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检验检测认证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中检: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标准研制 彰显央企担当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0:57
标准化工作成果 - 前三季度累计发布质量服务标准72项,包括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33项、计量技术规范1项、认证技术规范16项 [1] - 在温室气体排放、产品碳足迹量化、汽车产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填补国家标准空白 [1] - 承担20个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建设10个国家标准化技术平台,活跃于289个国际国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在各级标准化组织任职403人次,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机构主席1人次、国际标准化组织注册专家37人次、国家标准化组织专家委员228人次 [1] - 累计牵头和参与4124项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际、国家标准1037项,可依据超15000项标准进行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 [1]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 在能源领域主导26项风电领域国家标准,约占该领域国家标准的15%,建成可测试200米级风电设备叶片的全尺寸检测平台 [2] - 在安全领域参与44项安全兜底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开发3类汽车安全测评体系,累计发布81项汽车指数测评规程,覆盖90%以上热点车型 [2] -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承担ISO/PC 343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发布国际标准12项、在研国际标准5项 [2] 服务国家战略 - 为落实"双碳"目标拥有国际国内碳市场核查机构资质26项,累计制修订温室气体排放相关国家标准63项、团体标准54项 [3] - 联合欧美亚国际机构成立国际碳排放核算核查理事会,与南非等8个国家签署互认及合作协议 [3] - 服务"一带一路"设立中国汽车境外中心,在欧洲、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区域铺设标准化服务网点 [3] - 通过参与非洲区域标准修订,使中国成为第4个可向坦桑尼亚出口二手机动车的国家 [3] 推动绿色化数智化转型 - 在新能源领域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电堆测试装备,主导研制《车用氢喷射器》等团体标准 [4] - 在ESG领域主导及参与发布全球首个ESG国际标准,牵头研制ESG行业标准,发布供应链企业可持续价值评价体系并启动试点 [4] - 在数智化领域参与制定工业机器人动态稳定性试验方法等8个关键技术标准 [4]
新老客商盛赞:“上海营商环境宛如量身定制的齿轮”
搜狐财经· 2025-11-07 19:17
上海营商环境与投资吸引力 - 上海已集聚106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631家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实到外资超过3700亿美元[2]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已迭代实施8版近1200项改革举措,在世界银行评价的59项测评点中有22项达到全球最优水平[2] -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充足的人才储备支持企业的“全球本土化”战略高效运行[4] 跨国公司成功案例与本土化战略 - 意大利UFI集团在中国设有7家工厂,过去四年销售额增长55%,将上海视为亚太总部和创新枢纽[4] - 中瑞集团赞赏上海普陀区“一个电话解决难题”的高效政务服务,认为上海国际化氛围浓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4] - 资生堂连续7年借进博会在上海首发新品,最新医美品牌由中国团队主导,并将中国市场设为重要海外业务板块[6] - MUJI無印良品将中国视为最重要海外市场,以上海为枢纽打通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本土化创新超越“入乡随俗”[6] 重点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上海集装箱吞吐量长期领跑全球,地中海航运因此持续加大投资并将大型邮轮母港落户上海[6][7] - ABB机器人本土供应商占比已超过80%,通过内外结合加速创建技术应用基地[16] - 浦东被视为中国产业水平最高、国际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建议为产品、资金和技术双向流动创造更佳环境[16] 中国企业全球化出海新阶段 - 中国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从2004年的16.0%提升至2023年的20.6%,企业正逐步成为跨国公司[17] - 出海模式从1.0“产品制造出口”演进至3.0“全球规则下的本土化价值创造”,包括供应链出海和数字服务出海[17] - 企业需运用本地化策略,将自身创新与对本地市场的洞见相结合,避免仅以“中国的方式”进行投资[18] -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构建一站式超级枢纽,已汇聚280多家市级认定的海外总部和500多家专业服务商[19][20]
国缆检测:公司将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能力
证券日报· 2025-11-06 15:06
公司战略与服务定位 - 公司将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认证技术服务能力 [2] - 公司服务于国家质量强国战略 [2] - 公司为上下游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质量保证和技术赋能 [2]
电商奢侈品,告别自证时代
虎嗅APP· 2025-10-23 19:18
