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监测
搜索文档
雪迪龙(002658):业绩高增持续兑现 高端仪器及碳监测业务领先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0-29 16:3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8亿元,同比增长6.34%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52.10%,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1][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101.69%,业绩增长明显提速 [2]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81% [2] 盈利能力改善驱动因素 - 盈利能力提升源于加强回款管理,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较上年减少 [2] - 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策略,控制对政府端业务的投入,重点拓展企业端市场,改善了项目质量与回款状况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体现了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 [2] 业务进展与市场突破 - 在工业过程分析领域,重点推进防爆激光分析仪、色谱仪等产品的国产替代,目标市场覆盖石化化工、水泥建材等流程工业 [2] - 在核电领域,成功为全球首个商用四代核电石岛湾项目提供气体分析系统 [3] - 在半导体领域,产品已用于光刻机气体纯度检测,客户覆盖全球头部厂商 [3] - 积极拓展航空发动机尾气分析等前沿应用 [3] 未来增长点与盈利预测 - 将碳监测业务定位为未来核心增长点,已开发在线计量系统、碳账户软件等核心产品,并参与国家双碳标准体系建设 [3] - 预计全国碳市场扩容将催生大量碳监测设备需求 [3]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5.01亿元、16.52亿元、18.37亿元,同比增长5.67%、10.11%、11.17%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亿元、2.2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长23.50%、6.77%、10.25% [4]
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10:31
零碳园区发展现状与意义 - 2025年被视为零碳园区建设元年,国家层面已走过早期探索、孕育发展、重点推进三大阶段[1] - 全国现有约8万个产业园区,其中工业园区占三分之一,贡献全国30%的GDP,同时产生31%的工业碳排放[1] - 园区改造重心落在各工厂的节能、降耗、减碳与治污上,建设须新旧并举[1] 零碳园区建设核心路径 - 采用立、转、调、谋四字路径推进:立是建立碳账本夯实数据基础,转是通过绿电转型破解能源源头减碳难题,调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谋是以全生命周期规划统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3] - 需用碳监测摸清家底,锁定重点单元和环节,建立专业碳核算和碳账目,把直接、间接和关联排放全部纳入碳足迹管理[2] - 为主要产品贴上碳标识,并主动进入全国碳市场,利用自愿减排碳交易机制实现碳平衡并变现收益[2] 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需通过系统路径、多模式发展与多主体协同治理,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市场化机制创新[2] - 政府负责基础制度与公共服务,用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清除共性障碍[2] - 园区平台成为能碳一体智慧中枢,全程监测碳排放、动态优化并即时反馈,整合要素配置与服务供给[2] 行业纳入碳市场进程 - 电力行业已先行纳入碳市场,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园区须提前布局抢占先机[2]
监测门槛抬高,科创板专层赋能
国盛证券· 2025-06-23 14: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保监测准入趋严与科创板扩容助力,龙头企业迎来机遇,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 - 宏观利率处于低位,看好技术能力与现金流优异公司及低估值高分红国企 [2] - 持仓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有望持续 [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市场准入将迎来新规 - 国家两部门联合修订发布草案,因行业乱象与监管难题需从准入强化技术防控 [10][12] - 修订思路为依法合规、补充完善稳定、合理把控准入,条款增至 24 条,19 条完善,新增基础能力要求 [14][16][18] - 升级准入标准优化格局,缓解竞争,修复价格,头部企业受益,推动行业向高端需求转型,关注聚光科技等 [18] 证监会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 定位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入层调出有条件,强化信披与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管理要求 [19][23][24] - 配套制度试点 IPO 审阅等,扩大标准范围,支持企业增资等,利好环保企业,关注碧水源等 [25][26][29]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推荐高成长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0][31][32]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一般,跑输大盘,跑赢创业板,子板块节能上涨,固废跌幅大 [3][34] - A 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为天壕节能等,跌幅前三为启迪环境等 [34] 行业要闻回顾 - 上海发布监测服务价格,浙江发布危废设施投资建议,陕西垃圾分类条例将施行 [46] 重点公告汇总 - 涉及汉威科技等多家公司的股份减持、质押、解除质押、权益分派、项目并网等情况 [47][48][50]
