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监测
搜索文档
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把握: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共振,健康监测应用加速落地:(2025.10.27—2025.10.31)
华福证券· 2025-11-03 15:39
核心观点 - 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正迎来政策扶持与消费升级的共振,健康监测应用加速落地,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1][2] - 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27.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68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53% [2][8] - 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在“国补”政策推动下增长显著,2025年1月销量同比增长41.0%,智能手表和手环分别增长33.7%和68.0% [2][9] 行业定义与市场前景 -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可直接穿戴于人体的便携式医疗或健康电子设备,通过感知、记录、分析生理数据实现疾病监测与健康管理,常见形态包括手表、手环等腕戴设备 [2][7] - 行业增长受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远程患者监测、居家医疗以及健康意识提升等多因素推动 [2][8] - 尽管面临数据安全、行业标准不统一、监测精度等挑战,但在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群体扩大及新技术应用驱动下,市场未来将保持快速增长 [2][10] 中国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1月中国腕戴设备市场各价位段中,500-1000元、1000-1500元和1500-2000元档销量增速最快,同比分别增长83.1%、112.3%和77.0% [9] - “国补”政策为线下渠道注入新动力,2025年1月成人智能手表线下销量同比增长12.8% [9] - 补贴叠加平台促销显著提升产品性价比,带动换机与新增用户需求扩大 [2][9]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 在2025年10月27日至10月31日期间,申万医药生物一级行业下关注的6个二级行业中,有5个录得正收益 [1][13] - 化学制药(+3.07%)和生物制品(+2.63%)涨幅居前,中药Ⅱ(+0.28%)和医疗器械(-1.15%)表现相对落后 [13] - 三级行业中,医疗服务(+3.89%)、疫苗(+3.38%)和其他生物制品(+3.33%)市场表现最佳 [16]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爱德华生命科学、诺和诺德、直观复星等企业将展示创新产品,如瓣膜产品、AI互动肥胖管理平台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 [19][24] -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恒瑞医药、复宏汉霖、康方生物等中国药企的多项研究入选最新突破性摘要,显示其创新能力获国际认可 [25]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共纳入55种药品,全国4.6万家医疗机构参与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投标,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拟中选 [26][29]
Garmin(GRMN)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9 23:32
Garmin (NYSE:GRMN) Q3 2025 Earnings Call October 29, 2025 10:30 AM ET Company ParticipantsTim Long - Managing DirectorIvan Feinseth - Chief Investment OfficerTeri Seck - Director of Investor RelationsErik Woodring - Managing DirectorDoug Boessen - CFO and TreasurerJordan Lyonnais - 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Cliff Pemble - President and CEOJoseph Cardoso - VP of Equity ResearchConference Call ParticipantsBen Bollin - AnalystJoe Nolan - Associate AnalystNoah Zatzkin - VP and Equity Research AnalystOperatorHell ...
倒计时开启!Apple Watch SE 3即将亮相,亮点抢先看
环球网资讯· 2025-09-05 11:34
