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转型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让更多绿电穿越山海 点亮万家灯火
期货日报网· 2025-10-27 00:08
政策框架与核心方向 - 政策核心从能耗双控全面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作为全面绿色转型的指挥棒 [1] - 将稳步实施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制度 [1] 能源结构转型 - 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标到十五五末新增用电需求绝大部分由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满足 [2] - 以更大力度发展非化石能源,包括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2] - 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电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 [2] -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确保绿电发得出、电网接得住、终端用得好 [2] 产业结构调整 - 通过增加产业含绿量来提升经济含金量,做好产业加减法 [2] - 做加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目前产业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有翻一番或更大增长空间 [2] - 做加法:十五五时期力争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 [2] - 做减法: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目标实现节能量1.5亿吨标准煤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亿吨 [2] 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 - 生产方面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3] - 目标到2030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在45亿吨左右,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例 [3] - 生活方面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倡导节粮节水节电和垃圾分类,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与产品 [3]
人民日报评论员: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华社· 2025-10-26 19:51
高质量发展主题 - 高质量发展被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 [1] -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其显著成效被置于主要目标首位 [3] - 必须继续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1] - “十五五”时期将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 -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经济结构优化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3] 产业结构优化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7万家增长至50多万家 [2]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 [2] -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科技创新动能 - 科技创新不断催生、引领和壮大新质生产力 [2] - 国家级人工智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400家 [2] - 需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绿色低碳转型 - “十四五”时期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1.6% [2] -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绿电 [2] - 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2][4]
首家!近零碳工厂树立环保新典范
扬子晚报网· 2025-10-26 18:14
公司核心成就与荣誉 - 苏州黑盾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5年苏州市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工作成效突出企业名单 获评近零碳工厂 [1] - 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江苏省绿色工厂 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江苏省四星上云企业等荣誉 [3] - 公司已实现100%使用绿色电力 其中20%的电力来自屋顶光伏发电 [3] - 自2023年起 企业实现范围1和范围2碳中和目标 [3]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公司创立于2009年 是一家专注于为设备工作环境提供温控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3] - 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用机柜空调 高效节能基站空调 储能空调 风冷机组 液冷机组等 服务于通信 能源 电力 金融 交通 环保等行业 [3] - 公司制定了《近零碳路径规划(2025-2030)》 明确了近零碳工厂年度建设目标 建立了温室气体相关实施运行制度 [3] - 公司通过购买绿证和碳信用实现100%碳抵消 降低净碳排放 实现近零目标 [3] 行业与区域政策背景 - 加快工业绿色化低碳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 工厂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4] - 度假区(阳澄湖镇)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通过政策引导 资金支持 企业服务等举措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4] - 该区域已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工厂4家 市级绿色工厂2家 苏州市近零碳工厂1家 [4]
中企承建!巴基斯坦一座水电站实现大坝截流,年均发电量可满足180万人需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6 17:14
项目工程进展 - 巴基斯坦巴拉科特水电站大坝于10月25日成功实现截流,标志着工程正式转入大坝主体施工新阶段 [1] - 截流合龙工作于当天上午9时启动,历时3小时圆满完成 [1] 项目规模与效益 -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00兆瓦,配置3台单机容量100兆瓦的混流式发电机组 [3]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1.4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8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 [3] - 项目建设期间已为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电力、建材、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3] 项目战略意义 - 水电站建成后将提供稳定、经济的电力供应,推动工业生产力提升,并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发展 [5] - 项目有助于缓解巴基斯坦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助力国家实现经济目标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5] - 项目长期运营将有效降低巴方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增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性 [5]
中企承建巴基斯坦巴拉果德水电站实现大坝截流
新浪财经· 2025-10-26 15:19
