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21评论丨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抗冲击、稳增长的中流砥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6:24
据,2020年我国人均GDP为10695.5美元,2024年提高到13313.9美元,四年的年均名义增长率为5.6%; 2025年预测数据13806.0美元,据此估计五年的平均名义增长率为5.1%。 正是由于中国在全球复杂贸易环境下取得的积极成效,中国经济发展取得超预期的成绩,IMF和世界银 行等国际机构在下半年调高了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数据。在IMF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 告中,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4月份报告中的4.0%上调到4.8%;对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从 4月份报告中的2.8%上调到3.2%;根据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估计,在对世界经济增量上调的 部分中,中国的贡献应该超过一半。 值得关注的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二〇三五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党的二 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也确认了这一目标。"十四五"时期的增长实绩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了较好 的基础。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2020年,世界银行发布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是人均国民收入(GNI)高于 12695美元。 ...
【环球财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俄罗斯2025年GDP增长预测至0.6%
新华财经· 2025-10-15 06:45
IMF对俄罗斯经济增长预测调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俄罗斯2025年GDP增长预测下调至0.6%,较7月份预测下调0.3个百分点,同时维持2026年1%的增长预测不变[1] - 俄罗斯2024年GDP增长预测从4.1%上调至4.3%,主要因预算支出集中在第四季度,但去年第四季度集中支出的增长效应提前显现,减弱了对2025年经济的拉动作用[1] - 俄罗斯去年经济增长达4.3%,而今年4月IMF曾预测本年度增长率为4.1%[1] 俄罗斯通胀与就业预测 - IMF预测2025年俄罗斯通胀率将达9%,预计到2026年将降至5.2%[1] - 去年俄罗斯失业率为2.5%,今年预计降至2.4%,未来预计会升至3.1%[1] 俄罗斯官方经济增长预测调整 - 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已将2025年GDP增长预测从2.5%下调至1%,2026年预测从2.4%下调至1.3%[2]
世界银行维持哥伦比亚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为2.4%
商务部网站· 2025-10-12 11:37
世界银行对哥伦比亚经济增长预期 - 世界银行维持对哥伦比亚2025年经济增长2.4%的预期 [1] - 消费与投资是推动哥伦比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 哥伦比亚经济表现与驱动因素 - 哥伦比亚经济表现预计将优于2024年 [1] - 经济改善得益于私人消费与投资的回升 [1] 宏观经济环境与挑战 - 全球高利率、投资疲软与财政空间有限制约拉美经济复苏 [1] - 哥伦比亚的货币宽松步伐受发达经济体维持高利率影响而放缓 [1] 通货膨胀趋势 - 自2023年以来,哥伦比亚通胀持续回落 [1] - 世界银行预计到2025年底或2026年,拉美多数国家通胀将重回央行目标区间 [1]
英国经济二季度增速放缓至0.3% 财政大臣里夫斯面临严峻预算抉择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20:13
英国2025年二季度GDP增长 - 2025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0.3%,低于一季度0.7%的增速,与市场预期一致[1] - 2024年全年经济增速维持1.1%不变,但截至2025年6月底的全年GDP增速从1.2%上修至1.4%[1] - 剔除人口增长影响后,截至2025年6月底的全年人均GDP增长0.9%,而2024年人均GDP曾陷入停滞[1] 英国在G7集团中的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英国经济增速在七国集团中位列第一[2] - 英国央行预测2025年全年经济增速将温和维持在1.25%[2] - 经济学家预测今年剩余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将维持在0.2%,因薪资增长放缓且通胀率预计将升至4%[2] 消费者支出与企业投资 - 二季度家庭储蓄率从一季度的10.5%微升至10.7%[2] - 二季度企业投资增速从初始估算的0.1%上修至年化3.0%[2] - 尽管服务业整体实现增长,但消费者支出几乎无增长,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产出略有下降[2] 财政政策与加税预期 - 许多经济学家预计财政大臣将在11月预算案中加征数百亿英镑税款以实现赤字削减目标[3] - 美国加征关税、借贷成本上升以及政府在福利削减政策上的反复加剧了财政压力[3] - 数据显示英国经济较新冠疫情前增长5.2%,高于此前4.5%的估算,但这可能无法让财政大臣免于加税[3][4] 经常账户与贸易状况 - 2025年二季度英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289.39亿英镑,为两年来最高水平,占GDP的比例从一季度的2.8%升至3.8%[5] - 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主要源于英国资产向外国投资者支付的股息增加[6] -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2025年二季度英国整体全球贸易逆差变化不大,仍为28亿英镑,占GDP的0.4%[6]
美国第二季度GDP增速上修至3.8%,创近两年新高,PCE物价指数2.6%
搜狐财经· 2025-09-25 21:05
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以近两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这得益于消费者支出数据被大幅上修。 25日周四,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 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引擎的消费者支出,其增速从此前的1.6%上修至2.5%,成为本次数据修正的关键驱动力。 同日发布的其他数据显示,商业设备订单增长稳健,商品贸易逆差收窄幅度超预期,初请失业金人数也降至7月中旬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关美国经济衰 退的担忧进一步降温。 消费与投资共同推动增长 消费者支出:季化环比增速从1.6%的初值上修至2.5%。 非住宅类投资:增速从5.7%上修至7.3%,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强劲。 住宅类投资:则出现小幅下修,萎缩幅度从4.7%扩大至5.1%。 国内总收入(GDI):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另一项关键指标,其增速从4.8%下修至3.8%,与GDP增速保持一致。 增长前景喜忧参半 尽管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强劲,且第三季度开局良好,但经济学家对未来的增长前景看法不一。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在周四的数据发布前,预 测第三季度(7月至9月)的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 然而,经济学家对第四季度的增长前景则不那么乐观。市场普遍担心,就业市场的疲软迹象可能会削弱 ...
