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动态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深夜食堂基金版:“稳”是穿越周期的力量
中国证券报· 2025-11-10 16:53
基金经理张容赫的投资方法论 - 投资核心目标是提升客户体验,避免组合出现大幅长期亏损,使收益率曲线平滑向上延伸,并帮助投资者省去择时烦恼 [2] - 方法论强调“稳”的艺术,其底层逻辑是基于宏观研判的主动布局,以更宽视野、更长周期、更均衡组合争取可持续回报 [1] 投资布局逻辑 - 投资体系基石为“万物皆周期”,不做追热点的短期交易,精力集中于宏观研判,从周期拐点中寻找被低估的机会 [3] - 通过判断未来经济走向、企业盈利趋势和市场流动性进行布局,例如预判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而增配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 [3] - 关注被市场冷落的“白马股”,因其未来走势与经济及利率水平密切相关,在资产成交占比与换手率急剧攀升时保持冷静,在长期冷落、估值合理时重点布局 [3] 组合动态平衡策略 - “稳健”并非持股不动,而是对组合进行灵活调整以应对市场风格切换,通过动态平衡守住组合稳定性 [4] - 调整逻辑清晰:逐步降低波动大、估值偏高资产的仓位,慢慢提升有性价比、具备反转动能资产的权重,例如对银行股进行果断减持与重新增持操作 [4] - 组合仓位保持中性,结构上配置核心资产、红利资产、科技成长等多方向,通过分散持仓扛住短期排名压力,从容等待左侧资产调整 [5] 当前市场环境下的策略价值 - 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后得而复失,市场呈现结构性特征,全A股涨幅中位数远低于指数涨幅,赚钱效应不普遍 [5] - 在此震荡市中,“稳”的价值凸显,通过从波动率视角管理风险控制组合波动,使整体回撤显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6] - 稳住组合“基本盘”方能在震荡市中不慌不乱,等待真正行情机会,投资被视为长跑,平稳有序的节奏比冲刺速度更重要 [6]
富贵险中求,风控怎么做?
虎嗅· 2025-10-21 07:54
风控策略的动态平衡理念 - 风控策略应是动态的,追求动态平衡,而非一成不变 [1][3] - 不存在绝对合适的风控标准或内控制度,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2][4][5] 决定风控策略的四个核心要素 - **项目本身的风险**:需评估产业链长短、资金压力、账期、商业模式、法律法规、环保及杠杆等因素 [6] - 通过尽职调查判断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盈利能力及难度,项目可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 [7] - 即使项目处于灰色地带或有违法风险,亦可参与,但需将此因素纳入考量 [8] - **参与项目人员的风险**:同一项目由不同人员执行可能导致不同结果,低风险项目可能因人员问题转为高风险 [9][10][11] - 人员评估包含专业能力(技术、团队影响、公司治理、商业认知)及团队关系、信用、个人情况等 [12][13] - 需关注个人风险(如赌博等不良嗜好),因其可能牵连项目,应建立完整的用户画像进行全面了解 [14][15][16] - **对项目的掌控力**:体现为投资机构的行业能力与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17][18] - 合格的投资人应具备接盘能力,即在项目运营出现问题时能接手并扭亏为盈 [19][20] - 投资人应是行业大佬,拥有深厚资源与辉煌战绩,能够真正赋能,而非仅提供系统或介绍资源 [21][22] - 掌控力意味着比项目方更懂行,能消除信息差与滞后,避免被动局面 [23][24][25] - 投资机构应追求专精而非规模,需在特定行业深耕以具备影响力甚至制定规则 [26][27] - 许多职业投资人缺乏大型公司管理经验,导致实践能力与掌控力不足 [28][29][30] - 掌控力不仅包括能力,还包括通过条款条件获得的权利,二者结合才能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风控策略 [33][34][35] - 即使项目风险高、人员一般,但若掌控力强、权利多,项目仍可进行 [36] - **项目时间周期**:资产持有时间长短直接影响风控策略的选择 [37][38][39] - 需考虑市场、经济、技术、项目发展及人员情况随时间的变化,长期持有变数更多 [40][41][42][43] - 短期策略可偏向投机,快速进出;长期策略则需谨慎,避免考验人性,并考虑实物资产配置 [44][45][46][47][48] - 风控策略需随持有时间调整,时间会改变项目、人员及投资人自身的掌控力 [49][50][51] 四要素的综合应用与重要性排序 - 风控策略、谈判条件及取舍需基于事、人、掌控力、时间四点综合决定 [52][53] - 按重要性排序为:掌控力 > 事 > 时间 > 人,因不懂行业易导致被动受骗,而人的因素相对最不重要 [54][55][56] - 掌控力包含对项目与人员的双重掌控,是一种顶级能力 [57] - 尽职调查即基于四要素进行论证,评估风险、筹码及对方底线 [65] - 允许承担风险以追求高回报,但必须清醒认知风险所在与底线,而非盲目投资 [66][67]
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任何形式的“脱钩”都违背中欧利益 | 聚焦世界中国学大会
国际金融报· 2025-10-14 21:12
会议概况 -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于10月14日上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开幕式及主论坛 [1] - 会议主题为“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包含开幕式、主论坛、5场平行分论坛及多项配套活动 [1] - 超过50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并进行深入探讨交流 [1] 核心嘉宾观点 - 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开幕式致辞,强调中欧应当合作共同塑造未来 [1] - 普罗迪两度出任意大利总理,并曾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被誉为意大利工业经济学派奠基人之一 [3] - 普罗迪在2019年至2024年担任中意慈善论坛联合荣誉主席,为中欧慈善合作与交流搭建桥梁 [3] 中欧关系定位 - 当前中欧关系处于关键转折点,未来走向由“合作”、“竞争”、“管控”三个关键词定义 [3] - 中欧战略性合作是压舱石,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和全球供应链稳定等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 [3] - 任何形式的“脱钩”都违背双方利益,“战略性合作”仍是双方关系的主基调 [3] 合作路径与挑战 - 中欧合作在当今时代至关重要,合作是双方的指南针 [3] - 未来核心挑战不在于消除竞争,而在于如何“管理竞争” [3] - 双方需要通过坦诚对话建立有效的“护栏”机制,防止良性竞争滑向对抗或冲突 [3] 未来合作目标 - 中欧合作最终目标是在务实主义与战略互信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4] - 以此为基础,中欧方能超越分歧,共同塑造一个稳定与繁荣的未来 [4] - 中欧合作至关重要,需要智慧与合作来共同塑造未来 [5]
远海追风添“利器”——全球首台十六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完成一体化组装
科技日报· 2025-10-09 16:40
项目核心信息 - 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风电机组“三峡领航号”于10月1日在广西北海铁山港区完成一体化组装,即将启程至离岸70公里、水深50多米的位点 [1] - 该机组年发电量约4465万千瓦时,其半潜式平台能抵抗17级台风 [1] - 项目依靠协同攻关,打通了海上风电产业链全链条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团队提出“韧性”理念,在深远海极端环境下寻求动态平衡,而非追求绝对稳定 [2] - 采用一体化设计,将风机、浮体、系泊系统视为整体进行仿真计算,历经10次方案迭代、5次浮体结构造型更新、数十项核心参数修正 [2] - 通过主动压载系统实现平台倾斜不超过3度,该系统利用900吨水在三个水仓间流动 [2] - 从“刚性”到“韧性”的转变带来显著效益:单位兆瓦用钢量下降近半,年发电量提升3% [2] 行业意义与发展模式 - 