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稳定

搜索文档
回购增持双轮驱动 深市龙头公司领衔释放积极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9-04 22:05
核心观点 - 深市上市公司通过大规模回购和增持计划传递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及发展前景的信心 为市场稳定和活力注入动力 [1][2][4] 回购计划 - 深市累计推出251单回购计划 拟回购金额上限达707.73亿元 [1] - 8月以来14家公司新推回购方案 包括中绿电拟回购6184.28万至9276.42万元、长盈精密拟投入0.5亿至1亿元、晶澳科技拟投入2亿至4亿元 [2] - 宁德时代继去年完成27.1亿元回购后 今年再推40亿至80亿元大额回购计划 [3] 增持计划 - 深市累计推出104单增持计划 拟增持金额上限达312.9亿元 [1] - 青岛银行股东计划增持2.33亿至2.91亿股 山西高速实控人拟增持3000万至6000万元 [4][5] - 格力电器股东京海互联完成近21亿元增持 力度接近计划上限 [5] 市场影响 - 回购增持行为缓解市场短期波动担忧 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并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 [1] - 产业资本通过增持释放对国企估值修复的积极信号 体现对市场底部区域的理性判断 [5] - 真金白银的资本运作成为稳定预期、修复估值的重要力量 [5]
汇金上半年大举增持ETF 持仓市值高达1.2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经济观察网· 2025-09-01 09:41
经济观察网证券日报统计公募基金2025年半年报发现,截至6月末,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 称"中央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央汇金资产")合计持有股票 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值1.28万亿元,较去年年底增加近23%,创历史新高。其中,上半年, 中央汇金资产大举加仓股票ETF,6月末持有的股票ETF数量是去年年底的1.58倍,多只宽基ETF获得10 亿份级别以上的增持。 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中央汇金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发挥着类"平准基 金"作用。中央汇金大举增持ETF,既反映了对当前市场价值的认可,也体现了维护市场稳定的决心, 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
中央汇金大举增持ETF释放三大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9-01 01:12
中央汇金持仓动向 - 中央汇金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达1.28万亿元 较2024年底增加近23% 创历史新高 [1] - 中央汇金资产上半年大举加仓股票ETF 6月末持有数量为2024年底的1.58倍 多只宽基ETF获10亿份级别以上增持 [1] 市场稳定作用 - 中央汇金作为资本市场"国家队" 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 维护市场稳定 [1] - 在市场非理性下跌时期入场 例如2025年4月7日A股大幅波动时增持ETF并承诺继续增持 [2] - 通过增持宽基ETF稳定整体市场信心 因ETF跟踪市场指数并投资一篮子股票 [2] 对市场估值认可 - 中央汇金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 认为总体估值处于相对历史低位 [3] - 增持行为本身是对市场估值水平的肯定 显示市场进入价值投资区间 [3] - 通过增持宽基ETF而非个别股票 体现对A股市场整体投资价值的认同 [3] 投资理念引导 - 中央汇金投资周期较长 注重长期价值 向市场传递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4] - 对普通投资者提示关注市场整体趋势 可通过指数化投资工具参与市场 [4] - 对机构投资者而言 增持行为坚定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信心 促进加大优质资产配置 [4] 经济基本面信心 - 宽基ETF跟踪沪深300、中证500等指数 代表中国经济核心资产 [3] - 增持行为相当于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投下信任票 [3] - 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推进 A股上市企业质量提升 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企业占比持续增加 [3]
中央汇金公司有关负责人就2025年4月7日公告答记者问
新华网· 2025-08-12 13:58
问:中央汇金公司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 二是现金流充足稳定。中央汇金公司每年获得稳定的现金分红,可动用的自有资金规模较大。 答: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目前是二十多家金融机构 的控参股股东。中央汇金公司一直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 着类"平准基金"作用。自2008年以来,中央汇金公司多次参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工作,积极提升资本市场 的内在稳定性。 答:中央汇金公司坚定看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根本在于看好中国经济的光明未来。当前,我国高质量 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更加稳固,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坚强 的基本面支撑。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而 深刻的变化。作为长期机构投资者,中央汇金公司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积极支持资本市 场健康发展。 问:中央汇金公司如何看待当前A股配置价值? 答:中央汇金公司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随着资本市场投资融资综合改革深入推进,A股上市企 业质量稳步提升,代表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上市企业占比持 ...
