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潮玩
搜索文档
柏星龙(920075):包装业务收入下降致使业绩承压,AI+潮玩业务发展卓有成效
华源证券· 2025-10-29 16:5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包装业务收入下降致使业绩承压,但AI+潮玩业务发展卓有成效 [5] -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因内销下游白酒行业持续低迷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客户订单减少 [6]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合作广度与深度均有提升,海外产能释放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6] - 文创潮玩业务进展较快,IP矩阵初步成型,核心产品已完成打样并做好大批量生产准备,渠道布局为线上全平台与线下多场景覆盖 [6] - 公司以设计包装业务为稳定基本盘,同时切入文创赛道,看好其孵化自有IP及合作运营第三方成熟IP的能力 [6] 市场表现与基本数据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公司收盘价为29.46元,总市值为1,909.45百万元,流通市值为1,027.53百万元 [3] - 公司总股本为64.82百万股,资产负债率为35.85%,每股净资产为6.19元/股 [3] 近期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1万元,同比下降37% [6]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29%;实现归母净利润344万元,同比下降71% [6] - 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为9.06%(同比增加1.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1.96%(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4.03%(同比增加0.3个百分点) [6] 业务分析 - 产品包装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5年上半年占总营业收入92.93%,但营收同比下降10.16% [6] - 内销酒类包装业务承压,公司正积极拓展产品至黄酒、啤酒、果酒等品类,并融入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渠道 [6] - 外销业务合作从集团内个别品牌扩展到更多品牌,服务从单一产品线延伸至更多系列,客户合作机会增长 [6] - 文创潮玩品牌"玩物丛生"聚焦Z世代情绪经济,明确AI互动类和传统文创类两大产品主线 [6] - 原创IP"独眼星球"已完成AI陪伴型毛绒玩具原型设计,"Nidoo"已完成品牌故事与产品形象设计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3亿元、0.68亿元 [6] - 对应市盈率(PE)分别为47倍、36倍、28倍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2亿元、6.65亿元、7.7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8%、16.28%、17.16% [7]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3元、0.82元、1.05元 [7]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9.70%、12.24%、14.92% [7]
A股四季度展望|流动性拐点预期之下的资产荒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10-10 17:15
市场回顾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涨幅几乎持平 低于新兴市场13.7%的涨幅 [2] - 截至9月16日 沪深300指数在三季度累计上涨18.7% 表现超过新兴市场10.9%的整体涨幅 [2] - 三季度市场上涨主要得益于流动性的快速改善 [2] 四季度市场展望 - 股市上涨仍将主要受流动性驱动 海外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有利于新兴市场表现 [3] - 国内流动性改善在四季度存在趋势惯性 市场对政策的期待有望对冲基本面的疲弱 [3] - 需关注增量流动性的结构性特征 包括被动基金增配权重股和险资对红利央国企的结构性增配 [3]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维持沪深300在2025年和2026年营业收入增速预测为4.5%和5.3% [4] - 对应2025年和2026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2.8%和6.7% [4][5] - 金融行业可能从去年对盈利的拉动项转为拖累项 [4] - 考虑无风险利率下行后 A股风险溢价估值在三季度上涨后仅恢复至合理水平 沪深300和全A指数的ERP仍未触及历史均值 [5] 投资主线与建议 - 投资策略为"把握基本面 享受资金面" 关注基本面成长性确定的细分板块 [6] - 长期投资者可将"哑铃策略"中的红利板块适度向科技成长板块倾斜 [6] - 重点关注高附加值出海升级两大主题:审美出海和高端智能制造 [6] - 审美出海相关机会集中在新消费板块 包括入境游 短剧 文创潮玩 手游 主机游戏 新式茶饮等 [6] - 高端智能制造重点关注电子 家电 汽车 军工等行业 以及创新药 机器人 AI硬件等题材 [6]
国庆中秋假期消费活力十足
央视网· 2025-10-07 20:45
假期餐饮消费 - 中秋节餐厅上座率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主打家庭团圆场景的3至4人包间上座率增长超过90% [2] - 餐饮商家增设月饼制作等体验式环节及中秋相关文创潮玩以吸引消费者 [2] 县域与商业综合体消费 - 福建泉州惠安县完成改造的大型超市及浙江瑞安大型商业综合体假期消费增势良好 [4] - 浙江瑞安某商场假期前六天客流量突破60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销售额同比增长24% [4] - 商业综合体有54个新品牌赶在节前焕新营业 [4] 商品消费趋势 - 假期前四天一级能耗节能家电销售增长19% [6] - 智能冰箱销售增长20.7% 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 [6] - 服务消费方面 国庆档电影票房突破16亿元 [6] 入境消费 - 入境免签、退税扩围及支付便利化等政策优化带动入境消费升温 [7] - 黑龙江黑河口岸假期前六天入境旅客总数同比增加38.46% [7] 新能源汽车出行 - 假期前六天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充电量超过5271万度 相比去年同期持续增长 [9] - 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在充电繁忙站点加配应急充电车及移动式充电桩以应对需求 [9]
