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化
搜索文档
20cm速递|同类规模最大的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震荡走高盘中上涨1.51%,0.2%低费率助力低成本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2:25
市场表现 - 2025年9月30日A股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51%,其持仓股富临精工涨停20%,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跟涨超9% [1]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5个交易日吸引资金2.47亿元,近10日吸引资金5.40亿元 [1] - 该ETF规模达10.93亿元,近一月日均成交额为7682万元,是同类产品中规模最大、成交额最大的基金 [3]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冲刺阶段,中创新航全固态硅基体系电池能量密度达430Wh/kg,配套产线已建成并于2025年投入使用 [1] - 孚能科技计划在2025年底实现全固态电池中试线投产和60A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小批量交付,预计2026年至2027年推进小批量量产装车 [1] 固态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 国信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为16.4GWh,市场空间144亿元;2030年需求达270.8GWh,市场空间2180亿元,其中全固态电池市场空间为1138亿元 [2] - 《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预测更为乐观,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614.1GWh,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2] - 兴业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在2025年加速,不仅可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应用,还有望开拓低空、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2] 创业板新能源ETF产品特点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首只上市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ETF,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电池、光伏等领域 [3] - 该ETF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其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30.48% [3]
继续猛攻!化工ETF(516020)盘中上探1.32%!机构:预计行业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新浪基金· 2025-09-30 10:50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盘中价格一度上涨1.32%,截至发稿上涨0.66% [1] - 多氟多、和邦生物股价飙涨超7%,圣泉集团、彤程新材、藏格矿业等大涨超3% [1] - 盐湖股份、航锦科技、恩捷股份等多股跟涨超2% [1] - 氟化工、纯碱、锂电、合成树脂等板块部分个股涨幅居前 [1] 行业政策与需求驱动 - 工信部提出实施新一轮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车船税等优惠措施 [2] - 政策包括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以及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 [2] - 国家政策端对供给侧要求("反内卷")频繁提及,各子行业陆续出台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细则 [4] - 需求端美国关税冲击影响告一段落,预计行业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4] 产业链投资与技术进展 - 2025年1—8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额快速增长,固态电池成为最热门的投资赛道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设备公司从今年6月起开始陆续给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 [3] - 设备端作为整个产业资本开支的最上游,或将率先受益 [3] 行业估值与全球格局 - 截至9月29日收盘,化工ETF标的指数细分化工指数市净率为2.31倍,位于近10年来38.55%分位点的低位 [3] - 海外方面,上涨的原料成本及亚洲产能冲击,导致欧美化工企业近期多经历关停、产能退出等事件 [4] - 长期来看,中国化工企业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有望重塑全球化工产业格局 [4] 投资工具与布局策略 - 化工ETF(516020)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个细分领域 [5] - 该ETF近5成仓位集中于大市值龙头股,如万华化学、盐湖股份,其余5成仓位布局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股 [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化工ETF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布局化工板块 [5]
超270亿元 涌入券商ETF
上海证券报· 2025-09-29 23:24
