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玩具

搜索文档
王宁:好莱坞想要拍LABUBU电影,我们还在思考中
华尔街见闻· 2025-07-24 14:21
泡泡玛特IP运营与品牌战略 - LABUBU的火爆是公司过去10多年持续运营IP的结果 [1] - 公司拥有多个知名潮流玩具IP包括MOLLY、DIMOO、星星人等 [1] - 公司目标从"成为中国的迪士尼"升级为"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并打造新一代世界级中国消费品牌 [1] 泡泡玛特影视化合作意向 - 多家知名电影公司包括好莱坞有意向拍摄LABUBU主题电影 [1] - 公司正在评估影视化路径包括独立制作或与好莱坞合作 [1]
人民日报深度专访王宁:是什么成就了Labubu?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公司发展理念 - 公司定位为"既年轻又不年轻"的企业,潮玩行业年轻但公司已成立15年[16] - 提出"成为树一样的企业"战略,强调扎根中国制造业和文化土壤[1][27] - 经营哲学强调"慢就是快、少就是多",聚焦长期价值而非快速扩张[20][23] 行业地位与创新 - 开创并定义中国潮流玩具品类,2017年发起亚洲规模领先的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15] - 通过"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模式,将中国文化元素转化为世界级IP[17] - 创新商业模式:整合艺术家资源+中国制造,使普通商品附加值提升10倍(玻璃杯案例)[17] 核心业务数据 - 2024年总营收达130亿元,较IPO时增长超5倍[21] - 明星IP拉布布年销售额超30亿元,预计2024年9月后月销量达1000万只[16][18] - 海外业务爆发式增长:2024年境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2025年海外销售或超国内[21][22] 国际化战略 - 采用全直营模式拓展海外,2024年底预计200家门店,外籍员工数量将翻倍至2000人[23] - 北美市场增速超越东南亚,成为新增长极[21] - 本土化运营策略:建立当地团队,推动文化融合[23] IP运营与产品逻辑 - 构建开放IP平台,吸引全球艺术家合作,强调"体系化运营"而非单纯收购[16] - 限量款策略验证市场需求分层,同时控制炒作风险[18] - 盲盒是公司产品"语言"的起点,但核心竞争力在于设计与内容[19] 文化价值主张 - 提出"新时代中国文化是世界级文化"的论断,通过产品输出文化软实力[13][17] - 区别于传统制造业成本导向,转向"从有到美"的消费升级逻辑[29] - 对标迪士尼但更强调平台孵化IP的差异化路径,目标成为"世界的泡泡玛特"[28] 行业趋势判断 - 预测"美的价值"将驱动下一轮产业升级,重构家居等传统行业[29] - 潮玩行业存在同质化挑战,但公司认为设计力能突破瓶颈[29] - IP企业具有长生命周期特性,对拉布布的价值挖掘"刚刚开始"[18]
泡泡玛特王宁:想成为树一样的企业,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是「世界级的文化」
IPO早知道· 2025-07-21 16:19
答:焦虑肯定有。不过,换个角度想,在不断 "破圈"的过程中,对新鲜事物,有人好奇、有人欣 赏,也会有人质疑,这很正常。 问:对于国内潮流玩具行业,泡泡玛特的作用是什么? 泡泡玛特想成为像树一样的企业,把根扎得足够深。 7月21日,《人民日报》推出"与企业家谈'新'"系列访谈,首期访谈对话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 在 访谈中,王宁表示,泡泡玛特是一个既年轻又不年轻的企业,中国海纳百川的文化、强大的制造业能 力、广阔的市场等方面都为泡泡玛特提供了扎根的土壤,泡泡玛特想成为像树一样的企业,把根扎得 足够深。 "新时代的中国文化 是世界级的文化 " 问:最近拉布布畅销,泡泡玛特引发热议,有正面的,也不全是正面的。这个过程中,您是否有过焦 虑? 答: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潮流玩具这个品类。潮流玩具以前叫艺术家玩具或者设计师玩具。最 初,国内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品类,不相信 "大人也要买玩具"。2017年,我们策划了首届北京国际 潮流玩具展,现在已是亚洲规模领先的潮流玩具展。我们通过大型展会推广潮玩文化,并定义了行业 标准,带动了大量就业。 问:有人认为,泡泡玛特太年轻,成长太快了。您怎么看? 答:我们既年轻又不年轻。年轻,是指 ...
