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

搜索文档
近6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13家净利同比预增上限超100%
快讯· 2025-07-06 21:34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 截至发稿共有57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1] - 其中13只个股净利同比预增上限超100% [1] - 兄弟科技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后股价涨停 [1] 业绩预增超100%的公司详情 华银电力 - 归母净利上限2.20亿元 同比增4423.07% [2] - 行业:公用事业 受发电量增加和燃料成本下降推动 [2] 惠而浦 - 归母净利上限2.05亿元 同比增559% [2] - 行业:家用电器 研发创新和新项目推进成效显著 [2] 兄弟科技 - 归母净利上限0.75亿元 同比增431.25% [2] - 行业:基础化工 维生素产品价格同比上涨 [2] 广大特材 - 归母净利上限2.00亿元 同比增367.51% [2] - 行业:电力设备 聚焦海上+海外风电 核聚变超导材料实现交付 [2] 圣诺生物 - 归母净利上限0.94亿元 同比增332.10% [2] - 行业:医药生物 多肽业务拓展带动业绩增长 [2] 泰凌微 - 归母净利上限0.99亿元 同比增267% [2] - 行业:电子 客户需求增长及新客户导入加速 [2] 芯动联科 - 归母净利上限1.69亿元 同比增199.37% [2] - 行业:电子 在手订单充足且交付顺利 [2] 美诺华 - 归母净利上限0.52亿元 同比增174.52% [2] - 行业:医药生物 营业收入显著增加 [2] 三棵树 - 归母净利上限4.60亿元 同比增119.04% [2] - 行业:建筑材料 零售业务规模扩大及毛利率提升 [2] 芯朋微 - 归母净利上限0.90亿元 同比增104% [2] - 行业:电子 工业应用领域产品实现量产突破 [2] 国脉科技 - 归母净利上限1.56亿元 同比增100.33% [2] - 行业:社会服务 传统业务稳健增长叠加身联网社区创新 [2] 孩子王 - 归母净利上限1.60亿元 同比增100% [2] - 行业:商贸零售 AI智能玩具抢占市场先机 [2] 宗申动力 - 归母净利上限5.64亿元 同比增100% [2] - 行业:机械设备 轻型通航飞机等新兴业务潜力释放 [2]
兖矿能源上市26周年:归母净利润增长1813.54%,市值较峰值蒸发56.03%
金融界· 2025-07-01 11:06
利润角度分析,2020年兖矿能源实现归母净利润71.22亿元,2024年144.25亿元。期间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的大幅增长, 随后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兖矿能源 自1998年7月1日上市至今,已迎来26周年。从上市首日收盘价为7.69元、市值199.94亿元,到如今市值达到 1221.56亿元,兖矿能源的成长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煤炭行业发展的缩影,但从最近几年公司经营表现来看,业绩出 现较大波动。 兖矿能源的主营业务包括煤炭业务、 煤化工 业务、机电装备制造业务、电力及热力业务。其核心产品主要分为煤炭业务和 煤化工业务,从产品收入结构来看,煤炭业务占比最高,达到65.86%,其次是煤化工业务,占比18.13%。 兖矿能源上市的1998年,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54亿元,截至最新完整财年的2024年,公司实现144.25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累计利润增长了1813.54%。这27个年间,兖矿能源无一年份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年份达到16年,占比高达 59.26%。从最近年份的兖矿能源财报来看,公司业绩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 营收角度分析,兖矿能源2020年实现营收2149.92亿元,2024年达到1 ...
北上协:2024年,317家公司现金分红1.2万亿元
环球网· 2025-05-25 09:39
具体来看,20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257462.43亿元,占A股市场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为35.87%;净利润总额为27794.53亿元,占A股市 场上市公司总净利润比为49.72%。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截至2025年4月30日,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数量为476家,占A股市场上市公司家数的8.80%,总市值267488.17亿元,占A股总市值的 27.50%。 此外,在研发投入方面,20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5142.00亿元,占A股市场总研发投入的27.93%,专利总量为37.15万个,占全市场的 16.71%,形成全国创新的"第一梯队"。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北京辖区上市公司有55家。建筑装饰、通信、石油石化、计算机、机械设备等行业研发 投入总额较高,分别为1890.64亿元、667.81亿元、625.03亿元、423.52亿元、316.48亿元。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北京上市公司协会5月23日披露的数据,2024年,北京辖区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位列全国第一,业绩贡献突出。其中, 153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317家上市公司进行现金分红,171 ...
