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化学储能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第2季IPO规模赶超纳斯达克
金融界· 2025-06-30 20:07
全球IPO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家,同比增长13家,融资规模1067.13亿港元,同比大增688.56% [2] - 港交所第二季度募资额880.44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的744.94亿港元(95亿美元),成为全球募资规模最高交易所 [2][3] - 纳斯达克上半年IPO数量157家居首,募资170亿美元(1331.37亿港元)同比增长100.38%,但增速不及港股 [2] 区域市场特征 - A股市场:上证和深证IPO数量分别为19家与26家,募资规模最大的是中策橡胶(39.33亿元人民币)[2][5] - 美股市场:中概股IPO数量增至40家但募资额缩水59.73%至7.45亿美元,主因去年同期亚玛芬体育12.77亿美元高基数影响 [4] - 港股吸引A股企业加速赴港,单6月底就有23家新提交申请,包括豪威集团、石头科技等龙头企业 [9] 头部IPO项目表现 - 港股募资王宁德时代募资353.31亿港元(45.01亿美元),远超美股最大IPO Venture Global(16.7亿美元)和A股中策橡胶 [7] - 美股最大募资项目为英伟达供应商CoreWeave(14.3亿美元),中概股代表霸王茶姬募资3.76亿美元 [6][7] - 新股涨幅冠军:A股江南新材涨419.29%,美股Diginex涨584%,港股古茗涨158.06% [8]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促使资金转向港股,叠加港股上市规则优化吸引A股企业 [3] - 港股下半年已确定8家企业上市,包括富卫集团、安井食品等,预计将延续强势 [9]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14 16:49
公司业务与合作 - 业务覆盖智能配电设备、新能源发电、综合智慧能源领域,合作企业众多 [2] - 与华为合作未终止,曾联手中标储能项目,在超充项目有过合作,还与融合元储和华为数字有过合作 [15][31][34] - 与华润新能源合作已终止,与央国企等能源企业保持合作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5][22] - 参与过机场电力建设,在吉林、山东、江苏、贵州等地有项目 [3] - 电气设备产品和总包方出海较多,产品原料国内采购,关税对产品影响不大 [13][15] - 业务不涉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军工、算力行业,但为一些数据中心提供配电设备 [6][15][17] 财务与业绩 营收与利润 - 2023 年发电收入 6.54 亿,毛利率近 40%;2024 年发电收入 7.87 亿,毛利率 30%,差异因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收入占比增加,2025 年将改善 [2]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比 2023 年增长 22%,营业利润下降因生物质电站计提资产减值 [3] - 2024 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 4.86 亿元,占比 32.81%,占比同比提升 20.26%;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 3.87 亿元,占比 26.14%,占比同比下降 8.91%;新能源工程业务营收 1.15 亿元,占比 7.79%,占比同比提升 136.41%;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 4.79 亿元,占营收比重 32.36%,占比同比提升 60.30% [47]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08 亿元,归母净利润 2275.21 万元,销售毛利率 29.27%,业绩逐渐修复 [26][48] 毛利率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 27.38%,其中智能配电网业务毛利率 19.87%,同比下降 0.24%;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率 67.19%,同比提升 3.58%;新能源工程业务毛利率 62.62%,同比提升 45.14%;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毛利率 -5.66%,同比提升 2.21% [51] 资产与负债 - 2024 年资产负债率为 65.72%,对比往年变化不大,属合理水平 [7] - 2015 年收购沈阳昊诚电气产生商誉 1.26 亿元,2024 年计提 0.26 亿元,年末账面价值 0.36 亿元 [39][54]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0.06%,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 [38]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新能源电站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及应收电费 987,522,706.60 元,其中标杆电价 38,317,108.46 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949,205,598.14 元;截止 2024 年底应收国补近 10 亿元 [17][54] 研发投入 - 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 18,159,665.41 元,占比营业收入 1.23% [37] 业务订单与项目 智能配电网业务 - 2024 年度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 8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截至 2025 年 1 季度,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标鞍钢集团、广东建翡等项目,截至 3 月末,累计中标金额约 2.67 亿元,额度创历年同期新高;向科特迪瓦项目发运产品 [25][49] 新能源业务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超 2,500MW,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电站等 [20] - 2024 年风电资产总装机容量 24.60 万千瓦,同比增长 68.49%;总发电量 6.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46%;上网电量 6.0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12% [21] - 2024 年泰来九洲大兴 100MW 风电项目并网,安达九洲火山、石山 250MW 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年末自持及在建超 1GW,储备超 2GW [46] - 2025 年计划新增并网 100 - 200MW 新能源电站项目 [6]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 - 2024 年齐市梅里斯区等 4 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共储备 300MW 分散式风电指标 [3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2025 年经营计划 - 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 数字赋能,创新发展 - 深化能源合作,稳步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 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 -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3][12] 生物质项目战略 - 建立稳定原料供应体系,优化收集、储存和运输过程,降低燃料成本 - 年中对主要辅助设备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发电效率 - 多元化经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10][43]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战略 - 发力分散式风电 + 清洁能源供热区域环境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 筹建虚拟电厂,聚合和协调优化源网荷储 - 推广集成一体化无人值守变电站等储能系统,整合参与分布式能源等 - 至“十五五”规划期末,打造 100 个“零碳”乡镇及产业园区 [52] 市值管理 - 2024 年加快建设信息发布渠道,接待 114 家机构投资者调研 20 次,回复投资者互动平台问题回复率 100% - 2025 年持续多渠道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计划组织业绩说明会 1 次、其他活动不低于 5 次,推进现金分红 [18][53] 其他问题回复 - 净利润受国家补贴减少或原材料成本波动有一定影响 [1] - 有信心 2025 年扣非利润扭亏,2024 年亏损因计提生物质资产减值等 [1] - 管理层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短期内无回购股票计划 [9] - 新能源业务与央国企合作,出售电站股权实现溢价等价值,力争保留运维拓展轻资产业务 [2] - 储能业务推广新研发系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等整合参与 [3] - 实控人目前无出售控制权计划,有优质收购方可洽谈合作 [3] - 股票换手率未达异动公告标准,不存在操纵股价情形,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13] - 减持为偿还到期股票质押融资借款,后期不排除增持 [14] - 《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可能提升新能源电站收益灵活性和新能源项目收益 [27] - 中核汇能收购子公司项目完成国资备案时间不确定,交易成功有不确定性 [28]
