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潮玩

搜索文档
【省文化和旅游厅】链群结合推动产业升级 创新融合满足群众需求
陕西日报· 2025-09-12 06:48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基本实现省有三馆 市县有两馆 乡有一站 村有一室的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1] - 创新打造新型文化空间2700余个 逐步形成十五分钟文化便民圈[1] - 全省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由2021年1.4次提升至2024年3.47次 增长147.86%[1] - 2021年以来戏曲进乡村演出58371场 平均每个乡镇超过9场 线上观众达2076.3万人次[2] - 连续四年发放文化惠民补助2.6亿元 建成陕西公共文化云平台提供数字服务[2] - 培育40个省级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2024年举办四季村晚1752场[2] 文旅产业发展成效 - 重点文旅产业链群上半年总营收4299.59亿元 同比增长14.24%[3] - 文旅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151.46亿元 带动超百万人就业[3] - 旅游演艺活跃度居全国第一 21万余户经营主体覆盖景区 旅行社 酒店等领域[3] - 上半年入境游客人次同比增长55.11% 总花费增长46.76%[4] - 国内游客接待量4.6亿人次 总花费4139.0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6.03%和8.10%[4] - 实施文旅+百业工程 汉服国潮 文创潮玩 精品民宿成为消费新热点[4] 政策与创新举措 - 出台加快文旅产业发展若干措施 推出银行贷款风险补偿政策[4] - 统筹省级旅游专项新增资金支持高品质酒店 数字文旅等七大领域[4] - 推出入境旅游便捷支付服务 协调重点场馆延长旺季开放时间[4] - 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红黑榜制度 实施16项贴心举措提升游客满意度[4] 未来发展规划 - 推动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单转变 扩大文化服务供给总量[5] - 依托西安—延安 西安—十堰高铁开通优势 打造陕北陕南特色旅游线路[5] - 举办交旅融合 科技赋能 金融助力系列活动 支持链主链群企业项目建设[5] - 面向长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 补齐链群企业短板弱项[5]
48万人干出444亿!浙江最年轻县级市冲刺500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9 13:04
城市发展背景 - 2019年撤销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 成为全国首个"镇改市" [2] - 2024年GDP达443.73亿元 2025年一季度GDP超125亿元 同比增长6.7% 高于浙江省同期增速 [2] - 常住人口不到48万人 [2] 印刷产业演变 - 上世纪90年代印刷业年均增速超80% 90年代末企业总数近800家 从业人员4.5万人 行业总值超30亿元 [3] - 产业曾面临"低小散"发展瓶颈 存在低价竞争和知识产权问题 [3] - 通过引入环保设备及拓展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产业升级 2024年印刷包装全链条产值约200亿元 较2019年近乎翻番 占GDP六成 [4] - 印刷业持证技工从2019年1人增至2024年3859人 [4] - 产品延伸至文创潮玩、儿童图书、IP盲盒等高附加值领域 [4][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69.16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占比55.5% 同比增速15.8% [6] - 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5家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3家 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15家 分别为2010年末的5倍、4倍、4倍 [6] - 重点布局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7] - 落地华润电力超洁净能源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和蓝科途锂电池隔膜生产基地(超50亿元)等重大项目 [7] 制度创新与营商环境 - 推行"大部制+扁平化"改革 党政机构数量仅为同类单位40% [8] - 实现企业审批全领域"一枚印章盖到底" [8] - 2024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2万户 在册经营主体突破12.05万户 相当每四位常住人口中有一位从商 [8] - 创业环境被形容为"开公司像网购一样方便" [9] 发展模式总结 - 成功要素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制度红利三者协同 [9] - 发展路径包含传统优势革新、新兴产业规模化及改革深化 [9]
重磅发布!利好来袭,事关这两个领域
证券时报· 2025-08-13 19:31
首店经济发展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品牌首店引育、首店集群打造、发展机制完善和营商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提出12条举措 [1][2] - 目标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2] - 重点招引智能家居、数码电子、文创潮玩等商品类首店,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支持传统门店升级为区域旗舰首店、创新概念首店 [2] - 围绕休闲娱乐、创意餐饮、文旅体验等服务领域,顺应"人工智能+消费"趋势,目标新增服务类首店1000家以上,支持跨界融合店、沉浸式体验店等新型业态 [3] - 推动县域首店发展,目标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引导优质品牌资源向县域下沉 [3] - 优化首店经济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探索"首店一件事"集成服务和国际品牌通关便利化 [4]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 [1][5] - 到2027年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安诊儿医疗大模型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 [5] - 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AI企业和复合型人才 [5][6] - 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普及覆盖就诊全流程的智能体服务集群,探索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重点人群个性化健康服务 [6] - 推动AI赋能未来医院七大创新领域,打造万物互联、全景智能、数字孪生的未来医院 [6] - 支持组建AI与药械创制、脑机接口等领域创新联合体,鼓励生物医药与AI产业融合,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7]
重磅发布!刚刚,利好来袭!