产品设计更新 - 新款Apple Watch SE 3将配备1.6英寸和1.8英寸显示屏尺寸 并可能推出41毫米和45毫米两种尺寸选项[1] 芯片性能升级 - 搭载与Apple Watch Series 11及Ultra相同的S11芯片 相比当前SE的S8芯片性能显著提升[3] - S11芯片支持设备端Siri处理 双击手势操作及更大存储空间功能[3] 健康监测功能 - 保留心率监测 睡眠监测和呼吸频率监测核心功能 但未配备心电图应用和血氧监测[3] - 具备检测睡眠呼吸暂停的硬件基础 可能作为可选配置推出[3] - 光学心率传感器可能升级至第三代版本 提升监测准确性与可靠性[3] 定价与市场定位 - 40毫米版本起售价维持249美元 44毫米版本维持279美元亲民定价策略[4]
小米和苹果,被“偷袭”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27 15:08
行业增长态势 - 全球智能戒指2024年出货量占可穿戴设备整体0.3%,但增速达88.4%,远超行业整体6.1%的增速[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电商平台智能指环销售额同比增幅达6401.7%,市场份额在手环、手表、指环三大品类中仅占0.1%[3] - 国内电商平台月销售额从2024年5月的5万多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394万元,品牌数量从3个增至34个[7] 市场竞争格局 - 2023年全球智能戒指销量88万枚,其中Oura以80%份额居首,印度品牌Ultrahuman以12%份额位列第二[4] - 国产品牌RingConn在2025年618期间获得天猫智能指环类目销量、销售额双冠,其Gen 2产品成为双TOP1[7] - 三星Galaxy Ring国行版售价2999元,与手机、手表生态互联,2024年7月推出后显著提升国内社交媒体声量[6] - 市场形成三大梯队:RingConn为头部品牌;三星、三偌、SkyUnion属第二梯队;魅族等手机厂商将指环作为生态补充[7][8][9] 产品功能创新 - 基础功能包括血氧、心率、运动追踪,已成为行业标配[11] - 差异化功能扩展至睡眠呼吸暂停监测(RingConn Gen 2)、女性健康管理(RingConn Gen 2)、打鼾监测(三星Galaxy Ring)及无创血糖、ECG心电图、尿酸血脂监测[11] - 采用钛合金(RingConn Gen 2、三星Galaxy Ring)、陶瓷工艺(魅族StarV Ring2)等材质提升佩戴舒适度,VERTU推出售价达77000元的奢侈品系列[12] 技术优势与局限 - 手指部位皮肤薄且毛细血管丰富,监测准确度高于手腕设备[15] - 重量仅2-3克(RingConn Gen 2),支持24小时无感佩戴和防水场景,但健身时存在异物感和表面磨损风险[14] - 续航达3-15天(魅族StarV Ring2最长15天,RingConn Gen 2达10-12天,三星Galaxy Ring为7天),远超Apple Watch Series 10的18小时续航[18] - 设备寿命约10年(RingConn数据),因电池不可更换被部分消费者视为"一次性设备"[19] 市场进入策略 - 海外品牌Oura未进入中国市场,苹果iRing未落地,导致国内市场早期空白[4] - 国产品牌优先出海试水:RingConn通过海外众筹启动(2022年11月),Amovan登陆亚马逊(2023年9月),华米Amazfit Helio Ring主打欧美市场(2024年1月)[5] - 三星2024年7月推出Galaxy Ring后,直接推动国内消费者认知度和市场热度攀升[6]
11 款产品齐发,今年可能是史上“复杂”的苹果发布会
36氪· 2025-08-26 12:18
iPhone 17系列产品线调整 - 苹果将放弃Plus机型,推出超轻薄iPhone 17 Air,机身厚度仅5.5mm~5.8mm,电池容量为2800毫安时[2][8] - iPhone 17产品线升级为四款:iPhone17e、iPhone17标准版、iPhone17 Air及iPhone17 Pro(两种尺寸)[3] - iPhone 17 Pro系列采用全新背板设计,金属中框分割镜头Deco区域和无线充电区域,增强机身强度和辨识度[10] iPhone 17 Pro系列技术升级 - 内部采用全新天线设计,天线模组延伸至背部相机Deco,显著提升移动网络、Wi-Fi及蓝牙连接性能[12] - 标配备具有哑光效果的防反射显示屏,有效减少光线影响[14] - 采用浮动长焦镜头模组,实现3.5x~8x光学连续变焦,解决变焦画质劣化问题[14] - 测试7.5W反向充电功能,可为AirPods和Apple Watch紧急充电[14] iPhone 17 Air潜在挑战 - 仅配备单镜头,成像效果与iPhone16e相近,且不支持空间照片和视频拍摄[6] - 因机身空间限制,全球版本可能取消实体SIM卡,仅支持eSIM;国行版本可能因政策问题延期或取消发售[10] - 电池容量仅2800毫安时,续航能力面临挑战,尽管iOS26加入自适应电量功能进行优化[8][10] AirPods Pro 3功能升级 - 外观重大升级,包括更小巧机身、更贴合耳道造型及更稳定佩戴体验[16] - 搭载全新H3芯片,提供更强处理能力、更低功耗和延迟,单次聆听时间延长至7小时以上[18] - 支持24-bit/96kHz~192kHz Hi-Res无损音乐,并与iPhone翻译App结合实现实时双向会话翻译[18] - 新增健康监测功能,包括耳内心率监测(每5秒更新一次)和耳内体温检测,精度优于Apple Watch[18] Apple Watch Ultra 3创新功能 - 首次支持卫星通信与5G网络(采用联发科低功耗5G芯片),搭载本地AI处理能力的S11芯片[21][23] - 引入血压波动预警功能,整合Project Mulberry健康服务提供个性化运动、饮食和睡眠建议[21][23] - 通过Globalstar卫星网络在无移动信号环境下发送紧急SOS信号,但国行版本可能不支持此功能[23] 其他新品发布计划 - HomePod mini 2沿用初代外观,配备基于T8310微架构的芯片,支持Wi-Fi 6E,提升连接速度和处理能力[26][28] - AirTag 2采用全新超宽带芯片,配合iOS26实现最远60米精准查找(现款为15米),优化电池续航和连接稳定性[29] - Apple TV 4K (2025) 采用阉割版A17 Pro处理器(少一个GPU核心),提升性能以支持3A级游戏,配合iOS26新游戏App打造平台游戏系统[31][33]
新闻有观点·行业洞察丨适老玩具正崛起,受众可能是未来的我们!