茅台跳水、泡泡玛特涨价,这背后藏着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10
茅台行业动态 - 飞天茅台市场价格跌破2000元大关 近期价格呈现显著下跌趋势 [3] - 贵州茅台股价从春季1600元下跌至1200元附近 逼近前期低点 [3] - 酒水批发商库存积压严重 反映终端需求疲软 [3] - 禁酒令政策持续加码 部分地区出台24小时禁酒及禁聚餐规定 直接影响体制内消费场景 [3] 茅台消费特征分析 - 高端社交场景"硬通货" 具有身份象征属性 与奢侈品包袋的消费逻辑相似 [3] - 产品溢价显著 2000元茅台与60元汾酒虽同属白酒但社交价值差异巨大 [3] - 消费群体集中于中年男性 依赖政商饭局等传统高端消费场景 [4][5] 泡泡玛特市场表现 - 市值达到3500亿港元 股价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4] - 产品从低价玩具升级为具有收藏价值的潮流单品 形成二级交易市场 [4] - 年轻消费者热衷收集全套产品 推动复购率提升 [4]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 - 采用盲盒销售机制 成功塑造产品神秘感与收藏价值 [4] - 通过社群运营强化社交属性 成为年轻群体社交货币 [4] - 原材料成本低廉 主要依赖品牌溢价与营销策略创造利润 [4] 行业对比分析 - 两者均具备成瘾性消费特征 茅台依赖口感习惯 泡泡玛特依赖收集欲 [4] - 消费群体存在代际差异 茅台主力为中年群体 泡泡玛特受众为年轻人 [5] - 长期来看白酒消费具有文化根基 短期受政策压制但历史表明禁酒难持续 [5][7]
张朝阳“后悔送回”的labubu,被胡润换了一台车
新华网财经· 2025-06-15 16:24
Labubu玩偶的收藏与交易 - 绝版Labubu玩偶在胡润与彭军的交换中,彭军用公司第一辆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汽车(价值30多万元)换取该玩偶 [1]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用公司最后一个Labubu玩偶与胡润交换一枚人造蓝宝石 [3] - 初代薄荷色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为全球唯一一只 [3] - 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以82万元成交 [4] Labubu的市场热度与品牌价值 - Labubu由香港艺术家龙家升创作,是"The Monsters"精灵天团成员,由泡泡玛特签下后推出系列潮流玩具 [12] -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表示后悔将签名版Labubu送回胡润 [9] 相关公司动态 -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参与Labubu交换,展示公司自动驾驶技术 [1] -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参与Labubu交换,显示公司对限量版产品的重视 [3]
将分拆TOP TOY上市?名创优品回应:正在进行初步评估
南方都市报· 2025-06-06 18:34
分拆上市计划 - 公司正在对旗下潮流玩具品牌TOP TOY进行潜在分拆上市的初步评估,以优化股东价值 [1] - 该计划处于初步阶段,推进与否取决于市场条件等因素,尚无具体时间表或上市地点等细节 [1] - 公司已聘请摩根大通和瑞银集团为TOP TOY香港IPO提供服务,并计划在出售股份前引入主权财富基金等潜在投资者 [4] TOP TOY业务概况 - TOP TOY品牌创立于2020年12月,定位为潮流玩具集合店,产品涵盖授权IP玩具、自有IP玩具和第三方品牌玩具等 [4] - 截至去年年底,TOP TOY提供约1.1万个SKU,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玩偶、一番赏等品类 [4] - 公司创始人曾表示希望3年内实现TOP TOY单独上市 [4] 财务表现 - 2024年TOP TOY收入同比增长44.71%至9.84亿元,GMV同比增长41.04%至11.48亿元,已实现全年盈利 [6] - 2024年交易总量同比增长56.71%至约1990万单,但平均客单价同比下降9.73%至109.5元,平均售价同比下降8.69%至57.8元 [6]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8.9%至3.40亿元,占名创优品总收入的7.68% [6] 行业对比 - 按照GMV计算,泡泡玛特和布鲁可是中国IP玩具行业前两名,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130.38亿元,净利润31.25亿元,布鲁可营收22.4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84亿元 [6] - TOP TOY表现优于52TOYS,后者2024年营收6.3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201.3万元 [6] - 泡泡玛特市值突破3200亿港元,布鲁可市值接近400亿港元,52TOYS已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7] 扩张计划 - TOP TOY计划未来5年在全球100个核心商圈开设超过1000家门店,海外销售占比目标突破50% [7] - 2025年计划新增门店150家,其中100家位于中国 [7] - 截至第一季度末,TOP TOY拥有门店280家,较去年年底新增4家 [6]