上市公司业绩说明会 治好了我的内耗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5-12 17:26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对比 - 一级市场投资人只需应对投委和LP的提问 相对轻松 [1] - 二级市场需面对数千名散户的频繁提问和情绪宣泄 压力较大 [1][12] - 业绩说明会暴露出中国投资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 存在大量改进机会 [1] 业绩说明会常见问题类型 - 重复询问已披露信息 如公司人数 收入 利润 研发费用占比等 [4] - 追问无法披露事项 如前五大客户具体名称及使用代号原因 [6] - 针对独董的重复质疑 如对已公告事项的投票理由 [7] - 情绪化提问 包括股价下跌30% 不分红 市值低于竞争对手等 [8] - 涉及宏观市场或无关公司的问题 如A股3000点 巴菲特不投资原因等 [8] 业绩说明会运作现状 - 单场说明会参与散户约千人 提问量达200条 主要针对董秘 [12] - 文字问答形式导致董秘团队需高强度回复 部分问题采用标准化口径 [12] - 部分公司仅由董秘办人员参会按既定模板回复 高管缺席 [13] - 遗漏回复或重复提问易引发投资者不满 [9][10] 市场参与者行为观察 - 散户投资者通过美团拼好饭节省开支 将资金投入股市 [15] - 金融从业者因行业降薪转向股市寻求额外收入 [15] - 部分投资者单周在各公司说明会提问近200条 显示极高参与度 [1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特征 - 业绩说明会问答过于完美或高管回答过于标准化可能隐含风险 [15] - 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公司有时实际经营状况良好 [15] - 多数上市公司管理层仍致力于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 [15] 市场发展阶段判断 - 当前二级市场存在散户 一级投资人 创始人三方不满的复杂局面 [16] - 中国一二级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具有长期改善空间 [1][16]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申万宏源证券上海北京西路营业部· 2025-05-12 13:08
市场环境改善 - 国际贸易冲突缓和 全球正在交易贸易冲突的缓和 世界各国与美国的谈判陆续开始 [1] - 金融政策放松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以支持实体经济 市场重心略有上移 [1] - 业绩真空期 年报和季报披露完毕 主题投资活跃 [1] 市场表现 - 两市震荡反弹 沪指连续上涨 回补4月7日向下跳空缺口 重回60天和120天均线上方 [1] - 深圳成指补涨 尚未回补上方缺口 [1] - 量能放大 上周两市日均量能超过13000亿 比四月最后一周有所增加 呈现放量上行格局 [1] 市场热点与风格 - 热点集中 军工和高端制造业成为上周市场热点 [1] - 投资风格 普涨格局下风格差异不明显 [1] 技术分析 - 沪指支撑与反弹 沪指在周线箱体中轨线找到支撑 展开超跌反弹 [2] - 技术阻力 沪指面临去年四季度密集成交区压力 继续反弹阻力增大 [2]
2024年全市场上市公司营收72万亿元 出口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环球网· 2025-05-09 14:08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 截至5月7日,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412家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年度报告 [1] -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1.98万亿元,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6%,环比增长8.11% [3] - 近六成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全市场净利润5.22万亿元,4036家公司盈利,其中2194家公司盈利正增长,553家公司盈利增幅超100% [3] 分行业及板块表现 - 剔除金融行业,实体上市公司全年实现营收62.89万亿元,净利润2.55万亿元 [3] - 沪深300指数成分公司合计营收42.80万亿元,净利润4.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20%、4.04% [3] - 创业板、科创板公司总体营收增速领先,沪深主板公司净利润指标保持韧性 [3] - 19个门类行业中,7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6个行业实现盈利,5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3] - 制造业次类行业全部实现盈利,其中6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 [3] 出口业务发展 - 2024年上市公司境外收入9.44万亿元,增长7.97%,占营收比重较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3] - 电气、电子及通讯,专用、通用及交通运输设备行业贡献境外收入4.42万亿元,增速10.13%,所占份额达46.87% [3] 分红与回购情况 - 3751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4] - 265家公司现金分红金额超十亿,33家公司超百亿 [4] - 1013家公司实施季度或半年度分红,较上年大幅增长 [4] - 2024年新增回购计划1564单,拟回购金额2274亿元,14家公司拟回购金额超十亿,实际完成回购金额1408亿元 [4]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全市场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89.71% [4] - 4084家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 [4]
