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XO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华商创新医疗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523.61万元 净值增长率17.87%
搜狐财经· 2025-09-05 17:40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基金利润523.61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359元 [2] - 上半年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7.87% [2]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25.16%,同类排名65/138;近半年增长率27.59%,排名103/138;近一年增长率50.85%,排名85/136 [5] - 基金经理彭欣杨管理的3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其中华商产业升级混合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达66.97% [2] 基金规模与持仓结构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3398.14万元 [2][30]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79.64%(同类平均86.95%),2024年上半年末达最高仓位90.68% [29] - 十大重仓股包括信达生物、联影医疗、京东健康、爱尔眼科、昭衍新药、惠泰医疗、卫宁健康、中芯国际、特宝生物、南微医学 [38] 估值水平分析 - 持股加权市盈率(TTM)16.88倍,显著低于同类均值120.96倍 [9] - 加权市净率(LF)1.09倍,低于同类均值4.07倍 [9] - 加权市销率(TTM)0.99倍,低于同类均值6.52倍 [9] 财务指标表现 - 持有股票加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TTM)0.04% [14] - 加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TTM)0.19% [14] - 加权年化净资产收益率0.06% [14] 风险收益特征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0.0645 [22]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29.03%,2024年一季度单季度最大回撤16.93% [26] - 最近半年换手率138.98%,持续低于同类均值 [36] 投资者结构 - 基金持有人共计369户,合计持有3715.17万份 [33] - 机构投资者占比53.83%,个人投资者占比46.17% [33] - 管理人员工持有12.5万份,占比0.34% [33] 行业展望 - 创新药全球合作热潮有望延续,CXO产业链将受益于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 - 创新器械技术迭代红利与医疗AI商业化突破有望成为新主线 [2] - 医药行业预计进入全产业链创新周期 [2]
创新药赛道热度不断,减肥药领域不断突破有望利好创新药与CXO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13:55
市场表现 - 恒生医药ETF午盘略有震荡现涨近0.5% 成交额突破9亿元[1] - 持仓股中晶泰控股领涨超6% 心泰医疗、药明合联、复星医药均涨超3%[1] 行业动态 - 减肥药赛道持续受到市场聚焦 多家海外创新药企业披露减肥药管线进展[1] - 礼来验证GLP-1口服药可行性 夯实减肥药市场广阔前景[1] - 国内创新药企业布局广泛 相关管线具备全球竞争力[1] 投资机会 - 减肥药领域创新突破将为创新药企业及CXO产业链带来显著利好[1] - 减肥药领域BD确定性不断增强 长线看好国产口服减肥药[1] - 恒生医药ETF及持仓CXO权重超30%的港股通医疗ETF有望持续受益行业红利[1]
行业周报:CXO龙头中报业绩超预期,重点关注板块后续行情-20250713
开源证券· 2025-07-13 13: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企稳,top30药企平均研发投入稳健增长,国内新药申报IND数量同比企稳回升,CXO产业链龙头中报业绩超预期,预计CXO及科研服务相关标的将迎来结构性行情,7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82%,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6][7][26][3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CXO产业链龙头中报业绩超预期,重点关注板块后续行情 - 2025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约282亿美元,同比下滑8.6%,投融资事件数约980起,同比下滑19.3% [6][14] - 全球top30药企2024年平均研发投入约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0.39%,2025Q1平均研发约12.5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6][16] - 2025年1 - 5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融资额约194.95亿元,同比下滑约6.49%,降幅逐渐收窄,1 - 6月新药申报IND数量约914个,同比增长约2.47% [6][17] - 2025H1药明康德预计营收约208亿元,同比增长约20.64%,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44.43%;博腾股份预计营业收入15.5 - 16.2亿元,同比增长15% - 20%,净利润0 - 3000万元,扭亏为盈 [7][23] - 随着海内外投融资企稳回升,2025年产业链赛道景气度回暖,预计CXO及科研服务相关标的将迎来结构性行情 [7][23] 7月第2周医药生物上涨1.82%,医疗研发外包涨幅最大 板块行情 - 2025年初至今沪深整体上行,7月第2周房地产、钢铁等行业涨幅靠前,煤炭、银行等行业跌幅靠前,本周医药生物上涨1.82%,跑赢沪深300指数1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第16位 [26] 子板块行情 - 7月第2周大部分板块上涨,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涨幅最大,上涨9.29%,其他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55% [31] 推荐标的 - 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多家公司 [8] - 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多家公司 [8] - 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百普赛斯等多家公司 [8] - 中药:东阿阿胶、江中药业等多家公司 [8] - 原料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等多家公司 [8] -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多家公司 [8] - 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等多家公司 [8] - 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8]
我国CXO产业链或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科创100指数ETF(588030)成交额已破亿元,三生国健再涨停
