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石油
icon
搜索文档
胜利油田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最大马力工作船建造
齐鲁晚报网· 2025-10-22 07:22
船舶建造进展 - 胜利295船已进入码头舾装及系泊试验阶段,这是下水后的最后调试阶段[1][3] - 该船自2024年4月开工建造,监造组已扎根船厂300多天[1] - 船舶为胜利油田最大马力工作船,集钻井支持、物资运输、应急救援功能于一体[1] 监造标准与质量控制 - 监造团队对细节极致苛求,例如要求对超出标准4毫米的焊缝重新打磨[1] - 发现右舵系中心线与理论中心线存在0.5度微小偏差后,坚持要求整改,尽管偏差在误差范围内[1] - 在最后调试阶段,不放过任何可疑渗漏点,记录每台设备运行参数,并对每个舱门舷窗进行反复测试[3] 监造团队与协作机制 - 海洋石油船舶中心抽调6名经验丰富的设备管理主管、船长、轮机长组成监造组[1] - 胜利油田成立以设备管理部为主导的监造运行小组,建立24小时响应机制[2] - 针对关键设备问题,设备管理部组建专项技术小组,通过视频会议远程会诊62次,并9次派专人赴武汉现场解决难题[2] 建造挑战与团队付出 - 监造团队需同时应对设计、采购、施工等多线任务[2] - 团队克服极端环境,包括冬季零下6摄氏度的寒潮和夏季舱室内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2] - 监造工作被描述为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精度较量的攻坚战[1]
解码台风“水汽指纹”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25 09:27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创新运用GDCORS北斗观测数据,结合多源气象资料,采用地基GNSS水汽反演技术,构建台风全过程水汽立体监测体系,首次实现台风影响期间水汽输送路径分钟级更新 [1][7] - 地基GNSS水汽反演技术通过分解导航定位误差中的静力学延迟与湿延迟,精准解析大气可降水量(PWV),实现从信号接收到水汽参数提取的全链条解析 [1][8] - 相较于传统探空气球6-12小时的观测间隔,GNSS技术实现了分钟级水汽动态监测,为台风路径预测和强度分析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数据支撑 [4] 研究成果与规律发现 - 研究揭示台风“蝴蝶”期间,各GDCORS测站反演的PWV与台风中心距离负相关系数高达-0.86,水汽变化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极速上升期、高值震荡期、快速回落期“三阶段”模式 [2][9] - 水汽时空变化与降雨过程高度耦合,正PWV差区(水汽迅速堆积)常出现在未来1-2小时即将发生强降雨区域,验证了PWV空间异常可作为降水的“先导信号” [2][9] - 地形对水汽传输与极端降水有较大影响,山脉通过“屏障-过滤”机制迫使低层气流抬升或改道,导致水汽在迎风坡显著堆积,诱发区域性大暴雨 [3][10] 基础设施与数据支撑 - 广东全省拥有GDCORS基准站575座,平均站间距约26公里,覆盖全省陆域及近海区域,并通过“一网融合”模式整合气象、地震等行业200余座基准站,形成跨部门资源共享机制 [5][12] - 2024年广东省汛期历时195天,出现22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水量1901.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极端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直接诱发因素 [5][11] 未来发展规划 - 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深化工作,丰富地面降水观测体系以实现PWV与降水的量化耦合分析,并扩展GNSS站网兼容性以提升水汽层析分辨率 [6][12] - 将引入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提升异常识别与预测能力,为地质灾害精准防御提供科学支撑 [6][12]
双轮驱动!日赚3.29亿元,中信股份半年报出炉,拟分红58.18亿元
券商中国· 2025-08-30 07:2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688亿元 同比下降1.6% [1][3][4] - 净利润598亿元 相当于日赚3.29亿元 [1][3] - 归母净利润312亿元 同比下降2.8% [4] - 中期股息每股0.20元 同比增长5.3% 分红总额58.18亿元 [2][7] 业务板块表现 - 综合金融板块收入1397.75亿元 同比增长2.0% 占总收入37.9% [2][3][4] - 先进材料板块收入1637.02亿元 同比下降1.9% 占总收入44.39% [2][3][4] - 先进智造板块收入272.77亿元 同比增长7.1% [3] - 新消费板块收入235.24亿元 同比下降2.9% [3] - 新型城镇化板块收入144.37亿元 同比下降32.4% [3] 战略举措与成效 - 推行金融"强核"与实业"星链"两大工程 [2][5] - 服务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超1.41万家 覆盖率超92% [5] - 绿色信贷余额较年初增长16.79% [5] - 境外收入658亿元 同比增长15% 占比达17.9% 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6] - 中信戴卡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排名升至第42位 [6] - 完成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洋石油平台试飞 [6] 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计划不低于27% [7] - 实际分红比例从2021年25%提升至2024年27.5% [7] - 近12个月股息率5.3% 高于恒生指数3.2% [7] - 市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超1700亿港币 [8] - 市净率从0.25倍提升至0.4倍以上 [8] - 中高层管理人员自愿购股规模突破1亿港元 [7]
全球首次2吨级eVTOL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完成
中国新闻网· 2025-08-03 14:16
行业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凯瑞鸥"成功实现全球首次海上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创新远海物资补给模式 [1] - 此次试飞标志着中国在海陆低空物流场景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展现低空经济技术赋能传统能源产业的巨大潜力 [1] 技术验证 - "凯瑞鸥"采用复合翼构型,适用航程200公里,最高速度200公里/小时,载重能力达400公斤 [2] - 在南海海域高盐雾、高湿度、强阵风的环境特点和海上平台有限的起降空间下,顺利完成垂直起降、悬停、远距离跨海飞行等关键测试科目 [2] 合作与运营 - 试飞由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实施 [1] - "凯瑞鸥"是全球首款获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的2吨级eVTOL [1] - 此次试飞形成"研制+运营+场景"低空应用落地闭环,实现海陆长距离低空紧急物资运送、海上设施巡线、应对渔船滋扰等场景的新突破 [1] 飞行细节 - 飞行任务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经过58分钟的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惠州19-3平台 [1] - 运输物资包括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 [1]
埃及一艘驳船在苏伊士湾倾覆
快讯· 2025-07-02 04:50
