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泰安市发放500万元数据要素券,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高享5万元补贴
齐鲁晚报网· 2025-05-26 17:53
泰安市数据要素券发放方案 - 泰安市大数据局和财政局联合印发《泰安市数据要素券发放工作实施方案》,面向全市企业发放总额500万元的数据要素券,以财政补贴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数据资产入表[1] - 补贴标准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的50%,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万元,实行"先入先得、发完即止"原则[7] - 企业需完成数据资产入表金额不低于20万元方可申请补贴,且须为泰安行政区域内注册的独立法人[7] 数据要素券申请流程 - 企业需登录泰安市数据要素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注册和身份认证,上传营业执照后申请数据要素券[3] - 审核通过后选择数据资源盘整及归集,上传企业业务系统信息表、数据合规承诺书等材料[4] - 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后上传登记凭证,通过泰安市数据资产认证登记评价中心登记获取凭证[6] 补贴申领和使用要求 - 企业需通过平台提交审核申请,提供相关服务合同及发票,经市大数据局和财政局审核通过后方可申请资金兑现[7] - 提供服务的专业机构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齐全证照及良好信誉,遵守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法律法规[7] - 方案实施时间为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7] 监督管理机制 - 两部门将对数据要素券发放全程监督,发现违规行为将取消资格、列入黑名单并收回资金[10] - 企业需对材料真实性负责,并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共道德[10] - 方案旨在通过财政补贴引导企业盘活数据资产,加速数据要素流通,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10]
徐州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江南时报· 2025-05-26 16:35
徐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72,智能制造发展指数达到85 [1] - 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建成100家智能工厂 [1] - 形成完备的装备、网络、软件、数据、安全等供给支撑能力 [1] 智能化改造提升行动 - 构建"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 [1] - 到2027年建成先进级智能工厂100家,实现集群和区域全覆盖 [1] 数字化转型加速行动 - 行业龙头企业将引领产业链协作,开放制造能力、设计创意等资源 [2] - 到2027年每个板块/集群培育10家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2] - 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规范级/集成级数字化转型全覆盖 [2] 网络化联接升级行动 - 推进万兆光网商用部署,工厂/园区应用50G-PON技术 [2] - 加速5G基站建设,推动5GRedCap和5G-A技术部署 [2] - 到2027年60%省级以上开发区建成"万兆园区" [2] 人工智能赋能行动 - 人工智能将应用于生产制造、设备运维、供应链管理等全环节 [2] - 重点挖掘产品研发设计、人机协同作业等场景 [2] - 鼓励建设数据流通交易平台和可信数据空间 [2] 产业生态优化行动 - 支持企业建立首席数据官(CDO)、首席信息官(CIO)机制 [3] - 完善安全管理、技术防护、安全运营等体系 [3] - 打造"点—线—面"联动的制造业升级格局 [3]
以产驱教,AI+制造业的「救星」?
36氪· 2025-05-21 18:40
核心观点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矛盾从技术转向人才短缺,AI+制造业需要复合型人才贯通工业工程与信息技术[1][3][9] - 2025年是AI智能体元年,智能体从助手升级为"数字员工",推动制造业价值重构[2][3] - 产教融合是破解500万人才缺口的核心路径,需通过校企协同构建动态培养体系[6][10][12] 制造业人才缺口现状 - 制造业仅2%从业人员具备AI专业技能,70%数字化转型项目因人才短缺失败[3][7] - 中国AI人才缺口2020年达30万人,2024年智能制造领域缺口将攀升至500万人[8] - 人才短缺导致产业链协同受阻,上游数字化基础薄弱拖累全链条智能化[9] 复合型人才特征 - 需同时掌握工业工程、AI算法及工艺痛点转化能力,当前培养周期长达2-3年[9] - 传统教育体系存在断层:工科生缺数据思维,AI人才缺乏产线实践认知[9] - 头部企业自研培养体系面临成本高、流失风险(流向互联网等高溢价行业)[9] 产教融合解决方案 - 美云智数联合10余家标杆企业和高校发起ME20+论坛,构建"人才即服务"生态[4][10] - 沈阳工学院建立18个产业学院和24个实验中心,课程由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共同设计[16] - 美的数字灯塔学院实现"任务牵引式实战教学",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缩短培养周期[16][18] AI智能体的教育应用 - ME Agent共创计划将AI智能体转化为人才服务工具,实现学习-评估-就业全链路闭环[20] - 动态知识库使课程随企业需求迭代,解决传统教育与企业实践的"动态错配"问题[24][25] - 学生能力画像基于工业级压力测试生成,提升就业适配率[19][25] 行业趋势与价值 - 制造业竞争从设备转向人才密度,人机协同意识决定未来竞争力[27][29] - 民办院校凭借机制灵活性正成为产教融合先锋(如沈阳工学院响应速度超公立高校)[19] - 产教融合需将方法论压缩为通用能力组件,实现从"定向输血"到"生态造血"的转变[26][27]
内蒙古自治区纵深推进5G规模化融合应用数字化转型大会成功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16:59
