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托车电动化
icon
搜索文档
广交会上28年“老外贸”:为何有信心引领全球电动摩托车市场?|广交会现场
第一财经· 2025-10-17 08:55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1-8月中国摩托车整车出口量达1204.95万辆,同比增长30.38%,出口额达75.33亿美元,同比增长34.63% [1] - 拉丁美洲是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量437.61万辆,同比增长17.72%,出口额26.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33% [1] - 非洲市场出口涨幅最大,出口量381.26万辆,同比增长72.26%,出口额20.15亿美元,同比增长76.86% [1] - 2024年中国电动摩托车和自行车出口值首次突破400亿元人民币 [4] 产品电动化趋势 - 本届广交会上超过50%的展商推出了电动摩托车产品,技术呈现多样化,包括增程油电混合、电池容量增大、双电池设计、可换电系统等 [3] - 非洲、东南亚和一些欧洲地区对电动摩托车的需求有所上升 [3] - 行业对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特定需求进行了产品优化,如攻克电动摩托车的防水防尘问题,并加大电机功率主推增程油电混合技术以应对复杂路况 [4] - 电动摩托车出海需要摩托车厂、电池厂和充电桩运营商三方通力合作,中国在北斗系统、芯片等配套设施方面具备优势 [4] 市场与客户变化 - 广交会客户基本为专业买家,采购需求呈现大型化、集团化趋势 [1] - 摩托车使用场景多元化,从家用和"摩的"扩展至酒店采购三轮车或高尔夫球车、物流公司用于配送、充电桩运营商用于市场租赁等 [5] - 客户中出现"摩二代"现象,即父辈从事传统燃油摩托车贸易,子辈开始转型电动摩托车业务 [4] - 中东市场销量已经提升,客户将高端电动高尔夫球车视作"高级玩具",愿意为附加功能支付更高价格,基础款售价4000多美元,高配款售价5000多美元 [7][8] 公司经营与战略 - 江门是全国重要的摩托车生产基地,中国每5辆出口摩托车中就有1辆是"江门制造" [2]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两轮、三轮、四轮车,其高尔夫球车产品面临美国245%的关税,但已通过向中东和南美市场转型成功调整 [7] - 面对国际市场,公司战略转向不再拼性价比和低价,而是注重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因为卷价格会导致企业没有利润空间 [8] - 公司与北非客户成功合作,上一届广交会达成合作意向后获得1600台订单,客户本届前来洽谈第二个订单 [7]
“摩都”重庆“追风”“逐电”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1:35
展会概况与规模 - 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摩托车博览会于9月19日至22日在重庆举行,参展企业超过900家,规模创历史新高 [1] -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摩托车专业展会,本届摩博会聚焦电动化、智能化及大排量摩托车,集中展示行业最新成果 [1] 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趋势 - Z世代消费者成为促进摩托车市场未来增长的核心力量,其消费表现促使企业制定更差异化的品牌、产品、服务和营销体系 [6] - 消费者在选择摩托车时注重外观设计、智能化配置及个性化体验,例如星舰6车型搭载77GHz毫米波雷达实现盲区监测等功能,V400车型则强调低扭强劲和易操控性 [3] - 年轻消费者选择电动摩托车的理由包括“好看、好用、好玩”,例如某电摩产品配备高清双摄像头记录行驶过程,并能通过仪表盘等设备实现娱乐、导航等智能化功能 [9] 行业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 - 预计2026年全球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达到69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6.5% [7] - 2025年1-6月,重庆市电动摩托车产量达123.7万辆,同比增长33% [7] - 本届摩博会电动摩托车整车参展商数量较上届增长60%,智能科技与配件参展商数量增长20% [7] - 摩托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被视为行业转型方向,企业需要通过倾听用户反馈来优化产品,并以安全为本 [9] 供应链与产业支持 - 摩托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是对供应链的深度重塑,全行业加速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是必经之路 [10] - 供应链企业积极开发新产品,例如专为摩托车研发的车联网通信与控制终端,可精确读取仪表数据、里程等信息,为安全监管提供保障 [11] - 根据《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电动车年产量超1500万辆,其中电动摩托车占比超80%,建成全球智联电动车产业基地 [11] - 金融支持被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产融渠道为有潜力的配套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并链接产业链合作机会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12]
从嘉陵摩托到大排量出口,国产摩托的翻身仗
新财富· 2025-09-17 17:22
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 但也是唯一大规模禁摩的国家[1] - 2008年国内摩托车销量达到历史峰值2750万辆 之后因禁摩政策、电动车替代、汽车工业发展和共享经济等因素持续下滑[1] - 2019年成为行业转折点 出现结构性变化:出口放量、大排量休闲娱乐属性凸显、电动化和品牌化成为新趋势[1] 早期发展阶段与出口挫折 - 嘉陵1979年军转民生产摩托 1980年推出首款自主研发嘉陵50型摩托车[4] - JH70车型在八九十年代成为国民神车 1995年嘉陵年产销突破百万辆 获"中国摩托车之王"称号[4] - 1997年嘉陵率先打开越南市场 中国摩托车凭借价格优势快速占领市场 2002年对越出口额达19.2亿美元 市占率近90%[5][7] - 1997-2001年陷入恶性价格战 平均单价从746美元暴跌至268美元 单月跌幅超70美元[7] - 低价竞争导致质量下滑和信任危机 最终丢失东南亚市场主导权[8] 新时代产业结构性变化 - 2024年全球摩托车销量6180万辆 亚洲占比65.4%(4042万辆) 欧洲4.29%(265万辆) 拉美10.45%(646万辆) 北美1.02%(63万辆)[10] - 亚洲市场以通勤车型为主 欧美市场转向大排量玩乐需求[12] - 2019年起政策利好:全国通检、6年免检、150cc以下免征购置税 部分城市放宽禁摩令[15] - 2021年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同比增长90.5% 春风、钱江等企业实现突破[15] 大排量与电动化发展趋势 - 美国大排量渗透率95% 欧洲核心五国60-70% 日本16.7% 中国仅6%存在2-3倍提升空间[17] - 东南亚各国推进油改电:越南河内2030年禁摩 印度要求2025年150cc以下电动化 泰国提供补贴 印尼计划2030年达1300万辆电动摩托[19] - 2019-2024年中国大排量出口从6.51万辆增至35.90万辆 渗透率从0.9%升至3.3% 出口量已超内销[19] 当前出口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1-7月摩托车出口1044.17万辆(+31.29%) 出口额65.32亿美元(+35.15%)[21] - 拉美出口量最大382.82万辆(+20.34%) 非洲增速最快327.02万辆(+75.28%)[21] - 在中小排量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抢占拉美、非洲市场份额 在大排量领域直接与欧美日系品牌竞争[23] - 全球大排量渗透率不足10% 电动化成为降维打击海外对手的重要路径[23]
行业深度 | 本田百年复盘 自主摩企探径【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11 21:15
本田摩托全球成功要素 - 构建技术、产品、制造、品牌四重护城河 改写全球摩托车产业格局 [2][6] - 2024年销量1881.9万辆占全球市场逾30% 2024财年摩托车业务营业利润12125亿日元 毛利率21.5% [2] - 技术维度以四冲程发动机、DCT双离合引领行业 率先布局氢能源与电动化平台 [2][38] 产品战略 - Super Cub系列10年内带动全球销量翻倍 Gold Wing系列切入大排量长途巡航市场 CBR系列开创民用大排量仿赛细分市场 [3] - 产品矩阵覆盖踏板、街车、仿赛、巡航六大类型 全场景覆盖满足多元化骑行需求 [17] - 经典车型包括零售价399,800元的GL1800 Gold Wing Tour及30,980元的CBR400R 形成清晰价格分层 [16][18] 全球化市场策略 - 分阶段区域差异化构建全球经营体系 美国通过"好人文化"打破叛逆形象 欧洲以赛事背书塑造技术品牌 亚洲通过合资建厂本土采购占据成本优势 [3] - 2025年亚洲市场销量1806.5万辆占全球八成以上 北美市场54.5万辆 欧洲市场43万辆 [27] - 目标2030年实现全球摩托车市场50%份额 当前全球市场规模5000万辆预计增长至6000万辆 [24] 技术演进路径 - 1946年推出A型辅助发动机 1949年Dream D型问世 1958年Super Cub C100发布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11][48] - 1969年CB750 Four集成四缸引擎前轮碟刹电启动系统 开创超级摩托车品类 [52] - 2018年推出PCX Electric电动踏板车 2023年发布电动化战略目标2030年电动两轮车销量400万辆 [1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收21.7万亿日元 2024年营业利润1.4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30][35] - 毛利率从2023年触底后2024年升至21.6% 净利率回升至5.8% [32] - 盈利波动受成本结构、产品结构及外部市场变化影响较大 [32] 自主摩企发展机遇 - 预计2025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超50万辆同比+50.4% 海外份额9% [4] - 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钱江摩托等通过中大排产品平台与区域突破策略探索全球化 [4][8] - 产品性价比高、创新能力强 有望在欧洲市场实现结构性突破 [9]
摩托车行业深度报告:本田百年复盘,自主摩企探径
民生证券· 2025-09-11 16:15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维持对摩托车行业的推荐评级 重点推荐春风动力 隆鑫通用 钱江摩托三家自主摩企 [3][4] 核心观点 - 本田摩托构建了技术 产品 制造 品牌四重护城河 通过70余年发展形成全球领先竞争力 2024年全球销量1881.9万辆 占全球市场份额超30% 营业利润达12125亿日元 毛利率21.5% [1][2] - 自主摩企正迎来全球化发展机遇 预计2025年中大排摩托车出口超50万辆 同比增长50.4% 海外市场份额达9% 春风动力 隆鑫通用 钱江摩托等企业通过产品力提升和性价比优势实现快速扩张 [3] - 本田成功路径显示摩企全球化需同步打造技术护城河 产品爆品力和文化适应力 自主摩企聚焦中大排产品平台 热门产品模型复利 区域突破策略与品牌文化叙事 逐步从制造导出转向体系输出 [3][11] 本田摩托发展历程 - 1946-1958年初创与技术奠基阶段 推出首款A型摩托车和Dream D型 1958年Super Cub C100成为全球销量最高摩托车 [14][17] - 1959-1978年全球化扩张与技术突破阶段 1969年发布Dream CB750 Four打破欧洲垄断 1974-1975年推出Gold Wing GL1000开创豪华旅行车市场 [15][17] - 1979-2011年技术多元化与环保转型阶段 率先应用CVCC低排放技术和PGM-FI电喷系统 2007年推出全球首款配备安全气囊摩托车 [16][17] - 2012年至今智能电动化转型阶段 2018年发布电动踏板车PCX Electric 2023年公布电动化战略 目标2030年电动两轮车销量400万辆 2025年电动摩托车累计产量突破5亿辆 [17][18] 产品矩阵分析 - 形成巡航 探险 运动 街车 踏板 攀爬六大产品类型 覆盖从城市通勤到长途旅行全场景需求 [20] - 巡航车型如GL1800 Gold Wing Tour价格达39.98万元 探险车型如CRF1100L Africa Twin价格18.58万元 运动车型如CBR650R价格8.28万元 街车如CB1000 SP价格12.88万元 [20][23] - Super Cub系列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CBR系列开创民用大排量仿赛市场 Gold Wing系列切入大排量长途巡航市场提升利润率 [2][57] 全球市场表现 - 2024财年全球销量1881.9万辆 2025财年预计达2057.2万辆 远超雅马哈542.9万辆和铃木191.2万辆 [24][27] - 亚洲市场占全球销量超八成 2024年销量1747.8万辆 2025年预计增长至1806.5万辆 北美市场连续四年增长 2024年销量54.8万辆 [33][34] - 全球市场份额从2016年稳步上升 2025年预计达35.21% 目标2030年实现50%市场份额 [28][31]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1财年13.2万亿日元持续增长至2025财年21.7万亿日元 [37][39] - 2024年毛利率升至21.6% 净利率回升至5.8% 营业利润在2024年飙升至1.4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 [40][42][44] 技术优势 - 引擎技术领先 率先将DCT双离合变速系统移植到摩托车平台 应用VTEC可变气门控制和PGM-FI燃油喷射技术 [111][114] - 安全科技全面领先 2006年在金翼GL1800上实现全球首次量产摩托车安全气囊应用 构建C-ABS联动防抱死刹车系统和AI智慧减震系统 [115][117] - 电动化布局领先 推出可更换电池系统与电动平台 2024年发布氢燃料概念车 与通用汽车合作开发氢燃料摩托车 [17][91] 全球化战略 - 分阶段 区域差异化构建全球经营体系 美国市场以轻便省油产品打破重型摩托垄断 欧洲市场以赛事背书和高性能车型塑造技术品牌 亚洲市场通过合资建厂和本土采购制造成本优势 [2][120] - 1959年进军美国市场 Super Cub以295美元低价策略打破哈雷垄断 通过好人文化打破摩托车叛逆形象实现品牌逆袭 [2][132] - 在欧洲借赛事重塑技术形象 在亚洲通过合资与本地化实现快速渗透 真正实现从日本制造向全球品牌跃迁 [10][120] 自主摩企发展机遇 - 春风动力高端产品谱系完善 出海抢滩蓄势待发 2025年预计EPS 11.96元 PE 23倍 [4][8] - 隆鑫通用无极机车乘势而上 立足欧洲发力全球 2025年预计EPS 0.91元 PE 14倍 [4][8] - 钱江摩托老树新芽 自主外贸渠道助力品牌出海 2025年预计EPS 1.21元 PE 16倍 [4][8]
隆鑫通用20250610
2025-06-10 23: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大排量摩托车行业、全地形车行业、轻型商用车行业、电动摩托车行业 - 公司:隆鑫通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整体情况 - 2024 年收入 168 亿元,同比增长 29%,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 9%;归母净利润 11.3 亿元,同比增长 92%,过去三年复合增长率 43%;近五年毛利率 15%-20%,销售净利率 2019 年 6%降至 2023 年 3.6%,2024 年回升至 6.3%;期间费用率 8%-10% [2][5] - 业务分摩托车板块和通机业务,摩托车板块含整车和发动机,通机业务含小型发电机组和储能电源产品 [3] - 2021 年起战略聚焦摩托车和通机核心业务,剥离非核心子公司,2024 年底商誉归零 [6] - 2024 年 12 月完成股权重组,控股股东变为宗申新制造,实控人变为左宗申,宗申承诺解决同业竞争并注入资产 [7][8] 各业务情况 - **摩托车业务** - 自主品牌无极 2024 年销量 18 万辆以上,收入 31.5 亿元,同比翻倍,占总营收 18.7%;得益于宝马合作提升竞争力,性价比有优势 [2][10] - 2023 - 2024 年新品增加、车型拓宽,爆品成功率提升,推出 CU 525、SR 50 GT 等 [11] - 产品在拉力巡航和踏板车有优势,营销聘吴磊代言、新媒体发力,渠道国内 990 家、海外 1,165 家 [12] - CU 525 对标竞品性价比高,改款后 400 - 500cc 排量段月均销量提升 [13] - 2024 年底 - 2025 年完善产品矩阵,如 RR660S、RR500S 等;DS800 有望打开大排量盈利空间 [15][16] - 2024 年推出 SR 50 GT,2025 年推出 SR 150 S 和 SR 16 踏板车新品 [17] - **全地形车业务**:2024 年收入 4 亿元,同比增长 74%,2025 年销量预计接近翻倍,通过完善产品矩阵和错位竞争发展 [4][18] - **轻型商用车业务**:主要出口拉美,与墨西哥和哥伦比亚头部客户合作,2025 年一季度城市代步车同比增速良好,全年预计稳中有升 [19] - **电动摩托车业务**:目前非核心业务,未来可能成第二增长极,2022 年成立英卫品牌后持续推新品 [20] 行业情况 - 大排量摩托车行业 2020 - 2024 年出口复合增速 12%,2024 年出口 1,100 万台是国内销量两倍;2019 - 2024 年 250cc 以上摩托车销量复合增速 34%,国内大排量渗透率 4.6%,低于日本和欧美 [2][14] 盈利和分红情况 - 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18.7 亿元,同比增长 10.67%,若无极出口及利润率超预期可达 20 亿;2026 - 2027 年全地形车和摩托车出口有望高增速 [21] - 2024 年底净现金 56 亿元,股权重整后分红率提升至 73%,2025 年预计维持高水平 [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极品牌 2018 - 2021 年销量从 3,000 辆增至 5 万辆,占总收入比例提至 6.4%;2022 年增速放缓进入调整期 [9] - 2022 年无极品牌国内市场收入增长 34%,出口下滑 11.6%,因产品矩阵不完善、行业出口下滑和外观设计偏中年化 [10] - 截至 2024 年底三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归母净利润的 2.6 倍 [22]
