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导基金
搜索文档
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创新合作座谈会在沪举办 沪陕携手共筑硬科技金融生态
中证网· 2025-11-04 21:00
当天下午,陕西省"基金+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同期举行。会议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商务厅、 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联合承办。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就省政府投资 引导基金的发展情况与政策创新作了系统介绍。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何昱璞)11月4日,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创新合作座谈会在上海举办。本次活 动在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商务厅指导下,由陕西财金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主办,陕西省政府投资引 导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本次座谈会是陕西省"基金+项 目"投融资对接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以"双心汇聚.潮涌科创"为主题,旨在推动沪陕两地金融科技深度融 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共同探索政府引导基金与市场化资本协同助力硬科技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就"新格局下政府引导基金的使命与创新""硬科技产业投资生态构建与协同"等 核心议题进行了多层次、建设性的对话。各方一致认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资本生态 与市场化经验;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和硬科技重镇,正加速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区。两者的 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打通"创新—资本—产业"的闭 ...
刚刚,江苏省委书记揭牌了500亿社保科创基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02 00:33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设立 -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于10月31日在南京正式签约揭牌,总规模1000亿元,首期规模500亿元由苏州市政府主导 [1][3] - 基金由社保基金会、江苏省、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出资,苏创投集团担任基金管理人,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产业链关键环节 [3][4] - 投资方向聚焦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五大领域,覆盖国家级及江苏省、苏州市产业体系 [3][4] 江苏省母基金布局与模式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总规模500亿元,已组建41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1069亿元,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及多家企业 [5] - 母基金采用三层架构: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形成省市联动、政企联动的“江苏模式” [5] - 专项母基金遍布全省各市,充分发挥各地区位优势,为垂直领域GP提供专业化支持 [6] 苏州创投生态与基金矩阵 - 苏州创新投资集团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3000亿元,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母基金+直投+子基金”协同投资矩阵 [6][7] - 苏创投与国家层面合作设立基金总规模645亿元,与省级合作设立战新基金规模240亿元,直投项目IPO数量居全省前列 [7][8] - 苏州围绕“1030”产业体系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府投资基金组合,形成协同性强的“苏州模式” [8][9] 行业发展趋势 - 政府引导基金进入3.0版本,从单一基金设立转向基金集群化,注重各级引导基金合力 [9] - 基金集群模式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扩展,成为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助推器 [10]
福建省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园区专场)即将召开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17 16:57
福建省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 截至2025上半年福建全省政府引导基金管理规模突破1400亿元 [1] - 2025年以来福建省引导基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新设基金和遴选子基金管理人公告频繁 呈现周周有进展 月月有公告的态势 [1] - 自2024年11月《福建省促进政府引导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 连续推出多项重磅政策支持基金发展 [1] 福建省产业政策与目标 - 政策提出5年内构建300亿元功能类基金群和1000亿元产业类基金群 形成省级引导基金领头 市县政府引导基金雁行 社会资本竞跑的政府引导基金雁阵格局 [1] - 福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新材料 新能源 生物与新医药 节能环保 海洋高新七大重点领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福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2020年的6400余家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1.5万家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2020年的800余家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超4000家 均实现数量倍增 [3] 资本与产业对接会信息 - 福建省资本与产业对接会(园区专场)定于10月30日在福州市召开 由福建省委金融办 福州市政府 福州新区管委会指导 福建金投 福州金控主办 [2] - 会议旨在发挥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吸引优秀项目落地福建 引导资本投资福建 [2][4] - 会议设置园区推介 项目路演 资本与企业对接洽谈等环节 汇聚母基金领域领军人物 知名直投基金代表 园区代表 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 [4] 福州新区经济地位与优势 - 福州新区是全国第14个 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2024年经济总量达3331.04亿元 是省会福州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增长极 [3] - 福州市持续推动海上福州和数字福州建设 产业基础扎实 创新活力强劲 是资本寻找未来产业 投资新质生产力的理想热土 [3]