市场资金流向 - 9月1日至9月26日A股市场高位震荡期间 合计超270亿元资金涌入券商相关ETF [1] - 同期 资金继续流入机器人 电池等科技相关ETF [1] 券商板块ETF资金流入 - 16只券商相关ETF合计获得约274.11亿元资金集中增持 [2]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资金流入达125.26亿元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资金流入接近70亿元 另有3只ETF均获得超10亿元资金增持 [5] 券商ETF规模变化 - 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基金规模在9月26日达到444.84亿份 较8月底增长28.96% 基金资产规模达541.82亿元 较8月底增长18.4% [5] -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规模达607亿份 较8月底增长超两成 基金资产规模达353.34亿元 较8月底增长超一成 [5] - 天弘 银华 南方旗下证券公司ETF基金份额分别达到85.47亿份 56.68亿份 63.02亿份 基金资产规模分别达94.37亿元 65.43亿元 75.93亿元 [5] 券商板块前景 - 国内经济继续稳步恢复 政策支持与市场信心修复为A股市场提供支撑 [6] - 政策预期持续向好 交投情绪较好 叠加证券公司并购重组趋势等因素 对证券板块表现带来利好 [6] 科技板块ETF资金流入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获得超60亿元资金增持 [7] -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与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均获得超40亿元资金增持 [7] 科技板块ETF规模变化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规模达77.42亿份 较8月底翻倍 基金资产规模达126.33亿元 较8月底翻倍 [7] - 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与汇添富中证电池主题ETF规模分别达125.49亿份与72.12亿份 基金资产规模分别达128.85亿元与68.12亿元 [7] 科技板块前景 - 科技成长板块前三季度表现亮眼 四季度科技成长股或将持续向好 但整体风格或更加均衡 [7] - 国内机器人等领域迎来技术突破与产业机遇 新动能不断积累 行业景气度或将逐步释放 [7] - 新能源汽车作为内需消费重要一环将持续获得政策刺激 动力电池需求将快速增长 [8] - 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产业化进程加速 有望在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领域持续发展 电池板块有望延续高景气态势 [8]
固态电池利好迭出!化工板块闻风而动,化工ETF(516020)飙涨2.58%日线四连阳!多股涨停
新浪基金· 2025-09-29 20:10
化工板块市场表现 - 化工ETF(516020)场内价格单日上涨2.58%,实现日线四连阳 [1] - 锂电、氟化工、改性塑料等细分领域个股涨幅领先,天赐材料、多氟多涨停,巨化股份上涨7.99%,金发科技、新宙邦、宏达股份涨幅均超6% [1] - 化工ETF标的指数市净率为2.26倍,处于近10年来37.25%分位点的低位 [3] 固态电池政策与技术进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2] - 清华大学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发表于《自然》期刊 [3] - 中信建投认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节奏加快,中试线逐步跑通及降本推进有望带动下游需求爆发式增长 [3] 行业供需与细分领域机会 - 华鑫证券指出化工行业中报业绩整体偏弱,但润滑油等子行业表现超预期,建议关注草甘膦、化肥、进口替代等高股息资产方向 [4] - 浙商证券认为需求端美国关税影响减弱,供给端欧洲产能退出及国内反内卷政策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持续改善 [4] - 化工ETF近5成仓位集中于万华化学、盐湖股份等龙头股,其余仓位覆盖磷肥、氟化工、氮肥等细分领域龙头 [5] 指数覆盖与投资工具 - 化工ETF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全面覆盖化工各细分领域 [5]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化工ETF联接基金(A类012537/C类012538)布局化工板块 [5]
固态电池再次领涨!产业化加速中,持续引燃市场热情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18:35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098027)截至2025年9月29日14:00涨幅达4.24% [1] - 中证新能源车指数(399976)同期涨幅达4.01% [1] - 指数相关成分股如湖南裕能、天奈科技、科达利等涨幅超过10% [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清华大学团队在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 [1] - 该技术进展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1] 固态电池产业化与市场前景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其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优势 [1] - 固态电池有望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 [1] - 固态电池可能开拓低空经济、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 [1] - 政策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 [1] - 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 [1] 行业配置价值 - 受益于储能电池强劲需求以及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和量产进展,电池板块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2] - 电池板块有望成为市场主线机会之一,值得持续关注和配置 [2]
