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套餐

搜索文档
好消息,你的话费可能要降!移动电信联通:让大家明明白白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7-27 01:43
运营商套餐乱象 - 存在"无限流量套餐"误导消费者现象 4G流量无限但5G流量额外计费 [2] - 部分套餐存在未经用户同意的增值业务 例如18元套餐因3项未订购业务实际收费30多元 [2] - 三大运营商套餐组合过于复杂 包含话费/流量/短信/宽带等不同资费标准 消费者难以选择最优方案 [2] 运营商整改措施 - 中国移动推出10项服务改进 包括业务订购需电话确认/48小时内完成套餐变更/开放境外来电屏蔽功能 [4] - 中国联通实施16项举措 重点精简资费套餐种类/分类公示资费/加粗显示协议关键条款 [4] - 中国电信推出9项措施 规范业务开通需用户确认/优化退订流程/禁止销售未公示套餐 [4] 消费者核心诉求 - 要求资费透明化 类似菜市场明码标价模式 明确标注业务内容与价格 [6] - 建议开发"套餐计算器"工具 根据用量自动匹配最优方案 [6] - 业务办理需增设确认步骤 退订流程应简化无需层层审核 [6] 行业现状与影响 - 三大运营商掌握18亿移动用户和6.8亿宽带用户资源 [8] - 通信服务已成为生活必需品 消费者期待获得与水电气同等的消费透明度 [8] - 当前套餐宣传材料过于复杂 老年群体尤其容易陷入消费陷阱 [2][8] 改革关键点 - 需建立长期监督机制 防止整改流于形式 [6] - 应畅通用户反馈渠道 对未落实承诺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6] - 改革重点在于简化套餐结构/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用户自主选择权 [4][6][8]
套餐“诱骗升级”“退订难”等有解,三大运营商齐发声
贝壳财经· 2025-07-23 17:09
行业服务升级举措 - 中国移动推出十项服务承诺 包括透明消费和套餐变更48小时内办结等[1][3] - 中国电信精简资费套餐并实施全量公示 规范业务退订流程[1][3] - 中国联通推出十六项举措 优化退订流程并提供7天内上门办理宽带退订服务[1][3] 用户规模数据 -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8.07亿户 其中5G用户达10.98亿户[5]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2亿户[5] 历史服务乱象 - 套餐降档需耗时两个月并经历"不降反升"情况[7] - 存在未经用户同意暗增套餐现象 如河南用户被多扣15元叠加套餐和5元短信包[8] - 通过"诱骗"手段促使用户升级资费套餐[7][8] 法律定性 - 区别对待升级和降档套餐属违约行为 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9] - 暗增套餐和诱骗升级属欺诈性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合同可被撤销[9]
为何消费者不信任三大运营商的承诺?
搜狐财经· 2025-07-23 13:37
三大运营商服务承诺分析 核心观点 - 三大运营商近期推出多项服务承诺,包括资费透明、精简套餐、提升服务水平等,但消费者对其兑现承诺的诚意持怀疑态度[1][3] - 运营商过往存在套餐设计复杂、算法不透明等问题,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双方信任关系破裂[3][5] - 作为国有企业,运营商应自觉履行服务全民的职责,而非通过技术优势谋取不当利益[7][8] 具体承诺内容 - **中国移动**:推出"透明消费,明白办理"等十项服务承诺,强调主动提醒和限时办结[1] - **中国联通**:公布四个方面十六项举措,重点包括精简资费套餐种类和分类清晰的资费公示[1] - **中国电信**:实施九项规范服务措施,明确要求征得用户同意后开通业务[1] 行业现存问题 - 套餐设计存在算法复杂、信息不透明现象,消费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3][5] - 运营商过往多次承诺未有效落实,导致消费者对本次承诺的实际效果缺乏信心[3][7] - 监管层面存在形式主义倾向,监督措施未能有效转化为消费者权益保护[5] 消费者诉求 - 期望运营商建立公开透明的定价机制,而非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消费陷阱[5][7] - 接受企业合理盈利,但要求交易过程清晰可控,实现"你情我愿"的市场原则[5] - 呼吁运营商将服务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修复企业形象和用户信任[7][8] 国有企业责任 - 作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运营商应主动将服务标准提升至超越一般商业企业的水平[8] - 当前企业形象受损严重,需通过实质性改革重建公众信心[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