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运
icon
搜索文档
关税影响专题四:美越关税落地,“转运”判定参考与纺企产业链布局梳理-20250710
国信证券· 2025-07-10 22: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特朗普关税政策更新:7月2日特朗普称与越南达成贸易协定,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对通过越南转运第三国商品加征40%惩罚性关税;7月7日向14国发函征税25%-40%,签署行政令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至8月1日 [2] - 转运判定规则梳理:美国海关对输美商品转运判定核心在于原产国判定,对原材料或生产过程不完全来自单一国家的货物采用“实质性转变”原则确定原产国,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原产国判定有特殊规则,按五步递进判定 [2] - 纺企产能分布及关税风险敞口梳理:东南亚各国服装面料进口依赖度高,纺企海外产能核心工序本地化率高,目前对美收入在20%以下的公司多在中国有产能、内销市场份额较高,净利率高的公司在行业分担关税降价时仍能保持较好利润规模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特朗普关税政策更新:宣称与越南达成贸易协定 - 特朗普政府自4月宣布关税政策后频繁调整,7月初与越南达成协议降低税率至20%,新增“40%转运惩罚税”,向14国发函征税,将“对等关税”暂缓期延至8月1日,未达成协议国家关税将恢复4月高位 [11] “转运”判定规则梳理:越南输美产品原产国认定情形参考 - 美国海关对输美商品转运判定核心是原产国判定,对非完全产自单一国家的货物采用“实质性转变”原则,纺织品和服装产品有特殊判定规则,按五步递进判定 [15] - 不同产品核心判定点不同,窗帘等产品核心判定点为织造、染色及印花工序,成衣为裁剪缝制或组装工序,鞋类为鞋面成型及缝合工序 [29][32][37] 纺企产业链分布及关税风险敞口梳理 - 东南亚各国服装面料进口依赖度高,中国面料进口依赖度低,越南、柬埔寨、印尼基本在70%以上,越南纺织和制鞋原材料自给率约40 - 45% [47] - 纺企海外产能核心工序本地化率高,如华利集团成型、缝合越南100%本地化,申洲国际织造 - 印染 - 裁剪 - 缝纫越南100%本地化等 [52] - 目前对美收入在20%以下的公司多在中国有产能、内销市场份额较高,净利率高的公司在行业分担关税降价时受影响小,产能供不应求的公司议价能力强 [55] 投资建议:政策仍存不确定性,关注布局越南产能的优质龙头 - 特朗普暂缓令推迟至8月1日,政策仍有不确定性,越南关税风险降低,关注布局越南产能的优质龙头 [59] - 重点推荐申洲国际,对美收入敞口低、净利率领先、上游工序越南本地化;华利集团净利率领先、产能供不应求、越南产能占比高;也建议关注伟星股份、开润股份等其他优质纺织制造企业 [59]
福州关区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启动
中国新闻网· 2025-07-10 01:42
行业动态 - 福州关区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正式启动,实现福建、广东、香港三地海关深度合作,出口快件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全程直通" [1] - 该模式是中国海关总署"公路跨境快速通关"改革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转运货物便利计划"的融合,标志着福建省关区全覆盖 [1] - 新模式运用安全智能锁与5G物联网技术,出口快件启运即加载电子关锁,无需中转卸货和口岸查验,通过卫星定位实时追踪运输数据 [2] 运营效率 - 从福州启运至香港仅需16小时,较原模式压缩6-8小时 [2] - 可节约28%的物流成本,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跨境物流运输成本高的问题 [2] 政策支持 - 福建省商务厅表示将继续拓展"跨境一锁"应用范围和服务功能,构建更高效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 [2] - 该模式为福建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提升货物发往香港及全球的物流效率 [1]
律师解读美越贸易协议:如何理解40%转运关税?零关税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08 16:13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条款 - 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 对经越南转运至美国的商品征收40%关税 旨在强化供应链和产地规则监管 [1][4] - 40%关税针对在越南仅进行轻微加工或转运后改变原产地的商品 关键判断点在增值率和原产地问题 [5][6] - 完全在越南本地生产的商品可能享受10%最低税率 具体实施细节尚不明确 [7] 越南市场开放影响 - 越南承诺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美国企业能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产品 [1][9] - 零关税美国产品可能以"越南原产"身份再出口至中国或其他RCEP国家 削弱区域关税壁垒 [1][9] - 2024年美国自越南进口商品总额1360亿美元 对越出口约130亿美元 贸易逆差显著 [11] 产业链与供应链影响 - 协议可能改变部分产业链布局 越南作为替代基地的关税优势被削弱 [13] - 成本敏感订单可能重新评估是否留在越南 原10%优惠税率将提高至20%或面临40%惩罚性关税 [13] - 中国企业出海需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避免依赖单一转运渠道 [16] 区域经济数据 - 2023年上半年越南吸引FDI达215.1亿美元 同比增长32.6% 创2009年以来同期新高 [7] - 越南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6% 为2022年以来最高增速 [7]