财经聚焦丨落地逾7个月,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新工具有何进展?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2024年10月18日,20家证券、基金公司开展互换便利首次操作,操作金额500亿元。期间,中国人 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组织金融基础设施紧密配合,快速完成证券质押、互换品过户和跨市场转托管,确 保互换便利操作平稳落地。 约两周时间,相关证券、基金公司全额完成首批操作,并根据市场情况稳步融资、投资。不到两个 月,超过90%的融入资金投进A股市场。 2024年12月31日,中国证监会扩大互换便利参与机构范围,在首批20家参与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分 类评价、合规风控等条件增选了20家参与机构,形成了40家备选机构池。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题:落地逾7个月,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新工具有何进展? 新华社记者刘羽佳、吴雨 2024年10月,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启动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正式设 立。如今,这两项为支持资本市场而创设的新工具落地已逾7个月,有哪些新进展值得关注? 互换便利有序开展 市场反响积极正面 互换便利自创设以来,已有序开展了两次互换便利操作,累计金额1050亿元,市场反响积极正面。 今年4月7日,A股出现较大跌幅,多家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积极组织开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 增持专项行 ...
政治局会议,怎么看、怎么办?
2025-08-05 11:20
政治局会议纪要分析 宏观经济形势 - 上半年GDP增长5 3% 下半年只需实现4 6%至4 7%增长即可达到全年目标[1] - 短期内可接受未来两三个月经济一定程度下行 政策将适时加力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1][3] - 2026-2030年期间中国将努力保持GDP增速在4 5%至5%之间以实现2035年翻番远景目标[13] 反内卷政策 - 相比7月1日财经委会议 此次会议删除"低价"一词 表明政府不希望引起过分波动[1][5] - 财经委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改为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更合理化并尊重市场规则[5] - 未来大半年反内卷将持续成为市场热点 涉及钢铁、煤炭及新兴行业但力度节奏较温和[5] 房地产行业 - 会议罕见未直接提及房地产 转为强调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6] - 总体态度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以各种更新为主而非大规模建设[6] - 国家锁定稳住核心城市房价 北上广深进一步放开限购限售概率较大[8] - 广州已计划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土地收储方面可能有进一步政策优化[8] 资本市场 - 政府明确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巩固回稳向好势头 调整视为配置机会[1][9] - 8月至9月初因大阅兵活动政府将更强调股市稳定[9] - A股市场若有调整将是机会 10年国债利率目前1 7% 下半年可能回到1 6%以下[14][1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未直接提降准降息 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继续使用结构性工具[3][10] - 短期内(8-9月)明显降息可能性小 若7-8月数据明显下滑 下半年可能10月后降息[10] - 财政政策短期内不太可能增加预算或增发国债 若加码将在8月底或10月底决定[10] 消费领域 - 转向培育服务消费为新增长点 如餐饮和旅游[3][11] - 3-6月消费增速平均5 5% 6月以旧换新效果回落 未来可能降至4%左右拖累GDP约0 2个百分点[11] 出口形势 - 中美贸易谈判延长 关税保持20%反倾销税和10%全球关税 总计超30%[12] - 4-7月出口强劲因抢出口逻辑难以持续 未来几个月出口压力较大[12] 政策基调与市场风格 - 下半年政策基调围绕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布局展开[13] - 7月政治局会议符合基本预估 市场风格预计延续当前态势[16]
聚合力、夯根基、建机制!筑牢韧性根基,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3:53
市场表现与规模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1] - 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且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 - 中国资产价格走出格外引人注目的上升曲线 [2] 政策支持与监管举措 - 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并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 [1] - 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于2024年9月24日联合出台一揽子提振资本市场的增量政策 [2] -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落地见效并出台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举措 [2] - 中央金融办联合多部委于2025年1月22日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引导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加大入市力度 [4] - 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并优化收费模式 [4][5] 资金流动与投资者行为 - 社保、保险、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A股超过2000亿元 [4] - 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2025年合计约27亿元为去年同期自购金额的3倍多 [5] - 中央汇金增持ETF、新基金发行提速、保险银行理财增量资金进场及外资持续流入 [4] - 上市公司采取回购增持等多种方式维护股价稳定 [2] 企业盈利与行业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四分之三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3] -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3] 机制建设与改革方向 - 监管层合力建立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并多举措维护市场稳定 [2] - 稳市政策工具储备充足且"短期流动性支持+中长期改革红利释放"为政策提供支撑 [7] - 类"平准基金"作用发挥有利于校正资本市场超调和稳定预期 [3] -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并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1][3]
