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行业变革
icon
搜索文档
富士康,要接盘日本汽车
虎嗅· 2025-07-16 16:09
日系车企合并失败与富士康合作布局 日系车企合并计划与失败 - 本田、日产和三菱曾计划合并,目标打造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约合1.46万亿元人民币)、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约合1460亿元人民币)的世界级移动出行公司 [1] - 合并谈判于2025年2月终止,被称为"史上最短的合作联盟",主要因本田想占据主导地位而日产不同意 [3][4] - 日产2024财年亏损额创历史新高,达7500亿日元,合并失败后选择裁员2万人并关闭7家工厂以降低成本 [5][8] 日产工厂与富士康合作 - 日产计划关闭的追滨工厂产能利用率仅为40%,富士康母公司鸿海正商讨共用该工厂以避免关闭 [8][9] - 富士康此前已与三菱达成合作,由鸿华先进提供电动汽车车型,裕隆汽车生产,通过三菱渠道于2026年推向大洋洲市场 [13][14] - 富士康还计划通过三菱扶桑销售Model T巴士和Model U微型巴士,利用三菱的品牌渠道打入海外市场 [15][16] 富士康的造车战略 - 富士康2020年提出5年内抢占10%电动汽车市场的目标未实现,现转向与日系车企合作 [10][11] - 公司在中国大陆同步布局,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在郑州招聘14个造车相关职位 [20] - 计划2027年将Model T和Model U巴士引入日本市场,显示其造车紧迫感 [21]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电动化、智能化成为不可逆趋势,日系车企需加快转型步伐 [22] - 合作需基于互补性,富士康与日系车企在技术、产能和渠道上存在互补空间 [24] - 汽车行业变革激烈,创新和适应能力将决定企业生存 [25][27]
汽车人的35岁危机?
电动车公社· 2025-07-12 00:41
汽车行业35岁现象分析 - 35岁职场危机普遍存在,但汽车行业部分岗位呈现"越老越吃香"特点,如设计师和资深工程师[23][24][35] - 长城汽车发布《年方35》短片,面向全球35岁以上汽车人才开启专场招聘,董事长魏建军提出"35岁是人生履历新开始"[4][5][36] 汽车行业经验型人才价值 - 资深设计师乔治亚罗60岁仍活跃,其作品包括法拉利250GT、初代大众高尔夫(9年销量680万辆)等经典车型[25][27][28] - 小米汽车团队以胡峥楠(近50岁)为首,平均经验超20年,曾打造比亚迪F3、哈弗H6等爆款,助力SU7 Ultra打破纽北纪录[30][31][33] - 高端车型研发需经验型人才打磨技术,长城6月高端车型占比近40%(魏牌破万+坦克21571辆+皮卡13213辆)[39][41] 汽车行业35年变革周期 - 行业呈现约35年一次大变革:19世纪末机械马车→1925年福特T型车(价格从825美元降至260美元)→1960年V12超跑→1995年ESP系统普及[44][48][55][61] - 当前处于电气化/智能化变革期,汽车成为"第三空间",趋势预计持续至少5年[64][65] - 35年周期对应世界经济波动和劳动周期,企业/个人均需把握变革机遇[66][68]
中汽协付炳锋:合资车企大浪淘沙,难挡头部品牌良好发展态势
第一财经· 2025-05-23 17:16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现状与挑战 -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从2020年的超60%降至2024年的31.5%,2025年前4个月进一步微跌至31.3% [1] - 自主品牌崛起和新能源转型加速是合资品牌份额下滑的主因,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渗透率不足10% [1] - Stellantis高管对跨国车企在华份额流失表示"震惊",并预警外资在中型燃油车市场的优势"不会长久" [2] 头部合资企业的战略调整与表现 - 通用、大众、奔驰、宝马等头部合资企业加速中国战略转型,推动"中国创新,反哺全球"模式 [2] - 2024年11月-2025年4月销量数据显示,大众和丰田仍位列中国市场品牌销量第二、第三名 [2] - 中汽协认为头部合资企业通过本土化研发和新品引入,仍能在中国千万辆级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1][2] 行业活动与未来趋势 - "2025中国汽车论坛"将于7月在上海召开,主题涵盖新能源、智能化、全球化等前沿领域 [3] - 论坛设置动力电池、智慧出行、"一带一路"汽车出海等专题,反映行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化趋势 [3] - 中汽协强调中国市场将继续保持开放,中外品牌将共同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