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规则

搜索文档
抖音电商:依据既定规则开放带货权限,不存在“0粉获取带货权限”渠道
快讯· 2025-07-01 14:03
抖音电商打击违规带货权限行为 - 公司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声称可售卖"0粉获取抖音电商带货权限"的教程 [1] - 平台强调严格依据规则开放带货权限 不存在此类违规开通渠道 [1] - 对于通过违规渠道开通的账号将采取永久封禁带货权限 冻结佣金 扣罚违约金等措施 [1] - 公司表示将坚决维护平台生态公平与用户权益 [1]
当88VIP红包成为“淘宝封号”的引线,足可以看出阿里内部的混乱
搜狐财经· 2025-06-20 01:54
淘宝88VIP会员体系分析 - 88VIP会员资格需用户淘气值达到1000分方可开通 价格为88元 开通后可享受淘宝生活会员和购物会员双重权益 升级为"全能会员"后可获得优酷 夸克 芒果TV等数十种阿里系及合作品牌年费会员[1] - 会员权益包括购物88折 退货免运费 免费寄快递 每日领红包等优惠 其中每日红包为2元无门槛红包 需当天使用[3][8] - 淘气值计算规则基于近12个月动态行为数据 每月8号更新 由购物分(55%) 互动分(35%) 信誉分(10%)三部分构成[4] - 购物分计算规则:实物类商品每消费250元积1分 数码家电类系数1.5(每167元积1分) 虚拟类商品系数0.5(每500元积1分) 月均5单以上可享1.5倍积分[5] - 互动分获取途径:带图评价每条15分 视频评价每条25分(月上限300分) 有效问答每条8分 被采纳答案20分(月上限200分)[5] - 信誉分影响因素:退货率低于行业均值30%加50分 实名认证 绑定手机 连续登录15天以上每月加20分[5] - 淘气值1000分达成路径:纯消费需数码类年消费16.7万元或服饰类25万元 结合互动行为可大幅降低消费门槛[9] 平台运营策略分析 - 淘气值体系本质是筛选高价值用户的工具 1000分以上用户年均消费是普通用户2.3倍 平台通过会员权益绑定这部分用户[9] - 平台通过"消费分+互动分"复合模型平衡商业利益 既鼓励真实消费又防止套利 高淘气值用户享有优先客服 极速退款等特权[9] - 88VIP每日红包规则存在设计缺陷 用户按规则使用红包购买低价商品(如2.01元定价商品)会被系统判定为"套取补贴"导致账号封禁[16][38][42] - 平台风控规则存在部门间矛盾 同样操作在88VIP部门视为合理而在淘宝部门可能判定违规 缺乏统一标准[44] 商家运营模式分析 - 部分商家开发出"攒单发货"模式应对红包规则 如设置2.01元商品价格 用户使用2元红包后实际支付0.01元 通过累积订单降低物流成本[16][24] - 案例显示中性笔成本1元+运费1.8元 定价2.01元/支 当用户购买两支时可盈利0.22元 依赖规模效应和物流成本优化[27] - 平台类目设置存在漏洞 同一商品可归入不同类目 某些类目允许设置长达120天的发货周期 为攒单模式提供操作空间[28][29] - 平台对商家违规认定标准模糊 同样经营模式的商家可能面临不同处理结果 客服解释前后矛盾[38][39][46] 平台治理问题 - 平台风控算法存在明显缺陷 将高频使用官方红包的正常消费行为误判为"套利" 且缺乏有效申诉渠道[42][46] - 客服体系存在严重问题 不同部门规则解释矛盾 同一问题多次咨询可能得到不同答复 缺乏统一标准[44][46] - 平台处罚机制不合理 买家使用红包导致商家被封 同一用户作为买家和卖家时可能因相同行为面临双重处罚[46][51] - 平台规则制定缺乏闭环性 既鼓励用户通过高消费获取会员资格 又将高频使用会员权益行为判定违规[51]
让创新窒息的苹果App Store竞价排名
钛媒体APP· 2025-06-06 14:38