奢侈品电商行业变革 - 中国中检宣布入驻唯品会奢侈品仓,对所有高端消费品进行全检,实现一物一鉴一报告[2] - 此举标志着奢侈品电商消费从“售后求证”到“售前全量鉴真”的跨越,中检鉴定师直接入驻并对所有货物进行全量三次交叉鉴定[2] - 这是电商行业乃至奢侈品行业的一次新尝试,改变了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链路[2] 奢侈品假货市场现状 - 2024年中国奢侈品假货市场爆发式增长,假货可见度是真货可见度的6倍[3][4] - 2022年5月曾发生著名奢侈品品牌专柜售假事件,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2] - 在消费者对专柜信仰动摇的时代,中国中检成为最受信赖的鉴定机构[4][5] 中国中检的行业地位 - 中国中检是国资委旗下100家一级央企之一,是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国家队”[8][9] - 该公司被比喻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国际贸易的“通行证”[10] - 在奢侈品鉴定领域,其鉴定资格证书是行业默认标准,未持有者九成九为骗人[10] 奢侈品鉴定专业壁垒 - 中国中检鉴定师培训通过率不足10%,有鉴定师连续考七次才通过[11] - 成熟的全品类鉴定师需掌握上万个知识点,涉及箱包、鞋、手表、钻石等多个品类[28] - 鉴定要点每年至少更新20%,需持续学习仿品新招式和正品新款差异[30] 奢侈品折扣与信任困境 - 消费者常因价格过低怀疑奢侈品真伪,例如唯品会不到3折的Burberry托特包引发“价格低到令人揪心”的评论[19] - 平台面临“自证困境”,无法同时担任运动员和裁判员,需要中立权威的第三方机构[21][22] - 奢侈品折扣可来自奥莱款或买手渠道,深度折扣、大宗采购优惠和免税政策叠加可导致3折低价[21] 中检与唯品会合作细节 - 合作创造多个行业首例:首次向中检完全开放奢侈品仓、首次由中检鉴定师全检、首次全部商品附带中检报告[28] - 鉴定流程配备高倍显微镜、红外光谱仪、热导仪等专业设备,每件商品需经三名以上鉴定师交叉鉴定[30] - 唯品会奢侈品仓配备至少15名鉴定师,双方共建正品样本库用于对比学习[28][30] 中国中检的核心竞争力 - 公司的命脉是专业,央企身份提供认同,但只有行业最佳能力才能让招牌持续发光[32][33] - 同一款包挂中检报告与未挂报告在二手市场价差可达数百元,中检影响着奢侈品的公允价值[12] - 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真正以国家信用为背书的鉴定机构仅中国中检一家[11][12]
活动报名|2025上海对外投资合作服务开放日系列活动 —— 检验检测认证护航企业“走出去”
第一财经· 2025-10-21 16:38
活动概况 - 活动旨在帮助企业精准适配海外检验检测认证标准、强化合规管理能力以提升国际化发展核心竞争力 [1] - 活动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指导第一财经主办将于2025年10月24日在上海外滩FTC举行 [1][4] - 活动主题为“检验检测认证护航企业‘走出去’”聚焦破解企业出海关键难题 [1][4] 核心议程与议题 - 活动议程包括政策解读、专业咨询和资源对接三大环节 [3] - 具体议题涵盖全球主要市场最新产品准入法规与要求解读以及从合规到竞争优势的路径探索 [5][6] - 专题讨论电池和储能行业出海解决方案与趋势以及检验检测认证如何破局企业出海壁垒 [9][10] - 对接咨询交流环节邀请SGS、DNV、优世界等认证机构及咨询服务机构参与 [10] 行业焦点与解决方案 - 议题涉及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策略方法、全球商品溯源与供应链合规管理以及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6][7] - 关注国际贸易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企业面临的ESG挑战以及绿色和数字化引擎 [8] - 探讨外向型企业的ESG布局前瞻性分析、ESG企业创建路径以及应对欧盟电池新规的战略 [10][11] - 分析企业出海常见的认证“隐性壁垒”及应对路径如何利用上海“一次检测、多国认可”资质降低成本 [12]
必维集团张莉莉: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体检单”,推动绿色转型需战略协同与全球视野
新浪证券· 2025-10-18 18:46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1] - 大会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包括政要、前政要、国际组织代表、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及全球500强企业负责人 [1]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 [1] ESG核心理念与实践 - 可持续发展被视为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引擎,而非企业的成本负担 [2] - 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报告视为“体检单”而非“成绩单”,需坦诚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避免“漂绿”行为以建立长期信任 [4] -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成功相互支撑,实现低碳目标将推动技术升级并提升市场影响力,例如中石化旗下某炼化公司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在减排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年碳排放减少上万吨 [4] 优秀企业的ESG实践关键 - 优秀企业建立了透明、可验证的数据和验证体系,这是可持续发展的信任基石,对吸引ESG投资至关重要 [6] -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与公司整体发展战略高度一致,并由公司最高管理层亲自推动,例如欧洲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公司章程并设立董事会层面的ESG战略委员会 [6] - 技术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发展是关键,例如国家电投在氢能制造、储运、使用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实现战略卡位 [7] - 供应链赋能至关重要,例如一家国外风电巨头通过向供应商提供低碳技术,使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下降22% [7]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商业价值结合路径 - 将公司发展战略方向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17个倡议进行比对,找到一致的发展方向 [9] - 重视第三方认证的价值,如ISO14001、14064等证书,可帮助企业获得市场信任,降低融资成本,并助力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可持续燃料进入欧洲市场必须获得ICC证书 [9]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机遇 - 鼓励中国民营企业借助央企国企在海外已树立的品牌基础“出海”,参与全球能源体系建设,从手头项目做起夯实国际信誉 [4][10] - 中国企业应主动分享在光伏、海上风电等领域的经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从“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4][11] - 中国在引领可持续发展时应兼顾发展中国家需求,推动构建包容性全球绿色生态 [4][11]
