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系列
搜索文档
电子行业2026上半年投资策略:AIInfra市场有望高增,端侧创新在路上
东莞证券· 2025-11-21 15:32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电子行业“超配”评级,认为AI基础设施(AI Infra)市场有望高速增长,同时终端侧创新持续演进,为2026年上半年带来投资机遇 [1][6] - 电子行业在2025年前三季度表现出色,指数累计上涨40.90%,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AI创新周期驱动和传统消费电子需求复苏 [6][15][20] - AI算力产业链(如AI服务器、高端PCB/CCL、钻针)将深度受益于模型厂商算力储备、CSP资本开支高增及主权AI需求释放 [6][33][48][70] - 终端创新方面,iPhone 17系列销售火热,2026年苹果有望推出折叠手机及更高阶AI功能;AI眼镜与AR眼镜出货量预计将快速增长 [6][129][143][152] 行业今年走势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1月14日,申万电子行业指数累计上涨40.90%,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5,涨幅靠前主要受益于AI创新周期驱动 [6][15] - 电子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20.86%;归母净利润为1,003.33亿元,同比增长33.4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61.02亿元,同比增长36.00% [6][20] - 细分领域中,元件子行业涨幅最高,达85.55%;PCB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41%,CCL板块同比增长86.47%,业绩表现亮眼主要得益于AI算力需求拉动 [15][20][31] AI Infra市场与算力产业链 - 英伟达指引2030年全球AI基础设施开支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2025-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38%-46% [6][70] - 海外云服务提供商(CSP)资本开支强劲,谷歌、微软、亚马逊、Meta四家巨头Q3资本开支合计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77.05% [48] - AI服务器出货量持续高增,Digitimes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124.9万台,同比增长25.28%,2027年有望达207.8万台 [71] - 英伟达下一代Rubin平台将采用更高规格的PCB(如高阶HDI、正交背板)和CCL材料(如M8.5+/M9),推动产业链价值量提升 [83][87][102] - 用于AI服务器等高端产品的钻针面临量价齐升机遇,高阶AI服务器单主板钻孔数可能超10万个,且钻针寿命因材料升级而显著缩短,需求加大 [121][123] 端侧创新动态 - iPhone 17系列因标准版“加量不加价”及Pro系列功能升级而销售火热,苹果已要求供应链提高日产量,并指引下一季度iPhone收入同比双位数增长 [6][129][143] - 2026年被视为苹果创新大年,预计将推出更高阶AI功能及首款折叠手机,有望进一步拉动供应链业绩 [6][129][148] - AI眼镜在RayBan Meta爆品驱动下成为终端必争之地,Wellsenn预测2026年全球AI眼镜和AR眼镜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1,800万台和150万台 [6][129] - AI眼镜的核心是SoC,AR眼镜的核心是光学显示系统,相关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将带动供应链需求 [6][129]
iPhone在华销量单月飙升37%
观察者网· 2025-11-18 17:09
苹果公司10月中国市场表现 - iPhone17系列助推苹果10月在中国市场销量飙升37%,自2022年以来首次占据25%的市场份额 [1] - iPhone17系列各款机型销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越前代产品iPhone16,其在苹果总销量中占比已超过80% [1] - 公司第四财季iPhone营收同比增长6.1%至490亿美元,但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1亿美元 [5]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动态 - 苹果的强劲表现带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10月实现8%的增长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2.7%,主要受暑假和开学季消费者需求低迷影响 [2] - 10月恰逢中秋国庆假期叠加及“双11”促销提前,用户升级换代周期使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5] 高端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6000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竞争激烈,10月份苹果以51.1%的份额领跑,华为占据30.7%的份额 [2] - iPhone17系列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已达69% [2] - 华为仍是苹果在中国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其10月销量下滑主因Mate80系列定档11月25日发布,换机需求或将集中释放 [2] 其他厂商市场表现 - 受Find X9机型需求推动,OPPO 10月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9% [1] - 提档发布的小米17系列得到一定反响,10月前两周销量同比增长21% [1] - 2025年第三季度vivo、华为、小米、OPPO、荣耀分列中国市场前五,苹果以13.6%的份额排名第六 [2] 苹果公司财务与产能规划 - 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总营收为1024.66亿美元,创同期历史纪录,较上年同期增长8%,净利润达274.66亿美元,大幅增长86% [5] - 第四财季大中华区营收为144.9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成为全球各区域中唯一出现营收下滑的市场 [5] - 苹果为iPhone17系列规划充足产能,第三季度产量约为5400万部,第四季度预计提升至7900万部,全年总产量预计达1.33亿部 [5]
手机厂商密集发布新品 产业链公司将受益
中国证券报· 2025-11-13 04:11
AI手机产品发布与技术创新 - 近期苹果、小米、OPPO、vivo、荣耀等厂商密集发布旗舰AI手机新品,AI功能成为主要卖点 [1] - 荣耀推出Magic8系列旗舰手机,其智能体YOYO可自动执行超过3000种场景 [1] - OPPO发布Find X9系列,vivo发布X300系列,均强调AI与操作系统的深度融合以创造个人化服务体验 [2] 市场趋势与换机潮预期 - 2025年10月前两周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其中iPhone销量增长29%,小米销量增长21% [3] - 研究机构预计2025年起AI手机渗透率提升和苹果创新周期将共同驱动新一轮换机潮 [3] - 全球AI手机市场份额预计从2024年的16%跃升至2028年的54%,高端化趋势持续 [4] 产业链公司前景与业绩 - 智能手机产业链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于AI手机渗透率提升带来的换机潮 [6] - 立讯精密预计2025年净利润为165.18亿元至171.86亿元,同比增长23.59%至28.59% [6] - 公司看好消费电子AI端侧智能化转型,凭借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6]
2025年双十一战报来了!手机单品冠军出炉:今年没有什么悬念
搜狐财经· 2025-11-12 22:14
消费趋势转变 - 双十一消费市场呈现理性回归态势 消费者更注重商品实际价值 品质及自身真实需求 这是市场成熟与消费者认知提升的必然结果 [2] - 社交媒体与直播电商深度融合推动消费决策前置化 短视频种草 KOL测评 直播间限时优惠等多元形式构成立体化信息传播网络 [7] 零售模式演进 - 即时零售加速入场成为新兴力量 凭借快速送达优势满足消费者对便捷性的需求 为双十一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3] - AI技术广泛应用于双十一 智能推荐 智能客服 AI优化物流等环节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并帮助商家优化运营效率 [5] - 行业竞争关键在于更好理解用户需求 提供无缝使用体验 并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触达与高效履约 [7] 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双十一期间手机单品销量排名反映市场主流偏好和技术风向 消费者选择多元化 体现不同圈层用户的差异化需求被满足 [8] - 荣耀X70排名第5 是受欢迎的千元机 外观设计时尚高档且价格合理 [8] - REDMI K80排名第4 是性价比较高的机型 [8] - iPhone17系列包揽前三名 iPhone17排名第3 iPhone17 Pro排名第2 iPhone17 Pro Max排名第1 其中Pro系列的橙色版本最为抢手 [10] - 双十一手机品牌前五名分别为苹果 小米 vivo/iQOO 华为以及OPPO/一加 [10]
旺季消电,多点开花——三季报看,消费电子如何布局?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04
印制电路板(PCB)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5.50亿元,同比增长26.1%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4.29亿元,同比增长75.6% [1][3]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3.38%,同比提升2.80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0.46%,同比提升2.95个百分点 [1][3] - 2025年第三季度末在建工程余额总计256.86亿元,同比增长57.4% [1][3] - 行业高速增长主因海外算力芯片持续景气,PCB作为关键配件与下游同步成长,同时消费电子等下游景气带来附加动能 [1][3] 消费电子行业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889.46亿元,同比增长27.2% [1][7]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80.30亿元,同比增长35.3% [1][7]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12.09%,同比微降0.0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4.76%,同比提升0.28个百分点 [1][7] - 业绩强劲主因国补政策持续刺激需求,以及iPhone 17系列新机销量火爆带动产业链 [1][7] 消费电子行业未来增长动力 - 云端AI快速发展,训练与推理侧衍生出更多算力硬件需求,有望带动印制电路板、连接器、铜缆等配件需求 [2] - AI端侧技术持续演进,消费电子行业或迎来历史级发展机会 [2] - 苹果公司明年可能推出折叠机型,为行业增长提供多个引擎 [2]
“什么值得买”“11.11”开门红:品质消费持续领跑,兴趣赛道快速增长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3 13:23
平台战略与整体消费趋势 - 公司构建以“兴趣”为核心、AI为驱动的消费场景生态,旨在帮助用户实现“买得尽兴”[1] - “11.11”大促不仅是促销窗口,更是洞察年度消费趋势的重要观察点,兴趣驱动型消费潜力得到充分印证[3] - 消费模式正从传统品类消费转向“以兴趣为锚点”的新常态,运动装备、旅行出行、家居焕新等兴趣场景表现亮眼[3] 核心品类与大家电消费 - 开门红期间平台GMV TOP5品类为大家电、手机通讯、厨卫大电、住宅家具和生活电器,“大促买大件”仍是最主要消费动力[3] - 在“国家补贴”政策与品质生活需求驱动下,核心品类均创下千万级GMV[3] - 大容量、高客单价产品表现突出,小天鹅小乌梅洗烘套装、美的空调柜机等分列品类GMV榜首,消费者偏好“大屏沉浸”等新场景[4] - 消费者换新观念更理性务实,“定期更新、持续优化”成为主流消费智慧[5] 高增长垂类赛道 - GMV百万级以上品类中,宠物日用、游戏硬件、户外服饰、厨房用具和汽车保养增长最快,GMV分别同比增长90.35%、55.28%、43.33%、36.26%和36.24%[3] - 宠物经济从基础喂养转向情感陪伴与精细化养护,宠物洗护美容GMV同比增长58.74%,宠物出行装备GMV同比增长19.28%[6] - 运动户外成为热门赛道,运动鞋袜、户外服饰、户外装备等细分品类在开门红28小时均超百万GMV,平台垂类兴趣运营发挥关键作用[7] 手机通讯与投资消费 - 手机通讯品类呈现明显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新发售的iPhone17系列包揽品类GMV TOP3,客单价约5000元的机型表现亮眼[5] - AI影像、语义交互、个性化助手成为受关注卖点,AI体验革新成为用户换机新动能[5] - 伴随国际金价上涨,投资类消费延续“稳增长”态势,大克重投资金条热销,黄金珠宝饰品体现“悦己+投资”双重属性[5] 旅游出行与相关消费 - 旅游出行类消费需求提早释放,国际及长线出行热度攀升,欧洲、马尔代夫、韩国、日本、印尼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8] - 灵活机票卡产品热销,高星酒店通兑产品与文化旅宿项目均受青睐[8] - 旅行推动摄影摄像品类高端化与专业化,全画幅相机消费热度攀升,运动相机及高速存储卡需求同步上涨[9] 健康与智能消费 - 健康消费从“基础防护”向“精准干预”升级,“主动健康管理”成为职场人群主流消费理念[10] - 功能性健康产品与智能设备成为日常消费重要组成部分,精准定位的“打工人刚需”类健康产品表现强劲[10] - “品质睡眠”向家庭场景加速渗透,消费者通过“寝具升级+健康科技”系统化方案实现消费进阶,健康设备需求上涨[11] - 体检与检测服务需求释放,肿瘤筛查、过敏源检测等深层次项目关注度显著上升[11]
港股异动丨苹果概念股普跌 高伟电子跌4% 舜宇光学跌超2% 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下降
格隆汇· 2025-11-03 11:47
港股苹果概念股市场表现 - 港股苹果供应链公司股价普遍下跌,高伟电子跌幅最大达4%,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鸿腾精密跌幅均超过2% [1] - 蓝思科技、丘钛科技、瑞声科技、伟仕佳杰等公司股价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1] - 高伟电子最新股价为29.70港元,舜宇光学科技为73.50港元,比亚迪电子为35.72港元 [2] 苹果公司财务业绩 - 苹果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102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274.66亿美元,同比增长86.4% [1] - 该季度苹果收入创同期历史新高,iPhone收入和服务业务收入均创历史新纪录 [1] - 苹果大中华区收入144.93亿美元,同比下降3.6%,iPhone 16在中国市场表现相对较弱 [1]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状况 - 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40万台,同比下降0.6%,延续下降势头 [1] - 三季度属于传统手机销售淡季,新品发布且上市数量较少 [1] - 市场预期iPhone 17系列上市有望扭转苹果在中国市场的颓势 [1]
AI杀疯了!五大科技巨头神仙打架!