律师解读美越贸易协议:如何理解40%转运关税?零关税又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7-07 18:16
在近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面对"美国已同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对经 越南输美商品征收40%关税。这将影响途经越南的中国商品。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的问题,外交部 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一贯主张各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经贸分歧,同时有关谈判和协议不应针对或 损害第三方利益。 如何理解上述40%关税?北京广问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管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一批原本来自第三 国的产品在越南仅进行轻微加工或转运后贴上越南原产地标签再进入美国,这些商品将被视作"转运货 物"而适用40%的更高关税,该条款意在强化美国在关税征收时对供应链和产地规则遵守情况的监管。 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美东时间7月2日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发文透露,越南已同意对 美国"完全开放市场",美国企业能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产品。管健提示,考虑到越南是《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上述能够零关税进入越南的美国产品有可能以"越南原产"身份再出 口至中国或其他RCEP国家,削弱关税壁垒。 管健称:"这种'转运'和我们通常理解的把货运到越南然后通过转口出口,是两个概念。" 如何理解40%转运关税 特朗普在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生物世界· 2025-07-06 15:34
牛磺酸及其转运蛋白TauT的生物学重要性 - 牛磺酸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广泛分布于神经、视网膜和心肌等高代谢组织,具有维持细胞稳定、调节神经传导、促进脂质代谢和抗氧化等重要功能 [2] -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合成牛磺酸能力下降,主要依赖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从外界摄取,TauT功能障碍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心肌病、神经系统疾病、代谢失调以及衰老 [2] - 最新研究发现TauT在某些癌症中异常活跃,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2] TauT的结构研究突破 - 研究首次通过冷冻电镜发现人源TauT在纳米盘环境中以多种聚合状态存在,并解析其单体和二聚体的高分辨率结构 [3] - TauT的二聚化界面由两个单体的TM5螺旋介导,两个胆固醇分子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二聚化形成,胆固醇在其中充当"分子胶水",介导了TauT的寡聚化组装 [6] - 二维分类中还发现了少量可能代表三聚体和四聚体的颗粒,表明TauT在天然膜环境中可能以多种寡聚状态存在 [6] TauT的底物识别和转运机制 - 研究报道了TauT在apo状态、底物牛磺酸或GABA结合状态下的冷冻电镜结构,阐明了TauT对底物特异性识别和转运的详细机制 [7] - 其中心位点可同时结合1个底物、2个Na⁺和1个Cl⁻,诱导构象由开放态转为闭合态,在闭合状态下,两个独特高度不保守的残基Gly57和Phe58位于底物结合口袋内,主要决定了TauT的底物特异性 [7] - 当底物释放时,Gly57和Phe58产生明显的构象变化,使底物和两个Na⁺得以释放到细胞质侧 [7] 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 研究揭示了脂质微环境对TauT寡聚化的重要调控机制,以及TauT底物结合、识别和转运的分子机制 [9] -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为理解TauT功能和探索牛磺酸缺乏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一个结构框架 [9] - 由于牛磺酸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的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对牛磺酸的兴趣日益浓厚 [9]
“美越协议这一条是想孤立中国,问题是,世界同意美国这么做吗?”