全球80%以上的海上风能资源分布于水深超60米海域,中国50米水深海域风能储量是近海的2至3倍 [3] - 项目展示了“国家攻关、技术突破、成本下降、市场扩张”的破局模式,推动行业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3] - 项目实现了关键零部件100%国产化,并形成技术突破、装备升级、产业发展、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环 [3] - 依托该项目,中国漂浮式风电在基础结构、系泊系统、动态电缆和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形成行业标准,“三峡领航号”成为国内首个入级中国船级社的漂浮式设施 [3]
雪球资管旗下丹书铁券荣获中国基金报英华“三年期股票策略产品示范案例”
搜狐网· 2025-09-19 21:43
奖项荣誉 - 雪球资管旗下丹书铁券私募基金于2025年9月17日荣获第十届中国私募基金英华奖“股票策略三年期产品示范案例” [1] - 中国私募基金英华奖评选通过定量指标如收益率、规模、回撤、风险调整收益以及定性评估如投资策略、投研体系、风控流程等多维度综合评定 [1] - 雪球资管在2025年还获得中信建投“潜龙杯”优秀私募管理人奖项 [11] - 公司过往荣誉包括2024年度金长江奖快速成长私募基金公司、中国银河证券星耀管理人俱乐部优秀管理人、朝阳永续私募优秀管理人、火富牛私募龙虎榜优秀管理人以及2023年华曜奖新锐私募基金管理人 [11] - 策略奖项方面,2025年获得广发证券“智汇杯”量化多头和主观多头重量组奖项,2024年获得金长江奖年度新锐私募基金经理、广发证券私募实盘大赛主观多头重量组亚军及复合策略重量组季军等多项荣誉 [12] 投资策略与理念 - 丹书铁券基金采用“价值与成长”双轮驱动策略,通过灵活调整持仓结构实现攻守兼备 [4][5] - 产品构建“科技成长 + 低波红利”的哑铃型组合策略,重点配置港股,同时覆盖A股与美股 [4][5] - 操作理念强调动态平衡与严守估值纪律,坚持“风险是涨出来的,价值是跌出来的”原则,操作上“上涨逐步分散,下跌逐步集中” [6][7] - 投资组合行业布局覆盖公用事业、能源、通信、互联网、医药等多个行业,保持相对均衡以控制风险并追求长期复利 [8] 市场观点与行业前瞻 - 对创新药行业,当前更注重个股筛选,规避仅靠业务合作炒作、财务薄弱的企业,重点关注财务稳健且未来两三年利润可兑现的优质公司 [9] - 在当前市场炒作氛围较浓的环境中,坚持回归业绩基本面,偏向于在结构性市场中发掘估值合理的好公司 [9] - 产品成立七年来始终秉持独立判断、聚焦确定性的原则,以冷静理性的研判力争穿越市场周期 [9] 公司背景与规模 - 雪球资管定位为前沿资产配置理论实践者,秉持“厚雪长坡、成就客户、严守风控”价值观与“长期主义”、“科学配置”投资理念 [10] - 公司旗下有上海斯诺波、北京雪球私募两家独立运作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自2015年起总体管理规模突破百亿 [10] - 核心策略涵盖风格多元的股票多头策略与长雪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并已跻身同类产品头部 [10]
沪指创近4年新高,机构:A股处于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40
亚太股市表现 - 沪指持续走强,盘中突破3674.4点,创2021年12月17日以来新高,截至10:00达3677点 [2] - 沪深两市开盘半小时成交额突破6100亿,较昨日放量超300亿,预计全天成交约1.95万亿 [4] - 全市场超1800只个股上涨,军工股活跃,长城军工10天7板,中兵红箭等多股涨超5% [4] 行业板块动态 - 算力硬件股持续活跃,新易盛、中际旭创、工业富联等续创历史新高,光库科技20CM涨停 [5] - 科技成长板块受关注,AI应用、算力链、光模块等TMT方向或迎估值修复,创新药与CRO基本面改善 [7] - 券商、保险行业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红利板块仍具配置价值,契合低风险偏好资金需求 [7] 市场趋势分析 - 流动性驱动下大盘上行趋势稳固,无风险利率下行及海外美元流动性外溢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5] - 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或成慢牛行情重要驱动,A股有望冲击2024年高点 [5] - 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本轮行情,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5] 投资策略建议 - 个股α逻辑重于行业β逻辑,科技成长估值修复机会值得重视 [7] - 采取"哑铃型"策略,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跟踪政策信号与外资动向 [8] - A股供应链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港股科技互联网属性突出,可双向把握科技股机遇 [9]