券商中国· 2025-08-13 18:53
首店经济发展 - 浙江省发布《加快推进首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2条举措推动首店经济发展,涵盖品牌引育、集群打造、机制完善和营商环境优化 [2][3] - 目标到2027年新增城市品牌首店2000家以上,其中华东区域以上高能级首店200家,打造首店集聚区、孵化区、提升区50个以上 [3] - 重点招引智能家居、数码电子、文创潮玩等商品类首店,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鼓励升级区域旗舰首店和创新概念首店 [3] - 大力引育休闲娱乐、创意餐饮、文旅体验等服务类首店,顺应"人工智能+消费"趋势,目标新增1000家以上,支持跨界融合店和沉浸式体验店 [4] - 推动县域首店发展,目标打造20个以上首店提升区,鼓励连锁品牌和区域龙头企业在县域开设首店 [4] - 优化首店经济政务服务,简化审批流程,探索"首店一件事"集成服务,为国际品牌首店提供通关和认证便利 [5]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 - 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医疗健康和生命健康产业 [2][6] - 目标到2027年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安诊儿医疗大模型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 [6] - 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人工智能企业和复合型人才 [6] - 推广数字健康人·安诊儿,构建覆盖就诊全流程的智能体服务集群,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和个性化健康服务 [7] - 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医院,聚焦七大创新领域,打造万物互联、全景智能、数字孪生的未来医院 [7] -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支持组建人工智能与药械创制、脑机接口等领域创新联合体,培育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7]
烟火气中显特色 规范发展待破局释放消费活力 特色市集“火”力全开
搜狐财经· 2025-08-02 03:15
特色市集行业发展现状 - 特色市集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兴起,覆盖核心商圈、古镇、景区和城市公园等多种场景,成为消费升级和多元化需求下的新兴业态 [1] - 暑期旅游旺季带动亲子家庭和大学生群体参与,为市集注入活力,但同质化严重、运营管理粗放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 [1] - 市集种类横跨文化、艺术、美食、科技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 文化艺术类市集 -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举办大学生暑期文化市集,通过直播等方式推广当地历史文化 [4] - 福州市举办非遗国潮市集,展示古陶瓷修复、锔瓷技艺等传统工艺,吸引市民参与 [4] - 刀郎演唱会配套市集吸引60多个商户入驻,涵盖明星周边和文创产品,推动演唱会经济增长 [4] 美食类市集 - 西安"交个朋友"市集以创意面包制品成为网红打卡点 [5] - 沈阳"西红市5.0"市集融合本地特色与一线城市热门品牌,吸引大量消费者 [5] - 昆明推出"潮汐市场",通过榴莲猜重、夹枣挑战等创新活动提升消费体验 [5] 科技类市集 - 链博会AI市集展示虚拟数字人、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等前沿科技 [5] - 上海虹桥天地举办"低空嘉年华"飞行市集,提供无人机编程等互动体验 [6] - 深圳福田推出"福惠长青"服务市集,向老年人展示AI名片、仿生机器宠物等科技产品 [6] 政策支持 - 北京市围绕购物、美食、旅游、展演四大领域开展促消费活动,包括老字号嘉年华、非遗文化课堂等 [7] - 上海市出台《优化设摊治理工作方案》,通过数字化平台对市集实施分类监管 [8] - 浙江省推出《促进共富市集发展指导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市集发展,提供公益性岗位和创业平台 [9]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同质化问题严重,部分市集商品雷同缺乏特色,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 [10] - 部分市集缺乏长期运营规划,活动结束后热度迅速消退 [11] - 专家建议加强前期调研,挖掘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12] - 应注重长期品牌建设,使市集与城市文化形成良性互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