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

搜索文档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申请注册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2 03:2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688819 证券简称:天能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4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拟申请注册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并对其内容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为进一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拟在上海 证券交易所申请注册发行公司债券,具体情况如下: 一、公司债券发行方案 1、注册和发行规模:拟注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20亿元),最终注册规模以公司收到监管部 门同意注册文件所载明的额度为准,发行规模将根据公司实际资金需求情况和市场情况在上述范围内予 以确定; 2、债券期限:不超过5年(含5年),本次债券可以为单一期限品种,也可以是多种期限的混合品种。 公司在发行前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公司资金需求情况确定本次债券的具体期限构成和各期限品种的发行规 模; 3、发行时间:监管部门同意注册之日起的注册有效期内; 4、发行方式:采取公开发行方式,在注册有效期内面向专业投资者一次性发行或分期发行; 5、发行对象: ...
移动电源认证新规发布 新增生产企业等级认证
证券时报· 2025-08-02 01:14
8月1日,国家认监委官网发文称,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 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CNCA-C09-02:2025) (简称"新版规则")。 国家认监委表示,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产品及安全附 件》(CNCA-C09-01:2023)不再适用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即国家认监委2023年发布的有关 移动电源等的认证实施规则不再适用。 另据新版规则,实施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 查+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可依据企业分类动态调整情况、产品质量变化情况及认证风险控制需求,酌 情增加监督频次和内容,其中,B类企业每年至少1次获证后跟踪检查要采取"不预先通知"方式进行, C、D类企业所有获证后跟踪检查均采用"不预先通知"方式进行。生产现场抽样检测应覆盖所有类别和 生产者。 充电宝召回风波发生后,近期,我国有关充电宝规范化发展的消息不断。 7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称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7 月11日 ...
半年进账304亿,宁德时代赚疯了
36氪· 2025-08-01 18:15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总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日均净赚1.7亿元[4][6][10] - 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5.02%,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35.62%[12][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86.87亿元,同比增长31.26%,现金及等价物余额3237.85亿元,同比增长42.60%[15][16] 业务板块分析 - 动力电池系统营收1315.73亿元,占比73.55%,同比增长16.80%,但毛利率微降1.07%至22.41%[24][27]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284亿元,同比下降1.47%,毛利率25.52%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产量全球第一[28] - 电池材料及回收业务毛利率26.42%最高,但营收78.87亿元同比下滑44.97%[29] 市场与产能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38.1%稳居第一,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14][26] - 总产能345GWh,产能利用率近90%,在建产能235GWh,累计装车量超2000万辆[25] - 境外收入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占比34.2%,毛利率29.02%显著高于境内[32]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港股募资410亿港元,90%资金用于海外产能建设,匈牙利/西班牙/印尼项目推进中[18][34] - 国内面临车企"去宁化"压力,固态电池计划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36][37] - 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48%,持续加码技术壁垒[16]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鑫椤锂电· 2025-08-01 15:58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已正式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1] - 金石电池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1] - 全固态电池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重要方向 [1] 公司研发动态 - 国轩高科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正加速推进 [1]
宁德时代(300750):2025年半年报点评:竞争格局和盈利能力稳固,看好新产品巩固优势
光大证券· 2025-08-01 14: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64.62元 [4] - 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56、789、953亿元,对应PE 18、15、13倍 [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7.2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33.33%),综合毛利率25.0%(同比+1.8个百分点) [1] - 25Q2单季度收入942亿元(同比+8.26%,环比+11.19%),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33.73%,环比+18.33%) [1] - 经营性现金流587亿元,货币资金储备超3,500亿元,拟派发现金分红45.73亿元(每10股10.07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动力电池**:25Q2出货120GWh(同比+40%),欧洲市场贡献显著(1-6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178.2万辆,渗透率26.1%) [2] - **储能电池**:25Q2出货30GWh(同比+20%),全球产量第一,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电芯及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 [2] - **全球份额**: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0.6个百分点),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 [2] 技术与产能进展 - 新技术:发布神行二代、骁遥双核动力电池及钠电池新品,固态电池商业化进展为中期观察重点 [3] - 产能利用率达90%,CAPEX投入支撑出货增长,换电站建设加速(乘用车400+座/全年目标1,000座,重卡100座/全年目标300座) [1][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5-27年营收预测:4,571.75亿/5,608.56亿/6,656.16亿元,净利润率14.4%/14.1%/14.3% [7][9] - ROE持续提升:22.43%(2025E)→24.30%(2027E),股息率从2.8%增至4.0% [9][10] - 估值指标:2025年PB 4.1倍,EV/EBITDA 12.8倍 [10]
研报掘金丨民生证券:宁德时代盈利能力持续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格隆汇APP· 2025-08-01 13:33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宁德时代半年报业绩再超预期,海外业务、技术创新释放澎湃动力;Q2业绩环比 显著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向好。公司上半年电池系统总产量达310GWh。结合Q1出货量超120GWh的数 据,预计公司Q2出货量接近150GWh,环比持续增长。从盈利能力看,我们测算Q2单GWh盈利能力约 为1.13亿元,较Q1的约1.11亿元保持稳中微增。分业务看,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2.41%,储能 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5.52%,储能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突出。报告期内,公司境 外业务实现收入612.08亿元,同比增长21.14%,毛利率高达29.02%,显著高于境内业务的22.94%,成为 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与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广泛合作,公司正加速构建开放共赢的换电生 态,有望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技术全球领先,维持"推荐"评级。 ...
