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扩容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大疆入场扫地机行业 继续看好清洁电器品类渗透率提升与业内龙头的成长性
智通财经· 2025-08-10 21:30
大疆进军扫地机行业 - 大疆发布ROMO系列正式进军扫地机行业,透明机身与透明基站设计成为最大亮点,彰显科技美学底蕴 [1][2] - ROMO系列硬件配置与行业头部品牌基本匹配,但价格高出行业旗舰均价 [2][3] 产品定位与技术特点 - 大疆采用"双目视觉+三激光雷达"组合,具备毫米级避障精度,但对算法与芯片性能要求最高 [3] - 透明机身与透明基站设计为行业首创,硬件采用顶级用料 [2][3] - 产品定位高端,定价普遍高于同配置传统企业产品 [3] 市场竞争格局 - 预计5000+价格段大疆将有一定突破,P系列硬件不逊于市场主流旗舰机型 [4] - 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大疆S/A系列与竞品差异较小,传统厂商仍占优势 [1][4] - 海外市场大疆暂无扩张计划,对格局影响较小 [1][4] 行业影响 - 大疆入场为扫地机品类提供科技背书,带动消费者教育与市场扩容 [1][5] - 行业处于由早期市场向大众市场跨越的关键阶段,大疆入局将加速渗透率提升 [5] - 继续看好清洁电器品类渗透率提升与业内龙头的成长性 [1][5]
释放三大核心信号,解读《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仪器信息网· 2025-06-03 09:58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发布《北京高端科学仪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攻关,推动北京成为全球高端科学仪器创新策源地,释放技术突破、市场扩容和生态协同三大核心信号 [2][3][22] - 计划提出到2027年实现50款以上整机产品研制、30项以上关键部件突破,培育2家年营收超30亿元龙头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 [29] - 厂商需把握技术突破、场景落地、生态协同三大路径,在2025-2027年窗口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22] 技术攻关 - 重点突破激光器、超高真空等1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研制50款整机产品及30项关键部件(如高性能探测器、分离控制部件) [4] - 推动AI与科学仪器融合,开发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光学计算成像系统等前沿设备,建设"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经开区) [4][30] - 厂商建议参与"揭榜挂帅"机制研发关键部件,布局AI赋能产品(如AI辅助质谱仪),聚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集成电路等细分领域 [5][30] 市场拓展 - 推动"制造商+用户"应用试点,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示范应用,鼓励高校优先采购国产仪器并纳入首台(套)目录 [6][34] - 建设"黑灯实验室"实现全自动检测,推动仪器向系统化解决方案升级 [7][32] - 厂商建议绑定高校、医院需求开发定制方案,争取首台(套)政策,构建"仪器+耗材+服务"一体化生态链 [8][9][34] 生态协同 -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链主+配套"格局,建设中试服务平台缩短研发-量产周期,整合京津冀上下游资源打造全产业链 [10][11][12][38] - 厂商建议通过并购补齐核心部件短板(如激光器),利用中试平台加速量产,参与京津冀区域梯度分工 [13][38] 资本与政策支持 - 设立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定向支持科学仪器,推动企业纳入"服务包"提供上市辅导、税收优惠 [14][15][36] - 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国际认可度,厂商建议对接政府基金、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16][18][39]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实现50款以上整机产品、30项以上关键部件突破,形成"1+3"产业格局(怀柔、海淀、昌平、经开区) [29] - 培育2家年营收超30亿元龙头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80家专精特新企业,建成中试服务平台和验证评价平台 [10][29][33] 重点任务 - 突破关键技术和标志性产品:开展AI赋能、量子测量等前沿研究,研制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领域整机及关键部件 [30][31] - 强化成果转化: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和中试平台,通过"揭榜挂帅"加速产业化 [32][33] - 推进应用示范:在生命科学、集成电路等领域开展基因测序仪、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示范 [34][35]
上声电子: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承压,25年关注产能爬坡及内部增效-20250507
华创证券· 2025-05-07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34.9 元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产能爬坡情况下,业绩近两个季度承压,但全年维度看表现并不弱,且行业增配、公司增长的逻辑仍在兑现 [8] - 公司的核心投资要点在于市场扩容、ASP 提升、国产替代及商业模式变革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27.8 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 2.35 亿元、同比+48%;1Q25 营收 6.4 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 0.27 亿元、同比-53% [2] - 4Q24 公司实现营收 7.82 亿元、同环比+7%/+3%,归母净利 0.46 亿元、同环比-12%/-42%;1Q25 营收 6.36 亿元、同环比+6%/-19%,1Q25 归母净利 0.27 亿元、同环比-53%/-40%;4Q24 净利率为 6.0%、1Q25 为 4.1%,而 3Q24 超过 10% [8] 具体指标分析 - 毛利率:4Q24 毛利率 22.1%、同环比-5.7PP/-6.7PP,1Q25 为 20.6%、同环比-4.0PP/-1.5PP,一方面是年降、另一方面合肥工厂爬坡折旧人工成本较高、捷克工厂延续亏损。