全文|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展望未来5至10年,郝金玉认为“智慧”领域最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
新浪证券· 2025-10-18 16:04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汇聚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研讨 [1] 全球供应链核心挑战 - 全球供应链生态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标准不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ESG及碳足迹核算等方面的标准差异形成贸易与技术壁垒 [4] - 标准差异大幅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但优秀企业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通过精准把握海外合规要求开拓蓝海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 [4][7] SGS应对标准差异的举措 - 公司依托遍布115个国家的分支机构和各领域专业技术团队,深度参与全球各类标准的讨论、起草与宣讲,构建了全面的知识库 [4][8] - 通过“合并同类项”的高效服务模式,为企业整合共性需求、精准应对差异要求,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降低报告编制成本 [4][9] - 服务模式有助于中外企业双向拓展市场,例如帮助中国企业出海,也帮助海外企业进入中国 [8][9] 针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 考虑到中小企业的成本压力,公司每年提供近千场免费培训,内容涵盖法规更新和行业动态 [4][10] - 凭借百年企业的国际信誉,为中小企业提供第三方背书,帮助其获得市场信任并融入全球供应链 [4][10] - 建议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优先聚焦高风险领域筑牢质量根基,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逐步融入供应链 [4][10] 未来行业趋势与SGS的创新 - 未来5至10年,“智慧”领域最可能发生颠覆性变化,行业趋势可用“变化”一词总结 [5][10] - 为应对不确定性,公司推出全球首张基于ISO42001的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旨在为人工智能企业划定合规轨道 [5][11] - 该认证从算法透明、数据安全和伦理审查三大核心维度规范AI发展,以防止其失控 [11][12][13][14][15]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AI招聘需避免歧视、AI医疗诊断需保护数据隐私、自动驾驶需解决伦理决策问题 [15]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当前全球供应链生态面临诸多挑战,但挑战中也暗藏机遇
新浪证券· 2025-10-18 16:04
大会概况 - 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世博园区召开 [1] - 大会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与新浪集团联合主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协办 [1] - 大会主题为"携手应对挑战:全球行动、创新与可持续增长" [1] - 大会组委会邀请约500位中外重磅嘉宾,其中约100位为海外嘉宾 [1] - 大会围绕近50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涵盖能源与"双碳"、绿色金融、可持续消费、科技与公益等细分领域 [1] 公司参与 - SGS中国区总裁郝金玉出席大会并在《圆桌论坛——构建智慧、绿色、负责任的供应链生态》议题论坛发表演讲 [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全球供应链生态面临的核心挑战是ESG及碳足迹等标准不统一 [4]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差异构筑了贸易与技术壁垒,给企业出海带来沉重的合规成本压力 [4] - 能够应对不同地区合规要求的企业可将挑战转化为机遇,获得竞争优势 [4] - 熟悉特定海外市场合规要求的企业可从内卷的国内市场跳出,进入蓝海市场 [4]
答卷十四五·央企惠民生|从赋能到共生,央企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中央企业通过产业帮扶、科技赋能和民生改善等多元化路径,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注入乡村,显著改善了帮扶地区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有效激活了当地内生发展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1][5][11] 产业帮扶与造血 - 国家能源集团在青海曲麻莱县实施扎苏合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为当地创造稳定收益 [1]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新疆麦盖提县为红枣产业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27款优质红枣获得“身份证”,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 [2] - 中交集团在云南怒江米俄洛村培育村级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合同额近7000万元,带动超1.12万人次就业,累计为村集体贡献利润283万元 [2] - 中国中化在内蒙古等地推行MAP现代农业帮扶模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48亿元,服务面积约45万亩,联农带农5259户,助农年均增产8%-10%、增收约9% [3] - 中国海油在海南保亭县打造“保亭柒鲜”农业公用品牌,推动红毛丹地头价最高达每斤20元,带动全县种植面积扩至5.14万亩,年产值达5.8亿元 [3] - 中国五矿在贵州沿河黑水镇打造“桃梨欢喜”农业示范园,盘活2000亩荒坡荒地,带动16个村产业升级,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3] - 