中科海钠:全球首款商用车专用钠离子动力电池包通过强检测试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2:20
人民财讯8月1日电,据中科海钠消息,近日,中科海钠研发的全球首款商用车专用钠离子动力电池包, 在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实验室完成强制性检验。此次测试遵循GB38031-2020《电动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国家标准,标志着该电池包正式通过合规性认证,为后续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 基础。 ...
方正证券:固态电池产业加速发展 关注设备投资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8-01 10:21
固态电池市场预测 - 预计2030年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09GWh 其中半固态电池147GWh 全固态电池63GWh [1] - 2030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约为408亿元 其中半固态设备220亿元 全固态设备189亿元 [1] - 固态电池设备企业形成"传统锂电龙头转型+新兴势力专精"双轮驱动格局 液态电池龙头依托规模化制造经验快速切入 [1] - 2025年固态电池初步商业化后 国产设备商有望复制光伏 锂电设备的国产替代路径 在全球高端装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1] 全固态电池技术特性 - 核心是将电解液+隔膜替换为固态电解质 虽不直接提升能量密度 但具备更稳定 更安全 电化学窗口宽(5V以上)等特性 [2] - 可兼容高比容量正负极材料(如高电压正极 富锂基 硅负极 锂金属负极) 从而大幅提升电芯能量密度 [2] - 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 降低热失控风险 提高本征安全性 [2] - 各电池厂/车企计划2027年前后量产 预估产量达GWh水平 各国普遍规划2030年能量密度达500Wh/kg [2] 全球研发竞争格局 - 日韩采用联盟式研发 欧美以自主研发+投资入局 各国开启"军备竞赛"并出台政策支持 [2] - 国内国资委 工信部出台重大支持项目 关键节点包括2025年工信部项目中期审查 2026年硫化物全固态装车示范(400Wh/kg) 2027年1000辆示范性装车应用 [2] 半固态电池发展现状 - 在锂离子电池中引入固态电解质同时保留少量电解液 正负极沿用三元/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石墨/硅碳/锂金属 [3] - 制备工艺主要沿用传统锂离子电池技术 国内产业化进度领先海外2-3年 技术与成本基本达到商业化量产要求 [3] 电解质技术路线 - 主要分为硫化物 氧化物 聚合物 复合固态电解质路线 硫化物综合表现最佳(离子电导率 电化学稳定窗口突出)但需突破成本问题 [4] - 亚洲侧重硫化物路线 北美欧洲更关注聚合物 氧化物路线 SMM预计2035年硫化物路线占比达43% 有望成为主流 [4] 正负极材料应用 - 正极可沿用磷酸铁锂 锰酸锂 钴酸锂 三元NCM等体系 常用材料包括高镍多元材料 富锂锰基材料 [5] - 负极材料潜力排序:锂金属>硅基>碳族 但存在正极-电解质物理接触不良 空间电荷层 负极-电解质弱稳定性等技术瓶颈 [5] 设备工艺变革 - 全固态电池需新增纤维化 胶框印刷 等静压等定制设备 干混 辊压 叠片 化成分容环节需精细化升级改造 [6] - 当前液态电池单GWh设备成本约1亿元 全固态电池达4-5亿元 差异源于设备效率降低 数量增加 干法工艺难度指数级上升 [6] - 未来通过设备国产替代+规模效应 设备成本有望逐步下降 [6]
宁德时代,固态电池大消息!
中国经济网· 2025-08-01 08: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178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过7 2% [1] - 净利润3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超过33% [1] - 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28 6GWh 同比增长37 8% [5] - 国内市占率达42 92% 连续五年保持国内装机量第一 [5] - 动力电池全球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 储能电池全球累计应用超2000个项目 [5] 行业动态 - 国内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9 6GWh 同比增长47 3% [5] - 固态电池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 能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7] - 多家电池厂商披露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 卫蓝新能源已量产360Wh/kg半固态电池 [7] - 国轩高科建成0 2GWh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发布多项新产品 [7] 技术研发 - 公司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 - 固态电池商业化需考虑成本和供应链成熟度 供应链成熟需3年以上周期 [1] - 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 2030年前后有望更大规模生产 [1] - 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 仍存在工程问题 [7] - 行业技术成熟度当前最高水平为4级(1-9级) [7] 车企布局 - 比亚迪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 2030年后大规模上车 [8] - 长安汽车预计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 2027年推进量产 [8] - 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预计2026年装车搭载于昊铂车型 [8]
宁德时代(300750):上半年盈利能力维持稳健 海外增速强劲;维持买入
新浪财经· 2025-08-01 08:33
财务表现 - 1H25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89亿元,同比+7.3%,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33.3%,扣非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35.6% [1] - 2季度收入942亿元,同环比+8%/+11%,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环比+34%/+18%,扣非净利润154亿元,同环比+42%/+30% [1] - 2季度毛利率25.6%,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17.5%,同环比+3ppts/+1ppts [1] - 2季度出货约150GWh,上半年合计270GWh(动力电池占比约80%),单位利润0.113元/Wh [1] - 计划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15%用于分红 [1] 技术与产品 - 上半年发布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 [2] - 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已量产交付 [2]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2030年有望规模化应用 [2] - 2025年1-5月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 [2] 业务布局 - 已完成建设400个乘用车及40个重卡换电站,目标2025年完成1000个乘用车和300个重卡换电站 [2] - 1H25海外收入612亿元,同比+21%,占比同比提升4ppts至34% [3] - 欧洲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23.6%,带动动力电池需求增长 [3] - 上半年储能出货量内地和海外市场各占50% [3] - 匈牙利工厂一期电芯预计年底量产,西班牙合资厂和匈牙利二期在筹备建设中 [3] 市场前景 - 公司盈利水平长期维持行业领先 [3] - 产品力和全球化布局优势明显 [3] - 基于DCF模型,维持目标价314.11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