泡泡玛特(9992.HK):创造潮流 传递美好 走向世界的泡泡玛特
格隆汇· 2025-05-15 18:15
公司业绩表现 - 24年公司实现营收130.38亿元,同比+106.92%,归母净利润31.25亿元,同比+188.8% [1] - 25Q1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65-17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480% [1] - 25Q1中国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145%,海外亚太地区同比增长345%-350%,美洲同比增长895%-900%,欧洲同比增长600%-605% [4] IP运营与产品表现 - 截至24年底公司共有13个IP营收破亿,其中四大IP营收破十亿:THE MONSTERS营收30.4亿元(同比+726.6%),MOLLY营收20.9亿元(同比+105.2%),SKULLPANDA营收13.1亿元(同比+27.7%),CRYBABY营收11.6亿元(同比+1537.2%) [2] - 搪胶毛绒品类24年销售28.3亿元,销售占比从3.2%提升至21.7%,传统手办营收69.4亿元(同比+44.7%),mega和衍生品分别增长146%和156% [2] - 4月24日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全球发售,4月发行的青年文化杂志《play/GROUND》全球线下书店渠道售罄 [1] 海外市场拓展 - 24年港澳台及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375.2%),营收占比从17%提升至39%,其中东南亚营收24亿元(同比+619%),北美营收7.2亿元(同比+556.9%),东亚及港澳台营收13.9亿元(同比+184.6%) [3] - 24年在越南、印尼、菲律宾、意大利、西班牙开设首个线下门店,截至24年底海外共有门店130家、机器人商店192家 [3] - 25年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海外营收占比预计超50%,北美市场有望达到2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 [6] 战略与组织调整 - 4月14日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升级,设置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区域总部,十大中台提升国际业务协同效率 [4] - 25年将推动国内已爆发的新业务拓展到海外,海外直播业务占比预计超20%,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设立区域地仓以节省50%成本 [5] - 公司坚持"少就是多"理念,25年SKU数量不超24年,成熟品类严格控制数量,新品类初期尝试后删减 [6] 业务布局与创新 - 24年推出饰品、积木产品,25年推出杂志产品,全产业综合平台布局逐步推进 [4] - 公司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创新业务孵化与投资构建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平台 [4]
泡泡玛特(09992):创造潮流,传递美好,走向世界的泡泡玛特
中邮证券· 2025-05-14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国内潮玩行业龙头,具有良好的IP获取、培育及运营能力,中长期价值被看好 [1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为78%、51%、39%,归母净利润增速为80%、59%、46%,EPS分别为4.19、6.65、9.71元/股,当下股价对应PE分别为43x、27x、18x [13]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92.80港币,总股本/流通股本13.43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2589.19亿港币,52周内最高/最低价197.90 / 79.50港币,资产负债率26.80%,市盈率76.04,第一大股东为GWF Holding Limited [3]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130.38亿元,同比+106.92%,归母净利润31.25亿元,同比+188.8%;2025Q1收入同比增长165 - 17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95% - 