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自信
icon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丨西南联大博物馆:汲取文化力量 赓续精神血脉
新华社· 2025-09-15 14:54
近日,云南师范大学大一新生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他们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汲取文化力量,寻找文化 传承的密码。 作者:孙敏、钱磊、王相博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近年来,西南联大博物馆通过多维角度开展互动教学,让更多学生触摸历史,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人格塑造产生深远影响。 ...
到沈阳,赏亦古亦今的文化长卷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10:13
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 沈阳故宫作为中国现存仅有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 通过VR技术复原和文创产品设计实现历史体验创新[1] - 辽宁省博物馆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年均举办20余场特展并推出300余种文创产品 暑期迎来客流高峰[2] -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馆30余年累计接待观众数千万人次 开设青少年红色课堂并打造抗战记忆主题游径[3] 文化旅游产业建设 - 沈阳方城文化旅游区总面积1.69平方公里 包含3277家商户 67条历史胡同 19家老字号和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3] - 沈阳市构建博物馆之城联动文博单位 形成文化集群效应 持续提升文化吸引力和客流量[2] - 通过文创产品开发(如沈阳故宫文创雪糕 辽博纹饰丝巾等)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商业化转化[1][2] 城市文化战略 - 沈阳整合古代文明 红色基因 工业记忆三大文化脉络 打造东北亚中心城市文化形象[1][3][4] - 以中国工业博物馆10吨冲天炉 1905文化创意园天车等工业遗产展现城市振兴历程[4] - 通过街巷改造形成"古今交织"文化网络 实现文化会客厅与生活体验场的功能融合[3]
新华时评丨全球南方:走出精神自立、文化自信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 2025-09-08 00:56
核心观点 - 报告系统梳理美国全球认知战历史及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动向 剖析其思想殖民的深层动因与危害 表达全球南方追求精神自立与文化自信的共同诉求 [1] - 强调全球南方需通过把握文化主权实现觉醒 以精神自立为前提推动自主发展 以文化自信为根基实现民族强盛 以文明互鉴促进永续发展 [2][3] 美国认知战分析 - 思想殖民通过价值观重塑 文化输出与教育渗透手段 使被殖民者丧失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权 [1] - 科技革命背景下认知战呈现新动向 其深层动因源于维护西方文明优越性与霸权体系 [1] 全球南方发展路径 - 需破除对西方价值观迷信 坚持独立自主发展道路 中国为精神自立提供实践典范 [2] - 需挖掘本土历史文化智慧 通过"第二个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明传统创新融合 [2] - 文明交流互鉴取代冲突对立 反对"文明优越论" 实现多元共生发展模式 [3] 文化主权建设 - 去殖民化不仅是领土资源回收 更需恢复身份认同与重建历史叙事 [1] - 文化自信作为最深沉持久的力量 是民族强盛与独特文明道路开辟的根基 [2]
影视ETF(516620)大涨超3%,AI应用与内容复苏双线驱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4:24
行业趋势 - 传媒行业明线为AI应用起势 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 [1] - 2025年成为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应用格局重塑之年 [1] - AI技术如谷歌nano banana模型在图像编辑领域表现惊艳 有望在影视、游戏等领域加速落地应用 [1] 影视院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票房达110.02亿元 全年总票房383.28亿元 [1] - 观影人次达8.87亿 国产影片市场份额89.20% [1] - 票房大盘恢复约85% 观影人次恢复约76% [1] 游戏板块发展 - 游戏板块中报业绩亮眼 Q3业绩高增拐点可期 [1] - 版号发放数量创下新高 多端产品趋势上升 [1] IP领域前景 - 长线看好2B转授权业务及2C渠道驱动增长 [1] 影视ETF特征 - 跟踪中证影视指数(930781)从沪深市场选取影视内容提供、发行及渠道业务上市公司 [1] - 涵盖影视制作、网络剧与动漫等多个领域 [1] - 行业配置以通信服务为主 同时包含可选消费、工业和信息技术等行业 [1]
赵裴: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二次觉醒”
搜狐财经· 2025-09-05 07:27
