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A股罕见一幕,“Top50”仅一股微跌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14:1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齐涨,上证指数上涨1.2%,深证成指上涨1.97%,创业板指上涨2.92% [2] - 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特征,培育钻石、消费电子、工程机械、存储芯片、算力、房地产等多个板块涨幅居前 [1] - A股出现罕见一幕,成交额前50的个股中仅有先导智能微跌0.04%,其余全部上涨,显示市场资金高度活跃 [1] 成交额领先个股 - 中际旭创涨幅+10.17%,现价444.00元,成交金额176.6亿元 [2] - 新易盛涨幅+8.51%,现价357.25元,成交金额138.9亿元 [2] - 立讯精密涨幅+7.40%,现价61.38元,成交金额137.8亿元 [2] - 宁德时代涨幅+3.00%,现价377.49元,成交金额118.1亿元 [2] - 胜宏科技涨幅+4.83%,现价276.99元,成交金额106.6亿元 [2] 培育钻石板块 - 培育钻石板块指数上涨4.78%至1720.30点 [4] - 英诺激光大涨13.06%,四方达上涨12.67%,惠丰钻石上涨10.22%,黄河旋风与恒盛能源均涨停 [4] - 板块上涨催化因素来自工业市场,特别是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与钻石散热技术的应用前景 [5][6] - 金刚石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热导率是硅的13倍,钻石散热方案可让GPU、CPU计算能力提升3倍,温度降低60%,能耗降低40% [6]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企业在半导体衬底、热沉等技术上取得突破 [6] 消费电子板块 - 消费电子板块上涨,立讯精密大涨7.40%,鹏鼎控股上涨7.07%,蓝特光学上涨6.38% [7][9] - 工业富联上涨5.87%,闻泰科技上涨5.80%,蓝思科技上涨5.41% [9] - 隔夜美股苹果公司股价涨近4%,创历史新高 [9] - iPhone 17系列在中国和美国市场早期销售强劲,2025年上半年全球AI智能眼镜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10] - AI功能正从云端推广至终端,交互方式改变驱动终端形态变化,苹果产业链出货量存在超预期机会 [10][11]
全线大涨!刚刚,A股出现罕见一幕!
天天基金网· 2025-10-21 13:2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上午A股三大股指全线上涨,上证指数上涨1.2%,深证成指上涨1.97%,创业板指上涨2.92% [3][4] - 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特征,培育钻石、消费电子、工程机械、存储芯片、算力、房地产等多个板块涨幅居前 [3] - A股成交额前50的个股中,仅有先导智能微跌0.04%,其余49只个股全部上涨,中际旭创、新易盛、立讯精密成交额居前三位 [3][4] 成交额领先个股表现 - 中际旭创涨幅最大,达10.17%,现价444.00元,成交额176.6亿 [4] - 新易盛上涨8.51%,现价357.25元,成交额138.9亿 [4] - 立讯精密上涨7.40%,现价61.38元,成交额137.8亿 [4] - 宁德时代上涨3.00%,现价377.49元,成交额118.1亿 [4] - 胜宏科技上涨4.83%,现价276.99元,成交额106.6亿 [4] 培育钻石板块分析 - 培育钻石板块指数上涨4.78%至1720.30点 [6] - 成分股中,英诺激光涨幅13.06%,四方达涨幅12.67%,惠丰钻石涨幅10.22%,黄河旋风涨停涨幅10.03% [6] - 培育钻石产业需求来自消费市场和工业市场,工业市场催化本次行情,涉及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和钻石散热技术 [8] - 金刚石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超宽禁带宽度,可承受高电压、高温、高辐射环境 [8] - 金刚石热导率是硅的13倍、碳化硅的4倍、铜和银的4-5倍,散热方案在AI、HPC时代应用潜力广阔 [8][9] - 钻石散热技术可让GPU、CPU计算能力提升3倍,温度降低60%,能耗降低40% [9] - 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国内企业在半导体衬底、热沉等技术上取得突破 [9] 消费电子板块分析 - 消费电子板块指数上涨4.31%至1756.84点 [12] - 环旭电子涨停涨幅10.03%,立讯精密上涨7.40%,鹏鼎控股上涨7.07%,蓝特光学上涨6.38%,歌尔股份上涨6.28% [12][13] - 隔夜美股苹果公司股价上涨近4%,创历史新高,iPhone 17系列在中美市场早期销售强劲 [1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AI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13] - AI功能从云端推广至终端,交互方式改变驱动终端形态变化,带来新一轮投资机会 [14] - 搭载M5芯片的苹果新品有望收获不错销量,建议关注苹果产业链出货量超预期机会 [14]
金刚石半导体,产业化还有多远?