5G规模化融合应用数字化转型大会 - 大会由呼和浩特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信管理办公室及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联合主办,汇聚400余名各界精英共商数字化转型[2] - 主题为"助企行动 数智领航",旨在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并培育新质生产力[2] - 内蒙古5G应用已渗透矿业、医疗、教育等领域,需坚持融合赋能推进数字化转型[2]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战略发布 - 公司发布"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出AI+轻量化解决方案提升企业效率[3] - 展示绿色高效发展、人工智能、算力与5G融合的创新成果,推动千行百业转型[3] - 成立"益企共创"生态联盟,与多家企业签约共建呼和浩特数转示范标杆[3] 行业技术趋势与案例 - 5G融入工业互联网将拓展工业互联网能力,加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4] - 华为展示5G-A技术"一网多用"特性,加速企业数智化转型[4] - 内蒙古三主粮公司分享数字化转型经验,证实转型带来积极变化[4] 政策与生态合作 - 强调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用[4] - 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将联合各方研发新技术、培育产品生态赋能产业[4]
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加速种“数”
辽宁日报· 2025-05-21 09:0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 交通运输部与财政部通过竞争性评审选出12个区域给予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辽宁省入选并获得7亿元国家奖补资金 [1] - 辽宁省拟投入1.2亿元省级财政资金 与国家奖补资金统筹使用 预计撬动企业投资17亿元 总投入规模达25.2亿元 [1] - 资金将用于智慧收费站点建设 公路监测预警 干线通道智慧扩容等12项数字化转型升级重点项目 [1] 项目规划与实施 - 项目致力于打造"一廊双核"进关出海大通道 示范通道全长2210公里 以京哈走廊为主框架 沈阳 大连双核驱动 [1] - 选取京哈走廊4条繁忙高速和5条平行国道作为示范网络 推进17个应用场景建设 [2] - 通过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化感知网络 智能化管控系统和网络化服务体系 [1] 技术应用与效益 - 推动大数据 物联网 人工智能 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2] - 预计实现高峰时段干线平均行驶速度提升20% 公路突发事件响应效率提升30% 融冰除雪作业效率提升10% [2] - 实施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实现路网高精度信号连续覆盖 [2] 区域经济影响 - 辽宁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 沿边向海通路辐射优势突出 [1] - 京哈走廊承担东北地区近80%进出关运输量 是"北粮南运"重要通道和推进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纽带 [1]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发展合作平台启动 在毫厘刻度间撑起科技硬核
深圳商报· 2025-05-21 03:58
计量行业创新与发展 - 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举行,强调以创新和精准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发展合作平台启动,发布《鸿联万物,度量古今》合作倡议 [1]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举行科技进步奖颁奖仪式 [1] 计量服务与监管 - 广东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每年对1000多万台件强检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 [1] - 针对电子计价秤、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重点计量器具探索在线监测、抽样检定等管理模式 [1] -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电能表集中检定基地,探索电能表状态评价监管 [1] 计量基础设施 - 广东省拥有3项国家计量基准、8747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4394项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2] - 构建以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龙头、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为骨干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 [2] - 全省建成和在建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共35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28家 [2]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合作 - 粤港澳大湾区计量区域中心由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 [2] - 致力于深化粤港澳三地计量合作互认,共建共享资源 [2] - 提升计量能力与服务水平,增强互联互通与国际化程度 [2]
德州银行“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系统”获中国数字化金融优秀案例奖
齐鲁晚报网· 2025-05-20 15:18
峰会背景与主题 - 2025第三届区域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应用峰会在杭州举行,主题为"数智推动业技融合",旨在搭建区域银行与科技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银行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2] - 峰会由国内最大的CIO/科技高管专家智库、瞻新金融科技研究院等联合主办[2] 德州银行获奖案例 - 德州银行"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系统"荣获2025年度中国数字化金融与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奖(对外服务类)[1] - 专家从创新性、影响力、技术应用能力等维度对该案例进行综合评定[2] 民办幼儿园资金监管系统 - 系统开发背景为响应省内要求加强对民办幼儿园保教费、餐费的统一监管的政策,各地市迅速推进落实[2] - 德州银行主动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沟通,基于全域覆盖、全范围资金监管的管理需求和便捷、安全的服务需求,进行业务和技术论证后快速推进平台建设[2] - 平台于2025年一季度末完成落地部署,实现线上缴款和缴存资金监管两大功能[3] - 支持"按比例释放"和"按额度释放"两种监管模式,幼儿园可根据运营需求自由选择[3] - 灵活的缴费功能设置便于幼儿园收取和管理托费和餐费等[3] 德州银行数字化转型 - 公司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转型[3] - 过去一年在零售业务、对公业务、运营管理、风控管理等各个方面均取得进展[3] - 继续拓展智慧社区物业、智慧校园等场景金融服务,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质效[3]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政企协同共绘汽车产业升级新蓝图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11:46