20cm速递丨政策利好助推固态电池加速发展,创业板新能源ETF(159387)开盘涨超3%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5:40
政策支持与行业前景 - 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1] - 工信部同期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支持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 [1] - 在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背景下,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相继发布全固态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催化事件频发,推动锂电板块整体景气度回升 [1] - 目前初代全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已定型,材料性能和设备接近量产要求 [1] - 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入固态电池设备和材料企业定点的关键期 [1] - 多重利好叠加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有望提前加速 [1] 市场趋势与投资逻辑 - 下游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催化持续释放 [1] - 固态电池国内外产业化加速,设备率先受益 [1] - 锂电板块盈利端修复与估值提升的预期愈发明确 [1] 相关金融产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最大涨跌幅达20% [2] - 该指数从市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指数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行业配置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 [2]
固态电池再迎利好,宁德时代一度涨超5%,科达利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5:04
宁德时代股价表现 - 9月29日A股宁德时代(300750.SZ)午盘涨超3%至392元/股 成交额103.95亿元超上一日全天 H股(3750.HK)涨4.43%至554港元/股 盘中一度涨超5% [1] 固态电池产业政策支持 - 工信部等八部门9月28日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提出加快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推进前沿材料创新应用并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3] 技术研发突破 - 清华大学化工系团队9月24日在《自然》期刊发布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重要研究成果 为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关键技术参考 [4] 机构评级与产品进展 - 摩根士丹利重申宁德时代A/H股"增持"评级 预计新产品NCM811电池组将EREV电池容量提升至80kWh 续航超600km 并结合NP3.0技术增强安全性与寿命 [4] 产业链个股表现 - 宁德时代产业链指数涨2.15%至2707.94点 成分股中科达利涨停10% 天赐材料涨9.75% 湖北宜化涨6.74% 远东股份涨6.56% 新宙邦涨6.24% [5] - 参股宁德时代指数涨1.54%至1669.14点 成分股中山公用涨4.64% 天华新能涨4.51% 中国平安涨2.05% 中联重科涨1.93% [6] 行业产业化前景 - 固态电池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与下游需求推动下进入产业化关键期 呈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技术路线聚焦及应用场景拓展特点 [7] - 中金公司预计2026年量产线建设将突破 电池/材料/设备厂商迎投资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设备环节将最先受益于产业链降本与需求爆发 [8]
利好来袭!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产业链技术进入中试关键期
格隆汇APP· 2025-09-29 11:29
技术突破 - 清华大学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1] - 该技术进展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相关成果已于9月2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期刊[1] 政策与行业规划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1] - 政策计划在2027年前打造3至5家全球龙头企业[1] 产业链布局与公司进展 - 先导智能、天赐材料等多家上市公司已在设备与材料、正负极、电解质等多个环节提前布局固态电池产业链[1] - 欣旺达、璞泰来、赢合科技、德龙激光等部分上市企业正积极披露固态电池研发与商业化最新进展[1] 行业发展预期 - 东吴证券预计固态电池行业在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上半年将进入中试线落地关键期[1] - 预计2026年进行中试线优化和样车路试,2027年开启小规模量产装车,行业出货有望突破1GWh[1] - 预计2030年实现大规模量产,规模有望突破100GWh[1]