行业核心观点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日益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地带变成重点领域 展现出更大程度的自主性 本土化和多元化特征 [1] - 非洲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达580亿美元 到2030年可能占GDP的4% 提供超过2000万个就业岗位 [3] - 产业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促进关系 既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来源 又依赖经济整体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推进 [3][4] 产业发展现状 - 尼日利亚"诺莱坞"电影产量常年位居世界前列 [1] - 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的电影 音乐 时尚等领域投资不断增多 产业结构日趋完善 [1] - 非洲图书市场正在积极探索增长策略 以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1] - 非洲大陆在音乐 电影 时尚等文化艺术领域顽强保留着本土核心元素 [3] 历史背景与变革 - 殖民地时期非洲文化长期受到西方宗主国压制 难以展现充分自主性 [2] - 欧洲国家对非洲文化保持"关注" 但伴随猎奇心理和殖民心态 进行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改造 [2] - 非洲迎来"第二次觉醒" 在追求政治自主 发展自立 联合自强的同时 更加注重树立文化自信 [3] - 非盟《2063年议程》将非洲文化复兴列为重要目标 《非洲文化复兴宪章》正式生效 [3] 发展路径与依赖 - 产业维持发展势头依赖于非洲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4] - 需要非洲国家坚持独立自主 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4] - 需要加强非洲大陆内部协调和联合自强 拓展与其他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协作 [4] - 需要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4]
叫好又叫座,暑期档国产电影如何打动观众、走向世界?
央视新闻· 2025-09-02 11:50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达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1] -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1] 头部影片市场表现 - 票房前十影片中国产电影占七部 [5]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三部影片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5] - 《浪浪山小妖怪》创中国二维动画影史票房新纪录 [6] 成功影片核心要素 - 通过情绪价值与情感共鸣建立观众连接 《南京照相馆》在抗战胜利80周年节点引发国内外观众共鸣 [5] - 青年导演展现新颖创作风格 申奥、於水、大鹏等导演作品更具时代特色 [6] - 深度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南京照相馆》展现中国家国观 《浪浪山小妖怪》构建东方动画视觉 《长安的荔枝》呈现大唐文化 [6] 产业联动效应 - 电影文创、电影美食、电影取景地旅游等衍生消费得到有效拉动 [8] - 国家电影局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启动"中国电影消费年" 推出系列惠民举措 [8] - 与航空公司合作打造"光影之旅" 联合票务平台推出里程积分兑换电影代金券活动 [8] 行业发展趋势 - 电影消费有力拉动内需 产生消费链式反应 [9] - "电影+"融合思维拓展消费边界 影院成为文化社交和情绪消费场所 [8] - 中国电影纪录持续刷新 观众为好内容付费的消费习惯形成 [9]
陕西为什么拼作Shaanxi,而不是Shanxi?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1:48
核心观点 - 陕西历史博物馆使用"Shaanxi"作为"陕西"的官方标准拼音 旨在与山西的拼音"Shanxi"区分以避免混淆[1][2] - 拼音差异源于国语罗马字标调规则 第三声通过重复元音字母实现 "陕"字拼写为"Shaan"形成独特标识[3] - 该拼写方式被陕西省政府、陕西日报及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等官方渠道采用 体现文化身份独特性[2][3] 拼音规范背景 - 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在汉语拼音版分省地图集中参考国语罗马字标调法 确立"Shaanxi"为标准拼写[3] - 标调规则为:一声不标调 二声加r 三声重复元音字母 四声加h "陕"属第三声故重复字母a[3] 公众认知与官方确认 - 陕西本地00后居民自幼认知该拼写方式 但外地人群普遍存在认知空白[2] - 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23年8月30日明确回应 "Shaanxi"为官方标准拼音 非错误拼写[2] - 2021年第14届全运会期间已出现类似质疑 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曾进行十余次解释说明[2] 文化意义 - 多一个字母"a"的拼写方式被视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标识[3] - 既符合国际规则又保持地域文化独特性 体现文化自信[3]
陕西为什么拼作Shaanxi,而不是Shanxi?回应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01 20:46