会议概况 -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召开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宣贯会 参会企业代表超100家 第三方服务商及金融机构代表40家 [1][3] - 会议通过政策解读 案例分享 需求对接与战略部署为汽车行业转型提供"路线图" [3] 政策支持与规划 - 未来将从政策扶持 平台搭建 人才培育 金融赋能等维度打造普惠性服务平台 [3] - 深入解读省 市 县各级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奖补政策 号召企业把握政策机遇 [3] - 南昌县科工局解读县区相关政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西分院介绍贯标流程 [3] 企业转型进展 - 金砺成汽车计划投资80万元推进数字化转型 生产线改造已启动 [3] - 正兴汽车计划从供应链管理切入转型 会上案例分享带来启发 [3] - 小蓝经开区已完成274家企业数字化诊断 启动数字化贯标388次 推动144家企业签约数字化改造项目 合同投资额达2.2亿元 [3] 未来计划 - 整合县区资源 联合专业机构搭建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提供从诊断评估到政策落地的全流程服务 [3] - 与江铃集团深化合作 推动汽车产业链协同转型 [3]
职业教育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经济网· 2025-05-19 14:33
职业教育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 - 活动由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共同举办,是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重点活动之一 [1]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人才结构性短缺难题,需强化政策协同推动产业与人才政策结合 [1] - 建议明确需求导向,开展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引导职业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并优化专业设置 [1] 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措施 -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建议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开展《工业互联网人才图谱和培养指南》研究 [1] - 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融合,培养熟悉工业场景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1] - 完善产教融合机制,建设数字人才基地和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创新载体 [1] 典型案例与平台建设 - 活动发布22个职业教育赋能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涵盖人才培养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 [1] - 九江市数字人才培训基地启动,将建设江西省首个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中心 [2] - 基地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九江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工业发展集团共同建设,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2] 活动成效与未来方向 - 活动展示职业教育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与典型经验 [2] - 搭建职业院校与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平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 [2]
创新构建“三共机制” 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人才+技术”双引擎亮相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13:48
本报记者 李春莲 5月15日—16日,在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厅、辽宁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沈阳工学院联合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美的集团")旗下子公司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云智数")举办了"灯塔领航 数智赋能"AI+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论坛,论坛围绕AI+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会上,美的集团与沈阳工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球样板间,正式启用"沈工-美的数字 灯塔学院",标志着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国首个深度融合制造业实践与教育资源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样板落地。 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沈工-美的数字灯塔学院"凝结了美的集团数十年制造业业务实践和数字化转型经验,引入工业大数据、工业仿真、AIGC 等前沿技术,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打造美的集团数字灯塔学院全球样板间。 美云智数总裁金江表示,数字灯塔学院的创新在于构建了"三共机制":一是共建课程体系,将国家双跨平台上的真实企业 场景转化为教学案例;二是共培双师队伍,实现工程师和教师的有效互动,在企业知识和教学知识上共学、共享、共建;三是 共创实践平台,链接美的集团以及核心客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