新能安携手五羊本田,开启电摩新纪元
起点锂电· 2025-05-27 18:17
五羊本田电动化战略 - 公司发布高性能智能电摩E-VO 作为电动FUN EV系列首款车型 提供双电版和三电版两种配置及奶杏白/极道黑配色 [1][2] - E-VO搭载新能安74V28Ah三包并联电池系统 具备6.2kWh大容量电池组 循环寿命超1500次 [3][4] - 电池系统实现-20℃低温高放电性能 获行业首批五星防火认证 支持家用充电桩与快充站兼容 [4] 电池技术突破 - 新能安作为CATL与ATL合资公司 推出专为电摩设计的"坤元"电池 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5] - 星恒电源针对国内通勤电摩开发6024至7632系列标品锂电 支持2.5C放电峰值 符合GB/T 36672标准 [6] - 博力威电摩电池覆盖全球市场 与小牛/本田等厂商合作 认为新国标和换电模式将推动业务增长 [6]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预测2030年全球电摩市场规模超千亿美元 电动摩托车正成为城市短途代步主要工具 [5] - 蔚蓝锂芯将电动摩托车作为锂电池新应用领域 重点布局东南亚及南亚市场需求 [7] - 多家电池企业技术赋能将持续改善电摩续航和成本问题 推动油转电进程加速 [8]
一季度出口创新高 摩托车电动化休闲化趋势加速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摩托车行业呈现"三增长、双突破"特点 产销增长 出口增长 利润增长 大排量休闲摩托车市场与电动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 [1] 产销数据 - 2025年1-3月全行业完成摩托车产销487.29万辆和489.7万辆 同比增长16.61%和17.09% [2] - 电动摩托车产销81.09万辆和80.1万辆 同比增长17.16%和18.31% 占内销总量48% 广东、四川等地电摩渗透率超60% [2] - 大排量休闲摩托车(250cc以上)产销20.78万辆和20.48万辆 同比暴涨82.12%和77.23% 占燃油摩托车内销量15.3%创历史新高 [2] - 跨骑车销量255.53万辆 同比增长26.74% 传统燃油踏板车内销下滑1.87% 显示通勤市场向电动化转移趋势 [2] 外贸出口 - 3月摩托车出口109.78万辆 环比增长42.44% 同比增长30.3% 出口额11.68亿美元 环比激增125.42% 同比增长118.42% [3] - 一季度累计出口292.74万辆 同比增长27.59% 出口额23.54亿美元 同比增长59.04% [3] - 出口结构优化 200系列(150-200cc)出口28.79万辆 同比增长60.33% 250系列出口9.01万辆 增长13.09% [3] - 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墨西哥出口同比增长40% 巴西增长124% 俄罗斯增长52.7% [3] - 出口单价从2024年601美元提升至804美元 意大利市场单价达1948.5美元 显示高端化成果 [3] 经济效益 - 1-2月86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1.73亿元 同比提高20.01% 工业销售产值195.63亿元 同比提高19.84% [4] - 工业增加值40.71亿元 同比提高27.63% 研发费用6.71亿元 同比增长18.14% 占营收比重3.17% [4] - 实现营业收入211.76亿元 同比提高20.14% 利润总额10.08亿元 同比提高36.60% 利税总额18.49亿元 同比提高55.79% [4] - 龙头企业表现突出 宗申营收25.22亿元领跑 春风动力营收19亿元 利润增幅超行业均值 [4] 未来发展趋势 - 搭载AI辅助驾驶、车联网的智能摩托车占比将突破20% [5] - 中国耐力赛(CEF)等赛事带动骑行社群扩张 预计休闲摩托车用户突破500万人 [5] - 多地放宽摩托车通行限制 功能性需求回升 [5] - 预计全年出口额突破90亿美元 东南亚电动摩托车市场或成新增长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