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体
icon
搜索文档
近岸蛋白加快出海步伐 境外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7:34
公司经营情况 - 近岸蛋白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同比下降16.73%,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5441.63万元,同比下降523.68% [1] - 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同时公司加大产品质量提升、业务拓展和研发投入 [1] - 公司专注于蛋白质工具创新和应用,为创新药物研发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基于上万种重组蛋白开发经验,结合mRNA技术为多种生物药开发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1]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在美国、欧洲等核心市场建立国际化专业团队,全球销售网络覆盖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 [2] - 2024年海外客户数同比大幅增长,境外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通过开拓国际药企、生物科技企业及科研院所等核心客户群体,形成以本地团队为核心、代理体系为支撑的市场覆盖结构 [2]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加强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推进胶原蛋白原料等合成生物学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2] - 积极寻求与主营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资产标的进行协作投资或并购,整合资源完善产业布局 [2] - 公司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以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利德曼收盘上涨1.84%,最新市净率1.63,总市值27.0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27
公司股价及资金流向 - 5月27日收盘价4.98元,上涨1.84%,市净率1.63,总市值27.0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49.78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75.43万元 [1] 公司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I2000S、CI1200、CI1200P、生物酶、辅酶、抗原、抗体、精细化学品 [1] 公司荣誉资质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 [1] - 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 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行业领军企业 [1] - 2024北京专精特新企业百强 [1] - 2018年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1] - 2022年度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数字化车间)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0.87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净利润-1251725.54元,同比增长53.73% [1] - 销售毛利率53.56% [1] 行业对比 - 公司PE(TTM)-36.79,PE(静)-36.07,市净率1.63 [2] - 行业平均PE(TTM)49.11,PE(静)47.37,市净率4.60,总市值105.87亿元 [2] - 行业中值PE(TTM)35.89,PE(静)36.63,市净率2.39,总市值48.39亿元 [2]
百普赛斯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逐步改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
东方证券· 2025-05-22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考虑投融资环境因素下调毛利率预期,因公司保持较高研发强度上调研发费用率预期,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28、1.73、2.11元(原预测值2025 - 2026年分别为1.87/2.27元),参考可比公司平均市盈率,给予公司2025年6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76.8元 [3]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4亿、6.45亿、8.02亿、9.79亿、11.97亿元,同比增长14.6%、18.6%、24.4%、22.1%、22.2%;营业利润分别为1.61亿、1.25亿、1.62亿、2.18亿、2.62亿元,同比增长 - 25.6%、 - 22.2%、29.2%、34.6%、20.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亿、1.24亿、1.54亿、2.08亿、2.53亿元,同比增长 - 24.6%、 - 19.4%、24.2%、35.3%、21.4% [5] - 毛利率分别为91.3%、90.9%、90.3%、90.5%、90.7%;净利率分别为28.3%、19.2%、19.2%、21.2%、21.1%;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6.0%、4.8%、5.7%、7.3%、8.3% [5] - 市盈率分别为38.9、48.2、38.8、28.7、23.6;市净率分别为2.3、2.3、2.2、2.0、1.9 [5]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6.5亿元(+18.7%),归母净利润1.2亿元( - 19.4%),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 - 15.2%);2025Q1实现营收1.9亿元(+27.7%),归母净利润0.4亿元(+32.3%),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26.0%),利润端增速低于收入端因费用端加大投入 [9] 业务情况 - 2024年,重组蛋白销售5.4亿元(+17.4%),检测服务销售0.2亿元(+12.6%),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销售0.8亿元(+31.2%) [9] - 2024年境内收入2.2亿元(+16.8%),境外收入4.3亿元,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产品后的境外收入同比增长超20% [9] 研发情况 - 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1.7亿元(+32.4%),加大应用开发,拓宽产品应用场景,5000余种生物试剂产品成功销售及应用,未来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9] - 2024年苏州的GMP级别生产厂房正式投产,为免疫细胞治疗药物商业化生产提供保障 [9] 可比公司估值 - 截止2025.5.20,诺唯赞、义翘神州、纳微科技、昊帆生物、奥浦迈等可比公司2025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69.29 [10]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9.84亿、18.88亿、20.44亿、22.53亿、24.88亿元等;利润表方面,营业收入分别为5.44亿、6.45亿、8.02亿、9.79亿、11.97亿元等 [12]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有相应增长变化;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净利率、ROE等有相应表现;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等有相应数值;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有相应数据 [12]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1.28、1.03、1.28、1.73、2.11元等;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38.9、48.2、38.8、28.7、23.6等 [12]
