中山区、平原等不同区域形成多元地域文 化,从事田野调查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乡土文化浸润人心,也以其独特的在地文化魅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晋安区寿山乡岭头村,一家餐馆的 老板郑勇正忙着招呼客人。"农家菜卖得不错,到了节假日,店里还要等位呢!"2023年,位于岭头村的 岭头集镇改造提升完成后,当地人气足,郑勇顺势开了一家餐馆,生意红火。 岭头村是古代福州通往中原的小北岭古驿道的重要节点。2021年,岭头集镇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开始规 划。吴恒之带团队深入挖掘当地古驿道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渊源,绘制展示古驿道路线,整理出200多篇 有关的诗词、文记、楹联融入步道、公园等景观装饰,让文化赋能乡村旅游产业。"基础设施 ...
廿载改革创新路, 筑梦山海振兴图——福建农信联社成立20周年发展纪实
证券日报· 2025-07-27 05:33
在八闽大地,无论在广袤的田野、海上的田园,还是繁华的城乡,福建农信的身影无处不在。从1929年 全国第一批红色信用合作社在闽西诞生,到1951年福建省第一家信用社在福州新店成立,再到2005年福 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正式成立,福建农信一路风雨兼程,一路富民兴农,在传承中坚守,在改革中奋 进,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华丽蝶变,成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主力军。 "省联社成立20年来,走过了不平凡的征程,福建农信始终情系'三农',坚守支农支小定位,聚焦'党政 所需、农村所缺、农民所盼、农信所能',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书写了'深耕八闽厚植三农'壮美篇 章。"福建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表示,面对新征程,福建农信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传承宝 贵精神,以敢为人先的闯劲深化改革,以和合共生、义利并举的理念贡献农信力量,奋力谱写福建农信 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福建农信的历史,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的奋斗史。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前夕,在党的领导下,以"帮 助农民发展生产、过美好生活"为初心的红色信用合作社在闽西诞生,为福建农信埋下了红色的种子。 此后,这颗种子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