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藏品

搜索文档
“稳赚不赔”的陷阱:数字藏品诈骗案戳破暴富神话,复苏难掩行业沉疴
华夏时报· 2025-08-19 17:35
数字藏品市场现状 - 市场交易量屡创新高 多家平台恢复运营 [1] - NFT市场市值在8月15日达到284亿美元峰值 过去30天销售量上涨20.05% 总销售额达56.8亿美元 [7] - 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数量从2022年超500家降至2025年7月底不足百家 [6] 典型诈骗案例 - 被告人通过AI绘制电子图片制作数字藏品 以9.9-69.9元价格发行7888-16888份 [2] - 采用虚假宣传手段包括承诺"半价"保本 回购兜底 设置盲盒合成等平台活动 [2] - 通过自买自卖控制二级市场价格 营造交易活跃假象 [2] - 法院最终以集资诈骗罪判处主犯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和七年二个月 [3] 行业监管环境 - 数字藏品商业模式处于探索阶段 后续转让缺乏明确监管政策 [4] - 非法集资认定需同时满足未经许可 公开宣传 承诺回报 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四个条件 [4][5] - 平台需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当前多数转让平台为用户自发形成或非法组织 [3][4] 市场风险特征 - 市场存在虚假宣传炒作 平台常夸大增值前景并操纵价格 [5] - 行业存在三大灰色地带:AI生成低质量藏品包装成稀缺资产 高回报话术诱导散户 虚假交易制造流动性假象 [6] - 真实应用场景渗透率不足10% 交易量集中在少数投机性平台 [8] 行业发展建议 - 平台需建立透明化运营机制 定期公布藏品开发日志 拒绝AI图片滥用 [8] - 监管需推动数字藏品分类管理 区分文化产权与金融产品 明确二级交易规则 [8] - 文旅体育等行业尝试将数字藏品作为营销工具带来短期热点 [8] 投资者保护 - 投资者需警惕"稳赚不赔"话术 所有金融化承诺在国内均属违规 [7] - 应核查底层资产价值 纯AI生成无版权数字藏品99%属于泡沫 [7] - 避免参与高换手率炒作 短期暴涨项目多伴随庄家控盘 [7]
各路“兵马”布局数字藏品 银行入场名单正扩容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公司动态 - 中文在线于5月29日正式上线数字藏品平台"第五境面"APP 定位为有内容生态的IP数藏平台 依托公司内容库及IP开发体系优势[1] - 视觉中国于2021年12月上线视觉艺术数字藏品平台"元视觉" 蓝色光标于2022年4月推出数字藏品发行平台MEME[1] - 奥飞娱乐通过鲸探、丸卡等第三方平台推出"喜羊羊与灰太狼"等IP数字藏品[1] 行业参与主体 - 金融机构加速入局数字藏品领域:百信银行2021年11月发行国内银行业首个数藏 同年12月入驻百度元宇宙平台"希壤"[2] - 2022年银行机构扩容明显:北京银行1月24日推出"京喜小京"数字藏品 农行陕西分行1月27日发行小豆Q版城市英雄系列藏品[2] - 支付机构同步进场:拉卡拉支付2022年3月投资成立"恩库藏品" 银联云闪付APP上线数字藏品小程序并推出航天福、芯片福等藏品[2] 战略布局动因 - 上市公司普遍自建数字藏品平台 金融机构多通过特定主题或节日试水发行[2] - 布局核心动因包括:数字藏品与区块链技术在版权保护、资产数字化领域应用潜力巨大[1] 获取年轻群体关注及流量[1] 通过卡位获取先发优势[3] - 数字藏品潜在消费客群规模可观 机构期望通过C端用户吸引强化业务协同与用户黏性[3] 业务特性与趋势 - 数字藏品业务现阶段对上市公司营收难产生显著贡献[1] - 标准化数字藏品未来将更侧重IP价值与艺术价值本身[3] - 行业需关注交易规则设置 防范投机炒作及非法金融活动风险[3]
海南华铁股价回落至10.81元 数字藏品业务引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8-07 21:1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7日收盘股价报10.81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46% [1] - 当日成交量为992万手 成交额达10.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出1.66亿元 近五日累计净流出7.10亿元 [2] 主营业务与资产规模 - 主营业务为设备租赁 [1] - 作为海南省属国企已在海南落地27家企业 [1] - 运营资产规模超过120亿元 [1] 数字藏品业务动态 - 7月中旬推出"黄蜂哥"数字藏品 价格一度被炒高至5000元以上 [1] - 该业务因绑定股票分红收益的合规性问题受到市场质疑 [1] - 数字藏品业务曾带动公司股价出现短期上涨 [1] 业务布局声明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 暂未开展AI智能体相关业务 [1]
绑定股份现金分红 海南华铁“数字藏品”有何玄机
第一财经· 2025-08-07 17:48