利德曼收盘上涨1.61%,最新市净率1.65,总市值27.4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0 17:21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向 - 5月20日收盘价5.04元,上涨1.61%,市净率1.65创40天新低,总市值27.4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71.40万元,近5日累计净流出728.79万元 [1] 公司业务与资质 - 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诊断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生化诊断试剂、免疫诊断试剂、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及生物酶等原料 [1] - 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890.87万元,同比下降16.61% [1] - 净利润亏损125.17万元,同比收窄53.73%,销售毛利率53.56% [1] 行业对比 - 公司市净率1.65低于行业平均4.57和行业中值2.51 [2] - 总市值27.42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06.36亿和行业中值48.58亿 [2] - PE(TTM)-37.2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9.51和行业中值36.17 [2]
2024年报点评境外收入维持高增,境内收入逐步恢复
海通国际· 2025-05-15 1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59.13 元,当前价格为 47.65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境外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收入维持高速增长,国内需求逐步恢复,Q4 业绩大幅改善,境外非新冠业务延续高增长,大订单贡献主要收入,且持续深化产品开发,适应新药开发进程,基于此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52 周内股价区间为 31.53 - 59.46 元,总市值 57.18 亿元,总股本 1.2 亿股,流通 A 股 9100 万股,流通 B 股和 H 股均为 0 [1]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44|645|796|977|1199| |(+/-)%|14.6%|18.6%|23.5%|22.7%|22.7%|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154|124|158|199|253| |(+/-)%|-24.6%|-19.4%|27.3%|26.5%|26.9%| |每股净收益(元)|1.28|1.03|1.31|1.66|2.11| |净资产收益率(%)|5.9%|4.7%|5.9%|7.3%|9.0%|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37.42|46.41|36.45|28.81|22.71|[2] 升幅情况 - 1M、3M、12M 绝对升幅分别为 -5%、-10%、15%,相对指数升幅分别为 -2%、-7%、12% [3] 资产负债表摘要 - 股东权益 26.21 亿元,每股净资产 21.84 元,市净率 2.2,净负债率 -66.34%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5 亿元(+18.65%),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19.38%),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15.16%),利润下滑主要系期间费用增大,规模扩大使得各部门职工薪酬增加 [3] - 单 Q4 实现营业收入 1.82 亿元(+38.50%,qoq+10.64%),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58.59%,qoq+50.56%),扣非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122.31%,qoq+37.65%),预计国内外的收入端环比均有改善 [3] 产品与地区收入情况 - 分产品来看,2024 年重组蛋白收入 5.36 亿元(+17.35%),检测服务 1745 万元(+12.63%),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 7979 万元(+31.23%),重组蛋白中 50 万以上的产品数量共计 225 个,数量占比为 5.40%,订单占比为 50.08%,大客户采购占比进一步提升 [3] - 分地区来看,境内收入 2.16 亿元(+16.76%),境外收入 4.29 亿元(+19.62%),其中境外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收入实现了超过 20%的同比增长 [3] 研发情况 - 2024 年公司有 5000 多种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产品实现了销售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产、分析经验 [3] - 2024 年投入研发费用 1.65 亿元(+32.37%),拥有研发人员 265 人(+7.29%),为公司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 [3] - 已成功开发近 50 款高质量的 GMP 级别产品,包括细胞因子、细胞激活用抗体和磁珠、全能核酸酶以及 Cas 酶等,适用于 CGT 药物 CMC、商业化生产和临床研究 [3] - 积极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覆盖 ADC 药物从抗体制备、筛选、偶联到后期生产质控的全流程,以加速 ADC 药物的研发进程 [3] 可比公司估值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收盘价(元)|EPS(元/股) - 2024A|EPS(元/股) - 2025E|EPS(元/股) - 2026E|PE - 2024A|PE - 2025E|PE - 2026E| |----|----|----|----|----|----|----|----|----| |301047|义翘神州|60.43|2.01|1.23|1.48|30.01|49.00|40.95| |688105|诺唯赞|22.07|/|0.27|0.51|/|82.44|43.18| |688133|泰坦科技|23.31|0.62|0.33|0.93|37.60|70.55|25.11| |688179|阿拉丁|16.78|0.49|0.52|0.68|34.24|32.55|24.63| |平均值|/|/|/|/|/|/|58.64|33.47|[6]
百普赛斯(301080):2024年报点评:境外收入维持高增,境内收入逐步恢复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5-15 16: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增持,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59.13 元,当前价格为 47.65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境外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收入维持高速增长,国内需求逐步恢复,Q4 业绩大幅改善,境外非新冠业务延续高增长,大订单贡献主要收入,持续深化产品开发以适应新药开发进程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2023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44 亿、6.45 亿、7.96 亿、9.77 亿、11.99 亿元,增速分别为 14.6%、18.6%、23.5%、22.7%、22.7% [2] - 净利润(归母)分别为 1.54 亿、1.24 亿、1.58 亿、1.99 亿、2.53 亿元,增速分别为 -24.6%、-19.4%、27.3%、26.5%、26.9% [2] - 每股净收益分别为 1.28、1.03、1.31、1.66、2.11 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5.9%、4.7%、5.9%、7.3%、9.0% [2] - 市盈率分别为 37.42、46.41、36.45、28.81、22.71 [2]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5 亿元(+18.65%),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19.38%),扣非归母净利润 1.19 亿元(-15.16%),利润下滑主要系期间费用增大 [3] - 单 Q4 实现营业收入 