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质量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10月见!中国消费经济论坛即将在北京举行
消费日报网· 2025-08-19 14:41
论坛概况 - 第十九届中国消费经济论坛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 主题为"质量创新 重塑消费市场新生态" 聚焦新技术 新业态下的质量创新路径 [1] - 论坛由消费日报社主办 中国消费经济论坛组委会 黑猫投诉平台 启信宝平台支持 将探讨AI 大模型等技术与质量管理 消费新生态的融合 [1]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年 也是质量强国建设关键节点 9月"质量月"活动自1978年设立以来已成为提升质量意识的重要载体 [1] 论坛内容亮点 - 国家质量监管部门将解读最新政策 行业专家 企业代表围绕质量创新 安全把控进行主题分享 [2] - 圆桌对话将邀请电商平台 实体零售 批发企业负责人探讨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的焦点与未来发展 [2] - 论坛将发布《2025质量月全国消费品质量白皮书》 梳理前三季度消费领域热点事件 分析产品质量趋势 [2] - 现场将颁发消费品创新实践案例 质量管理创新案例 新锐品牌 匠心品牌等奖项 宣传质量安全表现突出的企业与产品 [2] 分论坛特色活动 - 医药分论坛以"科技赋能质量 守护生命健康线"为主题 设置医药企业"透明工厂"VR云参观环节 [3] - 启动"便民小药箱推荐品牌(品种)"权威认证行动 依托专业体系筛选优质OTC药品 为14亿国民家庭提供用药指引 [3] - 同期举办"家乡好物"渠道选品与直播电商专场 推动地域特色产品从产地走向全国市场 助力乡村振兴 [3] 论坛影响力与背景 - 中国消费经济论坛前身为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 已成功举办19届 关注中国百姓消费生活质量提升与社会经济发展 [4][5] - 2024年被海南省商务厅列为海南省级会展项目 论坛已成为"消费市场影响力品牌名片" 持续为消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5] 传播渠道 - 论坛内容将以"文字+视频"形式在消费日报全媒体矩阵发布 并同步至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网等权威媒体及腾讯视频 搜狐视频等主流平台 [3]
质量写就“皖美答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22 14:48
行业质量创新实践 - 奇瑞商用车构建"一高两心三全四化五原则"全价值链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六西格玛等20余种先进质量工具实施全流程管控 [2] - 安徽皖维高新打破PVA光学薄膜、PVB胶片等产品国外垄断,高强高模PVA纤维产销量连续多年国内第一、世界前列 [2] - 联宝科技通过供应商大会、质量技术交流等方式指导70余家供应商落地安徽,构建4小时产业圈 [3] - 马钢轨交实现高铁车轮国产化突破,福厦线试验时速达453公里,辗钢车轮市占率国内第一全球第二 [4] 企业质量标杆案例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连续10年蝉联全国发行行业规模第一,推出数字书店"元·书局"和文化IP元小鳌,牵头制定教科书发行首个行业标准 [3] - 联宝科技2024年营收1048亿元,连续5年营收产值超千亿,获评世界"灯塔工厂"及国家级绿色工厂等称号 [3] - 合肥华凌以平均36岁团队展示质量创新成果,运用前沿技术理念进行答辩 [5] 产业链质量协同 - 奇瑞商用车作为链主企业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带动产业链质量提升 [2] - 马钢轨交建立"链长-链企"EVI协同模式,提供差异设计并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 [4] - 小岗村创新"红色引领、绿色崛起、金色富民"质量服务模式,推动农村质量革命 [4][5] 质量奖项评选动态 - 第七届安徽省质量奖吸引70家组织和15名个人申报,15家组织和4名个人进入最终答辩环节 [5]
2025年“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暨第六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年会在京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5-18 15:24
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论坛 - 2025年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论坛暨第六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年会在北京召开,聚焦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标准化及人才培养 [1][3] - 论坛由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承办,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协办,汇集高校、市场监管部门及行业代表200余人 [1][3][4] - 与会嘉宾包括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刘大可、清华大学原副校长郑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原副局长李宣庆等,探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供应链高质量发展路径 [3] 质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 全国质量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同期召开,选举北京物资学院为第三届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理事长单位 [4] -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6所高校当选副理事长单位,推动质量管理工程专业人才自主培养 [4] - 天津大学教授何桢、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院长姜旭等作主旨报告,共研质量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3][4] 行业协作与标准化提升 - 论坛达成共识,需协同推进供应链数智化质量创新与标准化,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标准化建设 [3] - 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市场监管部门与高校、企业代表共同参与,形成产学研联动机制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