数字藏品发行与股价影响 - 公司主业为设备租赁 但通过跨界发行数字藏品带动股价大幅拉升 7月中旬发行的数字藏品价格从2000元炒高至5000元以上 并带动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0% [1][4] - 数字藏品发行与战略投资相关 公司7月10日完成对埃克斯爱慕科技5%股权的战略投资 该公司拥有数字资产交易平台XMeta和海外NFT平台XMeta HK [3] - 数字藏品交易表现狂热 首批1万枚主题数字藏品在二级市场爆发式上涨 其中典藏款以51万元天价成交 同期公司还发行了1000万元基于区块链的非金融RWA产品 [4][5] 财务表现与主业状况 - 公司主业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2021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26.07亿元上涨至51.71亿元 但同期净利润从4.98亿元波动至6.05亿元 2024年因宏观需求偏弱和经营规模扩大导致收益下滑 [6][7] - 负债率持续攀升 2021年一季度末负债率为48.56% 2024年末达到72.95% 2025年一季度末为72.32% 4年多增长23.76个百分点 [17] - 资金面紧绷 2025年4月债券发行披露募集资金将用于智算及低空领域项目建设 以及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17] 数字藏品收益绑定与合规问题 - 数字藏品与股票分红收益绑定 持有者按要求锁定藏卡可成为推广大使 2025年至2027年每年每份数字藏品可享有5万股股票现金分红对等收益 [8] - 根据2024年分红方案10派0.2529元计算 单份数字藏品对应5万股权年收益为1264元 三年总分红约3800元 若1万份权益全部兑现 公司三年需支付3792万元 [8] - 合规性存在疑问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操作有打擦边球嫌疑 可能从营销费用中支出 且产品结构接近类理财产品 易被定性为变相发售金融产品 [9][12] 热点概念切换与业务布局 - 公司7月密集切换热点概念 包括发行数字藏品和RWA产品 完成260亿元设备资产上链 与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设备运营及智算数纽中心 以及搭上雅江水电站概念 [13][15] - 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时称 2023年9月在拉萨设立当地最大服务网点 可为电力设施、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等服务 并已参与部分雅鲁藏布江项目的调罩工程 [16] - 算力租赁领域布局规模较大 2025年3月末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 2024年AI算力期末账面价值达到3亿元 [17]
事关稳定币,多地紧急提醒
财联社· 2025-07-15 15:01
稳定币监管动态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 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但同时也出现不法分子利用该概念进行非法活动的情况 [1] - 多地监管机构近期密集发布风险提示 包括浙江 北京 深圳 苏州 重庆及宁夏等地 均指出稳定币正被用于非法集资 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3][4][6][9][10][12] 非法活动模式分析 - 不法机构通常以"金融创新"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等名义包装项目 通过发行或炒作稳定币 数字藏品 RWA等概念吸引资金 [1][3] - 常见手法包括承诺高额回报 编造"虚拟货币" "数字资产"等投资项目 利用公众对新兴概念了解不足的特点进行诱导 [4][6][9] - 运作模式多依赖资金池 用新投资者资金支付前期收益 具有庞氏骗局特征 一旦资金链断裂将导致投资者重大损失 [6] 监管机构警示要点 - 强调任何机构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许可不得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所有非法集资行为均被禁止 [2][4][9] - 指出参与非法集资的损失将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呼吁公众远离高收益承诺 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2][5][7][12] - 特别提示虚拟货币及相关业务活动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境外交易所向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违法 [9] 行业风险特征 - 资质缺失:相关机构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 不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6] - 概念包装:利用稳定币 DeFi Web3 0等新兴复杂概念制造信息不对称 [6] - 风险外溢: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 诈骗 传销 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扰乱金融秩序 [6][12]