格隆汇· 2025-11-02 22:13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已从概念转变为科技巨头增长的核心引擎和竞争的关键要素 [1][11][12] - 美股五大科技巨头通过不同的AI战略实现营收和盈利的双增长 [1][11] - 没有AI布局的企业已难以跟上竞争节奏,马太效应显著 [12] 各公司AI战略与业绩表现 谷歌 - 通过自研芯片和AI模型实现双线突围,Q3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23.5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3% [2] - 云服务营收151.57亿美元超预期,订单储备达1550亿美元,超七成云客户搭载其AI解决方案,云业务利润率提升至19% [2][3] - 自研TPUv7芯片算力达42.5 ExaFLOPS,能效比提升35%,构建硬件壁垒 [3] 微软 - 智能云业务营收308.9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核心Azure服务增速飙升至39% [4] - 拿下数千亿美元的未来Azure租赁费用长期协议,Q3资本开支达349亿美元,同比激增74.5%以扩容算力 [4][5] - Azure算力排期超3个月,客户主动加价抢资源 [5] 苹果 - 主打端侧AI,iPhone 17系列专属芯片使AI性能提升3.5倍,开售前三天中美市场销量同比暴涨14%,ProMax版本销量达上代1.5倍 [6][7] - Q3服务营收达28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通过AI赋能广告和AppStore实现"硬件+服务"的赚钱闭环 [7] 亚马逊 - AWS云服务营收330.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创11个季度以来最快增速,在手订单冲至2000亿美元 [8] - 加大AI基建投入,年底部署的Project Rainier集群将搭载超100万颗自研Trainium2芯片,该芯片性价比领先竞品30%-40% [8] - AI带动全业务,Rufus购物助手拉动百亿消费增量,广告业务营收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8] Meta - 通过AI驱动广告业务,Q3广告展示量增长14%,单价上涨10%,Reels短视频广告年收入突破500亿美元 [10] - WhatsApp商业消息服务覆盖2亿商家,2026年营收预计达120亿美元,元宇宙AI眼镜上市即售罄 [10] AI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竞争焦点从用户规模和营收增速转向AI护城河的深浅 [11] - AI正在重塑竞争规则,技术壁垒和商业化落地能力成为关键 [12]
AI杀疯了!五大科技巨头神仙打架!