聚合力、夯根基、建机制!筑牢韧性根基,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 2025-07-30 08:08
中国资本市场稳中向好态势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 - 证监会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 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1] - 2025年一季度75%的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 [4] 政策组合拳稳定市场 - 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提振投资者信心 9月三部门联合出台增量政策 推动新"国九条"落地 [3] - 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 社保基金 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 [7] - 公募基金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优化收费模式 将投资者盈亏纳入考核 改善"重规模轻回报"问题 [7] 中长期资金入市机制 - 1月22日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方案》 引导保险 社保 年金等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7] - 公募基金自购权益类基金金额达27亿元 为去年同期的3倍多 [8] - 长周期考核促使机构关注企业基本面 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提升A股整体质量 [8] 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 政策工具储备充足 "短期流动性支持+中长期改革红利"双轮驱动 [11] - 需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加大分红回购力度强化投资者回报 [11] - 全面启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固本培元 推动改革举措落地 [11]
解读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丨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07:11
"一系列政策信号彰显出国家层面对资本市场战略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提升。"章俊表示,随着"持续稳定 和活跃资本市场"表述常态化,稳的成效已显现,政策重心已转向结构性增效,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 场内生动力。 从市场表现来看,当前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持续提升,2025年一季度有 四分之三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特别是"科技叙事"引领发展浪潮,半导体、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分别 同比增长明显,这既是稳市场的成果,也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创造了坚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原标题:解读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丨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这个夏天,中国股市升腾着澎湃活力,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回稳向好 的态势不断巩固。随着2025年走过半程,我国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超预期的外部冲击,市场韧性增强,预 期改善,"稳"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半年的标签。 稳的力量还在不断汇聚。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 好态势。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稳股市"已成为提振信心、稳定预期的关键抓手,政策 重心已转向结构性增效,强调以深 ...
筑牢韧性根基 打造资本市场“稳”字标签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46
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指数持续震荡上行 市场回稳向好态势不断巩固 [1] - 2025年一季度有四分之三A股上市公司实现盈利 半导体和消费电子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明显 [3] - 中国资产价格走出上升曲线 中央汇金公司、社保基金、证券基金机构等积极投入维护股价稳定 [2] 政策支持 - 监管层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 包括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文件 推动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举措落地 [2] - 中央金融办联合多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引导保险、社保、年金等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年内累计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 [4] -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优化收费模式 促使基金注重长期收益 [5] 资金动向 - 公募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合计约27亿元 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 [5] - 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 引导资金向优质资产集中 [5] - 中央汇金增持ETF 新基金发行提速 保险和银行理财增量资金加快进场 上市公司增持回购数量增加 [4] 改革方向 - 政策重心转向结构性增效 强调以深化改革释放市场内生动力 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 [1][3] - 需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 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加大分红回购力度 强化投资者回报 [7] - 全面启动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 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固本培元 推动改革举措平稳落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