北交一季报揭牌,揭秘股东名单隐藏信息——
北证三板研习社· 2025-05-08 20:55
北交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绩表现 - 北交所265家上市公司2024年85%实现盈利(225家),较2023年下降4个百分点 [1] - 2024年总营收1808.45亿元(同比-2.34%),净利润110.62亿元(同比-22.18%),剔除3家异常公司后降幅扩大至-2.68%和-24.18% [1] - 仅170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5家实现盈利且利润增长,反映整体经营压力显著 [1] 北交所股东结构变化 - 2025Q1平均股东户数增长15.97%至7016户,户均持股下降10%,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从26.59%降至23.90% [1] - 自2024Q3起持股结构持续分散化,流动性提升导致股价单日大幅波动的难度增加 [1] - 机构持股比例在17%-19%区间波动,与市场走势高度相关,但机构参与数量波动剧烈且呈现反向趋势 [1] 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 - 机构资金主要集中于大市值公司,行情向好时集中涌入但资金规模不及散户,调整时撤离迅速 [1] - 机构投资者未体现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更多表现为短期交易行为 [1] 牛散周信钢持仓分析 - 2025Q1持有19只北交所股票,涉及恒太照明、丰安股份等小市值标的,新进7只,仅1只未操作,当前持仓胜率100% [4] - 持仓标的平均市值0.27亿元,单只持仓占比最高达44.42%(泰鹏智能),最低1.33%(恒太照明) [4] - 19只股票中有12只跑赢北证50指数(+8.64%),胜率63% [4] 周信钢历史持仓表现 - 2024Q4持仓13只标的季度平均涨幅42.53%,全部实现正收益,超额收益17.65%(相对北证50指数+24.88%) [5] - 单只标的最高涨幅103.01%(春光智能),最低20.65%(科润智控),85%持仓跑赢指数 [5][6] 周信钢投资策略特征 - 偏好小市值(平均0.27亿)、高波动、低业绩标的,行业分布分散无明确倾向 [7] - 操作风格以技术面为主,通过埋伏高弹性小市值标的等待资金炒作兑现 [7] - 资金体量足以影响股价走势,适合低位研究但需避免日内追高或打板操作 [7]
北交所公司去年超八成盈利,多家推出“分红+转增”组合拳
第一财经· 2025-05-06 18:53
北交所2024年整体业绩表现 - 26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平均每家营收6.82亿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2][3] - 合计实现净利润110.3亿元,平均净利润4162.18万元 [3] - 225家实现盈利,盈利面超过八成,106家增收又增利 [2][3] - 174家营收同比正增长(超六成),120家归母净利润正增长(超四成) [3]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31家公司营收超10亿元,其中贝特瑞以142.37亿元居首,但营收同比下降43.32%,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降43.76%)[2][4][6] - 营收超50亿元的公司包括一诺威(68.57亿元)、同力股份(61.45亿元)、颖泰生物(58.3亿元)、连城数控(56.69亿元)[4][6] - 2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过亿,前三为贝特瑞(9.3亿元)、同力股份(7.93亿元)、锦波生物(7.32亿元)[4] 业绩增幅与下滑情况 - *ST广道营收同比大增869.41%至0.52亿元,佳合科技、海希通讯营收增幅超100% [5] - 微创光电、海达尔等十余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幅超100% [5] - 安达科技营收同比下滑49.02%至15.11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8亿元 [8][9] - 颖泰生物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亏损5.87亿元(2023年同期盈利0.96亿元)[9] 研发投入与分红情况 - 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超91亿元,六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家研发投入超1亿元 [9] - 