观察者网· 2025-07-04 19:41
美越贸易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低于最初威胁的46%税率 [1][2] - 被认定为"经越南转运"的商品将面临40%的税率 [1][3] - 协议可能下调部分越南商品的关税,涉及科技产品、鞋类、农产品及玩具等消费品 [2] - 对越南本地高附加值产品可能仅征收10%关税 [2] 越南的让步条款 - 越南同意将对美关税降至零 [3] - 越南将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等非关税壁垒 [3] - 为美国农产品及特定工业品提供优惠市场准入 [3] - 越南将采购50架波音飞机(价值80亿美元)并签署29亿美元美国农产品进口备忘录 [3] 协议对供应链的影响 - 东南亚国家供应链与中国深度交织,尚未建立本土产业生态 [1][8] - 若"转运"定义过于宽泛,将给整个地区带来重大影响 [8] - 野村证券估算越南1.7%GDP面临风险,泰国0.7%,韩国与马来西亚各0.6% [8] - 区域平均关税可能需从10%升至15.5%以打击"转运"行为 [8] 协议的战略意图 - 美国旨在孤立中国,削弱中国在区域供应链中的作用 [1][6][9] - 试图将中国"挤出"供应链,遏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6] - 可能把与中国经济深度融合的国家推向中国的怀抱 [1][9] 行业反应与潜在影响 - 中企将生产线延伸至越南属于供应链的合法流动 [2] - 美国缺乏具体量化证据证明"转运"问题 [2] - 越南对美贸易顺差从2017年38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1235亿美元 [4] - 亚洲严重依赖中国中间品进口,尚未建立本土产业生态 [8]
人转运的第一步:破穷相
洞见· 2025-07-03 19:44
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个人形象、态度和行为对生活境遇的改变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破除"穷相"(邋遢、抱怨、消极、封闭)可重塑生活轨迹 [5][6][37][59][72][93] 分目录总结 破邋遢相 - 西班牙乞丐何塞·安东尼奥因形象改造(剪发、穿西装)获得代言机会和稳定收入 [9][10][11][12][13] - 互联网文案周敏通过健身、化妆、改善着装后,职业机会增加并实现工资翻倍 [15][16][17][18][19][20][21][22][23][24][25] - 心理学镜像自我理论:个人形象细节(发型、衣着、眼神)反映生活态度,微小习惯改变(作息、运动、穿搭)能重塑自我价值认知 [31][32][33][34][35] 破抱怨相 - 前同事老张因日常抱怨(日均10+次)导致人际关系恶化、职业发展受阻 [40][41][42][43][44][45] - 电视剧角色刘巧珍面对逆境(失恋、孩子患病、丧夫)选择行动而非抱怨,最终创业成功 [47][48][49][50][51][52][53] - 抱怨行为会切断机会,停止抱怨并付诸行动是转运的关键 [55][56][57][58][59] 破消极相 - 作家李筱懿因自我否定(身高、外语、性格)错失总经理秘书职位 [63][64][65]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指出自我批判会扼杀尝试勇气,积极心态("我试试")能创造机会 [67][68][69][70][71] - 消极思维需主动打破,转运需通过自我行动实现 [72] 破封闭相 - 作者失业后自我封闭半年(不出门、不社交),导致与社会脱节 [75][76][77][78][79][80][81][82][83] - 重新参与社交(晨练、夜校、人脉联系)后恢复机会感知能力 [84][85] - 封闭会阻碍运气,开放态度(如简单社交互动)可能触发境遇改变 [86][87][88][89][90] 总结升华 - 命运由个人选择塑造,形象精气神与行动力是改变生活的核心要素 [91][92][93][94] - 破除穷相的本质是对自我价值的珍视与对生活的主动投入 [95][96]
2.8万救护车被举报,后遗症已经出现了
虎嗅· 2025-06-26 13:46
