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32条款
icon
搜索文档
倒计时一周:特朗普拒延关税期限
第一财经· 2025-07-02 21:39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政府未考虑推迟7月9日恢复加征关税的时间点 特朗普表示将通知多国提高税率 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VIX指数冲高至16 8 [1] - 美国与主要经济体谈判进展不明朗 仅与英国签订经济繁荣协议一般条款 远未达到"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目标 [1][5] - 欧盟要求自7月9日起下调当前10%关税并削减行业性高关税 但美国倾向分阶段协议模式 维持部分关税 [6] 各国谈判动态 - 欧盟准备反制措施 已同意对价值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 可能进一步对950亿欧元商品加税 但内部存在分歧 [6] - 特朗普批评日本"被惯坏了" 声称日本长期占美国便宜 拟对日汽车征收30%-35%关税 日本去年对美贸易顺差达630亿美元 [7] - 特朗普对与印度达成协议较乐观 双方正就特定行业关税及转基因农产品准入磋商 印度首席谈判代表延长在美行程 [7][8]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商务部启动232条款调查 涉及铜 木材 航空航天部件 制药 芯片等商品 但当前谈判重点集中于"对等关税" 行业关税问题暂缓 [10] - 专家担忧美国强硬立场将损害贸易关系 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 日本学者指出胁迫手段会侵蚀国际信任 [10] - 欧盟计划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强化单一市场整合 提升关键产业本土化能力 目标将贸易冲突控制在占全球贸易15%的美国市场 [11] 市场反应与趋势 - 特朗普表态后金融市场波动 VIX指数冲高至16 8 [1] - 多国开始多元化贸易市场 增加与中国贸易往来 形成缓慢积累的势头 [11]
倒计时一周:美国与日本、欧盟谈判焦灼,特朗普拒延关税期限
第一财经· 2025-07-02 19:49
关税谈判进展 - 美国政府未表示要延长7月9日恢复加征关税的最后期限 特朗普称未考虑推迟该时间点并计划通知多国提高税率 [1] - 美国与主要经济体谈判进展不明朗 目前仅与英国签订经济繁荣协议一般条款 远未达到"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的目标 [1][3] - 欧盟要求自7月9日起下调当前10%的关税并削减行业性高关税 但美国倾向于分阶段协议模式并维持部分关税 [3] 金融市场反应 - 特朗普表态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冲高至16.8上方 [1] 各国谈判态势 - 日本寻求汽车等关键行业关税豁免 但特朗普威胁征收30%-35%税率 去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630亿美元 主要来自汽车、工业机械和电气机械 [4] - 特朗普对与印度达成协议展现乐观态度 双方正就特定行业关税及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准入等敏感议题加紧磋商 [4][5] - 加拿大在取消数字服务税后与美国恢复对话 [5] 潜在贸易冲突 - 欧盟已同意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 并讨论对高达950亿欧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实施进一步关税措施 [4] - 法国等欧盟成员国姿态坚定 反制措施可能集中在政治敏感性、可由欧洲企业替代及数字服务领域 [3] - 美国商务部启动232条款调查 涉及铜、木材、航空航天部件、制药、芯片和关键矿物等商品 [6] 行业影响 - 日本和欧盟寻求减免25%的汽车及零部件和50%的钢铝关税 但美国当前谈判重点集中于"对等关税" 行业关税问题暂缓处理 [6] - 专家担忧美国强硬立场将损害长期贸易关系 加速全球供应链重组 [6] 应对策略 - 欧盟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 强化欧洲单一市场整合并提升关键产业本土化生产能力 战略核心是将贸易冲突控制在占全球贸易15%的美国市场 [7] - 许多国家开始多元化贸易市场 特别是增加与中国的贸易 [7]
“90天90个协议”的豪言破灭!特朗普政府转而寻求“零散”贸易协议!