央广网· 2025-08-15 23:12
行业定义与特点 - 适老玩具定义为老年人的适龄玩具 功能性大于娱乐性 能训练关节 肌肉 记忆 认知 并具有情感价值和社交属性 [2] - 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停留在康复器械的游戏化阶段 [2] - 木质材料是优选 因温润 低致敏性 适合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群体 [6] 市场表现与规模 - 2024年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4% 成交量同比增长70% [1] - 55岁以上消费群体占比持续提升 购买力显著增强 购买频次逐渐增多 [1] - 截至2023年底市场规模50亿元 占整个玩具市场的3% [6] - 60岁以上群体中只有15%使用过适老玩具 渗透率低但增速很快 [6] 人口与需求基础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 占总人口的22% [6] - 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 [6] - 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 [6] 企业案例与产品 - 某企业2019年开始生产适老玩具 研发团队通过与医院合作 校企合作 将脑科学 老年康复等专业知识理论融入产品 [2] - 产品包括传统投壶 功能性益智桌游等爆款 [2] - 企业持续多年在全国举办比赛 将经典益智玩具作为比赛项目 帮助老年人走出孤独圈并实现自我价值 [4] 产业链与政策支持 - 浙江云和县作为中国木制玩具之乡 延伸出康养智趣产业链 拥有成熟供应链能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6] - 政府扶持力度大 适老玩具被列入民生实事项目 [4][6] - 2018年企业基于海外老龄化国家考察入局 并获丽水市相关部门政策支持 [4] 国际化与智能化趋势 - 2024年企业开始出口适老玩具 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本土传统益智玩具开发 [7] - 出海优势包括供应链竞争力 能满足世界各国准入标准 物联网智能硬件产业背景 AI交互 健康监测等技术深度融合 大基数老龄化人口下的复杂经验 借助其他行业出海搭建的跨境服务能力 [7] - 未来产品将更好地与健康结合 与科技结合 生成健康数据 实现娱乐与体检一体化 [7] 未来发展方向 - 进入细分市场 针对特定人群如失能老人开发产品 [8] - 基于老年人对棋牌类游戏的偏爱 发展赛事机制 类似电竞产业 通过竞技感和脑力博弈保持年轻 [8] - 智能化和拟人化的最终形态可能是仿生机器人 作为懂你 陪你玩 带你越玩越健康的玩伴 [8]
健康监测消费增速亮眼
经济日报· 2025-08-15 06:06
行业发展趋势 - 家用健康监测产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功能性 准确性 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显著提升 [1] - 智能手环为代表的综合监测产品最受欢迎 普及率最高 成交额占比近三成 [1] - 专业化监测仪器在血糖 血脂 血压及睡眠监测领域市场潜力较大 [1] 需求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趋势推动家用健康监测产品需求增长 老年人需长期监测健康状况 [1] - 产品提供便捷实时监测手段 减少往返医院奔波 降低医疗成本 提高生活质量 [1] - 消费者对个性化健康管理需求增长 期待更及时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 [1] 产品技术特征 - 高精度传感器和大数据智能分析应用 提供智慧便捷的健康管理体验 [1] - 部分产品实现从监测到预警再到应急处置的闭环 及早发现干预健康风险 [1] - 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黄金期 体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理念转变 [2] 行业发展方向 - 行业参与者应以用户真实需求为核心导向 [2] - 需在准确性 便捷性和安全性上不断精进 赢得消费者信赖与认可 [2]
优化静电纺丝提升纤维电子应用性能 助力开发自供电智能服装及健康监测设备
科技日报· 2025-08-07 17:20
该材料的首个应用是制造口罩。由于这种材料能携带电荷,可有效吸引并捕获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为 佩戴者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这仅仅是其潜力的冰山一角,该材料在传感器和能量收集器领域同样展现 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服装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甚至在运动时通过收集人体动 能来为电子设备充电。这种材料的布状质地使其比传统塑料传感器更加舒适,能够直接融入服装中,实 现真正的"智能穿戴"。此外,由于静电纺丝技术非常适合生产大片材,这对于构建高效的能量收集系统 尤为重要。 研究团队正积极探索通过后续处理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的方法。目前,静电纺丝板材的多孔结构虽然有 利于空气流通和轻量化设计,但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其致密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灵敏度和能量输出 效率,为未来的应用开辟更多可能性。(记者张梦然) 新技术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的聚合物。这种材料轻质、柔韧, 以其独特的铁电、压电及热释电特性而著称,能够在受到压力、弯曲或温度变化时产生电荷,从而为自 供电传感器提供了可能。 研究人员通过调整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和分子量,改善了纤维的内部结构,使得材料无需高压 ...