【省文化和旅游厅】链群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融合满足群众需求
陕西日报· 2025-09-12 06:48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基本实现省有三馆 市县有两馆 乡有一站 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1] - 创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2700余个 逐步形成十五分钟文化便民圈[1] - 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由2021年1.4次提升至2024年3.47次 增长147.86%[1] - 2021年以来戏曲进乡村演出58371场 平均每个乡镇超过9场 线上观众达2076.3万人次[2] - 连续四年发放文化惠民补助2.6亿元 建成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提供数字服务[2] - 培育40个省级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2024年举办四季村晚1752场[2] 文旅产业发展成效 - 重点文旅产业链群上半年总营收4299.59亿元 同比增长14.24%[3] - 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151.46亿元 带动超百万人就业[3] - 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21万余户经营主体覆盖景区 旅行社 酒店等领域[3] - 上半年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5.11% 总花费增长46.76%[4] - 国内游客接待量4.6亿人次 总花费4139.0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03%和8.10%[4] - 实施文旅+百业工程 汉服国潮 文创潮玩 精品民宿成为消费新热点[4] 政策与创新举措 - 出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推出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4] - 统筹省级旅游专项新增资金支持高品质酒店 数字文旅等七大领域[4] - 推出入境旅游便捷支付服务 协调重点场馆延长旺季开放时间[4] -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红黑榜制度 实施16项贴心举措提升游客满意度[4]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 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总量[5] - 依托西安—延安 西安—十堰高铁开通优势 打造陕北陕南特色旅游线路[5] - 举办交旅融合 科技赋能 金融助力系列活动 支持链主链群企业项目建设[5] - 面向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 补齐链群企业短板弱项[5]
48万人干出444亿!浙江最年轻县级市冲刺500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3:04
城市发展背景 - 2019年撤销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 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2] - 2024年GDP达443.73亿元 2025年一季度GDP超125亿元 同比增长6.7% 高于浙江省同期增速 [2] - 常住人口不到48万人 [2] 印刷产业演变 - 上世纪90年代印刷业年均增速超80% 90年代末企业总数近800家 从业人员4.5万人 行业总值超30亿元 [3] - 产业曾面临"低小散"发展瓶颈 存在低价竞争和知识产权问题 [3] - 通过引入环保设备及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2024年印刷包装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较2019年近乎翻番 占GDP六成 [4] - 印刷业持证技工从2019年1人增至2024年3859人 [4] - 产品延伸至文创潮玩、儿童图书、IP盲盒等高附加值领域 [4][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69.16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55.5% 同比增速15.8% [6] - 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3家 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15家 分别为2010年末的5倍、4倍、4倍 [6] - 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落地华润电力超洁净能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和蓝科途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超50亿元)等重大项目 [7]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 - 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 党政机构数量仅为同类单位40% [8] - 实现企业审批全领域"一枚印章盖到底" [8] -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2万户 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2.05万户 相当每四位常住人口中有一位从商 [8] - 创业环境被形容为"开公司像网购一样方便" [9] 发展模式总结 - 成功要素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制度红利三者协同 [9] - 发展路径包含传统优势革新、新兴产业规模化及改革深化 [9]
重磅发布!利好来袭,事关这两个领域
证券时报· 2025-08-13 19:31