兴证电新:固态电池设备:产业化逐渐清晰,固态电池设备受益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电力设备行业 具体聚焦固态电池设备领域[1] * 公司包括先导智能 赢合科技 海目星 利元亨 纳科诺尔 曼恩斯特 宏工科技 先惠技术 杭可科技 华自科技等锂电设备供应商[31][32][95]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现状与前景** * 2025年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但锂电行业仍面临供给过剩格局 部分环节盈利能力已持续承压两年[3] * 当前锂电板块部分环节迎来价格筑底回升和扩产放缓的双重利好 市场悲观预期正逐步消化 行业盈利已呈现企稳迹象并具备向上弹性[3] * 固态电池等新技术加速落地 有望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具备新技术布局优势的企业或率先迎来反弹[3] * 2025年固态电池商业化落地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凭借高能量密度 卓越安全性及宽温域适应性等核心优势 固态电池不仅能够逐步替代现有液态锂电池 更有望开拓低空 机器人和数据中心等新兴市场[3] **固态电池性能与安全优势** * 动力电池新规强制要求"不起火 不爆炸" 新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 首次将"不起火 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6] * 固态电池具备本质不可燃 耐高温的特性 满足电池新国标要求 全固态电池摒弃了易燃易爆的液态电解质与隔膜 从源头上规避安全隐患[9] * 固态电解质热失控起始温度显著高于液态电池150℃的水平 聚合物在300-400℃ 硫化物在200-600℃ 氧化物突破600℃ 部分特种氧化物材料甚至高达1800℃[9] **产业化进程与产业链突破** * 展望2025年 产业链各环节将呈现协同突破态势 材料端固态电解质 硅碳负极和新型正极制备工艺日趋成熟 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显著下降[3] * 电池端半固态电池将率先装车 全固态电池性能和安全等参数持续突破 整车端多家主流车企计划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新车型[3] **设备环节的技术变革与投资机会** * 与液态电池相比 固态电池生产最显性的变化集中在前道工序中的干法电极设备与中道的固态电解质等静压设备[3][24] * 前道工序在固态电池产线中占据设备投资价值的35%-40%[39][40] * 干法工艺凭借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成为固态电池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工艺转型过程中 辊压 混料和等静压设备的技术革新尤为关键[24][95] * 混料工序是干法工艺的核心突破 需在湿度低于30%的环境下进行 温度控制精度在±1℃以内 精度要求需控制在±1.0μm以内[48] * 涂布工序要求实现微米级涂布精度(通常2-10μm) 双面同时涂布技术成为创新方案[52] * 辊压工序需保证极片厚度均匀性在1-2μm以内 压实密度偏差≤0.02g/cm³ 表面粗糙度Ra≤0.2μm[58] * 固态电池由于电解质的脆性 叠片是最佳成组方案 成为全固态电池量产的唯一技术路线[63] * 等静压技术是解决固态电池致密度和界面问题的关键 温等静压技术在500MPa 85℃条件下可使电极密度提升至95%[72] * 后道化成环节对压力的要求与液态电池相比大幅提升 带动单件价值量提升 同时受限于固态电解质化成时的倍率较低 对高压化成分容设备的需求量预计也将提升[3][84] * 后段设备成本占比为20%~25%[84] **其他重要内容** **政策与标准驱动**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新规强制安全标准升级[6] **设备公司布局** * 锂电设备供应商积极布局固态电池设备 干法电极设备与等静压设备是设备环节最显性变化环节[34] * 多家国内设备公司已覆盖固态电池前 中 后道多个工序设备[31][32] **风险提示** *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 宏观经济波动 技术进步不及预期[3][95]
碳酸锂期货价格波动剧烈 固态电池引发“白色石油”争夺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21:58
碳酸锂期货价格波动 - 碳酸锂期货价格从6.5万元/吨飙升至9万元/吨,单周涨幅超30%,随后回落至7.5万元/吨 [1] - 与2022年60万元/吨历史高位相比,当前价格跌幅超八成 [2] - 价格反弹源于"反内卷"政策及宁德时代枧下窝项目停产等供应端事件 [4] 锂电行业供需与成本结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储能电池增速高达128% [1] - 碳酸锂企业生产成本差异较大,盐湖提锂成本仅3.65万元/吨,显著低于锂辉石和云母提锂 [2] - 6.5万元/吨为外购矿石及南美盐湖提锂成本线,部分中小厂家因亏损面临挤出风险 [2] 企业盈利分化 - 盐湖股份凭借盐湖提锂成本优势,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5.09亿元,同比增长16.24% [3] - 矿石提锂企业盛新锂能、赣锋锂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1亿元和-5.31亿元 [3] 供应端事件与四季度展望 -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年产能占全球锂供应约3%,其复产进度快于预期 [4] - 四季度碳酸锂行业维持去库趋势,价格受高库存压制,但旺季需求提供支撑 [1][4] - 江西锂矿采矿证合规问题若平稳落地,市场将回归过剩逻辑,锂价有回落压力 [4]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被列为国家重点突破技术,对碳酸锂需求达液态电池的10倍(1Gwh消耗322-353吨) [5] - 全固态电池计划2027-2028年装车,2030年后量产,产业化进程加速 [5][6] - 硫化物固态电池2026年启动装车示范,2030年目标能量密度500Wh/kg [7] 长期行业影响 - 固态电池规模化将推动高纯度锂产品需求增长,长期提升锂整体需求 [7] - 电池回收技术进步将促进锂资源循环利用,形成对原生锂的补充 [7] - 液态锂电池当前占动力电池95%以上份额,未来5-10年仍主导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