10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 - 480% [4] - 4月14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董事长兼CEO王宁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 [4] - 4月24日旗下人气IP LABUBU全球发售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4月发行的第一本青年文化杂志《play/GROUND》在全球所有线下书店渠道售罄 [4] 投资要点 - 公司2010年成立,2020年12月于港股上市,2016 - 2024年有Molly盲盒、高端潮玩品线、labubu搪胶毛绒公仔等产品推出及城市乐园落地、积木上架等事件 [5] IP发展情况 - IP发展良好,截至2024年底有13个IP营收破亿,四大IP营收破十亿,如THE MONSTERS营收30.4亿元,同比增加726.6%;MOLLY营收20.9亿元,同比增加105.2%;SKULLPANDA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27.7%;CRYBABY营收11.6亿元,同比增加1537.2% [6] - 搪胶毛绒自2023年推出后,2024年成为年度爆品,品类销售28.3亿元,销售占比从3.2%提至21.7%;传统手办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mega和衍生品分别增长146%和156% [6] 市场拓展情况 - 海外拓展大步迈进,2024年港澳台及海外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营收占比从17%提升至39%;东南亚营收24亿元,同比+619%,成第二大市场,北美营收7.2亿元,同比+556.9%,增速第二快,东亚及港澳台地区营收13.9亿元,同比+184.6%;2024年在五国开设首个线下门店,进驻不同电商平台,截至2024年底在港澳台及海外有门店130家、机器人商店192家 [7][9] - 2024年大陆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52%,营收占比从83%降至61%;线上、线下、批发三个渠道增速均为50%左右,截至2024年底大陆净增零售门店38家至401家,零售店收入3828万元同比+44%,机器人商店净增110家至2300家,机器人商店收入698万元同比+26% [9] - 2025Q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65% - 170%,中国增长95% - 100%,海外增长475% - 480%;中国线下渠道同比增长85% - 90%,线上渠道同比增长140% - 145%;海外中亚太地区同比增长345% - 350%,美洲同比增长895% - 900%,欧洲同比增长600% - 605% [10]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围绕五个领域构建全产业链综合运营平台,2024年推出饰品、积木产品,2025年推出杂志产品,全产业综合平台布局逐步推进 [10] 架构调整情况 - 4月CEO王宁宣布启动全球组织架构全面升级,核心是聚焦区域战略,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设置区域总部,文德一与司德共同负责全球业务管理及运营,十大中台将提升国际业务协同效率 [10] 公司增长动能 - 出海方面,2025年提升海外业务占比,签约核心地标城市门店,关注美欧市场,拓展地标门店和旅游景区销售渠道;推动国内新业务拓展到海外,重视直播业务,预计直播在海外电商中占比超20%;计划在东南亚及欧洲设区域地仓,预计节省50%成本,提高补货效率 [11] - 创新方面,坚持以IP为核心的集团化战略,持续推出新品类,对SKU数量相对克制,2025年SKU绝对值预计不多于2024年,成熟品类控量,新品类删减 [11] - 未来方面,2025年计划海外开店100家,海外营收预计占比超50%,北美市场有望达20年中国市场销售额;设区域地仓降低营业成本,净利率有望上行 [11][12]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037.75|23,159.50|34,877.33|48,403.08| |增长率(%)|106.92|77.63|50.60|38.78| |EBITDA(百万元)|5,065.28|7,897.52|12,497.85|18,160.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125.47|5,624.89|8,930.88|13,043.06| |增长率(%)|188.77|79.97|58.77|46.04| |EPS(元/股)|2.36|4.19|6.65|9.71| |市盈率(P/E)|35.34|42.83|26.97|18.47| |市净率(P/B)|10.48|15.81|10.43|6.87| |EV/EBITDA|20.91|29.38|18.11|11.9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