医疗转运服务争议 - 江西省儿童医院患儿因病情危急需跨省转运至上海 救护车公司收取28000元转运费 家长事后投诉费用过高且无明细 [1][2][3][5][6] - 卫健委调查认定救护车公司收费不合理 要求退款并暂停该民营医院转运服务 实际收费标准显示基础救护车费仅20元/3公里 超里程加收3元/公里 [17][18][10] - 后续通报显示转运使用ECMO等抢救设备 配备2名医护人员 行业人士称带ECMO转运商业报价应达20万 舆论转向支持医院 [22][26][27][28] 医疗资源分配与"飞刀"现象 - 基层医院常因技术不足建议患者转院 "飞刀"模式通过外请专家解决患者异地就医难题 但存在程序合规性问题 [34][36][42] - "飞刀"费用收取缺乏标准 山西案例显示专家收取1万元劳务费被举报为"红包" 最终退款且医生被调查 [48][50][52][53] - 河南案例中3000元专家费未列入收费清单 患者拍摄支付过程投诉 医院最终退款息事宁人 [55][56][57][60] 医患信任危机影响 - 多次纠纷导致医生趋向保守 高风险手术和额外建议减少 专家"飞刀"意愿下降 [71][72][75] - 行业担忧恶性循环 急救转运等特殊服务供给可能减少 最终影响患者救治机会 [77][79][80] - 核心矛盾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但灰色地带的非正规渠道仍是基层获取优质资源的重要方式 [82][84][86]
官方再回应“救护车跨省转运收费两万八”争议:正进一步调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4 12:43
事件概述 - 一名患儿从江西省儿童医院转运至上海某医院,800公里路程被收取28000元转运费,费用转入司机个人账户且无明细及发票 [1] - 转运由南昌赣医医院救护车执行,江西省儿童医院派出两名医护人员随车并携带ECMO等抢救设备 [2] - 江西省卫健委调查发现赣医医院存在收费不合理问题,已责令退回费用并暂停其医疗转运服务 [2] 事件进展 - 江西省卫健委正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核查,将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3] - 卫健委表示将加强对转运救护车规范使用的监管 [3] - 有市民自发制作锦旗表扬联系转运的医生,卫健委已转交相关部门研究 [3] 争议焦点 - 部分市民认为该转运属于特殊急救情况(配备ECMO及医护人员),收费应与普通转运区别对待 [2] - 市民呼吁急救车辆转运收费应制定更明确的标准 [2] 事件背景 - 患儿因病情危重于2025年4月4日入住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4月8日家属提出紧急转运需求 [2] - 因医院无符合跨省转运条件的救护车,医生联系了赣医医院救护车 [2] - 救护车于4月9日5时抵达上海,患儿转危为安 [2]
救护车收费2.8万 江西通报未解公众关切
经济观察报· 2025-06-19 16:36
非急救转运服务行业现状 - 医疗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推动非急救转运及跨省转运场景增加,服务体系亟待完善[1][4] - 中国公立系统救护车主要服务于属地化院前急救,非急救转运多由民营机构运营[3] - 现行制度下公立救护车受《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限制,难以覆盖跨省转运需求[3] 江西救护车收费事件分析 - 800公里跨省转运危重患儿使用ECMO设备,收费2.8万元引发争议,江西省卫健委认定收费不合理但未公布具体标准[2] - 事件暴露监管缺失:费用转入司机个人账户且无票据,民营机构服务流程不规范[4] - 公立医院缺乏合规跨省转运救护车,家属在紧急情况下议价能力薄弱[3][4] 行业制度与改革方向 - 国家卫健委2023年提出对急救与非急救服务分类调派管理,多地探索建立规范化非急救转运体系[4] - 行业核心问题包括责任界定、流程标准化和费用透明度,需通过强化正规服务挤压灰色市场[4] - ECMO等高端设备使用成本及跨省转运特殊要求尚未形成明确收费依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