仅1家营收利润双增长,环境监测及仪器上市企业2024年财报小盘点
仪器信息网· 2025-05-18 09:41
行业概况 - 环境监测市场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提升下持续扩容,碳监测、水生态监测、污染源监测等细分领域深化拓展 [3]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高端市场由技术领先的大型企业主导,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且存在产品同质化问题 [3] -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智能环境监测成为新竞争焦点,促进行业跨界融合 [3] 2024年企业财报表现 - 8家样本企业财务数据两极分化:聚光科技营收36.14亿元(+13.58%)、净利润2.07亿元(+164.11%),而先河环保净亏损1.52亿元(-23.23%)、碧兴物联净利润-0.39亿元(-264.92%)[6][8] - 主营业务毛利率普遍较高:聚光科技仪器业务毛利率48.5%,四方光电气体传感器毛利率41.13%,雪迪龙监测系统毛利率44.31% [7][9] - 部分企业面临挑战:蓝盾光电净利润下滑84.55%,皖仪科技在线监测仪器营收下降20.08% [6][9] 企业动态与战略调整 - 聚光科技聚焦高端仪器业务,收缩非核心业务并剥离PPP项目,强化现金流管理 [10] - 四方光电加大研发投入导致净利润下降15.03%,但汽车电子等领域收入稳健增长 [11] - 雪迪龙生态环境监测系统营收11.38亿元(-5.83%),节能环保工程收入增长67.54% [11] - 力合科技拓展大气监测市场,承担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网运维项目 [12] 行业发展趋势 - 政策驱动:2025年国家将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建设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 [16] - 技术升级:AI、5G、无人机等技术提升监测效率,机器学习优化环境数据分析和预警能力 [16] - 碳监测机遇:卫星遥感和激光雷达技术助力碳排放监测,碳交易市场催生新需求 [17] - 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企业突破高端仪器技术瓶颈,在价格和服务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17]
环保行业2024、1Q25业绩综述:固废分红趋势明显,水务盈利能力改善,环保设备复苏态势初现
华福证券· 2025-05-06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废处理盈利能力、现金流向好、分红趋势明显,“焚烧 + IDC”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水务及水处理降本增效,盈利改善,各地水价上调值得关注;环卫装备呈现复苏态势,碳监测、节能降碳相关企业有望受益碳市场扩围 [4][128] 各部分总结 2024 年及 1Q25 业绩综述 - 2024 年环保行业 137 家上市公司中,46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家扭亏为盈,46 家同比下降、13 家出现亏损、27 家持续亏损;4Q24 归母净利润 -28.74 亿,同比盈转亏;2024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7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9.8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4.5%,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降 0.06pct、0.95pct [6][11][13][15][17] - 1Q25 环保行业 137 家上市公司中,55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 家扭亏为盈,34 家同比下降、14 家出现亏损、22 家持续亏损;1Q25 归母净利润 83.98 亿元,同比及环比均改善;1Q25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1.08%,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1.8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98%,毛利率、净利率同比下降 0.48pct、0.29pct [6][22][24][26] 固废处理 - 2024 年固废处理板块 34 家公司中,15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 家扭亏为盈,13 家同比下降,5 家持续亏损;1Q25,15 家同比增长、3 家扭亏为盈,7 家同比下降,4 家出现亏损、5 家持续亏损 [6][29] - 2024 年固废处理行业营业收入 1493.72 亿元,同比增长 