格隆汇APP· 2025-11-02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已从概念转变为科技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和竞争的关键要素 [2][18][20] - 美股五大科技巨头通过差异化的AI战略实现营收和盈利双增长 [2][4] - AI竞争的核心在于构建技术壁垒和实现商业化落地 [19][20] 谷歌财报分析 - Q3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23.5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3% [7] - 云服务营收151.57亿美元超预期 订单储备达1550亿美元 [8] - 多模态AI模型APP月活用户6.5亿 付费用户超3亿 [8] - 超过70%云客户使用其AI解决方案 云业务利润率提升至19% [9] - 自研TPUv7芯片算力达42.5 ExaFLOPS 能效比提升35% [9] 微软财报分析 - Q3智能云业务营收308.9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11] - 核心Azure服务增速达39% 已锁定数千亿美元长期合作协议 [11] - Q3资本开支349亿美元 同比激增74.5% 用于扩容算力集群 [12] - Azure算力排期超3个月 客户愿意加价获取资源 [12] 苹果财报分析 - iPhone 17系列AI性能提升3.5倍 开售前三日中美销量同比增14% [13] - Pro Max版本销量达上代1.5倍 多地出现断货 [13] - Q3服务营收28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14] - 通过"硬件+AI+服务"闭环实现盈利 [14] 亚马逊财报分析 - AWS营收3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2% 创11季度最快增速 [16] - 在手订单达2000亿美元 10月新增大单超Q3总和 [16] - 年底将部署超100万颗自研Trainium2芯片 性价比领先竞品30%-40% [16] - AI相关收入环比增长150% 广告业务营收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16] - Rufus购物助手拉动百亿消费增量 复购率提升25% [16] Meta财报分析 - Q3广告展示量增长14% 广告单价上涨10% [17] - Reels短视频广告年收入突破500亿美元 [17] - 美妆品类转化率飙升至217% 单用户收入年均提升8%-12% [17] - WhatsApp商业消息服务覆盖2亿商家 2026年营收预计达120亿美元 [17] AI行业竞争态势 - AI已成为科技企业的"生死线"而非可选项 [18][20] - 竞争重点转向AI护城河的深度 包括硬件、云服务、芯片模型等维度 [19] - 马太效应显著 早布局重投入的巨头已收获红利 [20] AI投资机会方向 - AI基建领域:算力相关的芯片设备、数据中心、电力配套等上下游企业 [24] - AI应用领域:C端消费电子、智能办公、娱乐场景 B端企业服务、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24] - 现金流稳定的巨头:核心业务扎实、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强 [24] 真伪AI辨别标准 - 真AI企业具备核心技术、实质AI营收或清晰商业化路径 [25] - 伪AI企业仅添加简单功能蹭热点 AI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25]
“什么值得买”发布“双11”开门红消费趋势:品质消费持续领跑,兴趣赛道快速增长
新华财经· 2025-11-01 17:41
核心观点 - 消费平台“什么值得买”发布的2025年“双11”开门红数据显示,在国补政策与品质生活需求驱动下,消费呈现品质化、高端化、兴趣化等趋势 [1][4] 核心品类表现 - 大家电、手机通讯、厨卫大电、住宅家具和生活电器等核心品类均创下千万级GMV [1] - 大容量、高客单价产品表现突出,国货品牌凭借贴近生活场景的设计与功能占据消费主场,例如小天鹅洗烘套装、美的空调柜机等分列品类GMV榜首 [2] - 手机通讯品类呈现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新发售的iPhone17系列包揽品类GMV前三,OPPO Find X8 Ultra、三星S24 Ultra等客单价约5000元的机型表现亮眼,AI影像、语义交互成为关注卖点 [2] 兴趣驱动型消费 - 宠物经济领域消费从基础喂养转向情感陪伴与精细化养护,宠物日用、宠物洗护美容、宠物出行装备GMV分别同比增长90.35%、58.74%、19.28% [3] - 运动户外成为热门赛道,运动鞋袜、户外服饰、户外装备等细分品类在开门红28小时均超百万GMV [3] - 旅游出行类消费需求提早释放,国际及长线出行热度攀升,欧洲、马尔代夫、韩国、日本、印尼成为出境游热门目的地 [3] 健康消费趋势 - 功能性健康产品与智能设备成为日常消费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健康管理”理念推动健康消费从“基础防护”向“精准干预”升级 [4] - 体检与检测服务需求释放,为父母赠送体检套餐成为表达孝心的重要方式,爱康国宾、瑞慈等品牌的体检套餐最受欢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