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特派员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特派员临安年鉴
杭州日报· 2025-07-11 11:13
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效 - 18位省市区三级文化特派员下沉临安各村推动"文化味"与"临安味""乡土味"融合创新 [7] - 累计组建46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 培育文艺人才512人 编创文艺作品59个 开展各类活动551次 [12] - 助力文旅产业增收190余万元 成为推动"千万工程"和缩小"三大差距"的重要力量 [12] 文化+旅游项目案例 - "花田里·悟家训"吴越文化研学项目塑造IP人物"灯盏太公" 开展研学活动40余场 接待学生团体20批次5000余人 创收近百万 [8][9] - "诗酒九狮"文旅IP通过征集酒诗词 打造交互式体验馆和"曲水流觞席" 提升九狮酒文化附加值 [10] - "潮动唐昌"文创共富街区设置70余家摊位 "唐昌之夜"吸引游客6万余人次创收40万 "来唐昌过大年"吸引15万人次创收140万 [11][12] 运营管理模式 - 采取"政府搭台 社会组织运营"模式激活市集经济 [12] - 串联滨江路亲水平台等文化阵地搭建"吴越星舞台"吸引民间艺人演出 [12] - 成立校地艺创联盟派驻20支高校文化特派员队伍赋能乡村 [14] 项目管理机制 - 建立"部务会研究+月度例会+季度评估"的全周期管理机制 [13] - 将选派工作纳入党的思想建设考核范畴构建三级责任链条 [13] - 累计实施20个项目包括4个省市项目16个区级项目培育出多个标杆案例 [14]
萧山“三位一体”文化供给侧改革观察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模式 - 萧山区闻堰街道推行"三位一体"文化供给侧改革,包含文化管家、社区空间主理人、文化特派员三大核心机制 [2][3][5] - 文化管家通过深入村社建立"需求清单",实现从"我送你看"到"订单式"精准配送的转变,案例包括非洲鼓课程、越剧表演及非遗竹编工艺活态传承 [3] - 空间主理人机制吸引艺术家、文创工作室等多元主体入驻,将社区空间转化为美育基地,如湖风社区永光艺术中心全年提供免费课程惠及数百人次 [4] 文化治理转型成效 - 闻堰街道33%青年人口占比推动空间主理人项目落地,形成油画、摄影等课程体系,并成立农民书画协会分会提升社区文化质感 [4][6] - 33支本土文艺团队转型为文化创造者,如相墅社区舞蹈队、三江口越剧团,同时传统节日活动(端午绿豆糕制作等)强化邻里纽带 [6] - 大爿山碉堡群红色研学、闻堰老街文旅融合等项目实现"人、物、场景、故事"四维联动,激活历史资源 [3] 区域文化发展战略 - 萧山区计划2027年实现城乡"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覆盖,同步推进"10分钟健身圈"建设 [7] - 文化管家将升级至3.0版本,结合"文化特派员"制度与"艺术乡建",推动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7] - 目标通过"三位一体"模式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闭环,最终实现精神共富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