项目概况 - 项目名称为巴基斯坦巴拉果德水电站,于2024年举行大坝截流仪式,标志项目正式进入大坝主体施工阶段 [1] - 项目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的昆哈河上,总装机容量为300兆瓦 [1] - 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总承包建设、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公司承建,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开工 [1] 项目意义与影响 - 该项目是开伯尔-普什图省当前规划建设的最大水电工程 [1] - 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满足巴基斯坦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助力其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1] - 项目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有效降低巴基斯坦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增强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性 [1] 经济效益与社会贡献 - 项目建设期间已为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电力、建材、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1] - 项目投产运营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将达到11.44亿度,可满足约18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 [1] - 承建企业未来将继续同巴方加强能源电力水利业务对接,全力推进大坝主体工程建设,打造中巴能源合作样板工程 [1]
中企承建,水电站大坝成功截流
中国能源报· 2025-10-26 10:40
项目工程进展 - 巴基斯坦巴拉科特水电站大坝于10月25日成功实现截流,标志着工程正式转入大坝主体施工新阶段 [1] - 截流合龙工作于当天上午9时启动,历时3小时圆满完成 [2] 项目规模与技术参数 -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300兆瓦,共配置3台混流式发电机组,单机容量100兆瓦 [4]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约11.4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180万人口的用电需求 [4]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项目建设期间已为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电力、建材、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4] - 电站建成后将持续为当地提供稳定、经济的电力供应,有力推动工业生产力和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发展 [6] 战略与安全意义 - 项目有助于缓解巴基斯坦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降低对能源进口的依赖,增强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稳定性 [6] - 项目将助力巴基斯坦实现经济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6] 中巴合作关系 - 巴拉科特水电站被视为中巴友谊的重要见证,中方的参与体现了持续的合作与相互信任 [4][8]
苏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苏州日报· 2025-10-26 08:36
城市发展规划与更新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擘画蓝图 [1] - 苏州将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推动产业升级、人口集聚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实现城市内涵式发展 [2] - 昆山以“产城人融合”的片区化更新为抓手,划定青阳港花园中央商务区、玉山历史文化片区、正仪戏曲文化片区、大渔湾科创先导区、锦绣客厅·立讯科学园等重点更新区域 [3] - 推进古城保护更新,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苏州样板”,平江街道将坚持“中心+”、“文化+”、“数字+”策略 [4] 产业发展与升级 - 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6] - 太仓港区将聚焦“一区一极”建设,以临港先进制造业与沿江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引擎,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打造江苏“美妆港湾”等新增长极 [6] - 构建“文旅+百业”生态圈,做优“太湖一号公路”等特色亮点,提供高品质文旅产品和服务 [7] - 以科技强农为引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 [8] - 吴中区甪直镇将以乡村振兴澄湖片区综合提升为抓手,推动环澄湖片区成为长三角“水八仙”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高品质生态田园生活引领区 [9]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苏州将高水平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展示窗口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7] - 深入推进江南水乡古镇申遗,争创国家级江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传承体验新空间 [7] - 升级“拙政问雅”等夜游IP,举办国际交流活动,将园林保护经验转化为全球遗产教育案例 [12] 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 - 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 [11] - 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示范标杆,加大污染防治攻坚力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11] - 系统推进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口袋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自然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建设 [12] - 吴江太湖新城守护着24.4公里生态岸线和54.1平方公里太湖水域,将不断提升太湖生态环境质量,布局完善东太湖驿站体系,促进文体旅商融合发展 [13] 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 -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民生与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医疗核心竞争力 [4] - 推进养老服务综合体和社区老年食堂建设,推动托育服务进社区、进单位、进幼儿园,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5]
华润燃气(1193.HK):预期供暖季需求改善 分红和回购提振信心
格隆汇· 2025-10-26 05:07
行业天然气需求与供应 - 北方地区出现“速冻式”降温,太原、内蒙古等地已提前供暖 [1] - 气象机构预测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中国冬季气温骤变,强降温与强回温交替的极端事件发生概率较大 [1] - 2025年多气源支撑下中国天然气供应预计较为充足,气候不确定性对城镇燃气及发电用气的影响最为显著 [1] - 2025年前8月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0.1%,预计2025年采暖季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环比将快速回升 [1] 公司天然气业务表现与展望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天然气量为207.6亿方,同比下降0.69%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气毛差上升至0.55元/方,同比增加0.01元/方 [1]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销气量将实现低单位数增长,销气毛差同比增长1分钱 [1] - 国际天然气价格维持在相对低位,国内新政策推进管输价格机制衔接,公司持续推进居民顺价工作,预期销气毛差将持续改善 [1] 公司新业务布局与发展 - 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公司综合服务和综合能源业务出现下滑和放缓 [2] - 公司在绿色低碳转型形势下布局氢能产业链,推进绿色燃料加注业务 [2] - 公司开展氨燃料技术研发和储备,积极培育绿色能源新增长点 [2] 公司股东回报与市场信心 - 2024年公司派息率为53%,2025年中期派息同比增长20% [2] - 公司给出2025年全年派息额不下降的指引 [2] - 根据公司全年股份回购计划,接下来的2个月将是股份回购的重要窗口期,回购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 [2] 公司投资评级与目标 - 机构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6.6港元/股 [2] - 该目标价对应2025年和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6倍和14.6倍 [2] - 目标价较现价有24%的涨幅空间 [2]
以变革应对变局,以创新破解难题|从宁波看世界:中外石化巨头共议绿色转型与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25 18:03