36.09%;归母净利润 131.08 亿元,同比增长 31.7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3.41%、8.78%,分别同比下滑 0.79pct、0.29pct [32] - 1Q25 固废处理行业营业收入 353.81 亿元,同比增长 30.99%;归母净利润 39.41 亿元,同比增长 19.4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5.20%、11.14%,分别同比下滑 0.80pct、1.08pct;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 233.75% [39] - 选取十家垃圾焚烧发电标杆企业作为样本,2024 年合计营业收入 523.49 亿元,同比增速 1.79%;归母净利润 100.76 亿元,同比增长 11.76%;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69.60 亿元,同比增长 12.03%;资本开支同比降幅为 26.21%;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为 37.24%、19.25%,分别同比提升 2.06pct、1.72pct;部分企业分红比例可观,分红能力有提升空间;“垃圾焚烧 + IDC”模式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55] - 未来行业提质增效可通过智慧电厂(如中科环保与华为合作,AI 可监测分析设备数据、合理安排岗位、确保环境安全等)和高参数 + 余热利用(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能源利用水平低,采用高蒸汽参数技术、加强余热利用可提升能量利用水平)两方面实现 [61] 水务及水治理 - 2024 年水务及水治理板块 52 家公司中,17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 家扭亏为盈,18 家同比下降,7 家出现亏损、8 家持续亏损;1Q25,23 家同比增长、4 家扭亏为盈,16 家同比下降,6 家出现亏损、3 家持续亏损 [6][63] - 2024 年水务及水治理行业营业收入 1230.61 亿元,同比下降 3.39%;归母净利润 118.36 亿元,同比增长 1.74%;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1.18%、9.62%,分别同比增长 1.97pct、0.48pct,或受内部降本增效影响 [66] - 1Q25 水务及水治理行业营业收入 259.92 亿元,同比下降 5.65%;归母净利润 34.50 亿元,同比增长 1.68%;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2.41%、13.27%,分别同比增长 1.27pct、0.96pct;虽营业收入承压,但降本增效明显,盈利能力提升 [74] - 2025 年深圳、广州等地调整水价,我国居民水费支出占比低,新一轮水价上调周期有望持续推进,有助于水务企业传导成本压力,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83][85] 环保设备 - 2024 年环保设备板块 28 家公司中,8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 家扭亏为盈,9 家同比下降,4 家出现亏损、6 家持续亏损;1Q25,10 家同比增长、3 家扭亏为盈,6 家同比下降,1 家出现亏损、8 家持续亏损 [3][87] - 2024 年环保设备行业营业收入 677.23 亿元,同比下降 9.25%;归母净利润 24.32 亿元,同比下降 32.23%;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3.85%、3.59%,分别同比下滑 1.03pct、1.22pct [90] - 1Q25 环保设备行业营业收入 152.26 亿元,同比下降 1.87%;归母净利润 9.75 亿元,同比增长 7.4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3.93%、6.41%,分别同比下滑 0.55pct、增长 0.55pct;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96] - 2025 年一季度环卫车大盘累计销售 15483 台,同比增长 3.5%,为近年来首次正增长;新能源环卫车累计销售 2384 台,同比增长 64%,市场渗透率达 15.4%,同比提升 5.7pct;电动环卫车行业集中度高,环卫装备有望触底反弹,电动化提速;2025 年 3 月碳市场扩围,为碳监测、节能降碳产业带来市场空间 [104][106] 综合环境治理 - 2024 年综合环境治理板块 15 家公司中,3 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 家同比下降,2 家出现亏损、6 家持续亏损;1Q25,2 家同比增长、2 家扭亏为盈,4 家同比下降,2 家出现亏损、5 家持续亏损 [107] - 2024 年综合环境治理行业营业收入 184.12 亿元,同比增长 31.11%;归母净利润 -35.81 亿元,同比亏损扩大;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1.34%、-19.45%,同比提升 3.02pct、下降 16.89pct,或因部分企业回款压力大计提减值损失,后续关注地方化债影响 [109] - 1Q25 环境综合治理行业营业收入 43.98 亿元,同比增长 58.16%;归母净利润 -0.02 亿元;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23.69%、-0.04%,分别同比下滑 0.89pct、4.10pct,未见明显边际改善 [117] 投资建议 - 推荐固废治理板块的永兴股份,碳监测领域的雪迪龙;谨慎推荐联合水务;建议关注水务板块的重庆水务、兴蓉环境;建议关注固废板块三峰环境、瀚蓝环境、绿色动力、玉禾田 [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