36氪· 2025-10-20 19:34
政策与行业背景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于2025年10月9日联合发布公告,对包括金刚石在内的部分物项实施出口管制[1] -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早在2022年就对氧化镓、金刚石等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实施出口管制[1] 金刚石半导体材料特性 - 金刚石属于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中的超宽禁带半导体,禁带宽度超过4 eV,具体为5.5eV,是硅的5倍[2] - 金刚石热导率高达2000 W/m·K,是硅的13倍,击穿场强为10×10^6 Vcm^-1,是硅的33倍,电子迁移率为2200 cm²/V·s[3] - 材料具有超宽禁带、超高热导、超强耐压三重特性,适用于高功率、高频、极端环境应用[3] 应用场景与性能优势 - 在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中,可解决传统硅基IGBT的耐压与散热短板,提高整车性能与安全性[4] - 在高频通信领域,高载流子迁移率使其成为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的理想载体,金刚石基氮化镓异质结器件可实现结温降低50%、功率密度提升3倍[4] - 在量子计算中,金刚石色心(如NV中心)可作为量子比特,具有高操控精度且能在室温下操作,降低系统复杂性和成本[4] 日本技术进展与产业动态 - 日本佐贺大学于2023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由金刚石半导体制成的功率器件,与JAXA合作专注于太空通信高频元件[6] - 日本公司Orbray已开发出2英寸金刚石晶圆量产技术,并正朝4英寸基板目标迈进,计划2029年首次公开募股[6] - 日本初创公司Power Diamond Systems于2023年成功开发提高金刚石功率器件载流能力的技术[6] - 日本企业如JTEC、EDP、住友电工等在金刚石生产、抛光技术和材料供应方面有深厚积累[7] 中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展 - 西安交大王宏兴教授团队于2024年1月独立自主开发出2英寸异质外延单晶金刚石自支撑衬底并实现批量化[8] - 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等团队在2024年12月成功开发出能批量生产大尺寸超光滑柔性金刚石薄膜的方法[8] - 吉林大学等团队在2025年2月宣布首次成功合成高质量六方金刚石块材,硬度达155GPa,比立方金刚石高40%,热稳定性突破1100℃[8] - 华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2024年联合申请了硅和金刚石三维集成芯片的混合键合方法专利,与厦门大学合作使芯片最高结温降低高达24.1℃[9] 中国相关企业布局 - 上市公司力量钻石与台湾企业签订半导体高功率金刚石半导体项目,研究半导体散热功能性金刚石材料[12] - 中兵红箭表示其功能金刚石产品可用于半导体、光学、散热、量子等领域,黄河旋风相关技术处于研发阶段[10] - 天岳先进通过MPCVD方法开展单晶金刚石生长研究,斯瑞新材布局铜金刚石材料,致尚科技的抛光设备可应用于金刚石[12] 产业化挑战 - 材料生长方面,金刚石单晶衬底尺寸远小于8英寸,限制芯片集成度与产量,推高成本[13] - 制备技术方面,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速率仅为每小时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高温高压法易引入杂质与缺陷[13] - 掺杂技术面临困境,p型掺杂硼原子电离能高达0.37eV,n型掺杂磷原子会造成晶格严重畸变,迁移率急剧下降[13][14] - 器件制造中,传统半导体工艺与金刚石兼容性差,光刻和蚀刻环节存在挑战,超硬特性也给加工带来困难[14]
海能实业(300787.SZ):产品目前未使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
格隆汇· 2025-09-05 17:03
公司技术发展现状 - 公司产品目前未使用第四代半导体材料 [1] - 公司会持续关注新材料的技术发展与应用 [1]
富加镓业完成A+轮融资,加速推进第四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化 | 星科技•芯片半导体
搜狐财经· 2025-09-05 14:59
融资与产能建设 - 杭州富加镓业科技完成A+轮融资近亿元 由深创投 中网投 仁智资本 中赢创投 盛德投资等机构共同参与[1] - 融资资金将用于建设国内首条6英寸氧化镓单晶及外延片生产线 预计2026年底实现年产万片产能[1] - 资金同时用于氧化镓单晶制备效率提升 外延质量优化及器件验证[1] 技术优势与产业化 - 公司专注于氧化镓材料研发与产业化 致力于打通从晶体生长到外延制备的全技术链条[1] - 率先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推出"一键长晶"智能装备 建设万片级衬底生产线并突破高性能同质外延工艺[2] - 相关技术成果获得CCTV-1 CCTV-2 《人民日报》及《中国证券报》等权威媒体关注报道[2] 氧化镓材料特性与应用 - 氧化镓作为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具有超宽禁带和高临界击穿场强特性[1] - 在高功率器件和极端环境应用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快充技术和万伏级以上电网系统[1] - 该材料可显著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但存在晶体生长 衬底制备和大尺寸外延等技术壁垒[1]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氧化镓代表半导体材料体系重大跃迁 是支撑未来能源 通信 国防等领域创新的底层基石[2] - 公司致力于构建自主可控的超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 为中国在全球新一代半导体竞争赢得核心话语权[2] - 产业化进程填补国内氧化镓材料规模化供应空白 为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关键支撑[1]
氧化镓产业化提速 + 国产替代共振,半导体材料 ETF (562590)开启回调蓄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7 13:27
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下跌0.50%,成分股中神工股份领涨3.88%,安集科技领跌2.73% [1] - 半导体材料ETF下跌0.67%,最新报价1.03元 [1] - 稀土和稀散金属概念成为二级市场热点,半导体材料发展正从第三代向第四代过渡 [1] 技术发展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并向低成本方向发展 [1] - 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具有耐压、电流、功率等优势,国际领先企业已展开布局 [1] - 中国科技部将氧化镓列入"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意图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1] 投资机会 - 半导体材料景气度与晶圆厂产能利用率相关,叠加国产替代需求驱动 [2] - 生成式AI推动先进工艺逻辑和封装需求增加,带来投资机会 [2] - 中国市场半导体设备份额呈现"东升西降"趋势 [2] 指数构成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精选40只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成分股包括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在刻蚀设备领域突破的企业 [2] - 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等在硅片、电子化学品等材料环节打破海外垄断 [2] 产品信息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 [2] - 场外联接基金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C(02035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