金十数据· 2025-07-01 13:24
贸易谈判策略调整 - 特朗普政府降低全面对等协议目标 转向寻求范围更窄的"分阶段协议"以避免7月9日重新实施严厉关税 [1] - 计划在90天暂停期内达成原则性协议 同意较窄范围协议的国家可免于更严厉关税 但现有10%征税仍保留 [1] - 双轨策略体现谈判复杂性 既威胁征收新关税又开放达成协议 例如终止与加拿大谈判促使其撤销数字服务税 [2] 行业性关税动态 - 美国商务部启动232条款调查 涉及铜、木材、航空航天部件、药品、芯片和关键矿产等商品 [2] - 部分国家寻求豁免现有行业性关税 包括汽车及零部件25%关税 钢铁和铝50%关税 [2] - 美英协议为英国汽车提供低关税配额 并在钢铁和航空航天部件上赢得较低征税 [2] 谈判进展与不确定性 - 美国仅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 与中国签署初步协议 其他谈判进展缓慢 [2] - 特朗普暗示可能对日本发出新关税通知 批评其不购买美国大米 [3] - 两项法院裁决宣布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非法 政府已上诉但增加谈判不确定性 [4] 时间节点与执行 - 7月9日为关键截止日期 财政部长预计将有一连串协议达成 但延长期限取决于特朗普 [3] - 美国正与18个贸易伙伴谈判 协议可能夏季完成 但行业性关税实施时间未明确 [3]
美国财长贝森特:目前正在谈判对等关税,我们将拭目以待232条款。
快讯· 2025-06-30 22:04
美国关税谈判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目前正在就232条款进行对等关税谈判 [1]
美股短线波动不大,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最为短暂,最后一周将有一系列贸易协议达成,仍可能恢复至4月2日关税水平。若贸易伙伴”拒不妥协”,关税将重新上调。目前正在谈判对等关税,我们将拭目以待232条款。
快讯· 2025-06-30 22:02
美股短线波动不大,美国财长贝森特称,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最为短暂,最后一周将有一系列贸易协议达 成,仍可能恢复至4月2日关税水平。若贸易伙伴"拒不妥协",关税将重新上调。目前正在谈判对等关 税,我们将拭目以待232条款。 ...
特朗普发起另一轮关税攻势,美媒称影响堪比对等关税
凤凰网财经· 2025-06-19 21:21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 特朗普政府正推进新一轮关税政策,重点关注芯片、制药和关键矿产等行业,预计数周内公布调查结果 [1] - 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2018年已征收钢铝进口税,近期扩大至含上述金属的消费品,目前税率50% [1] - 钢铝关税已影响近2000亿美元的钢铁、铝制品及家用产品,规模是首个任期的四倍 [1] - 232条款措施正演变为"接近全球性关税"的举措,可能导致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面临进口限制 [2] - 最新举措是将钢铝产品关税范围扩大至洗碗机、烘干机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2] 关税政策影响 - 232条款关税可能取代引发法律审视的国别关税,为贸易协议谈判注入不确定性 [1][6] - 各国对在调查未结束前签署协议持谨慎态度,担心失去争取修改行业关税的筹码 [6] - 关键问题是特定产品关税是否会叠加在国别税率之上,存在不确定性 [7] - 此次232条款覆盖范围更广,包括金属家具、厨刀和炊具等制成消费品 [7] - 镀锡钢板被纳入关税清单,可能导致产品种类减少、通胀或需求抑制 [7] 行业动态 - 特朗普表示药品关税将"很快"出台,鼓励企业将生产转移回美国 [2] - 美国企业可申请将本国生产商品纳入232条款关税清单,已包括健身器材、衣架等 [2] - 苹果公司及其他竞争对手的智能手机若不在美国生产,将面临关税 [2] - 制成钢罐和锡制品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今年已上涨8.7%,关税翻倍前数据 [7] 贸易谈判 - 日本首相表示需缓慢稳步推进谈判,不能为提早达成协议牺牲国家利益 [6] - 各国无法确切知晓232关税与国别关税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存在不确定性 [6]
美国白宫:(关于英国与钢铝有关的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决定“不受25%的232条款关税约束的产品进入美国的配额”。
快讯· 2025-06-17 05:24
美国白宫:(关于英国与钢铝有关的协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决定"不受25%的232条款关税约束 的产品进入美国的配额"。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到月底,将对飞机进行232条款分析。
快讯· 2025-06-04 22:38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关于飞机232条款分析的声明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布将在月底前完成对飞机的232条款分析 [1]
市场消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鼓吹232条款调查。
快讯· 2025-06-04 22:17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鼓吹232条款调查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支持启动232条款调查 该条款允许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产品实施贸易限制 [1]
特朗普对等关税法院受挫,有待更换法律依据
中邮证券· 2025-06-03 16:12
关税判决情况 - 5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推翻特朗普对等关税行政措施,认为其超越IEEPA授予总统权限[1] - 若判决落地,10%基础关税、对等关税及特定国家相关关税应取消,不影响232和301条款关税[2] - 法院要求行政当局10天内停征相关关税,未规定退还已征关税,特朗普政府已上诉[2] 替代方案 - 特朗普政府可通过122、232、301条款征收关税[3] - 122条款允许总统在收支赤字时征临时关税,税率上限15%,期限最长150天[3] - 232条款需商务部调查商品进口是否威胁国家安全,流程繁琐[3] - 301条款需先调查,今年无新关税,因此前关税仍在实施且对华加征空间不大[3] 影响与应对 - 裁定限制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幅度,削弱其外贸谈判地位[4] - 特朗普政府可能短期内依据122条款征不超15%关税,为232或301条款争取时间[4] 风险提示 - 高级法院审理结果和贸易谈判进程存在不确定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