首店经济发展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品牌首店引育、首店集群打造、发展机制完善和营商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提出12条举措 [1][2] - 目标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2] - 重点招引智能家居、数码电子、文创潮玩等商品类首店,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支持传统门店升级为区域旗舰首店、创新概念首店 [2] - 围绕休闲娱乐、创意餐饮、文旅体验等服务领域,顺应"人工智能+消费"趋势,目标新增服务类首店1000家以上,支持跨界融合店、沉浸式体验店等新型业态 [3] - 推动县域首店发展,目标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引导优质品牌资源向县域下沉 [3] - 优化首店经济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探索"首店一件事"集成服务和国际品牌通关便利化 [4]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 [1][5] - 到2027年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安诊儿医疗大模型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 [5] - 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AI企业和复合型人才 [5][6] - 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普及覆盖就诊全流程的智能体服务集群,探索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重点人群个性化健康服务 [6] - 推动AI赋能未来医院七大创新领域,打造万物互联、全景智能、数字孪生的未来医院 [6] - 支持组建AI与药械创制、脑机接口等领域创新联合体,鼓励生物医药与AI产业融合,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7]
重磅发布!刚刚,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8-13 18:53
首店经济发展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2条举措推动首店经济发展,涵盖品牌引育、集群打造、机制完善和营商环境优化 [2][3] - 目标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3] - 重点招引智能家居、数码电子、文创潮玩等商品类首店,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鼓励升级区域旗舰首店和创新概念首店 [3] - 大力引育休闲娱乐、创意餐饮、文旅体验等服务类首店,顺应"人工智能+消费"趋势,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支持跨界融合店和沉浸式体验店 [4] - 推动县域首店发展,目标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鼓励连锁品牌和区域龙头企业在县域开设首店 [4] - 优化首店经济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探索"首店一件事"集成服务,为国际品牌首店提供通关和认证便利 [5]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医疗健康和生命健康产业 [2][6] - 目标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安诊儿医疗大模型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 [6] - 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人工智能企业和复合型人才 [6] - 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构建覆盖就诊全流程的智能体服务集群,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个性化健康服务 [7] -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医院,聚焦七大创新领域,打造万物互联、全景智能、数字孪生的未来医院 [7] -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组建人工智能与药械创制、脑机接口等领域创新联合体,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7]
烟火气中显特色 规范发展待破局释放消费活力 特色市集“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15
特色市集行业发展现状 - 特色市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覆盖核心商圈、古镇、景区和城市公园等多种场景,成为消费升级和多元化需求下的新兴业态 [1] - 暑期旅游旺季带动亲子家庭和大学生群体参与,为市集注入活力,但同质化严重、运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1] - 市集种类横跨文化、艺术、美食、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 文化艺术类市集 -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举办大学生暑期文化市集,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当地历史文化 [4] - 福州市举办非遗国潮市集,展示古陶瓷修复、锔瓷技艺等传统工艺,吸引市民参与 [4] - 刀郎演唱会配套市集吸引60多个商户入驻,涵盖明星周边和文创产品,推动演唱会经济增长 [4] 美食类市集 - 西安"交个朋友"市集以创意面包制品成为网红打卡点 [5] - 沈阳"西红市5.0"市集融合本地特色与一线城市热门品牌,吸引大量消费者 [5] - 昆明推出"潮汐市场",通过榴莲猜重、夹枣挑战等创新活动提升消费体验 [5] 科技类市集 - 链博会AI市集展示虚拟数字人、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等前沿科技 [5] - 上海虹桥天地举办"低空嘉年华"飞行市集,提供无人机编程等互动体验 [6] - 深圳福田推出"福惠长青"服务市集,向老年人展示AI名片、仿生机器宠物等科技产品 [6]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围绕购物、美食、旅游、展演四大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包括老字号嘉年华、非遗文化课堂等 [7] - 上海市出台《优化设摊治理工作方案》,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市集实施分类监管 [8] - 浙江省推出《促进共富市集发展指导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市集发展,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创业平台 [9]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同质化问题严重,部分市集商品雷同缺乏特色,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 [10] - 部分市集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活动结束后热度迅速消退 [11] - 专家建议加强前期调研,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应注重长期品牌建设,使市集与城市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