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亚洲炼化大会热议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化工报· 2025-06-30 10:13
行业趋势 - 炼化行业面临"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等多重挑战,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2] - 低碳智慧炼化是石化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石油分子工程是实现高效精准加工优化的关键技术方案 [2] - 化工产品供大于求背景下,低成本炼油和高值化产品开发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 [3] 低碳转型路径 - 源头减碳需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构建可再生能源主导、核能与化石能源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 [2] - 过程减碳需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 [2] - 尾端减碳依赖CCUS技术,需构建低成本、低能耗、安全可靠的技术体系和产业集群 [2] 企业转型策略 - 能源转型需推动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变,构建油气热电氢综合能源布局 [3] - 资源利用需加强二氧化碳、生物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 - 过程优化可从电气化、流程再造、数智化、高效分离四方面发力 [3] 技术创新方向 - 低成本炼油需采用灵活炼油技术、低物耗低能耗工艺,引入低碳/负碳原料 [3] - 高值化产品开发需增强产业链韧性,挖掘中间产品价值(如尼龙-6中间产品延伸至尼龙-66产业链) [3] - 石油分子工程为低碳智慧炼化提供精准加工优化支持 [2]
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继续回升 新订单指数回升至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 2025-06-30 10:04
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6月制造业PMI为49.7%,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景气水平持续改善[2] - 大型企业PMI为51.2%(环比+0.5pct),中型企业48.6%(环比+1.1pct),小型企业47.3%(环比-2.0pct)[5] - 生产指数51.0%(环比+0.3pct)、新订单指数50.2%(环比+0.4pct)重返扩张区间,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50.2%(环比+0.2pct)[7][8][11] - 原材料库存指数48.0%(环比+0.6pct)降幅收窄,从业人员指数47.9%(环比-0.2pct)小幅回落[9][10] 非制造业PMI运行情况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0.5%,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保持扩张[1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52.8%(环比+1.8pct),服务业50.1%(环比-0.1pct)[17] - 新订单指数46.6%(环比+0.5pct),投入品价格指数49.9%(环比+1.7pct)接近临界点[21] -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5.6%(环比-0.3pct)维持高景气,建筑业53.9%(环比+1.5pct)改善明显[22] 工业生产与创新动能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装备制造业增长9%贡献率达54.3%[32]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9.1%,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1.7%[34]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5.5%,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增长29.5%[82] - 1-5月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专精特新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长18.4%[42] 消费市场表现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4%(环比+1.3pct),服务零售额增长5.2%[33]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零售额增长25.6%-53%,合计拉动社零1.9pct[46] - "6·18"促销推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占社零比重达24.5%[77] - 体育娱乐用品、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8.3%、21.8%[77] 外贸与房地产市场 - 5月货物进出口增长2.7%(出口+6.3%),对东盟/欧盟/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9.1%/2.9%/4.2%[86][87]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集成电路+18.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4%[87] - 1-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2.9%/3.8%,70城新房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4-0.5pct[91] - 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环比减少715万方,连续3个月下降[91]
当传统产业遇到数智技术,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中国环境报· 2025-06-30 08:21
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的战略意义 - 传统产业是国民经济"基本盘"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其转型升级关系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 [1] - 全球数智技术加速迭代,以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 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生产场景创新 - 数智技术提升企业跨界融合、资源编排和创新集成能力,助力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突破 [2] - 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帮助传统企业分析用户需求、选择绿色材料、优化产品设计,开发功能新性能优的绿色低碳产品 [2] - 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化传统工艺流程,实现生产能耗、质量管控和计划执行的全面监测与优化 [2] - 截至2024年3月,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6.2% [2] 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多边价值创造 - 数智技术促进社会、物理与数字空间融合,实现人员设备数据互联互通,增强企业资源整合和机会识别能力 [3] - 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实现制造过程全程监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连通,提升绿色低碳价值创造能力 [3] - 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实现全链条碳足迹测量、追溯、动态定价和交易,衍生碳资产管理和绿色品牌溢价新价值 [3] 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治理体系创建 - 数智化监管和智能化服务是创建绿色低碳治理体系的关键抓手 [4] - 碳排放智能监测系统、碳数据管理平台和环境执法智能决策系统构成治理体系的"数智神经网络",实现多维数据实时采集和智能决策 [4] - 绿色低碳智能服务平台为企业碳足迹监测、减排方案制定和碳交易提供支持 [4] - 截至2024年,全国已建立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和251个绿色低碳公共机构,各类绿色服务平台持续完善 [4]