1.82 亿元(+38.50%,qoq+10.64%),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58.59%,qoq+50.56%),扣非归母净利润 0.36 亿元(+122.31%,qoq+37.65%) [3] 产品与地区收入 - 2024 年重组蛋白收入 5.36 亿元(+17.35%),检测服务 1745 万元(+12.63%),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 7979 万元(+31.23%) [3] - 重组蛋白中 50 万以上的产品数量共计 225 个,数量占比为 5.40%,订单占比为 50.08%,大客户采购占比进一步提升 [3] - 境内收入 2.16 亿元(+16.76%),境外收入 4.29 亿元(+19.62%),其中境外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收入实现了超过 20%的同比增长 [3] 研发情况 - 2024 年公司有 5000 多种重组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产品实现了销售及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 [3] - 2024 年投入研发费用 1.65 亿元(+32.37%),拥有研发人员 265 人(+7.29%) [3] - 已成功开发近 50 款高质量的 GMP 级别产品,适用于 CGT 药物 CMC、商业化生产和临床研究,积极拓展相关产品和技术服务覆盖 ADC 药物全流程 [3]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义翘神州、诺唯赞、泰坦科技、阿拉丁四家科学试剂企业作为可比公司,2025E、2026E 平均 PE 分别为 58.64、33.47 [6]
三年亏损30亿元 迈威生物董事长因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一周市场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5-12 08:13
公司高管调查 - 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调查事项针对个人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 刘大涛直接持有公司1510万股 持股比例3.78% 均为限售股 [1] 公司基本情况 - 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 业务涵盖抗体 ADC药物 重组蛋白 小分子化学药 [3] - 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2024年末尚未盈利 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3] - 2022年1月科创板上市 近三年累计亏损超30亿元 [5]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 -10.53亿元 -10.44亿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约2亿元 同比增长56.28% [5] - 亏损主因包括高研发投入和商业化拓展带来的成本增加 [5] 资金状况 - 营运资金依赖外部融资 现金流存在紧张风险 [5] - 2022年科创板上市募资净额33.03亿元 [7] - 正在推进港股IPO 2025年1月已递交申请 [7]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9日收盘价19.99元/股 总市值79.88亿元 [7]
涉嫌短线交易!52岁上市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1 14:55
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声明该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调查,不会对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 - 刘大涛现年52岁,持股1510万股(占比3.78%),2024年税前报酬270.47万元 [6] - 刘大涛拥有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学士/硕士学位和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唐春山、陈姗娜夫妇,表决权比例42.38% [8]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迈威生物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 [3] - 目前已有3款产品上市销售(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产品逐步进入放量期 [11] - 拥有16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1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772.82万元、1.28亿元、2.00亿元,同比增长70.88%、361.03%、56.28%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0.45亿元,同比下降33.70%,归母净利润-2.92亿元 [12] 财务状况与融资计划 - 公司自2017年成立至今累计亏损近60亿元,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和-10.44亿元 [13]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24.00%提升至2024年63.61%,2024年负债合计27.20亿元(同比增长44.53%) [13]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6亿元 [13] - 公司于2024年1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构建"A+H"双融资架构 [3] - 计划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14] 市场表现 - 截至5月9日收盘,迈威生物报19.99元/股,市值80亿元 [7]
迈威生物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三年亏损30亿元,发展前景不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0 16:18
公司高管被立案调查 - 迈威生物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公司声明该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调查 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 刘大涛现年52岁 持股1510万股 持股比例3.78% 2024年税前报酬270.47万元 [3] - 刘大涛为生物医药领域资深专家 拥有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和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唐春山、陈姗娜夫妇 对公司表决权比例42.38% [4] 公司经营与财务状况 - 迈威生物自2017年成立至今未盈利 累计亏损近60亿元 [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772.82万元、1.28亿元、2.00亿元 同比增长70.88%、361.03%、56.28% [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0.45亿元 同比降低33.70% 归母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下降41.85% [6]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7.59亿元、8.36亿元、7.83亿元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2.09亿元 [7]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和-10.44亿元 上市以来累计亏损超30亿元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24.00%提升至2024年63.61% 2024年负债合计27.20亿元 同比增长44.53% [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6亿元 [8] 产品研发与上市进展 - 公司拥有16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 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6] - 已上市产品为君迈康®、迈利舒®及迈卫健® 分别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及2024年3月获批上市 [6] - 1个品种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 1个处于pre-NDA阶段 2个处于III期临床阶段 9个处于其他临床阶段 [6] 资本市场动向 - 公司于2022年1月登陆A股科创板 2024年1月6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构建"A+H"双融资架构 [1] - 拟申请注册发行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以优化债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 [8]