储能头部企业海博思创“硬科技”实力突出 年报业绩亮丽
环球网· 2025-05-08 14:18
核心观点 - 海博思创2024年实现营收82.7亿元(同比+18.44%)和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2.06%),连续三年保持较高增长 [1][3] - 公司通过技术降本和海外市场突破(海外收入占比6.53%)实现利润结构优化,预计2025年海外出货量将成为新增长极 [3][4] - 自主研发BMS/EMS/PCS技术使系统效率达87.8%,电网响应速度达毫秒级,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突出 [5][7] - AI与储能深度融合推动产品迭代,2024年IPO募资7.83亿元中2.99亿元用于研发产业化 [4][1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2.7亿元(同比+18.44%),较2022年(26.26亿元)和2023年(69.82亿元)持续增长 [3] - 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2.06%),在国内储能系统单价同比下跌27.03%压力下保持正增长 [4] - 基本每股收益4.86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 [3] 市场拓展 - 海外收入5.39亿元(占比6.53%),重点布局欧洲、北美、中东和亚太区域 [3] - 预计2025年海外业绩65%来自欧洲,35%来自东南亚/澳大利亚,未来3-5年力争海外收入与国内持平 [3] - 与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电网等央企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7] 技术优势 - 构建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技术体系,覆盖电芯参数提取至电站运维全流程 [8] - 通过深度定制化研发(电芯/BMS/变流器)形成竞争壁垒,系统性能领先同行 [9] - 推出覆盖储能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大数据模型,AI技术提升运行效率30%以上 [4][11] 行业前景 - 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01GWh(同比+108%),政策驱动行业高速发展 [5] - 新能源发电间歇性特征催生调峰调频需求,新型储能将成为电力系统调节重要力量 [10] - 公司计划加强储能系统数字化和全场景融合技术研发,保持全面领先地位 [10]
海博思创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上涨超230%,A股迎「储能集成第一股」
IPO早知道· 2025-01-27 10:38
公司上市表现 - 海博思创于2025年1月27日以股票代码"688411"在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储能集成第一股" [2] - 上市首日报每股64.79元,较发行价上涨234.31%,市值达115.15亿元 [3]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全链条储能解决方案 [5] - 截至2023年12月,已完成和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包括单体超500MWh和200MWh的项目,覆盖共享储能、光伏、风电等场景 [5] - 根据标普全球2024年报告,公司位列2023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前三,国内累计装机与签约规模第一 [5]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69.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88.67% [5]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1亿元、1.77亿元、5.78亿元,2023年同比增幅226.55% [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36.87亿元(同比+20.40%),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88.84%) [5] 行业背景与战略规划 -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重点,储能产品通过功率调节和能量存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 [5] - 上市后公司将围绕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布局,强化上下游整合能力与技术优势 [5] 投资机构支持 - 主要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持股8.12%)、远翼投资等,机构认可公司在技术、市场、团队方面的竞争力 [7][8] - 启明创投评价公司为"行业领军者",远翼投资强调其"把握行业趋势的执行力" [8]
海博思创科创板上会在即: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营收复合年增长超188%
IPO早知道· 2024-10-12 13:14
公司概况 - 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0月17日科创板上市,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3]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 [3] - 业务覆盖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同时为新能源工程机械和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系统 [3] - 截至2023年12月末,已完成和参与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包括数个单体超500MWh项目和数十个单体超200MWh项目,应用场景涵盖共享储能电站、光伏电站和风力发电项目 [3] 市场地位 - 2023年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二名(数据未包含销售给新源智储的出货量) [4] - 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前五,分别为Telsa、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Fluence和海博思创 [4]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8.38亿元、26.26亿元和69.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88.67% [4] - 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36.87亿元 [4] - 2021年至2023年储能系统收入分别为6.53亿元、24.56亿元、69.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78.52%、94.61%、99.30%,复合年增长率为225.62% [2][4] - 2023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为36.5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99.04% [4] - 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1.82亿元、5.78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80亿元 [4] 融资与投资 - 已获得清控银杏、腾业创投、启明创投、IDG资本、武岳峰科创、蔚来资本、远翼投资等知名机构投资 [4] - 计划通过本次发行募集7.82亿元,用于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