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I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本体”迭代快 “大脑”尚起步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失衡之题待解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19
人形机器人行业动态 -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聚集宇树科技、云深处、强脑科技、阿里云、卧龙集团等企业同台竞技 [1] - 蚂蚁、博世等汽车产业链企业和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领域 [1] - 特斯拉一季度启动人形机器人试生产 首台配备22个自由度灵巧手的机器人已在弗里蒙特工厂下线 [1] - 云深处透露下一代人形机器人正在研发中 技术有较大提升 [1] 技术迭代与竞争格局 - 近半年来大部分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控制能力方面实现"质的飞跃" [1] - 赛道玩家增多导致产品迭代速度加快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2] - 机器人产业处于爆发前夕 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起步阶段 未来将震荡波动 [2] 应用场景突破 - 低效、复杂、高成本是人形机器人本体急需解决的问题 [4] - 工业和商用为代表的2B领域因其结构化场景特征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商业化领域 [4] - 强脑科技将灵巧手应用场景从医疗端向B端市场拓展 目标是做成标准末端通用夹治具 [4] - 卓益得机器人已与知名工业企业合作推动人形机器人在3C装配等应用落地 [4]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人形机器人"大脑"研究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是行业发展突出短板 [5] - 具身智能依赖多模态模型 需突破数据、算力、软硬件协同等关卡 [5] - 阿里云指出模型在物理世界理解和感知能力不足 技术链路尚未收敛 [5] - 数据获取面临真实数据与虚拟数据差距大 高质量合成数据稀缺等挑战 [6] - 产业链探索多种路径:强化学习与真机采集、仿真数据、开源生态等 [6] - 端侧算力不足问题突出 需推进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 [6] 行业发展展望 - 硬件层面技术收敛速度可能较快 软件基础突破将加速行业落地 [6]
自研芯片获新进展,理想纯电车型能否靠AI「翻身」?
雷峰网· 2025-03-20 18:3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但毛利率从21.5%降至19.8%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2] - 公司将战略重心转向AI领域宣布一年100亿研发投入中近50%用于人工智能并设立AI技术委员会主导技术路线决策[10] - 公司计划通过纯电i8车型扭转业绩颓势目标在7月发布时配套2500座超充站但面临小米等新势力直接竞争[21][24][25] 财务表现 - 2024年交付新车50.05万辆同比增长33.1%但单车均价从30.64万元降至26.87万元主要因低价车型L6占比超30%及多次降价促销[18][19][20] - 现金储备达1128亿元连续两年盈利但2025年Q1营收指引234-247亿元同比减少3.5%-8.7%毛利率预计进一步降至19%[2][20] AI战略布局 - 2022年9月启动AI战略预研2023年推出自研大模型Mind GPT并完成国内首个车载大模型应用[7] - 2024年底发布"理想同学"App将AI应用场景延伸至车外计划通过VLA模型实现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的闭环[8][10][17] - AI发展分三阶段规划:增强能力(效率工具)、变成助手(实现L4)、成为家人(提供情绪价值)[13] 产品规划 - 纯电i8采用子弹头设计计划7月发布配套超充站年底目标达4000座试图复制L9的成功路径[21][24] - 首款纯电车型MEGA 2024年销量仅10798辆公司承认对充电基建和市场规模存在误判[23] - 下一代技术架构VLA模型将与i8同步发布AI能力将成为核心卖点[17] 行业竞争 - 行业价格战加剧公司通过L6降价至24.98万元及金融政策调整维持销量但拉低整体毛利率[19][20] - 小米YU7将于同期上市直接竞争下沉市场分析师认为公司定位狭窄面临增长天花板[25] - 公司目标3年内推出无方向盘自动驾驶车型并定位为AGI时代终端企业对标苹果模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