运动血压睡眠全监测!老牌国货用199元颠覆千元智能表市场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23:32
智能手表行业趋势 - 智能手表已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自律生活的标配工具 渗透场景包括地铁 健身房 办公室等日常生活场景[2]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国际大牌售价上千元 普通品牌则存在质感与功能不足的问题[8] 创维公司战略转型 - 36年国民老牌创维已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重要玩家 2023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2][32] - 公司业务覆盖智能家电 智能系统 新能源等120+领域 具备跨行业技术整合能力[32] Watch4PRO产品核心功能 - 健康监测:支持心率 血压 血氧 睡眠质量 压力水平等全方位数据追踪 配备100+运动模式记录功能[6][57][58][61][64][65][67] - 智能交互:具备蓝牙通话 音乐播放 NFC门禁 语音助手等生活场景功能[14][16][72][74] - 续航能力:300mAh电池支持重度使用7天 轻度使用15天 配备无线充电技术[41][93] 产品硬件配置 - 采用2 01英寸高清曲面触控屏 表体直径53mm 提供雅典黑 香槟金双色选择[37][49][87][89] - 通过IP68防水认证 可承受1 2米水深浸泡1小时 并具备专业防尘性能[43][45] 市场定位与促销策略 - 产品定价策略突出性价比 京东标价1299元 当前促销价199元 价格仅为国际大牌的15%[24][99] - 目标客群覆盖商务人士 运动爱好者及健康监测需求人群 主打"功能全面+国民品牌"双重卖点[10][20][51] 用户体验设计 - 预装Da Fit应用 提供海量免费健身课程与个性化表盘选择[70][91] - 随机附赠皮革表带 采用磁吸式快拆设计 支持快速更换[96] - 新增女性健康管理功能 包括生理周期记录与预测[76]
智能手表是美丽废物?看完这篇再决定买不买
36氪· 2025-07-28 08:19
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发展 - 智能穿戴设备自2014年小米推出初代手环、2015年华为和苹果发布智能手表后成为热门品类,现已成为手机发布会标配产品 [1] - 小天才在2015年推出首款手表Y01,与主流品牌同步进入市场 [1] - 用户对智能手表功能使用率普遍较低,约80%的高阶健康监测功能未被充分利用 [1] 产品使用痛点分析 - 续航问题是核心痛点:Apple Watch需每日充电(典型续航18小时),全智能手表普遍续航不足4天,半智能手表可达10天 [5][12][14] - 睡眠佩戴舒适度影响功能使用:调查显示多数用户因异物感放弃夜间佩戴,导致睡眠监测等功能缺失 [16][20] - 产品类型选择需权衡:全智能手表(如Apple Watch/华为Watch 5)功能全面但续航短,半智能手表(如华为GT5)续航长但依赖手机 [12][14][17] 产品功能价值分析 - 运动健康监测是核心价值:通过量化数据(如最大摄氧量、静息心率)形成正向反馈,帮助用户改善健康状况 [25][28][30] - 医疗级功能逐步普及:HRV(心率变异性)和ECG(心电图)功能可筛查心血管异常,OPPO Watch X2/华为Watch 4 Pro已获二类医疗器械认证 [32][34][37] - 睡眠监测存在技术局限:虽可划分睡眠阶段(深度/快速眼动睡眠),但数据准确性仍存争议,需结合专业医疗设备验证 [42][44] 用户行为与市场认知 - 小红书"智能手表有必要买吗"话题笔记超807万条,反映消费者对产品实用性的普遍质疑 [3] - 存在功能使用断层现象:多数用户仅使用基础功能(时间/运动记录),高阶健康数据未被有效利用 [1][18] - 产品设计影响使用习惯:如Apple Watch的"合上圆环"机制通过游戏化设计促使用户保持运动频率 [28] 技术参数对比 - 续航表现差异显著:Apple Watch S4实测续航36小时,华为Watch 5续航4.5天,GT5达9天,小米手环类产品续航更长 [11][12][26] - 医疗监测技术差异:医院ECG采用12导联检测,智能手表仅支持单导联,适用于初步筛查而非临床诊断 [37][40] - 数据呈现方式不同:小米提供睡眠质量评分系统,苹果需依赖付费第三方App进行深度分析 [44] 行业发展趋势 - 健康概念驱动产品创新:主流品牌持续强化HRV、ECG等医疗监测功能,但实际效果与用户预期存在差距 [32][34][51] - 产品形态分化明显:全智能手表向独立终端发展(搭载NPU单元),半智能手表保持长续航优势 [12][14] - 用户教育亟待加强:需引导消费者正确理解设备定位——健康监测工具而非治疗设备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