你开发的应用程序想在App Store排在前面,需要付费,而且价高者得。2021年7月,苹果公司在中国大 陆地区的App Store中上线了搜索广告,许多用户在搜索App后首先出现的,并非自己想要的App,而是 广告推荐的App,而且一不小心可能就点了下载按钮,下错了App。对于中小创新公司及独立开发者来 说,因为推广预算不够,就只能排名靠后,也就越来越难被用户看到。这无疑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文 | IMS李檬 1976年,乔布斯与朋友在车库中用1300美元创立苹果公司时,曾豪言壮语:"创新没有极限!只要敢 想,没有什么不可能。"那时的苹果,是颠覆者、是梦想家,不断用惊艳的技术重新定义行业边界。 这家曾以创新颠覆行业的公司,如今正面临平台规则正与创新生态的平衡挑战。App Store的竞价排名 机制,正是这一矛盾的缩影。 开发者的曝光机会被明码标价,用户的体验被商业利益裹挟。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生态的恶化。App Store通过掌控流量入口,不断蚕食开发者的收益,迫使创新者要 么屈服于高昂的推广成本,要么黯然退场。创新不再令人感到激动,而是成了一种门槛高、回报低的累 活。当越来越多的创新者感到窒息时,苹果多年构 ...
2025年618,你一定要关注的8大趋势
混沌学园· 2025-06-03 15:36
618大促新趋势分析 1 618出海趋势 - 中国商品通过618大促加速出海,阿里国际站"美国专场"上线恰逢中美贸易政策调整后的90天黄金窗口期,外贸订单激增[5] - 淘宝登上多国APP下载版前二,支持包邮到澳大利亚等国家[6][8] - 中国供应链优势和成本竞争力在全球无可替代,面对紧急补货或新品开发时响应速度远超其他国家[8] - 中国企业展现出对全球贸易格局变化的敏捷适应力,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价值链更高层级攀升[9] 2 平台规则简化 - 淘宝天猫取消"满200减20"等跨店满减玩法,改为"官方立减"或"商品直降"[10] - 抖音电商主推"一件立减"、"官方补贴"和"特价秒杀"等直观促销形式[10] - 京东优惠趋向直接降价和补贴,通过"百亿补贴"、"国家补贴"等叠加[10] - 平台规则从复杂计算转向"傻瓜式"简化,让购物体验回归简单本质[13] 3 极致性价比回归 - 消费者更注重商品价值,将价格、品牌、质量、物流、服务等因素综合考量[15] - 消费者开始关注源头工厂、ODM/OEM品牌,追求"XX平替"[15] -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促使消费者追求理性消费和最大化价值回报[15] - 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体验指标成为获取用户的重要指标[15] 4 个性化定制与小众品牌崛起 - Z世代消费者通过消费表达独特自我,非标品市场获得巨大发展空间[17] - 定制化T恤、刻字首饰、手绘帆布包等个性化商品销量增速迅猛[17] - 消费者愿意为独特性、稀缺性及背后的故事买单,即使价格略高[17] - 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和细分化格局,大品牌需融入个性化元素[18] 5 内容与电商深度融合 - 小红书与淘天推出"红猫计划",京东打通小红书直链功能[19] - B站的"京火计划"持续升级,UP主推荐视频下方嵌入京东商品链接[19] - 平台间"拆墙"让"种草即拔草"购物链路更顺畅,提升购物体验[21] - 电商平台从商品货架转向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的社区[21] 6 即时零售加速渗透 - "线上购物,线下1小时甚至半小时达"模式扩展至日用品、美妆个护、数码配件等品类[23] - 电商巨头与线下商超、便利店、品牌专卖店深度合作[25] - 即时零售成为电商领域增长最快赛道之一,未来将细化服务颗粒度[25] - 商家需加强O2O布局,提升门店数字化运营能力和履约效率[26] 7 品质服务成为新王牌 - 平台不再一味高喊"全网最低价",重心转向商品品质、物流速度和售后服务[27] - 拼多多策略微调,从"全网最低"调整为"店内最低"或"同款同价"[27] - 电商行业从价格战时代迈向注重品质、服务和用户体验的精细化运营[27] - 未来竞争将是品牌力、供应链管理、物流效率和售后服务水平的全面比拼[27] 8 以旧换新激活市场 - 