2024 年全年合肥工厂 2200 万营收、2400 万亏损;捷克工厂 1.1 亿营收、1400 万亏损 [8] - 费用率:4Q24 三费率 13.3%、同环比-2.3PP/-2.9PP,1Q25 三费率 15.2%、同环比-1.8PP/+1.9PP。1Q25 人民币兑欧元 1Q 贬值,汇兑收益测算约 1200 万、1Q24 为亏损 300 万 [8] - 减值:1Q25 损失 700 万、1Q24 为盈利 400 万、4Q24 为损失 1900 万 [8] - 非经:1Q25 政府补助 340 万、同环比-1600 万/+130 万 [8] 核心投资要点 - 车载扬声器随消费升级不断增配从而推动行业扩容。上声 2024 年全球市场份额已超 15%,国内份额第一,远期销量有望从当前 9000 万只进一步升至 1 亿只+ [8] - 高端声学系统上车,公司成为国产替代先锋、推动行业趋势。公司目前基本覆盖大部分新能源头部客户,未来客户及项目有望进一步扩大 [8] - 随产品升级,商业模式有望变化,壁垒及 ROE 有望提升。公司产品/业务从扬声器到声学系统,再到调音,价值量走高,商业模式从单一零件制造到系统部件制造,再到人力服务,壁垒相应变化、投资回报也有望相应变化,是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少有的三段模式变化型发展企业 [8] 投资建议 - 根据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将公司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预期由 3.39 亿、4.18 亿元调整为 2.84 亿、3.55 亿元,并引入 2027 年归母净利预期 4.31 亿元,对应增速+21%、+25%、+21%,对应当前 PE 16 倍、13 倍、10 倍 [8] - 维持公司 2025 年目标 PE 20 倍,目标价相应调整为 34.9 元 [8]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2,776|3,356|3,921|4,522| |同比增速(%)|19.3%|20.9%|16.9%|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235|284|355|431| |同比增速(%)|47.9%|20.7%|25.0%|21.5%| |每股盈利(元)|1.44|1.74|2.18|2.65| |市盈率(倍)|19|16|13|10| |市净率(倍)|2.8|2.6|2.3|1.9| [9]
上声电子(688533):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承压,25年关注产能爬坡及内部增效
华创证券· 2025-05-07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 34.9 元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产能爬坡情况下,业绩近两个季度承压,但全年维度看表现并不弱,且行业增配、公司增长的逻辑仍在兑现 [8] - 公司的核心投资要点在于市场扩容、ASP 提升、国产替代及商业模式变革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 27.8 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 2.35 亿元、同比+48%;1Q25 营收 6.4 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 0.27 亿元、同比-53% [2] - 4Q24 公司实现营收 7.82 亿元、同环比+7%/+3%,归母净利 0.46 亿元、同环比-12%/-42%;1Q25 营收 6.36 亿元、同环比+6%/-19%,1Q25 归母净利 0.27 亿元、同环比-53%/-40%;4Q24 净利率为 6.0%、1Q25 为 4.1%,而 3Q24 超过 10% [8] 具体指标分析 - 毛利率:4Q24 毛利率 22.1%、同环比-5.7PP/-6.7PP,1Q25 为 20.6%、同环比-4.0PP/-1.5PP,一方面是年降、另一方面合肥工厂爬坡折旧人工成本较高、捷克工厂延续亏损。2024 年全年合肥工厂 2200 万营收、2400 万亏损;捷克工厂 1.1 亿营收、1400 万亏损 [8] - 费用率:4Q24 三费率 13.3%、同环比-2.3PP/-2.9PP,1Q25 三费率 15.2%、同环比-1.8PP/+1.9PP。1Q25 人民币兑欧元 1Q 贬值,汇兑收益测算约 1200 万、1Q24 为亏损 300 万 [8] - 减值:1Q25 损失 700 万、1Q24 为盈利 400 万、4Q24 为损失 1900 万 [8] - 非经:1Q25 政府补助 340 万、同环比-1600 万/+130 万 [8] 核心投资要点 - 车载扬声器随消费升级不断增配从而推动行业扩容。上声 2024 年全球市场份额已超 15%,国内份额第一,远期销量有望从当前 9000 万只进一步升至 1 亿只+ [8] - 高端声学系统上车,公司成为国产替代先锋、推动行业趋势。公司目前基本覆盖大部分新能源头部客户,未来客户及项目有望进一步扩大 [8] - 随产品升级,商业模式有望变化,壁垒及 ROE 有望提升。公司产品/业务从扬声器到声学系统,再到调音,价值量走高,商业模式从单一零件制造到系统部件制造,再到人力服务,壁垒相应变化、投资回报也有望相应变化,是当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少有的三段模式变化型发展企业 [8] 投资建议 - 将公司 2025 - 2026 年归母净利预期由 3.39 亿、4.18 亿元调整为 2.84 亿、3.55 亿元,并引入 2027 年归母净利预期 4.31 亿元,对应增速+21%、+25%、+21%,对应当前 PE 16 倍、13 倍、10 倍 [8] - 维持公司 2025 年目标 PE 20 倍,目标价相应调整为 34.9 元 [8] 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2,776|3,356|3,921|4,522| |同比增速(%)|19.3%|20.9%|16.9%|15.3%| |归母净利润(百万)|235|284|355|431| |同比增速(%)|47.9%|20.7%|25.0%|21.5%| |每股盈利(元)|1.44|1.74|2.18|2.65| |市盈率(倍)|19|16|13|10| |市净率(倍)|2.8|2.6|2.3|1.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