美丽宜居幸福“具象化” 成都将打造“五个城市”
四川日报· 2025-06-28 11:51
政策支持 - 四川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章部署支持成都提升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水平,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幸福城市 [1] - 政策从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探索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 [1] 民生保障 - 支持成都建设城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站点,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建设 [1] - 支持成都有序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支持成都大学申报博士学位授予点、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1] 环境与绿色转型 - 支持成都建设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争取设立成都国家植物园 [1] - 持续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厚植公园城市绿色宜居品质 [2] 城市发展规划 - 打造规划布局优的"有机城市",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2] - 打造生活品质高的"幸福城市",做深做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以民生小切口带动城市大变化 [2] - 打造文化底蕴深的"文明城市",深入推进"三城三都"建设,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 智慧城市与治理 - 打造管理服务精的"智慧城市",构建全域贯通的智慧城市治理框架,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享、一键回应、一网统管" [2] - 打造安全韧性足的"平安城市",深化拓展"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模式,打造温暖社区、平安社区 [2]
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8 11:20
活动概况 - 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办"广东活动周" 主题为"绿美广东 智创未来" [1] - 开幕式出席人员包括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 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馆长邬胜荣等中日政商界代表约150人 [1] 中日经贸合作 - 广东是日企在中国投资最大的省份之一 双方产业链具有高度互补性 [4] - 合作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 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 [5] - 日本世博协会官员肯定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强省的引领作用 [8] 科技创新展示 - 活动周展示广州地铁沙盘模型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 零碳工厂动态模型等科技前沿成果 [13] - 核心展区运用动态投影与互动传感技术 通过巨幅数字长卷呈现广东生态建设成果 [12] 文化生态特色 - 现场表演英歌舞 广东醒狮 粤剧折子戏等岭南特色节目 [12] - 展出雕塑家许鸿飞"塑说岭南"系列作品 展现广东市井文化 [12] - "小鸟天堂"生态艺术装置打造沉浸式体验 海上风电矩阵展示绿色转型成效 [12] 活动意义 - 旨在加强广东与日本科技创新国际合作 续写中日友好篇章 [7] - 通过四大维度(科技创新 生态建设 文化传承 国际交流)展现广东绿色发展新图景 [8]
经济热力站丨聚焦低碳转型与创新实践 首站探访北京绿色先锋企业
贝壳财经· 2025-06-28 11:16
绿色经济企业走访活动 - 活动以"绿色蓝图 京智赋能"为主题,聚焦绿色经济企业,探访储能、绿色算力、循环经济领域创新实践 [1][2] - 15家市属新闻网站、财经类网站媒体及财经领域网络大V参与线下集体采访 [1] - 活动后续将围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主题开展深度调研 [10] 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公司在铁铬液流电池领域实现多项世界级技术突破,原材料国产化替代,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 技术具备高安全、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特点,2020年进入商业化运营,完成技术验证及商业项目交付 [3] - 通过AI赋能研发,显著降低材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 - 中心由北电数智规划设计运营,为政府及AI企业提供算力、算法、数据全栈能力 [6] - 采用工业厂房低碳改造模式,应用AHU间接蒸发冷、液冷系统等技术,PUE值达1.146,能耗降低40%以上 [6] - 外立面采用光伏一体化设计,运用AI运营管理平台,目标打造零碳产业园区 [6] 北京朝阳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弃物协同处理,能源梯级利用,资源转化率超85% [8] - 年处理粗油脂5000吨,再生水回用率100%,绿电年发电超5亿度 [8] - 焚烧中心与餐厨、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协同运营,形成国内外领先的循环经济模式 [8] 活动总结 - 三家企业分别展示储能技术、绿色算力、循环经济领域的自主研发成果 [9] - 媒体代表对北京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活力给予高度评价 [9]
广东省能源运销协会隆重召开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4年度广东省能源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
中国能源网· 2025-06-27 11:50
会议背景与主题 - 广东省能源运销协会第四届三次理事会暨2024年度广东省能源行业突出贡献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于2025年6月26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召开 [1] - 会议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十周年和省委省政府"1310"具体部署推进的关键时期召开,强调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7] 参会人员与单位 - 参会领导包括广东省能源局一级调研员叶由根、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玉丹及老领导黄观档、罗春生 [7] - 参会单位包括中央能源企业驻穗单位、本省及省国有企业等60多家能源运销储相关企业 [7] 协会工作与计划 - 何玉丹常务副会长作年度工作报告,涵盖党建引领、协调共识、建言献策、调查研究、会员服务及内部治理等方面,并汇报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9] - 协会完成第三批专家库专家聘任工作,专家智库致力于为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持 [17] 轮值会长单位交接 - 2024年度轮值会长单位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将牌匾交接给2025年度轮值会长单位广州发展能源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 [11][13][15] 表彰与颁奖 - 会议表彰2024年度突出贡献单位26家、能源运销新质生产力优秀企业26家和突出贡献个人36名 [19][31] - 颁奖嘉宾包括叶由根、何玉丹、黄观档和罗春生,表彰领域涵盖供应链稳链、新能源技术攻关和应急保供能力建设等 [19][20][21][22][23][24][25][26][27][28][29] 代表发言 - 突出贡献单位代表和突出贡献个人代表在会上发言 [33]
