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碳减污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朱彤:交通行业如何科学降碳减污
第一财经· 2025-08-30 05:25
交通行业碳排放现状 - 交通行业是二氧化碳重要排放源和减污降碳关键领域[1][2] - 2021年交通行业能耗占总量8% 柴油和汽油消耗占比分别达69%和72%[2] - 汽车碳排放预计2025年达峰 峰值9.7亿吨[1] 政策推动方向 - 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不低于80%[3] - 在火电、钢铁等行业和物流园区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3] - 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目标45%[3] - 到2035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总周转量比例目标25%左右[3] - 大力推进"公转铁"和"公转水"运输结构优化[3] 减排措施效果 - 车辆能效提升2020-2035年累计减排1036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2035-2060年累计减排6003百万吨[5] - 新能源汽车推广客车2020-2035年累计减排982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5970百万吨[5] - 新能源汽车推广货车2020-2035年累计减排821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11703百万吨[5] - 运输结构优化客运2020-2035年累计减排996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1302百万吨[5] - 运输结构优化货运2020-2035年累计减排2679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4165百万吨[5] - 上游发电与制氢环节减排2020-2035年累计减排187百万吨 2035-2060年累计减排4899百万吨[5] 汽车市场发展预测 - 中国汽车市场预计2040年左右饱和[5] - 2060年零排放情景下汽车保有量峰值约4.4亿辆[5] - 乘用车达峰时间晚于商用车[5] - 乘用车零排放主要依靠纯电动技术路线[6] - 商用车电动化呈现技术路线高度集中特征 2030-2040年纯电占比快速突破40%-80%[6] - 2050年零排放情景下氢燃料电池渗透加速[6] 区域差异化发展 - 各省市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需制定差异化碳减排路径[7] - 全国31个省按新能源发展程度划分为5类区域[8][9] - 2030年全国新能源车占比预计达75%[10] - 海南和广东电动化进程最快 山东发展较平均 贵州纯电和插混平行发展 新疆和西藏插混比例较大[10] - 高排放地区需提前设定严格目标干预 如河北严控重卡排放[13]
海浪发电、废塑成衣、污水变湿地:中国沿海省份的生态经济密码
新华网· 2025-08-13 21:45
海洋潮流能发电 - 中国自主研发的浙江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发电站 被国际能源署认证[2] - 发电机组累计上网电量超783万千瓦时 相当于等效减少使用3132吨标准煤 减排7811吨二氧化碳[3][5] - 度电成本从第一代106元/千瓦时降至1.1元/千瓦时 目标降至0.3元/千瓦时以低于火电价格[5] 海洋塑料循环利用 - 浙江台州创新"蓝色循环"模式 累计回收海洋塑料废弃物5.45万吨[5][6] - 通过高价回收机制鼓励民众参与 与国际企业合作将海洋塑料制成高附加值消费品[6] - 建立"海上收集-再生利用-碳汇交易"产业链 即将出台全国首部海塑治理地方性法规[6] 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 - 金华市武义县坛头村投入1400余万元进行河滩整治 完成清淤70余万立方米 垃圾清理500余吨[8] - 600多亩臭河滩改造为生态湿地公园 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实现生态修复[8] - 村集体经济收入五年跃升168%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0% 形成"民宿+文创"特色产业链[9]
三大行业将迎首次碳排放配额分配和履约清缴
针对纳入碳市场的行业,王铁强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数据质量管 理、配额清缴等权利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相关企业需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工作,并提 前对每年年底的配额清缴制定科学计划。 王铁指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碳排放目标与措施 日益严格,企业正逐步感受到降碳减污的双重压力与转型动力。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党中央、国 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遵循"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推动更多高排放行业进入碳 市场。稳妥推行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配额分配方式,逐步提升市场活力,不断丰富交易主体与交易方 式,加快构建更有效、更具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体系。(记者梁倩) 据了解,此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200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 50亿吨,管控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量比重约40%。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占全国二 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以上。 7月23日,在2025建材行业碳减排国际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市场处处长王铁透露,新 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钢铁、水泥、铝冶炼 ...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岳红星: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5-15 09:21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德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64,同比改善13.8%,PM2.5浓度4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1.3%,优良天数比例75.6%,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4][19] - 6个主要河流国控断面Ⅲ类及以上水体比例达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4][19] - 累计排查入河排污口1324个,整改隐患381个,检查河湖545条(段) [3][16] 科技与执法创新 - 采用"一市一策"专家团队每日会商空气质量,非现场执法比例超40% [3][20] - 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率67.8%,完成8家危废企业"五即"建设 [3][17] - 武城县绘制生态环境治理点源分布图,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精准支撑 [10][11] 绿色转型项目 - 禹城市功能糖行业实施15个清洁生产方案,投资779.55万元,年经济效益828.64万元 [12][21] - 5家企业入选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谋划禹城、临邑两个EOD项目 [21] - 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省级绿色工厂37家,7个园区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 [8][21] 监测体系建设 - 制定《2025年德州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优化调整空气及地表水监测站点 [20] - 完成24家危废企业省级平台视频联网,5家涉危废企业规范化管理评估 [17] - 第一季度评审建设用地土壤报告8件,更新6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