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器

搜索文档
专家分享:有机硅行业现状与展望
2025-09-28 22:5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有机硅行业 公司涉及和胜威业、东岳、明太阳能投、恒星化学、润和、回天瑰宝、兴发、万华、日本信越、陶氏、麦图等[1][2][12][18][20] **核心观点与论据:全球产能转移与供需格局** * 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 2025年中国产能占全球77.33% 较2021年提升10.39个百分点 海外产能因成本高企而下降 例如麦图关停了德国和美国共计30.5万吨产能[1][2] * 中国聚硅氧烷进口依存度降至5%以下 2025年前8个月进口总量6.37万吨 同比缩减14.10% 进口产品主要为高端及特殊用途的硅油和硅树脂[2] * 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增速放缓 2025年无新增产能释放 未来五年产能复合增长率预计降至2.17% 新增产能主要集中于新疆、云南、内蒙古等成本优势地区 华东地区产能占比51.98%[1][2][3][13] * 行业开工率有所回落 2025年前三季度为76.15% 处于过剩阶段 累计产量197.98万吨 同比增长6.46%[1][3] **核心观点与论据:价格、盈利与市场动态** * 2025年DMC价格跌至近十年新低 最低点降至10,200元/吨 价格走势受供需关系影响显著 春节后企业曾限产保价(减产20%-40%)使盈利短暂恢复 但随后供应增加导致价格再度承压下行[1][4][10][12] * 行业自2022年9月起陷入亏损并持续至2025年 2025年9月DMC平均亏损为1,204元/吨 同比扩大220元/吨 产业链企业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普遍同比下滑约54%[2][12] * 金属硅作为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比超50%)与DMC价格联动性显著 下游107胶、110胶及甲基硅油等产品与DMC也保持高度联动性[11] **核心观点与论据:消费结构与需求变化** * 有机硅中间体消费增速冲高回落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消费量约162万吨 同比微增5.5% 低于供应增速 DMC自用比例达到70%左右 部分企业自用比例超90%[6] * 下游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硅橡胶需求占比降至59% 硅油占比提升至38.77% 特种和改性硅油市场快速发展[1][7] * 新兴领域需求增长强劲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53.3%)、电子(每个电子产品用胶量10-50克)、医疗(受益于老龄化)等领域成为主要增长点 传统建筑领域需求占比降至约14%[14][21][22] **核心观点与论据:出口与全球市场** * 中国聚硅氧烷出口量增长放缓但仍保持高位 2025年前8个月出口总量37.32万吨 同比增长1.47% 出口依赖度为21.23% 主要出口方向为东南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19] * 海外产能开工负荷多在60%-70%之间(受能源成本上升影响) 除陶氏计划2026年退出部分产能外 暂无其他海外厂商有关停或缩减产能的计划[20] **其他重要内容:未来展望与预测** * 预计到2029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占比将提升至84.72% 未来新增产能约72.84%位于内蒙古、新疆地区[13] * 未来五年聚硅氧烷需求复合增长率预计为7.5% 供需失衡矛盾可能在2027年前后得到改善[15] * 2025年四季度DMC均价预计在11,800元/吨左右 2026年和2027年均价预测分别为11,500元/吨和12,500元/吨[16] * 短期内(10月)因低库存和预售订单支撑 价格预计稳中向好(11,000-11,500元/吨) 但11-12月传统淡季可能小幅回落至10,500-11,000元/吨[17][27] *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头部企业向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延伸、实现高端产品国产化替代、布局新能源材料、以及通过并购整合和全球化布局消化过剩产能[18]
联检科技:公司将通过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聚焦高附加值的新兴领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6 17:43
业务战略优化 - 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并聚焦高附加值新兴领域包括新能源和电子电器等市场空间广阔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赛道 [1] - 外延并购带来协同效应以及国际化布局深化为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1]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 - 通过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构建智能化检测平台并推进AI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以提升检测效率和服务质量 [1]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通过全球化布局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实现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以提升国际竞争力 [1] 产业链整合与服务能力 - 通过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并推动跨领域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延伸 [1]