行业核心观点与战略方向 - 石化行业需以变革和创新应对挑战,把握结构升级、技术革命和市场扩容机遇,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1] - 新增长的内涵转变为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高端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替代过去的集中投资建设模式[3] - 行业面临“五期叠加”复杂局面:需求换挡期、格局重构期、政策规制期、技术突破期和资本分化期[6] 行业发展成就与规模数据 - 202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达16.28万亿元,利润总额7897.1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46.9%和53.2%[4] - 2024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3%[4] - 浙江省2024年规上石化化工行业营业收入达1.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三[3] - 宁波炼油、乙烯产能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位居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首位[3] 区域发展战略与重点 - 浙江将聚焦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安全高质量化工园区三大任务[3] - 宁波计划持续补链强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积极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3] 企业战略与应对举措 - 企业需攻坚科技创新突破产业升级技术,加快绿色转型构建低碳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打造集群发展新空间[4] - 应对策略包括提升产业链韧性、聚焦高端差异化智能化、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把握国际化机遇、深化绿色低碳转型[6] - 中石化将重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积极应对碳达峰转向碳排放双控、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6]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和融合工业数据与科学原理,可实现流程工业全方位智能化优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7] - 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底色,以数字赋能为抓手,以开放合作为路径[6] 国际合作与标准互认 - 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实现互认,为化工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国际衔接树立典范[9] - 国际企业认为中国是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新产品新技术在中国得以应用开发及发展壮大,在中国有良好发展前景与机遇[10] - 欧洲化工行业呼吁加强中欧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全球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市场合作至关重要[11] 市场趋势与未来机遇 - 炼化产业面临五大趋势:地缘政治考验产业链韧性、双碳目标成为必答题、交通能源多能竞争、传统需求见顶化工新材料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全球石化产业加速重构[6] - 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长期趋势将继续推动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长,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与投资吸引力显著[10]
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全体会议在宁波召开
新浪财经· 2025-10-25 17:36
行业核心观点 - 石化行业需以变革和创新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挑战,把握结构升级、技术革命和市场扩容机遇,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1] - 新增长的内涵已转变为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转型和结构高端化升级的高质量发展,而非过去的集中布局和投资 [3] - 行业面临“五期叠加”复杂局面:需求换挡期、格局重构期、政策规制期、技术突破期和资本分化期 [13] 行业发展成就与规模 -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营业收入达16.28万亿元,利润总额7897.1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46.9%和53.2% [9] - 2024年全行业进出口总额9488.1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53% [9] - 浙江省2024年规上石化化工行业营业收入达1.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5] - 宁波已形成炼油、乙烯为龙头的产业链体系,炼油、乙烯NDI产能均居全国前列,产业规模位居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首位 [7] 未来发展战略与重点任务 - 行业发展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设石化强国和现代化石化产业体系 [9] - 重点任务包括攻坚科技创新、加快绿色转型、优化产业布局、锚定一流企业和深化数智赋能 [9] - 浙江省聚焦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推动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绿色安全高质量化工园区三大重点任务 [5] - 宁波将全力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持续补链、引领强链,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炼化产业面临五大趋势:地缘政治格局动荡考验产业链韧性、“双碳”目标成为“必答题”、交通能源需求向多能竞争转变、传统需求见顶而化工新材料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全球石化产业加速重构存在结构性机遇 [11] - 欧洲化工行业正面临能源成本高企、竞争力下滑等挑战,但坚持绿色转型目标 [24] - 行业需提升产业链韧性、聚焦高端差异化智能化、构建多元化供应体系、把握国际化机遇、深化绿色低碳转型 [1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习和融合工业数据与科学原理,可使流程工业实现全方位智能化优化,显著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 [17] - 中石化将重点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15] - 数字赋能是实现新增长的重要抓手 [13] 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石化与巴斯夫宣布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学上实现互认,为化工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国际衔接树立典范 [19] - 中石化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等方面开展工作 [15] - 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希望与中国在“无废城市”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在回收行业投资和创新方面领先 [23] 国际合作与市场前景 - 国际企业领袖认为中国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新产品、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在中国得以应用开发及发展壮大,国际企业在中国有良好发展前景与机遇 [23] - 加强中欧合作被呼吁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欧洲在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国际合作方面的经验对全球产业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24][27] - 当前产业链重构是更深层的“再全球化”,创新需要生态系统合作,中国正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23] - 尽管行业短期面临挑战,但电气化、人工智能等长期趋势将继续推动全球化工品需求增长,中国在能源转型和循环经济领域的创新与投资吸引力显著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