事件概述 - 埃及石油和矿产资源部证实舒海尔海洋石油公司旗下一艘驳船在苏伊士湾倾覆 [1] - 事故发生在苏伊士湾(红海北段狭长海湾,位于埃及本土和西奈半岛之间) [1] 涉事主体 - 涉事公司为埃及舒海尔海洋石油公司 [1] - 事故涉及该公司旗下的一艘驳船 [1] 地理信息 - 事故地点为苏伊士湾(红海重要航运通道的北段) [1] - 苏伊士湾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埃及本土和西奈半岛之间 [1]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开幕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8 20:42
展览概述 - 海洋主题图片展于6月7日至7月7日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举办 [3] - 展览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海洋厅联合举办 [3] 展区内容 极地展区 - 展示中国极地考察摄影展 突出极地工作者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的贡献 [4] 文创展区 - 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获奖作品展(海洋类) 主题为"新时代 美自然 好生活" 分为平面类、视觉类、实物类三个竞赛单元 [4] - 全国大学生第13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 主题为"海洋·共生·未来" 展示青年学生对海洋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思考 [4] 中国海油展区 - 呈现中国海油在能源保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展现海洋石油人"战风斗浪、与海共舞"的豪迈气概 [4] - 展示海上油气田与海洋生物共生的和谐画面 [5] 海南展区 - 展示海南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 谋划海洋领域顶层设计 促进海洋资源有序高效开发利用 [5] - 探索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5] - 坚持"以场带产、深海智造"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与修复 拓展海洋领域国际合作 [5] -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打造深海科技创新重要策源地 全面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5]
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口举办
海南日报· 2025-06-08 07:56
海洋主题图片展概况 - 展览作为第17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配套活动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举办 展览时间为6月7日至7月7日 [2] - 展览分为极地展区 文创展区 中国海油展区和海南展区四大部分 [2] 展览内容 - 极地科考展区展示40年来中国极地科考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2] - 海洋文创展区展示全国大学生第13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和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 [2] - 中国海油展区展示海洋石油领域的重大项目和发展成就 展现推进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成果 [2] - 海南展区重点展示海南省在建设海洋强省进程中发展海洋经济 探索海洋科技 守护海洋资源 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实践 [2] 展览意义 - 促进海洋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 保护海洋 善待海洋的良好氛围 [3] - 激发更多参与者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 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生根发芽 [3] - 为"发展海洋经济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提供文化力量 [3]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口开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7 17:56
展览概况 - 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主题图片展在海南省规划展览馆开展 [1] - 展览分为极地展区、文创展区、中国海油展区和海南展区四大板块 [1] 展区内容 - 极地科考展区展示中国40年极地科考的历程与成就 [3] - 文创展区包含全国大学生第13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及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的优秀作品 [3] - 中国海油展区聚焦海洋石油领域的重大项目与发展成就 [3] - 海南展区呈现海南省在海洋经济、科技探索、资源保护及环境治理方面的实践 [3] 主办方与目标 - 主办方包括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等8家机构 [7] - 展览旨在促进海洋文化传播与交流,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普及 [4] 展览时间与地点 - 展览地点为海口海南省规划展览馆 [1] - 展期从6月7日持续至7月7日 [7]
国产大型海上石油平台建成能源安全更有保障
搜狐财经· 2025-05-30 15:28
行业意义 - 国产大型海上石油平台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 海洋作为未充分开发的能源宝库在全球能源需求增长背景下重要性凸显 [3] - 发展海洋石油工业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价值 [3] 技术突破 - 平台采用先进深水钻井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环保节能设计 [3] - 技术应用大幅提高开采效率并降低对海洋环境影响 [3] - 从设计到建造全环节体现中国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能力 [3] 能源安全影响 - 平台投产显著增强中国海上油气自给能力 [5] - 成功应用打破国际石油巨头在深海开发领域的技术垄断 [5] - 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并提升能源市场话语权 [5] 产业链带动 - 平台建设促进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等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5] - 推动中国海洋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 [5] - 创造就业机会并为海洋经济注入新活力 [5] 未来展望 - 该平台是中国海洋能源开发征程的起点 [5] - 技术进步将催生更多同类"国之重器" [5] - 持续深化海洋科学研究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投用
快讯· 2025-05-22 07:01
海上碳封存技术突破 - 中国海油在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台投用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 [1] - 该项目标志着我国在海上碳封存利用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