拼音标准与区分背景 - 陕西官方标准拼音为Shaanxi 而非Shanxi 核心目的是与山西拼音Shanxi进行清晰区分 避免实际使用中的混淆[8][9] - 该拼写方式自汉语拼音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集》绘制时开始使用 参考了国语罗马字标调法[10] 拼音规则与声调标注方法 - 第三声的"陕"字采用复写元音方法拼作Shaan 依据规则为:三声重复主要元音字母[10] - 声调拼写规则为:一声不标调 二声元音后加r 四声元音后加h[10] 实际应用与文化意义 - 陕西省政府的官方拼法为Shaanxi 陕西日报网站及上海陕西南路路牌均采用此拼写[10] - 多一个a的拼写被视为独一无二的文化身份标识 体现地域文化独特性与国际规则结合的文化自信[10] 公众认知与历史争议 - 2021年第14届全运会期间就曾有网友质疑该拼写 上海地铁陕西南路站为此解释过十几次[6] - 本地人从小熟知该拼写 但外地人群普遍不了解此规则[8]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文化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 - 创造性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形成涵盖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制度规范的立体化文化认知体系 [2][3] - 强调文明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 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3] -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评价体系 [3] 文化建设战略部署 - 坚持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 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2] - 明确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方针原则 目标任务 战略举措 [5] - 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 [11] 文化发展实践路径 - 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将文化发展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 [3][4] -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7][8] - 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建设全过程 [10] 文化产业经济作用 - 充分发挥文化在促进消费 拉动投资 推动贸易方面的作用 [10] - 积极培育文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扩大文化消费需求 [10] - 加大文化领域投资力度 推动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10] 文化国际传播 - 加强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合作 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7] -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10] - 加强对文化贸易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10]
深度关注丨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时代精神
暑期档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110亿元 [5] - 《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超过13亿元 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8] 影片类型与市场特征 - 暑期档类型多元 包括古装 历史 喜剧 动作 悬疑 动画 纪录片等 [6] - 《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分列票房前两名 [6] - 《戏台》吸引大量40岁以上观众 《捕风追影》收获动作片爱好者 《罗小黑战记2》深受家庭群体欢迎 [8] 创作理念与成功因素 - 成功影片源自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提炼 共情当下是核心特征 [6] - 《南京照相馆》取材真实历史 主创走访幸存者及后人 从史料提炼细节 [7] - 《浪浪山小妖怪》融入当代职场焦虑和平凡人生价值等现实议题 引发年轻观众共鸣 [8] - 观众对叙事质量要求提升 要求创作者深入生活 [9] 抗战题材影片表现 - 抗战题材电影赢得观众认可 用平实镜头讲述历史 [9] - 《南京照相馆》已登陆澳大利亚 新西兰 加拿大 马来西亚等国院线 [10] - 《东极岛》基于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展现中国人善良和勇气 [11] - 《山河为证》整合珍贵影像资料 以数字修复与艺术再造方式再现抗战历程 [11] - 9月将有3部抗战题材电影公映 包括《营救飞虎》《生还》《731》 [11] 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 - 多部影片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通过创新手法焕发经典IP新活力 [12] - 《浪浪山小妖怪》构思来自《西游记》 采用国画风格与传统技法 强调中式审美 [13] - 《聊斋·兰若寺》从传统绘画 建筑 戏曲汲取灵感 展现中式美学 [13] - 标志电影工业在叙事能力 美学体系和技术应用上进一步成熟 [14] 产业融合与拓展 - "电影+"模式展现跨界融合可能性 包括联名产品 沉浸式剧场体验 主题旅游线路等 [14] - 拓展电影产业边界 使文化传播从单向输出转向互动共生 激发多行业创新能力和消费动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