百普赛斯(301080):业绩环比持续改善,国内业务复苏明显
招商证券· 2025-05-06 22: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百普赛斯2024年和2025Q1业绩环比改善,国内业务复苏境外业务快增,产品拓展良好,看好国内收入回暖与扣非利润率改善 [1][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44亿、6.45亿、7.93亿、9.52亿、11.42亿元,同比增长15%、19%、23%、20%、20% [4]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61亿、1.25亿、1.56亿、1.89亿、2.31亿元,同比增长 - 26%、 - 22%、25%、21%、22% [4]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4亿、1.24亿、1.55亿、1.87亿、2.28亿元,同比增长 - 25%、 - 19%、25%、21%、22% [4]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28、1.03、1.29、1.56、1.90元,PE分别为36.9、45.7、36.6、30.2、24.8,PB分别为2.2、2.2、2.1、2.0、1.9 [4]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2亿股,已上市流通股9100万股,总市值57亿元,流通市值43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21.8元,ROE 5.1%,资产负债率7.6%,主要股东陈宜顶,持股比例23.53% [5]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 - 14%、13%、33%,相对表现分别为 - 10%、18%、27% [7]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收入6.45亿元、归母净利润1.2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65%、 - 19.38%、 - 15.16% [1] - 2024Q4实现收入1.82亿元、归母净利润4034.24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557.6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50%、58.60%、122.31% [1] - 2025Q1实现收入1.86亿元、归母净利润4057.8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815.3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73%、32.30%、25.99% [1] 业务情况 - 国内业务2024年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6.76%,下半年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2.4%、较上半年增长27.2% [9] - 境外收入2024年达4.29亿元、同比增长19.62%、占比66.46%,扣除特定产品后同比增长超20% [9] 产品情况 - 拥有超5000种产品,涵盖重组蛋白等,100万元以上体量产品数量2024年95个(2023年70个),订单占比2024年33.23%(2023年27.95%) [9] - 已开发近50款GMP级别产品,苏州工厂2024年投产,积极结合前沿技术 [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55、1.87、2.28亿元,对应PE37/30/25x [9]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22.27亿、22.36亿、20.95亿、21.15亿、22.12亿元 [10]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87亿、6.79亿、8.80亿、10.07亿、10.86亿元 [10]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8.13亿、29.15亿、29.75亿、31.22亿、32.98亿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11亿、0.85亿、2.21亿、3.04亿、3.83亿元 [10]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91亿、1.13亿、 - 3.53亿、 - 3.53亿、 - 3.53亿元 [10]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56亿、 - 0.58亿、 - 0.68亿、 - 0.18亿、 - 0.32亿元 [10]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44亿、6.45亿、7.93亿、9.52亿、11.42亿元 [11]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0.47亿、0.58亿、0.74亿、0.90亿、1.09亿元 [11]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61亿、1.25亿、1.56亿、1.89亿、2.31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年成长率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5%、19%、23%、20%、20% [12]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 26%、 - 22%、25%、21%、22% [12]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 25%、 - 19%、25%、21%、22% [12] 获利能力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91.3%、90.9%、90.7%、90.5%、90.5% [12] - 2023 - 2027E净利率分别为28.3%、19.2%、19.5%、19.7%、20.0% [12] - 2023 - 2027E ROE分别为6.0%、4.8%、5.8%、6.7%、7.8% [12] 偿债能力 - 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10.4%、8.8%、9.3%、9.7% [12] - 2023 - 2027E净负债比率分别为0.9%、4.0%、1.7%、1.6%、1.5% [12] - 2023 - 2027E流动比率分别为12.0、8.0、8.8、8.0、7.5 [12] 营运能力 - 2023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2、0.2、0.3、0.3、0.4 [12] - 2023 - 2027E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4、0.4、0.4、0.4、0.4 [12] - 2023 - 2027E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0、7.4、7.1、7.0、7.0 [12] 每股资料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1.28、1.03、1.29、1.56、1.90元 [12] - 2023 - 2027E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0.93、0.71、1.84、2.53、3.19元 [12] - 2023 - 2027E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1.58、21.80、22.69、23.73、25.01元 [12]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36.9、45.7、36.6、30.2、24.8 [12]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2.2、2.2、2.1、2.0、1.9 [12] - 2023 - 2027E EV/EBITDA分别为36.3、45.4、15.6、11.1、9.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