「游戏风云」3A游戏降至10元内,批量游戏“大甩卖”:Steam夏促引爆玩家囤货潮
华夏时报· 2025-07-02 16:24
Steam夏季促销活动 - 2025年Steam夏季促销从6月27日持续至7月10日,是PC游戏平台年度规模最大的促销活动 [1] - 活动涵盖上千款游戏,包括经典大作和热门新秀,多款3A游戏参与促销 [1] - 促销折扣力度大,如《艾尔登法环》降价40%,《荒野大镖客:救赎2》享受6折优惠 [1] - 数百款游戏最高可享1.5折优惠,最低1折起的标识在平台上随处可见 [3] - 精选深度折扣专区展示降价幅度85%至95%的游戏,如《侏罗纪世界:进化2》从163元降价95%至8.15元 [3] 玩家购买行为分析 - 资深玩家在促销期间既购买原价新游戏也购买打折游戏,如《艾尔登法环:黑夜君临》和75折的《刺客信条影》 [1][2] - 部分玩家因折扣力度大而大量购买,有玩家一口气购买三款游戏,更有玩家购买20多款游戏"囤货" [3] - 玩家选择游戏时考虑因素包括优化程度、画质表现和发售时间,如《刺客信条影》因优化更好被选中 [2] - 促销吸引海量玩家涌入导致Steam服务器一度"宕机",显示活动受欢迎程度 [3] 游戏定价策略 - 热门游戏折扣幅度通常在5折左右徘徊,而在线人数少的3A游戏可能会有"骨折"折扣 [5] - 部分游戏生命周期到末期通过"骨折"价吸引新流量,如EA旗下《战地》系列多款作品降价幅度达95% [3] - 国内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首次打折优惠20% [5] - 《刺客信条影》价格从348元下降25%至261元,《浪人崛起》从248元下滑20%至198元 [2] Steam平台竞争优势 - Steam支持国内付费后吸引大量玩家,平台下载安装游戏便捷 [4] - 平台提供独立游戏发售、抢先体验、demo观看和预购功能,游戏种类丰富且价格合理 [4] - Steam将游戏作为"数字藏品",提供云存档、游戏时间记录、成就展示等功能,满足玩家社交和收藏价值 [4] - 相比其他平台如WeGame,Steam游戏内容更完整,且不存在内容删减问题 [4] 行业季节性特征 - 夏季学生有时间玩游戏,平台通过大促获得销量,激活存量用户并争取增量玩家 [1] - 暑期档和寒假档是游戏行业传统促销时段,与电商618、双11类似 [1][5] - Steam通过长尾效应实现小众游戏销售,而非单纯依赖爆款驱动或限时免费增量 [5]
激活“假日经济” 共绘“诗与远方”
金融时报· 2025-05-08 09:53
文旅行业政策与市场表现 - 文旅行业是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的关键引擎 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 [1] - 国务院提出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 提升产品供给能力 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 [1] - "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 同比增长6.4% 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 同比增长8% [1] 金融机构支持文旅产业 - 恒丰银行大理分行为民宿业主提供50万元"恒惠客栈贷"支持客栈改造 [2] - 中国银行针对不同客群推出差异化服务 包括手机支付立减、研学优惠、银发定制线路等6个品类20余项权益 [2] - 江苏银行启动"华章待启 美景集印"文旅打卡活动 通过线下打卡促进文旅消费 [2] 数字技术与文旅融合 - 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数字藏品等新业态为文旅行业带来新活力 [3] - 江苏银行与南京博物院合作推出文物IP相关产品 包括微信表情包、联名数字银行卡和App主题皮肤 [3] 生态文旅发展 - 恒丰银行南京分行为溱湖文化旅游集团提供2亿元项目贷款 支持水域治理和湿地修复 [4] - 兴业银行累计为木兰溪流域综合治理提供8.2亿元金融支持 参与重点项目融资方案设计 [5] 电影产业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与国家电影局合作 提供覆盖创作、发行到消费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6] - 北京银行累计为超千家影视企业提供超400亿元金融支持 构建全产业链服务矩阵 [7] - 北京银行推出"剧影e贷"产品 额度最高3亿元 支持电影领域企业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