经合组织上调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至4.9%
36氪· 2025-09-24 12:09
按各国和地区来观察 2025年的增长率预测,美国为1.8%,上调0.2个百分点。与2024年的2.8%相比有所 下降。高关税和移民减少抵消了旺盛的高科技投资的效果。失业率上升等经济放缓迹象已经显现。 经合组织对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为3.2%。较上次6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 的AI相关投资和中国的财政刺激将做出贡献。按各国和地区来看,美国为1.8%,上调0.2个 百分点。但与2024年的2.8%相比有所下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9月23日发布预测称,2025年世界增长率将达到 3.2%。较上次6月的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美国的人工智能(AI)相关投资和中国的财政刺激将做出贡 献。针对美国的关税措施,经合组织提出看法称,关税启动之前生产和贸易方面存在抢搭末班车需求, 这一负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从前景来看,特朗普关税作为一大风险因素将继续存在。截至8月底,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达到 19.5%,创出193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很高,将成为削弱投资和贸易的因素。经合组 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2024年为3.3%,但2025年将放缓至3.2%,2026 ...
经合组织上调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至4.9%
日经中文网· 2025-09-24 10:58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 经合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2% 较2024年6月预测上调0.3个百分点 [2]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3% 2026年将放缓至2.9% [4] - 美国AI相关投资与中国财政刺激政策对全球增长形成主要贡献 [2] 美国经济展望 - 2025年经济增长率预测为1.8% 较6月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 但低于2024年的2.8% [2][5] - 有效关税税率达19.5% 创1933年以来最高水平 高关税与移民减少抵消高科技投资积极影响 [4][6] - 失业率上升显示经济放缓迹象 政策不确定性成为削弱投资贸易的因素 [4][6] 欧元区经济预测 - 2025年增长率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1.2% 当前政策利率为2% 仅为2023-2024年峰值4%的一半 [5][6] - 多次降息缓解贸易摩擦影响 但经济增长仍显疲软 [6] 中国经济表现 - 2025年增长率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4.9% 与2024年5%基本持平 [5][6] - 财政刺激政策对经济形成支撑 但2026年因美国关税前出口激增的反作用性下滑及财政支出缩小 预计增速降至4.4% [6] 日本经济趋势 - 2025年增长率预测大幅上调0.4个百分点至1.1% 主要受益于坚挺的企业收益与投资增长 [5][6] - 2026年增长率预计放缓至0.5% 较2025年显著下降 [5] 新兴市场与风险因素 -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保持超过6月预期的稳健态势 [6] - 财政风险成为世界经济担忧因素 防卫费与老龄化应对支出增加 全球国债收益率上升反映投资者风险担忧加剧 [6]
从泰勒规则说起:美联储是否面临信誉危机?