石化行业绿色转型入佳境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11:09
节能宣传周主题 - 2025年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聚焦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用能设备更新和能效提升 [1] - 石化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成为节能周焦点 [1] 国家政策与目标 - 202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59.6亿吨标准煤,石油和天然气外采率分别达70%和40%以上 [2]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底炼油等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30%,全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 [2] - 全面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常减压装置,禁止新建用汞聚氯乙烯产能 [2] - 《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目标2024-2025年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 [2] 地方政府行动 - 甘肃省2022年印发方案要求2025年石化化工能效达标产能比例超30%,涵盖11个重点改造项目 [3] 企业实践与成效 - 中国石油"十四五"期间实现节能351万吨标煤、节水4050万立方米,超额完成目标 [4] - 中国石油计划到2030年各业务领域企业全面达到绿色企业标准 [4] - 齐鲁石化建立三档能耗考核指标和用能模型,每日跟踪分析能耗 [4] - 化工企业推广"三看三调操作法"将节能细化到每个操作环节 [5] 技术创新案例 - 上海化学工业区"一体化"废水处理模式使70%企业无需自建处理设施,碳源消耗降至传统模式的1/40 [6] - 卡奥斯智慧能源平台已在全国18个工业园区、55家互联工厂落地,实现平均综合节能率超30% [7] - 该平台助力安徽下塘工业园区年绿电发电3亿千瓦时,减碳23万吨 [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西安日报· 2025-06-27 10:11
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 强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战略 [1] - 建立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推动资源要素集约节约利用与创新融合发展 [2] - 科学规划城市功能空间布局 目标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协同效应 [2] 生态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 强化秦岭生态保护 推进整改档案化、巡查常态化、保护社会化、监管智能化四维机制 [2] - 挖掘秦岭生态文化价值 提升保护整体效能 [2] - 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专项行动 重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 [2] 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 - 以蓝天保卫战为核心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 - 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治理 加快重点水系生态修复工程 同步排查汛期隐患 [2] - 推动"双碳"西安行动 发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应用 构建绿色竞争力 [2] 问题整改长效机制 - 清单化、系统化推进中央及省级反馈问题整改 深挖根源并举一反三 [2] - 通过制度建设固化整改成效 实现标本兼治 [2]
A股十年变迁: 扬帆出海结硕果 中国智慧重塑全球产业新格局
证券时报· 2025-06-27 01:49
中国上市公司出海业务概况 - 2024年有海外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560家,数量占比达到66.37%,均创历史新高 [2] - 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营收突破10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2.8倍 [2] - 2024年A股公司海外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14.28%,创历史新高,与十年前相比提升4.65个百分点 [2] - 2024年海外业务毛利润达到1.63万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8.33倍 [2] - 海外业务毛利润占总体毛利润的比例达到14.71%,相比十年前提升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海外营收占比 [2] 出海业务驱动因素 - 企业内生动力:国内部分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促使企业开拓海外增量市场 [3] - 海外市场机遇: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强劲,消费与基建需求旺盛 [3] - 竞争力提升:中国企业在新能源、电动车、光伏、通信设备等领域积累显著优势 [3] - 国家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战略为企业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3] 行业出海表现变化 - 电子行业海外营收达到1.39万亿元,占A股权重13.58%,相比十年前增加8.56个百分点 [4] - 汽车行业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达到9.88%,相比十年前增加5.92个百分点 [4] - 电力设备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达到7.03%,相比十年前增加4.71个百分点 [4] - 石油石化行业海外营收占A股权重由2014年的30.29%降至2024年的12.96%,减少17.33个百分点 [4] 出海业务四大转变 - 产业竞争力重心从"基础资源/基建输出"向"中高端制造与技术输出"跃迁 [5] - 新能源、电动汽车、高端电子制造、先进材料成为新引擎 [5] - 全球对绿色能源、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激增 [5] - 国家战略引导成效显现,相关行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5] 行业龙头出海案例 - 立讯精密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354.67亿元,相比十年前增长37.2倍,海外营收占比87.6% [7] - 比亚迪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218.85亿元,十年间增长28.7倍 [8] - 比亚迪5月份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89047辆,同比增长137.46% [8] - 比亚迪4月在欧洲市场销量达7231辆,首次超越特斯拉 [8] 出海模式升级 - 从产品出口、代工转向技术主导权、生态协同力与合规适配性三位一体 [9] - 宁德时代通过技术许可向福特授权电池专利 [9] - 迈瑞医疗向欧洲输出5G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9] - 中控技术为沙特炼油厂提供工业操作系统+AI模型授权 [9] - 隆基绿能向越南光伏制造商授权硅片技术及设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