搜狐财经· 2025-05-21 11:48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1日11:26,上证科创板100指数上涨0.21%,成分股三生国健上涨19.99%,神州细胞上涨7.30%,华恒生物上涨5.26%,复旦微电上涨3.76%,泽璟制药上涨3.58% [3] - 科创100指数ETF上涨0.21%,最新价报0.97元,近1月累计上涨2.01% [3]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日均成交4.33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 - 三生制药及附属子公司与辉瑞订立独家许可协议,将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辉瑞,辉瑞还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商业化的选择权 [3] 创新药行业趋势 - 我国创新药具备研发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或成为BD交易首选,中国有望成为低成本研发与生产中心,加速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转型 [4] - 大型跨国药企在更严格的定价体系下可能积极寻求降低研发生产成本的路径,我国CXO产业链或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4] 科创100指数ETF资金动态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周规模增长1.50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2/11,份额增长1.86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2/11 [4] - 科创100指数ETF最新资金净流出3471.95万元,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30亿元,日均净流入达4595.73万元 [4] -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科创100指数ETF本月以来融资净买额达136.46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3.07亿元 [5] 科创100指数ETF业绩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净值上涨18.03%,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7.67%,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37.87%,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75% [5] - 科创100指数ETF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0.65%,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20% [5] - 科创100指数ETF管理费率为0.15%,托管费率为0.05%,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近1月跟踪误差为0.011%,跟踪精度较高 [5] 上证科创板100指数成分股 - 截至2025年4月30日,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5.04%,包括恒玄科技(3.40%)、百济神州(3.28%)、翱捷科技(2.55%)、泽璟制药(2.18%)等 [6] - 部分成分股涨跌幅:恒玄科技上涨2.20%,百济神州上涨2.02%,睿创微纳下跌0.32%,翱捷科技下跌3.87%,泽璟制药上涨3.58% [8]
昨日净流入1.8亿元,开盘跳涨3.5%。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势强劲。三生制药,再鼎医药,荣昌生物领涨
新浪财经· 2025-05-20 10:06
指数与ETF表现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强势上涨4.01% 成分股三生制药上涨30.90% 再鼎医药上涨6.59% 荣昌生物上涨5.69% 石药集团和先声药业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创新药ETF高开高走上涨3.66% 最新价报1.27元 近1周累计上涨5.31% [1] - 港股创新药ETF盘中换手7.38% 成交1.09亿元 近1月日均成交7.31亿元 最新规模达16.20亿元创近1年新高 [1] 行业影响分析 - 特朗普行政令要求制药企业按可比发达国家"最惠国"价格在美国销售药品 短期面临司法挑战和执行细节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2] - 若国际药价梯度被打破 可能推动全球药企调整定价策略 中国创新药凭借研发成本低和效率高的优势或成为BD交易首选 加速从仿制跟随向创新主导转型 [2] - 大型跨国药企在严格定价体系下可能积极寻求降低研发生产成本路径 中国CXO产业链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2] - 美国仿制药市场因价格压缩可能引发生产商退出导致供应短缺 中国具备ANDA批件积累的仿制药企业有望抢占市场份额 [2] 投资关注方向 - 建议关注创新药链 器械设备 中药 医疗服务 连锁药店等细分板块及个股投资机会 [2] - 相关投资产品包括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和创新药ETF(159992) [3]
港药领衔反弹,康方生物业绩大增,涨超8%,恒生生物科技ETF(513280)强势涨超4%
搜狐财经· 2025-04-01 10:14
文章核心观点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相关ETF表现强势,创新药企业绩增长,国产创新药步入收获期,集采规则有望优化推动制药板块改善,恒生生物科技ETF费率低且行业分布均衡 [1][2][3][4]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4月1日09:51,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上涨3.70%,恒生生物科技ETF上涨4.18%,最新价报0.9元,盘中成交额达3755.87万元,换手率13.91% [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恒生生物科技ETF近1周累计上涨4.23%,最新规模达2.62亿元创今年以来新高,最新份额达3.05亿份创近1月新高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近7天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净流入677.73万元,合计“吸金”2116.49万元,日均净流入302.36万元 [1] 创新药企业绩情况 - 3月31日康方生物公布2024年业绩,因新药销售突出,销售收入超20亿元,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 [2] - 君实生物、迈威生物等创新药企2024年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拉动整体业绩增长 [2] 国产创新药发展情况 - 国产创新药逐渐展现全球竞争力,2024年在中国首发获批新药39款,占全球近40%,全球在研first in class新药中国品种占比24%,中国企业全年license - out交易首付款和总金额分别达41亿和519亿美元 [2] - 全链条政策推动创新药放量加速,多项利好政策催动创新药进院提速,DRGs除外支付政策及商保体系发展有望在支付端带来增量 [2] - 头部创新药企研发和销售体系成熟,费用增长稳健,伴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 [2] 集采规则及影响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2025年上半年国家将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规则有望从“唯低价导向”转向“质量与成本均衡” [3] - 集采规则优化将加速低端产能出清,具备规模化与质控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巩固份额,业务模式边际改善 [3] - 集采政策优化保障药企及下游零售药店利润空间,开展药品全链条追溯管理提高药店合规成本,利好合规能力强的龙头药店 [3] - 2024Q4零售药店闭店数量上升至1.37万家,2024年逐季提升,未来竞争格局有望优化,龙头药店市占率有提升空间 [3] 恒生生物科技ETF特点 - 恒生生物科技ETF是全市场费率最低的港股创新药产品,管理费0.15%/年,托管费0.05%/年,比其他同类产品便宜三分之二以上 [4] - 截至2024年12月,其标的指数中创新药占比66.4%,CXO占比15.4%,医药流通占比超9%,医疗器械等其他相关板块占比超9%,分布相对均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