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疫苗
icon
搜索文档
新冠疫苗巨头大幅裁员
第一财经· 2025-08-01 17:28
公司动态 - Moderna宣布全球裁员10% 员工人数将裁撤至约5000人 裁员规模近千人 [3] - 公司股价当天盘后大跌超8% 过去一年股价下跌超过75% 市值由近2000亿美元暴跌至约110亿美元 [3] - 取消在日本建设mRNA药物生产工厂的计划 [3] - 计划到2027年将年度运营支出削减约15亿美元 [3] - 未来三年内可能还会有多达八款新产品获批上市 [3] 财务与战略 - 新冠疫苗销量持续下滑导致财务危机恶化 [3] - 仍执着于新一代新冠疫苗研发 已获FDA批准第三款疫苗产品 [3] - 开发针对黑色素瘤的肿瘤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预计2027年或更晚上市 [5] - 被批评错过利用新冠疫苗收入进行产品多元化布局的机会 [5] 行业对比 - BioNTech过去一年股价上涨近25% 市值超过250亿美元 是Moderna的两倍多 [5] - BioNTech调整策略 更多资金用于管线引进授权交易和多元化发展 包括进军ADC领域 [5] - BioNTech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潜在规模高达110亿美元的交易开发双抗药物 [5] 市场反应 - 资本市场对Moderna商业策略表示怀疑 对新冠疫苗和RSV疫苗销量反弹信心不足 [4] - 投资者认为公司对自身研发能力过于自信 战略选择导致被动局面 [5]
近期基孔肯雅热扩散,关注疫苗ETF(159643)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23
疫苗行业基本面与投资机会 - 行业短期面临业绩压力、价格战和政策扰动,但长期增长驱动力清晰,由政策、技术迭代、全球化及需求共同驱动 [3] - 短期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扩散(北半球夏季蚊媒活跃)及中报业绩披露,超预期表现或成催化因素 [4] - 政策聚焦创新高价药品(如肿瘤疫苗、基因疗法),医保目录调整后创新药销量平均增长300%,峰值渗透率达非医保品种5倍 [4] - 肿瘤疫苗(HPV疫苗、癌症治疗性疫苗)及多联苗(肺炎多糖结合疫苗)有望通过商保支付突破价格瓶颈,加速市场渗透 [4] 中长期技术发展与全球化 - mRNA技术平台推动肿瘤疫苗研发,成本低、周期短,可扩展至呼吸道病毒和肿瘤疫苗领域 [5] - 重磅新品种如带状疱疹疫苗(全球市场260亿元)、RSV疫苗、新型PCV疫苗上市将提升防护边界 [5] - 国内疫苗企业增量空间来自国产替代和技术迭代,"一带一路"国家是出海重点市场 [5] - WHO-PQ认证推动国产疫苗国际化,头部企业海外布局可分散国内集采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 [5] 长期需求驱动因素 - 老龄化及健康意识提升带动成人疫苗需求,中国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病例超300万 [5] - 国内流感疫苗渗透率仅3%(欧美40%+),HPV疫苗渗透率约12%,重点人群接种率不足5% [5] - WHO推荐目标接种率75%,长期接种意愿增强支撑需求 [5] 疫苗ETF与行业指数 - 疫苗ETF(159643)跟踪疫苗生科指数,覆盖疫苗研发、生产全产业链企业,具行业代表性 [6] - 指数成分股聚焦生物医药行业,反映疫苗与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6]
疫苗ETF大涨6.33%点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4 21:51
市场表现 - 7月24日上证指数涨0.65%报3605.73点,深证成指涨1.21%,创业板指涨1.5%,北证50涨1.1%,科创50涨1.17%,万得全A涨1.08%,万得A500涨1%,中证A500涨0.92% [1] - A股全天成交1.87万亿元,较上日1.9万亿元小幅缩量 [1] - 疫苗ETF(159643)单日涨幅达6.33%,疫苗、医美等超跌行业放量大阳 [1][3] 上涨驱动因素 - 消息面:佛山市5个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面临基孔肯雅病毒传播风险,约550万人暴露 [4] - 技术面:Bavarian Nordic公司的基孔肯雅疫苗(VIMKUNYA)单剂接种后中和抗体应答率高达97.8%,引发国产替代预期 [4] - 资金面:疫苗板块较2022年高点回撤超60%,机构持仓比例低,资金进行高低切换 [4] 行业基本面 - 短期:25Q1疫苗行业整体批签发次数为697批次,同比下降14%,反映库存调整和自费需求疲软 [5] - 研发:国内肿瘤疫苗研发处于起步阶段,海外mRNA巨头布局领先,传统重磅疫苗管线竞争激烈 [5] - 调整:企业正聚焦技术迭代及创新疫苗,加大多联多价品种研发力度,探索肿瘤治疗性疫苗等新领域 [5] 后市展望 短期维度 - 