30亿,咸宁落地一只母基金
FOFWEEKLY· 2025-10-13 18:06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湖北省咸宁长证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30亿元,是湖北省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后首支正式运营的区域母基金 [2] - 基金由咸宁高投集团与长江证券旗下长江成长资本联合发起,出资结构为咸宁市引导基金及产业平台认缴15亿元,湖北省投资引导基金认缴7.5亿元,长江成长资本认缴7.5亿元 [2] - 基金采用"政府引导 + 专业管理 + 市场运作"模式,由长江成长资本作为执行事务合伙人负责专业化管理 [2] 投资策略与布局 - 基金投资锚定咸宁"5+4"现代化工业体系,重点聚焦大健康、电子信息、绿色能源、新材料等主导及新兴产业 [3] - 基金采用"直投 + 子基金"双轨策略,直投端已与禾邦新材料、艾迪科技等5家企业达成2亿元投资意向 [3] - 子基金端携手九州科投、深创投红土医疗等机构签署20亿元合作协议,着手构建"市—县—区"三级资本联动体系 [3]
青岛重磅发布:规模不低于3000亿,引导基金最高容亏100%
FOFWEEKLY· 2025-10-11 18:05
青岛市2025-2027年基金发展行动方案 - 青岛市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整合政府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1] - 方案要求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的"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力争到2027年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1] - 方案提出加快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集中资金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并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 [1] 相关行业动态与活动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圆满举办,主题为内地携手香港共话科创时代中国力量 [3] - 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发布,同时有文章关注LP和GP近期在厦门的活动动向 [3]
一级市场变形记:各方都在“渡劫”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0-05 17:03
行业宏观悖论 - 宏观数据显示一级市场理性回暖,港股IPO数量增长15% [12] - 微观层面从业者体感冰冷,大量初创企业未能撑过资本寒冬 [7][12] - 创始人因融资协议中的个人无限连带责任条款而陷入困境的案例普遍存在 [8][11] 基金管理人新常态 - 投资模式从募投管退转变为募投管退返,返投成为最痛苦环节,仅30%投资机构能实现返投 [14] - 管理费出现断崖式下跌,新基金管理费在0.5%-1.5%之间,难以收到2%的管理费 [16] - 极端案例如广东省政策要求管理费从基金收益中支付,未赚钱的GP不能拿管理费,百亿级政府引导基金70%盘子管理费率不到0.5% [16][18] 游戏规则结构性变革 - 政府引导基金占LP认缴出资总规模的81.2%,成为最主要出资方 [20][26] - GP目标从为LP创造高回报转向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21] - 超过80%的国内风险投资协议包含附带个人担保的赎回权条款,年化利率8%-12% [21] - 风险投资背离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精神,转变为只要收益不要风险的放贷业务 [22][23] 市场参与者生存现状 - 美元基金面临生存压力,LP出资意愿下降,投资标的政策限制趋严,需适应招商返投新环境 [24] - 人民币基金投资逻辑转变,核心问题从市场团队估值变为返投能力固投和回购主体 [25][26] - 国资机构陷入深度困境,投资经理需承担投资亏损责任完成招商任务并面对强制跟投,月薪8000却可能倒贴十万 [27][28] - 国资机构内部地位排序显示投资经理地位低下 [29] 系统性缺陷诊断 - 激励错位问题突出,GP主要收入依赖管理费而非carry,导致更关心募资规模而非投资业绩 [30] - 风险承担不对等,GP享受投资成功收益,downside风险由创始人兜底 [31][33] - 创新导向存在偏差,政府需要的确定性与创新本身的不确定性存在根本矛盾 [35] - 退出机制不健全,A股上市门槛高周期长,港股估值体系和流动性不理想 [36] 行业出路与转型方向 - 头部机构开始回归投资本质,从财务投资转向价值创造,深度参与被投企业战略和运营 [38][39] - 出海成为新选择,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出海数量同比增长25%,为GP提供新投资机会 [40] - AI具身智能新能源产业链出海消费品牌全球化工业软件国产替代等领域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41][42] - 商业模式出现创新,探索PIPE定增业务港股crossover策略和长期价值投资等新方向 [43]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导向,市场力量将推动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地方 [45]
青岛出手:政府引导基金最高容亏10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9:19
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构建 - 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的"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 [1] - 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1]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1] 具体发展目标 - 力争到2027年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 [1] - 力争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 [1] - 为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每条产业链匹配一组产业基金 [1] 基金运作与支持机制 - 加快政府引导基金退出 集中资金用于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1] -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 