家电、数码等领域以旧换新订单增长显著,苏宁易购五一期间订单增长57%[30] - 电商平台和品牌商推出更丰厚补贴方案,老旧冰箱可折价数百甚至上千元[30] - 国家政策引导和财政补贴有效释放居民潜在消费需求[30] - 模式从家电数码拓展到更多耐用品,构建循环经济模式[31] 9 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 县域、乡镇成为品牌深度布局、电商平台争相掘金的新大陆[32] - 电商平台针对下沉市场推出工厂直销、农产品上行等定制化商品[32] - 下沉市场庞大人口基数和未被充分挖掘的消费需求成为新增长极[33] - 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完善为下沉市场消费提供更坚实保障[34] 10 AI赋能购物体验 - 智能客服、AI推荐、虚拟试穿等技术提升购物效率和乐趣[35] - 淘宝发布桌面版并快速迭代,支持Windows和macOS系统[37] - AI推荐系统根据浏览历史和购买偏好精准推送商品[37] - 未来可能出现更智能的购物助手和数字人导购等沉浸式体验[39]
退款率超300%,又一类目TOP商家崩溃了
商业洞察· 2025-05-25 18:00
以下文章来源于派代 ,作者北窗 派代 . 派代深耕电商行业18年,是一家关注电商和消费增长的自媒体,为创业者提供有增长的渠道、新玩法等 信息。商务合作加v:18027262980 作者: 北窗 来源:派代 无数人期盼的"五一",成了商家们的"噩梦"。 社交平台上,一张女性穿着未剪吊牌连衣裙的照片"火"了。网友吐糟遇到穿着不剪吊牌衣服的游 客,商家吐槽长假还没结束就收到了带着汗渍、口红印或是粉底液的退货衣服, "五一白嫖党" 的 讨论迅速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声讨。 拉长时间线,类似的事件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女子网购1 8 件女装穿着拍摄后又退回,当红乐队"五条人"穿着服装演出后退货,教师购买演出服 在演出接触后申请退款……众多" 白嫖 " 事件点燃 过多次 舆论, 也揭露了一个 残酷的现实 —— 对 无数服装 商家而言,这样的 " 隐形亏损 " 早已是日常。 不剪吊牌、穿了就退的消费者,正在和越来越高的运营成本、捉摸不透的流量趋势一起,将无数商 家逼向闭店的悬崖。 每退回一件带着 污渍和汗味 的 " 新衣 " ,商家就要吞下 隐形的 利润损失 , 付出更高的运营成本,甚至可能面临潜在的信任危机 。 当规则漏洞成 ...
中新网评:退货率高的板子不该只打消费者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1:51
电商平台新功能引发争议 - 某电商平台上线"高退款人群屏蔽"功能引发网络热议 支持者认为有助于商家优化经营效率 反对者质疑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甚至演变为"大数据歧视"[1] - 数据显示女装退货率居高不下 直播带货商家退货率高达80%-90% 主要因设计、尺码、货不对板等问题长期困扰消费者[1] - 新功能允许商家屏蔽"异常退款人群"(存在退货空包、谎称未收到货等行为)和"高退款人群"(近90天退款率超过平台均值3倍且退货量大的人群)[4] 消费者权益视角 - 网友指出高退货率主因是商品质量、描述真实性或售后服务不到位 若平台仅通过退款率屏蔽用户可能变相纵容不良商家[3] - 消费者呼吁建立对等机制 如允许用户屏蔽商品描述不符、质量不稳定、退货率高的店铺 以形成更良性商业生态[3] - 部分消费者可能因合理维权行为被系统标记 陷入"退货难—差评—被屏蔽"的恶性循环[5] 商家运营视角 - 频繁退货用户给商家带来额外物流、人力与库存成本 新功能有助于筛选"优质客群"提升转化率与推广效率[3] - 开启屏蔽功能后 计划整体退款率会下降 但计划拿量(曝光点击)和成交订单数可能同步减少[4] - 在激烈电商竞争中 精准投放和降低交易成本是商家求生的重要手段[3] 平台治理与平衡 - 电商平台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完善商品质检机制、严惩虚假宣传、优化退换货流程 而非简单将责任转嫁消费者[5] - 规则设计需兼顾商业利益与用户体验 缺乏消费者权益配套保障易被诟病为"拉偏架"[5] - 当前仅万相台无界人群推广场景支持该功能 其他场景暂未开放[4]