事件催化:北半球夏季蚊媒活跃,若基孔肯雅热扩散或触发二次行情,中报业绩披露期关注企业经营效率改善 [7] - 政策催化:10-11月将公布创新药医保目录,过去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平均销量增长达300%,肿瘤疫苗等品种有望加速渗透 [7] 中长期维度 - 技术迭代:mRNA技术平台有望扩展至呼吸道病毒和肿瘤疫苗领域,带状疱疹疫苗(全球市场260亿元)、RSV疫苗等新品种将提升防护边界 [8] - 全球化:一带一路国家是重要海外市场,WHO-PQ认证推动国产疫苗出海,头部企业国际化突破可分散国内集采风险 [8] - 需求驱动:中国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病例超300万,流感苗渗透率仅3%(vs欧美40%+),HPV苗渗透率约12%,接种意愿长期有望增强 [9]
去年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再创新高
第一财经· 2025-06-20 15:36
新药注册临床试验总体趋势 - 2024年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数量达4900项,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13 9% [1] - 临床试验启动效率提升,超六成试验在6个月内签署首例知情同意书,生物制品该比例达70 2% [1] - 临床研发呈现积极态势,登记总量保持增长 [2] 地域分布特征 - 临床试验参加单位超2000次的地区增至6个,包括广东(2892次)、北京、江苏、河南、浙江和山东 [3] 热门治疗领域及品种 - 代谢类新药研发加速,化学药品前10位品种占6 1%,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以14项试验居首 [4] - 生物制品前10位品种中司美格鲁肽同样领先,共15项试验,全年该品种临床试验总数达29项 [7] - 1类创新药以抗肿瘤药物为主(占比39%),生物制品中抗肿瘤药物占比达50 1%,Ⅲ期临床试验持续增长 [8] 政策驱动型领域发展 - 儿童用药临床试验数量及占比双增长,适应证集中于呼吸系统疾病及疫苗 [9][10] - 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逐年递增,血液系统疾病药物占比近三成 [10] -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s)临床试验数量显著增长,监管政策趋向开放,外资准入限制在四地自贸区试点放宽 [11] 新兴技术领域动态 - 医学影像学和放射性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小幅增加 [11] - CGTs被纳入"先进治疗药物"范畴征求意见稿,涵盖CAR-T和肿瘤疫苗等 [11]
细胞与基因疗法将获“先进治疗药品”新身份,加速审评审批上市
第一财经· 2025-06-11 12:22
政策框架与监管动态 - 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先进治疗药品的范围、归类和释义(征求意见稿)》,明确"先进治疗药品"定义及分类,征求意见时限1个月[1][2] - 文件制定目的为统一规范名称/范围/归类,加速审评审批,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加强国际监管协调[1][4] - 先进治疗药品定义为按药品路径管理,经体外操作生产的细胞治疗药品、基因治疗药品及基于创新技术生产的药品[2] - 分类采用国际接轨命名,分为细胞治疗药品(CTMPs)、基因治疗药品(GTMPs)及其他三大类[2][5] 行业现状与研发进展 - 中国CGT药物研发加速,2024年全球17款获批疗法中中国占4款,全球已获批CAR-T产品中国占6款[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登记细胞治疗临床试验489项占全球47%,仅次于美国(48.3%)[3] - 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已进入与国际"并跑"阶段,多款药物将进入BLA申请阶段[3][4] - 基因编辑类药品因技术特殊性被单独分类,体现对前沿技术创新的包容[6][7] 分类标准与技术特征 - CAR-T被归类为"体外基因修饰细胞药品",区别于欧盟的"基因治疗药品"分类[6] - 排除范畴包括输血用血液成分、移植用人体组织、生殖细胞及预防用疫苗[6] - 分类体系为新技术/产品预留接口,具有前瞻性和包容性[7] - 基因编辑类药品单独划分因其风险级别和审评技术要求差异[6][7] 国际协调与产业影响 - 文件制定参考全球监管政策框架及国际分类规范[2][4] - 中国分类方案获WHO会议国际监管机构认可[7] - 采纳70余条专家及企业意见,反映产业共识[7] - 先进治疗领域被视为培育生物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赛道[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