美国如果7月降息,中美之间将出现三年左右的动态平衡
搜狐财经· 2025-07-27 23:12
美联储降息的核心动机 - 美联储7月降息决策旨在刺激经济增长 主要针对美国高通胀和就业市场不确定性 [3] - 降息背后反映美国财政刺激政策(大而美法案)消耗财政盈余 需通过货币宽松维持经济刺激力度 [3] - 货币政策实质是通过债务扩张和印钞暂时拉动经济增长 确保短期经济繁荣 [3] 中国应对策略与经济影响 - 中国可能通过量化宽松(QE)维持流动性充裕 而非直接调整利率 以支持经济稳定性 [5] - 政策重点在于房地产市场的去杠杆化和债务清理 应对长期存在的房地产泡沫风险 [5] - 中美货币政策差异或形成三年动态平衡期 中国通过流动性管理缓解内外压力 [5] 全球溢出效应与连锁反应 - 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已导致经济过度依赖宽松政策 可能进一步受美国降息冲击 [8] - 新兴市场国家或面临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压力 政策调整将引发全球资本流动重构 [8] - 欧元区等其他主要经济体需应对美国降息的溢出效应 可能调整自身货币政策 [8] 资产价格与资本流动影响 - 美元走弱或导致人民币相对升值 影响进出口价格及国内商品定价 [8] - 全球资本可能转向中国市场 股市及房地产等领域将迎来资金流动变化 [8] - 全球宽松趋势或推动资产泡沫膨胀 加剧资源重新配置与财富分配 [10] 长期经济格局演变 - 未来三年中美或形成货币平衡 既是抗衰退手段也是货币主权博弈的延续 [10] - 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将重塑经济增长速度与国际投资格局 [6] -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最终传导至居民储蓄、投资及消费行为 [12]
视频|华夏基金指数大会圆桌实录:三位投资者的指数投资进阶之路与获得感提升密码
新浪基金· 2025-06-28 20:10
专题:华夏基金一年一度指数大会 - 华夏基金年度指数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投资坦白局",分享指数投资历程、策略心得与认知蜕变 [1] 一、投资画像:从"小白"到"老手"的多元样本 - 熊思远从捕捉"阿尔法收益"转向指数投资与多元配置,注重通过指数增强产品创造超额收益 [2] - 丁颖用20年时间完成从"盲目跟风"到"主动管理"的转变,持仓从90%债券调整为60%-80%债券+权益类配置 [3] - 任帅从银行定存到互联网理财"踩雷",再到通过基金工具试水科技赛道,逐步建立投资体系 [4] 二、核心策略:指数投资的"攻守之道" - 丁颖采用"逆向择时+动态平衡"策略,商品类资产占比不超过5%,60%-80%仓位配置利率债作为"压舱石" [5] - 熊思远经历四阶段认知迭代,从炒股失败到布局多元资产,如今聚焦中证500指增等超额产品 [6] - 任帅依托科技从业者身份,关注AI、创新药等科技赛道,通过工具辅助小仓位试水热门赛道 [7][8] 三、避坑指南:从教训中提炼的"生存法则" - 警惕"拥挤度陷阱",避免热榜基金和明星基金经理路演密集的信号 [9] - 拒绝"无脑定投",需结合趋势判断,下跌通道中可暂停或减少投入 [9] - 行业指数波动远高于宽基,新手最好用5%以内资金试水 [9] 四、给投资者的"一句话箴言" - 丁颖强调"带着觉知投资,管理好仓位,忍住挨打的时候,在人声鼎沸时及时止盈" [9] - 熊思远建议"找到一组长期上涨的好资产,均衡配置,逢低定投,为自己创造持续赚钱的账户" [9] - 任帅鼓励"找到属于自己的'上涨指数',让生活向上冲冲冲" [9] 结语:指数投资的本质 - 指数投资的获得感源于认知升级与策略迭代,借助专业平台工具和产品建立"分散配置+逆向择时+风险可控"的投资框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