白银的挣扎:金银比破百之后
对冲研投· 2025-05-09 19:15
金银比价分析 -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黄金加速上行,COMEX金银比一度超过104,伦敦现货市场金银比超103 [1] - 白银缺乏向上弹性主因:货币属性弱于黄金(顺位靠后)+商品属性强(需求增量不足+供给宽松)[1] - 20世纪80年代金银比从40以下跃升至50以上,2019年后稳定在80上方形成新台阶 [2] - 21世纪金银比主要区间45-90,极端值通常预示美国经济衰退 [3] - 黄金物理属性优势(高密度+抗氧化)使其在滞胀阶段避险表现优于白银 [5] 货币属性驱动因素 - 1980年代美债全球化与2008年后美债货币化推动金银比持续上行 [6] - 美元信用被美债侵蚀时,黄金作为"信用换锚"首选导致其在外储占比提升 [6] - 巴塞尔协议III将黄金列为一级资产,2022年要求头寸回补,近三年央行购金明显增加 [32][33] 白银供需结构 - 2024年全球白银总供给31574吨,2025年预计增长480吨 [11] - 矿产银中15%来自金矿(127.1百万盎司),铜矿/铅锌矿伴生显著(如智利铜矿2023产银1128.59吨)[13] - 银矿成本曲线陡峭,低品位矿边际成本高制约供给弹性 [15] - 工业需求占比提升:2024年工业用银增速4%,光伏需求占比从8%跃升至16% [19][20] - 电子电器需求增速4%,但光伏装机增速放缓+美国能源政策转向压制需求预期 [22] - 中国珠宝用银需求10年下降62.6%(1280→479吨),印度同期增长94.7%(1404→2734吨)[25] 价格形成机制 - 投机资金是贵金属边际定价力量,黄金ETF净流入与价格高点正相关 [28][30] - 白银属性向铜靠拢,实物投资需求弱于黄金 [30] - 金银比收敛潜在路径:贸易冲突缓和+经济下行未解除时白银或成黄金替代品,或美国超预期宽松引发白银弹性关注 [35]
回天新材(300041):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电子电器、汽车业务领域高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0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025Q1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明显,多产品布局优势显著,电子电器、汽车业务领域高速增长,虽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但仍维持“买入”评级 [2][3][4] 报告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2.23%,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 - 65.91%;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10.49%,环比+11.56%,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2.73%,环比增加1.43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下调6.4%)/3.42(下调2.7%)/4.37亿元 [4] 业务分析 - 2024年电子、汽车行业产品销量高速增长,光伏硅胶销量稳健提升,但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光伏背板业务销量同比下滑约58.34%,光伏板块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7.82pct,相关业务资产计提减值约3,992.48万元 [2] - 2025Q1光伏业务中硅胶销量国内外双增,毛利率改善,光伏背板业务销售继续收缩;电子业务销量同比超50%增长带动营收高增、效益提升;大交通业务量价齐升,锂电用胶销售规模呈倍数级增长;包装胶业务国内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20% [2] 产能情况 - 现有有机硅胶产能21万吨/年,湖北回天年产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已于2024年11月末正式建成投产;现有聚氨酯胶产能7.12万吨/年,在建锂电聚氨酯胶年产1万吨产线,预计2025年10月末正式投产;现有丁腈橡胶产能3.018万吨/年、太阳能电池背膜1.16亿平方米/年 [3] 业务领域表现 - 电子电器领域:2024年整体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9.54%,消费电子用胶产品导入多家行业客户,汽车电子用胶老客户稳定上量、新客户布局成效显著,销量同比增长约70%,半导体封装业务布局初见成果 [3] - 汽车业务领域:2024年大交通领域胶粘剂产品销售收入达9.9亿元,同比增长36.73%,销量同比增长超50%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02|3,989|4,649|5,471|6,086| |营业收入增长率|5.05%|2.23%|16.55%|17.69%|11.2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99|102|289|342|437|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41%|-65.91%|183.98%|18.15%|27.74%| |EPS(元)|0.53|0.18|0.52|0.61|0.78|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0.37%|3.64%|9.62%|10.67%|12.59%| |P/E|16|46|16|14|11| |P/B|1.6|1.7|1.6|1.5|1.4|[5]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列示和预测 [11][12]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2.8%|18.5%|20.8%|21.0%|22.0%| |EBITDA率|11.4%|10.5%|11.6%|11.4%|12.1%| |EBIT率|9.0%|6.7%|8.1%|8.3%|9.3%| |税前净利润率|8.5%|3.3%|7.4%|7.4%|8.5%| |归母净利润率|7.7%|2.6%|6.2%|6.2%|7.2%| |ROA|4.8%|1.6%|4.4%|4.7%|5.7%| |ROE(摊薄)|10.4%|3.6%|9.6%|10.7%|12.6%| |经营性ROIC|8.5%|5.4%|7.5%|8.4%|9.9%| |资产负债率|53%|56%|53%|55%|54%| |流动比率|1.57|1.47|1.76|1.74|1.81| |速动比率|1.36|1.26|1.51|1.48|1.54|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72|1.50|1.80|1.78|1.96|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3.53|3.34|3.77|3.82|4.11|[13] 费用率、每股指标与估值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4.76%|4.56%|4.56%|4.56%|4.56%| |管理费用率|5.14%|4.98%|4.80%|5.00%|5.00%| |财务费用率|0.76%|1.22%|0.90%|0.80%|0.73%| |研发费用率|4.61%|4.93%|4.60%|4.60%|4.60%| |所得税率|10%|21%|15%|15%|15%| |每股红利|0.10|0.15|0.26|0.31|0.39| |每股经营现金流|1.20|0.33|0.28|0.57|0.84| |每股净资产|5.15|5.01|5.37|5.73|6.20| |每股销售收入|6.97|7.13|8.31|9.78|10.88| |PE|16|46|16|14|11| |PB|1.6|1.7|1.6|1.5|1.4| |EV/EBITDA|13.7|15.0|11.3|10.0|8.4| |股息率|1.2%|1.8%|3.1%|3.6%|4.6%|[14]
永杰新材(603271):国内领先的锂电池铝材供应商,多领域共同发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11 09:36
投资评级与AHP得分 - 永杰新材AHP得分为1.72分(剔除流动性溢价因素),位于非科创体系AHP模型总分23.1%分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10] - 考虑流动性溢价后AHP得分为1.91分,位于35.8%分位,仍处于中游偏下水平 [10] - 中性预期下网下A类配售比例0.0160%,B类0.0089% [10][11]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锂电池铝材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2021-2023年),产品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12] - 2022年锂电池领域收入占比超40%,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头部厂商 [12] - 2022年铝板带销量12.36万吨,占市场需求15.13%-20.53% [12] - 电子电器领域实现高端阳极氧化料进口替代,进入苹果、华为供应链,2024H1该领域销售同比增长38.44% [17] - 新型建材产品应用于大型标志性建筑,2021-2023年建筑装饰行业铝板带需求稳定在215-235万吨/年 [18]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2021-2023年营收复合增速1.58%,归母净利复合增速-0.29%,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4] - 2024年营收81.11亿元(+24.71%),净利润3.19亿元(+34.28%),主要受益于锂电池产品销量增长49.10% [25][26] - 综合毛利率9.23%(2024H1),研发支出占比3.70%,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9][30] - 可比公司市盈率均值26.47倍(TTM),行业静态市盈率17.64倍 [24] 产能扩张与募投项目 - 募投项目达产后总产能将提升18%至36万吨,锂电池铝板带箔出货量增长107.17%至25.12万吨 [22] - 重点建设年产4.5万吨和10万吨锂电池高精铝板带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分别为25.56%和17.64% [33][34] - 当前产能利用率达101.82%(2024H1),产销率98.33%,显示较高市场认可度 [21] 行业需求前景 - 预计2025年动力锂电池铝板带需求达122.5-166.3万吨,2023-2025年CAGR 24.5% [19] - 车辆轻量化领域2025年需求约80万吨,2020-2025年CAGR 8.8% [21] - 建筑装饰领域占国内铝消费总量32%,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