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化管理

搜索文档
沈阳机场出租车与网约车停车功能区升级 在桃仙机场打车更方便了
辽宁日报· 2025-07-09 09:37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交通设施升级 - 机场对出租车与网约车停车功能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总占地面积约1 37万平方米 旨在解决"堵点、痛点"问题 采用智慧化管理并提升人性化服务 [1] 出租车蓄车区升级 - 占地面积约1 2万平方米 实现"智慧管理、功能完善、容量升级"三大突破 [2] - 搭建智能调度系统 采用"一排一发"模式精准放行 减少旅客候车时间 司机可离车活动降低疲劳驾驶 [2] - 新增司机驿站配备休息座椅、卫生间、饮水机等设施 设立执法管理区域强化运营秩序监管 [2] - 空间利用率提升69% 采用环岛单行线设计 蓄车容量从150辆增至210辆 满足航班高峰需求 [2] 网约车候车区升级 - 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 预计日均服务旅客量超5000人次 [3] - 智能系统精准匹配司乘信息 旅客平均候车时间下降35% [3] - 设置屏显设备、遮雨棚、座椅等 优化候乘环境 科学规划分流路线 [3] - 联动网约车平台与行业管理部门 优化调度算法 严格审核司机资质 提升车辆周转效率 [3]
工程建设假期“不打烊” “穿江作业”正在进行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10:21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 - 项目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隧道全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为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 - 工程采用"江海号"盾构机,直径达16.64米(约五层楼高),搭载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目前以每天10米速度推进,已累计掘进200米 [1] - 盾构机刀盘装有274把刀具,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传输刀盘运作数据,保障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2] -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过江仅需10分钟,从海门到上海市中心仅需半小时 [2] - 隧道创新设计国内首创救援车专用通道,分为烟道层、行车道、逃生通道等多层结构,预计2028年建成 [2]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 - 工程位于江西景德镇,为水运"十四五"规划Ⅲ级航道,起点鄱阳县姚公渡,终点景德镇吕蒙大桥,预计2028年底完工 [3] - 丽阳枢纽一期围堰已完成,船闸基础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船闸和泄水闸主体施工 [4] - 工程采用4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围堰安全监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确保施工安全 [4] - 运用数字模型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数字化管理,累计节约投资超1亿元,优化工期3个月 [4] - 现场部署22路4K高清摄像头构建智能防控体系,实现"预警-广播干预-人员追溯"全流程安全管理 [4] - 工程建成后年货运通过能力将达1500万吨,将为江西及周边区域水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5]
“五一”假期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不打烊” 劳动者们用奉献书写担当
央视网· 2025-05-02 17:03
三峡集团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 - 1号机组顺利完成转子吊装,标志着我国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机组开始进入总装阶段 [1] - 电站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等组成,共安装4台单机容量425兆瓦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 [1] - 机组转子直径约5米、重481吨,是机组安装过程中吊装重量最大的部件 [1] - 425兆瓦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3] - 开发应用了3D打印铸造、数控加工、焊装等多项关键技术 [3] - 工程总进度已完成约70%,2200多人坚守现场推进建设 [5] - 总装机容量1700兆瓦,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17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160万人一年的用电需求 [7] 海太长江隧道 - 隧道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8] - "江海号"盾构机直径16.64米,相当于五层楼高度 [10] - 盾构机搭载多项国内外领先的首创技术,刀盘安装274把特制刀具 [12] - 采用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刀具磨损情况 [12] -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预计2028年基本建成 [16] - 建成后车辆过江仅需10分钟,从海门到上海市中心仅需半小时 [16]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 - 工程起点位于上饶市鄱阳县姚公渡,终点位于景德镇市吕蒙大桥 [17] - 整体工程预计2028年底前建成,年货运通过能力将超1500万吨 [17] - 丽阳枢纽工程一期围堰已全面完成,船闸基础全面完工 [19] - 围堰上布设44个监测点,通过后视点法进行定期观测 [19] - 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累计节约投资超过1亿元 [21] - 现场设置22路4K高清摄像头,构建高效立体防控体系 [23]
国常会部署美丽河湖建设:从精准治污等多方向发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22:28
政策部署与成效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强调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流域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 - 2024年我国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2.4%,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1] - 浙闽片河流、长江流域、西北诸河、西南诸河、珠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质为优,辽河、淮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水质良好 [1] 智慧化治理路径 - 智慧环保分三步走:构建标准体系奠定管理基础,优化管理体制提高效率,推动逐步完善争取多方支持 [2] - 优先聚焦城市生活污水治理、重点河道水质监测等关键领域,依据实际需求循序渐进拓展功能模块 [2] -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与专项资金支持,为后续工作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2] 企业污染防治措施 - 水环境保护需全生命周期监测,通过AI、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 [3] - 需强化物联网等监测手段,企业要对污水排放承担更高成本 [3] - 污水回收应出台激励措施,包括配套政策、补贴及金融支持,依托法律政策落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