中国一汽在广西文里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3万元发展桑蚕产业,预计全村桑蚕产业产值今年将突破800万元 [4] - 东方电气集团在四川凉山利用滩涂荒地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 [4] - 中央企业在“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200多亿元,购买和帮销脱贫地区农产品600多亿元 [5] 科技赋能与创新 - 中国电信在四川木里县建设生物菌肥加工厂,AI视觉设备以每秒5个的速度分拣羊肚菌,5G专网实时传输生产数据,其开发的皱皮柑果酱上线电商后3日内获5000份订单,使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成功带动60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2万元 [6] - 国家能源集团在山西朔州右玉威远镇康平村日光温室大棚内应用自主研发的煤基交联聚乙烯储水装置及自动喷淋系统,实现一键启停打药和浇水功能 [6] - 国机集团在四川广元朝天区帮扶建设三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针对性研发捐赠核桃采摘机等专用设备,带动该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由50%提升到65%以上 [7] -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2024年底已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7] 民生改善与教育支持 - 中国国新在湖北利川市南坪乡援建长乐院区,构筑650平方米医疗空间,自2024年9月启用以来总门诊量达16856人次,门诊人均费用仅61.32元,出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为1058.38元 [8] - 中国中煤在贵州印江县打造“乡村振兴中煤班”,累计投入1450万元,承担近600名学生除生活费外的全部费用,2025年高考194名参考学子特控上线率达100%,全员被重点大学录取 [9][10] - 中广核“白鹭班”已拓展至5省12校31个班,在校生规模1717人,累计帮扶学生超过3947人,高中“白鹭班”连续8年高考上线率均为100% [10] - 中国建材集团创新推出“善建”七彩课堂,八年来通过54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近4000名留守儿童构筑暑期家园 [10] - 南方电网依托“南网知行书屋”平台开展教育帮扶,预计2025年底建成500间书屋,配置图书超174万册,惠及6省94县约51万乡村学生 [10]
从赋能到共生 央企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
中国证券报· 2025-10-17 06:25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中央企业通过产业帮扶、科技赋能和民生改善等多元化路径,将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注入乡村,有效激活了当地内生发展动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1][3][8] 产业帮扶与造血机制 - 国家能源集团在青海曲麻莱实施的扎苏合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3.6亿千瓦时,为当地创造稳定收益 [1]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在新疆麦盖提为红枣产业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27款优质红枣获得“身份证”,市场认可度大幅提升 [2] - 中交集团在云南怒江米俄洛村培育的村级建筑企业承接项目合同额近7000万元,带动超1.12万人次就业,累计为村集体贡献利润283万元 [2] - 中国中化在内蒙古等地推行MAP现代农业帮扶模式,服务面积约45万亩,联农带农5259户,助农年均增产8%-10%、增收约9% [2] - 中国海油在海南保亭打造“保亭柒鲜”品牌,推动红毛丹地头价最高达每斤20元,带动全县种植面积扩至5.14万亩,年产值达5.8亿元 [3] - 中国五矿在贵州沿河黑水镇打造农业示范园,盘活2000亩荒地,带动16个村产业升级,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3] - 中国一汽在广西文里村累计投入263万元帮扶桑蚕产业,预计全村该产业产值今年将突破800万元 [3] - 东方电气集团在四川凉山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约30万元 [3] - 国资委数据显示,中央企业承担了我国256个县的定点帮扶工作,占全国脱贫县的31%,“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1200多亿元 [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 - 中国电信在四川木里建设的生物菌肥加工厂利用AI视觉设备以每秒5个的速度分拣羊肚菌,5G专网实时传输生产数据至研发中心 [4] - 中国电信通过大数据分析定向研发皱皮柑果酱,产品上线电商后3日内获5000份订单,使当地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成功带动600余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2万元 [4] - 国家能源集团在山西朔州康平村使用自主研发的煤基材料储水装置及自动喷淋系统,实现灌溉一键启停 [5] - 国机集团在四川广元朝天区帮扶建设三个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捐赠专用农机设备,带动该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由50%提升到65%以上 [5] -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4年底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5] 民生改善与教育支持 - 中国国新在鄂西援建的长乐院区构筑650平方米医疗空间,自2024年9月启用后总门诊量达16856人次,门诊人均费用仅61.32元,有效减轻村民看病负担 [6] - 中国中煤在贵州印江打造“乡村振兴中煤班”,2025年高考194名参考学子特控上线率达100%,全员被重点大学录取,公司已累计投入1450万元承担近600名学生费用 [7] - 中广核的“白鹭班”已拓展至5省12校31个班,在校生规模1717人,累计帮扶学生超过3947人,其高中班连续8年高考上线率均为100% [7] - 中国建材集团“善建”七彩课堂八年来通过540余名青年志愿者为近4000名留守儿童提供暑期看护及科学启蒙课程 [7] - 南方电网依托“南网知行书屋”平台,预计2025年底建成500间书屋,配置图书超174万册,惠及6省94县约51万乡村学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