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2024年分红总额59.68亿元,占净利润的43% [2] - 204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预案(占总数七成以上),24家方案已通过股东大会 [10] - 锦波生物拟每股派息2元,开发科技拟每股派息1.5元,贝特瑞拟派现总额4.47亿元 [11] - 多家公司推出高送转方案,如锦波生物(10转增3股)、青矩技术(10转增4股)[12] 回购与专项贷款 - 2024年北交所新增回购计划28份,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98亿元,累计回购计划达122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27.07亿元)[13] - 6家公司利用"回购增持贷"工具,专项贷款规模超2.4亿元 [13]
“两桶油”日赚165亿!A股“顶流”出炉→
第一财经· 2025-05-05 18:33
A股2024年整体业绩概况 - 5404家上市公司披露年报 近六成营收正增长 近八成实现盈利 近半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1] - 创新药企业智翔金泰以营收同比24倍增速成为"增长王" TMA龙头正丹股份净利润同比增11949%成为"利润增长王" [1] - 过去三年仅7%企业能保持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集中在电力设备 电子 汽车 机械设备 医药生物等行业 [1][12] 营收表现 - 全A股合计营收71.77万亿元 同比下滑0.73% 3033家实现正增长(占比56%) [3] - 7家进入"万亿营收俱乐部":中国石化(3.07万亿) 中国石油(2.94万亿) 中国建筑(2.19万亿) 中国中铁 中国铁建 中国移动 中国平安(新晋成员) [3] - 营收最低企业为医药生物公司海创药业和康乐卫士 均因研发周期长尚未产生药品销售收入 [4][5] 净利润表现 - 全A股合计净利润5.21万亿元 同比下滑2.31% 4030家盈利(占比75%) 2569家净利正增长(占比48%) [7] - 10家净利超千亿:工商银行(3658亿) 建设银行(3355亿) 农业银行(2820亿) 中国银行(2378亿) 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1266亿 同比+48%) 中国人寿(1069亿 同比+109%) 中国石油 中国海油 中国移动 [7] - 地产板块整体亏损1590亿 万科A(亏损494.78亿) *ST金科(亏损319.7亿) 绿地控股(亏损155.52亿) 金融街(亏损110.84亿) [8] 高增长企业特征 - 5家营收增速超10倍:智翔金泰(+24倍) 和展能源(+15倍 混塔业务收入3.83亿) 亚虹医药(+14倍) [9][10] - 17家净利增速超10倍:正丹股份(+11949%) 广西能源(+37倍) 思特威 华北制药 安迪苏(均+20倍以上) [10][11] - 和展能源因关联交易占比达93%(3.56亿/3.83亿)遭交易所问询 需说明收入可持续性 [9][10]
A股“顶流”出炉:“两桶油”日赚165亿、“十倍股”正丹股份净利大增120倍
第一财经· 2025-05-05 17:23
营收与净利润增长情况 - 过去三年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的企业占比均为7%,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1][8] - 2024年5404家A股上市公司中,56%实现营收正增长,75%实现盈利,48%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1] - 创新药企业智翔金泰以营收同比增长近24倍成为"增长王",TMA龙头正丹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近120倍成为"利润增长王" [1][7] 万亿营收俱乐部 - 2024年5404家上市公司合计营收71.77万亿元,同比下滑0.73% [2] - 7家公司营收超万亿元,中国石化(3.07万亿元)、中国石油(2.94万亿元)居前两位,合计日均营收165亿元 [2] - 中国平安成为万亿俱乐部新成员,该俱乐部成员从2021-2023年的6家增至2024年的7家 [2] 营收最低企业 - 海创药业和康乐卫士为2024年营收最低的两家上市公司,均因创新药研发周期长尚未实现药品销售 [3] 净利润表现 - 5404家上市公司合计净利润5.21万亿元,同比下滑2.31% [4] - 10家公司净利润超千亿元,工商银行(3658.63亿元)居首,日均盈利超10亿元 [4] - 中国平安和中国人寿新加入千亿净利润俱乐部,分别同比增长48%和109% [5] 行业亏损情况 - 房地产板块整体亏损近1590亿元,万科A亏损494.78亿元居首 [5] 高增长企业特点 - 2024年5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0倍,其中智翔金泰(24倍)、和展能源(15倍)、亚虹医药(14倍)位列前三 [6][7] - 17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倍,正丹股份(11949.39%)、广西能源(37倍)等表现突出 [7] 持续增长能力 - 过去三年仅1278家公司营收持续正增长,719家净利润持续正增长 [8] - 其中380家营收和350家净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集中在电力设备、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