亚马逊新规出炉,这类卖家要哭了
搜狐财经· 2025-05-08 22:06
亚马逊平台政策变化 - 亚马逊美国站和欧洲站前台标题的品牌名称被隐藏 即使卖家在标题中添加品牌名称也会被隐藏 该新规正在欧洲站测试[2] - 品牌名隐藏对小卖家可能减少与大卖直接竞争 但对大部分卖家会削弱品牌认知度和用户粘性[3] 销售数据透明化 - 亚马逊开始公开月销量50+以下的产品数据 反映过去720小时(30天内)的销量 存在滞后性[4][5] - 低销量标签(如10+ 20+)可能降低消费者购买意愿 导致新品或小众产品更难突围[7] 合规新规 - 亚马逊美国站推出TIC直接验证新规 部分品类必须通过亚马逊认可机构进行合规验证 传统自行上传报告模式不再适用[9][10] - 涉及品类包括电动交通设备 膳食补充剂 眼科药物 皮肤美白商品等 后续可能扩展[11] - 欧盟电池法规2025年8月18日生效 亚马逊强烈建议卖家完成电池EPR注册 注册周期需2-3个月[11] Vine评论规则调整 - 亚马逊调整Vine计划评论政策 堵住拆分变体合并评论的漏洞 只保留最高注册层级对应评论数[11] - 系统自动筛选"质量最高"评论 卖家需重新规划ASIN合并策略[13] 欧洲站物流费用调整 - 2025年5月15日起 欧洲站下调服装 配饰 背包和手提包类商品物流费用 免除高退货率品类退货处理费[13][15] - 费用调整适用于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和西班牙店铺的多种配送服务[16] 数据分析功能更新 - 亚马逊品牌分析新增"买家历程"功能 已在美国站上线 可查看四阶段模型数据[16][17] - 帮助卖家深入了解买家与品牌关系 把握各阶段关键数据[17] 墨西哥市场扩展 - 亚马逊墨西哥整合欧洲站产品目录 用户可直接购买超3000万件欧洲商品 订单金额低于1000比索(约55美元)多数商品免额外费用[18] - 欧洲商品在墨西哥搜索量过去一年增长42% 高端家居 绿色科技 小众美妆等品类需求旺盛[20]
“ 仅退款 ” 凉凉,电商变天了!
36氪· 2025-04-27 13:35
最近,电商圈突然扔出一记"重磅炸弹"——各大平台集体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 尽管如此,也足以让商家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有部分消费者却急的团团转。 这波操作到底是 "整顿江湖" ,还是 "反向背刺"? "仅退款"是怎么来的?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仅退款"是拼多多在 2021 年搞出来的,还是从美国电商亚马逊那里"抄"的。 当然,并不是立刻取消,目前只是先发布了公告。 下手最快的当属京东,决定从 4 月 30 日起不再支持仅退款; 而淘宝也称将在 7 月开始逐步取消这一功能; 剩下的拼多多、抖音和快手还没给出确切日期。 本来出发点挺好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 当时,它主要针对生鲜品类。因为生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坏,消费者收到问题产品后退货也没啥意义,反正都变质了。 直接退款不退货,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挺方便的。 后来,电商行业加速内卷,"仅退款"服务拓展到更多领域,淘宝、京东、抖音、快手这些大平台都纷纷跟上。 一时间,"仅退款"成了电商行业的标配。 虽然不同平台有自己的"仅退款"标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绕过商家。 只要符合条件,消费者就不用再和商家扯皮,直接退款,体验感非常爽。 表面上看,平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