伍治坚证据主义· 2025-09-11 10:13
泰勒规则的背离与美联储政策 - 泰勒规则提出政策利率应基于中性利率、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设定 通过简单公式指导央行利率决策[2] - 2021-2022年美国通胀率飙升至9% 按泰勒规则联邦基金利率应达11%-12% 但实际最高仅5.5% 存在5-6个百分点差距 激进模型差距近10个百分点[2] - 美联储大幅偏离传统规则却成功实现通胀降温 且未引发经济衰退[3] 信誉资本的作用与局限 - 美联储凭借数十年建立的"通胀斗士"声誉 通过表态和小幅加息即引导长期利率变动和稳定市场预期[3] - 信誉被视为有限的社会资本 每次使用都会消耗 若下次通胀再现 市场信任度可能下降 迫使美联储采取更激进加息策略[3] - 穆迪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GDP平均增速仅1.4% 第一季度下滑0.5% 第二季度反弹至3.3% 消费虽恢复但增长疲弱[3][12] 经济结构性风险与政策矛盾 - 劳动力市场繁荣消退 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负就业增长 实体经济表现与AI题材股市火热形成反差[4] - 关税政策获政治共识但遭经济学界普遍反对 历史经验表明广泛关税将推高物价并拖累增长 类似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危机[4] - 移民签证收紧导致劳动力短缺 工资上涨推高通胀却未提升生产率 与关税政策叠加形成"自制的滞胀"[4] 财政与货币政策约束 - 财政刺激空间因疫情期数万亿美元纾困、基建和绿色法案大幅缩水 债务达历史高位 国会分裂和市场戒心制约未来支出能力[5] - 美联储独立性受政治干预威胁 两党斗争将利率决策政治化 可能损害央行信誉有效性[5] - 股市繁荣由最富20%家庭支撑(贡献50%消费) 其中前10%富人占主导 若AI概念退潮或大盘回调将暴露底层消费脆弱性[5] 中长期经济前景判断 - 短期靠AI和财政余温维持表面繁荣 中期政策引发的滞胀风险逐渐显现 长期若美联储信誉与独立性耗尽将失去关键经济稳定机制[6] - 美国经济面临"政策性滞胀陷阱" 综合关税、移民收紧、财政受限、央行信誉透支等多重压力[5] - 经济抗风险能力减弱 类似负重老牛面临草料耗尽与枷锁加重困境 难以应对重大外部冲击[5]
欧元区物价走势现分化!德国通胀意外加速 突破央行2%目标上限
智通财经· 2025-08-29 21:10
德国通胀数据 - 德国8月通胀率从7月的18%升至21% 突破2%关口 主要受食品成本上涨和能源价格降幅收窄影响 [1] - 德国通胀数据高于经济学家调查预测的2%中值 [1] - 德国央行预计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将突破2% 较6月预测值略有上调 [3] 欧元区通胀分化 - 法国通胀率维持在08%的低位 远低于欧洲央行目标 [1] - 意大利通胀率录得17% 接近目标水平 [1] - 西班牙通胀率达到27% 已超过目标上限 [1] - 欧元区20国整体通胀数据预计呈现温和加速态势 Bloomberg Economics预计通胀率将从2%微升至21% [1] 欧洲央行政策预期 - 欧洲央行官员释放信号表示将在9月会议再次维持2%的借贷成本不变 [3] - 投资者已不再确信今年还会进一步降息 经济学家仍预期12月可能进行最后一次调整 [3] - 多数官员认为通胀风险总体平衡 强调欧洲经济展现的韧性 [3] 通胀预期与经济展望 - 欧洲消费者未来12个月的通胀预期在7月保持稳定 未来3年的通胀预期仅小幅上升 [3] - 德国整体通胀率9月甚至可能进一步走高 但整体仍处于温和去通胀进程 [3] - 预计2026年德国通胀率将持续低于2% [3] - 德国经济在经历两年萎缩后仍复苏乏力 大规模公共支出有望从2026年起推动经济复苏 [3] 德国劳动力市场 - 德国失业人数突破300万大关 [4] - 德国失业率稳定在63% [4] - 经季节调整后的失业人数减少了9000人 [4]
日本6月实质薪资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引发经济复苏担忧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28
薪资与通胀趋势 - 日本6月实质薪资同比下降1.3% 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 降幅为1月以来最低但凸显消费压力[1] - 5月实质薪资修正后同比下降2.6% 显示6月降幅有所收窄[1] - 6月名义整体现金所得同比增长2.5%至511,210日元 创四个月最大增幅 高于5月修正后的1.4%[1] - 6月基本工资同比上涨2.1% 加班工资上涨0.9% 特别支付额增长3%但仍落后通胀[1] 通胀与经济环境 - 日本6月消费者通胀同比上涨3.8% 为七个月最低涨幅但仍超过央行目标水准[1] - 核心通胀持续高于央行目标 为加息提供空间 但地缘政治和关税加剧经济风险[1] 消费动能与政策影响 - 实质薪资作为家庭购买力关键指标持续下滑 引发对消费拉动型复苏的担忧[1] - 薪资增长趋势是日本央行决定下次加息时机的关键监测因素之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