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 [1] - 出台国有企业基金尽职免责办法 在整体业绩和长期回报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2] 合作与投资模式创新 - 推动市属国企与政府引导基金、央企、省企等加大合作力度 [2] - 灵活运用"基金+产业"、"基金+园区"、"基金+项目"模式为项目落地、园区建设提供支撑 [2] - 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 设立财政科技股权投资资金、"专精特新金"、"海洋金"、"航链金"等资金 [2] 市场化机制与招商引资 - 完善市场化决策机制 提高投资决策效率 分类制定容损办法 鼓励"拨改投"资金大胆投资 [2] - 取消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注册地限制 差异化设置出资和返投比例 [2] - 与知名创投风投机构开展合作 精准服务青岛市重点产业领域 [2] 资本引入目标 - 力争三年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计不低于150亿元 [2] - 力争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三年实质性投资规模合计不低于60亿元 [2]
青岛市拟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证券日报· 2025-09-26 14:50
在9月26日召开的"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青岛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鞠立果正式发布《青岛市 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五大赋能行动"完善基金生态链条。一是招商引资赋能行动。力争三年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计不 低于150亿元。二是产业培育赋能行动。为"10+1"产业配备投资顾问,"一产业一清单"服务企业融资需 求,力争对青岛项目每年新增投资额不低于100亿元。三是要素支撑赋能行动。四是提质增效赋能行 动。大力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并购基金,探索开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基金份额转让业 务,鼓励注册在青岛市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物分配股票,畅通企业境内外上市通道,落实政府引导基 金原价转让股权或份额政策,"六位一体"帮助基金拓宽退出渠道,促进投资再循环,激活投资活力。五 是资源集聚赋能行动。力争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三年实质性投资规模合计不低于60亿 元。 根据行动方案,青岛市设定了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 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 ...
青岛拟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
搜狐财经· 2025-09-26 11:00
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青岛发布《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1] - 方案旨在构建"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并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1] - 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机制,政府引导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1] 基金体系与规模目标 - 聚力整合政府引导基金,构建创投基金、产投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基金"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1] - 力争到2027年,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投规模达到1500亿元[1] - 力争到2027年,市属国有企业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1] - 力争到2027年,各类创投风投机构在投青岛项目金额突破1000亿元[1] 资金运作与支持方向 - 加快政府引导基金退出,集中资金用于支持科创企业发展[1]
国资LP:警惕资金闲置
搜狐财经· 2025-09-12 15:10
政府投资基金运行问题 - 河北省部分政府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分散且运行不规范 7支基金未明确存续期或未及时设立子基金[2] - 河北省3支省级政府投资基金闲置比例较高 2019年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子基金截至2024年底资金仍滞留未使用[2] - 河北省科技投资引导子基金出现投资方向偏离 偏离金额达1.43亿元 个别基金管理人未在基金业协会备案[2] - 湖北省14支基金长期闲置 涉及金额28.85亿元 另有14支基金以明股实债方式投资项目12.69亿元[1][3] - 湖北省12支基金未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 16支基金未按协议约定支持省内产业发展[3] - 湖北省3支天使基金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出资比例未达60%政策要求[3] - 江西省部分基金投资项目与目标定位不符 支持省内重点产业发展不足[3] - 福建省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整合后尚未开展投资 导致资金闲置[3] 一级市场资金配置现状 - 市场上有限资金集中扎堆相同赛道 真正值得投资的项目稀缺[4] - 获得地方基金的GP因需兼顾返投要求 面临盲目投资隐患和找项目难题[4] - 90%政府LP要求资金尽快投入创新项目 部分设定了年度投资额度考核目标[4] 政府投资基金市场规模 - 截至2024年末中国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只 总目标规模12.84万亿元 已认缴规模7.70万亿元[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资背景管理人占比34.5% 管理全市场70%的资金规模[5] 政策规范与改革方向 -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要求明确基金定位 划分为产业投资类和创业投资类实施差异化管理[5] - 政策要求财政部门结合投资进展合理安排出资 防止资金闲置[5] - 省市级政府投资基金审批从严 县级政府严格控制新设基金[6] - 建立健全容错机制 鼓励取消注册地限制和降低返投比例[6][7] - 2024年7月发改委征求意见稿要求防止同质化竞争和社会资本挤出效应[6] - 要求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8] - 对不符合要求的存量基金原则上存续期满后有序退出 鼓励基金整合重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