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
搜索文档
财产险三维进阶,从降本增效到增量开拓!
搜狐财经· 2025-11-06 10:07
行业核心发展基调 - 财险行业在“十四五”期间深化改革、转型攻坚,实现逆势突破 [1] “报行合一”政策成效 - 监管推动“报行合一”政策促使行业综合成本率显著改善,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费用率创20年来新低 [2] - 2025年上半年85家财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降至97%以下,承保利润空间显著扩大 [2] - 2025年上半年76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超9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加近40亿元,68家险企实现净利润为正 [2] - 政策首先在车险领域实施,通过强化费用监管避免恶性价格战,并随后延伸至非车险领域以推动市场规范发展 [3] - 非车险“报行合一”有望压降非车险费用率,改善整体承保表现,因头部三家财险公司2019年以来加权平均非车险COR一直大于100% [4] 新能源车险发展 - 新能源车险保费从2015年的30多亿元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超过千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超过50% [6] - 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在总车险保费中占比达到13%,较2015年上升12.4个百分点 [6] - 2021年12月全国统一上线新能源专属车险产品,激活了投保需求 [6] - 2025年1月四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通过推进供需两侧改革系统化解新能源车险出险率高、维修成本高、部分车型投保难等痛点 [7] 非车险业务增长 - 非车险业务成为拉动财险业增长的关键动力,2025年前8个月非车险保费占比达51% [6] - “十四五”期间商业健康险保费从2020年末的1114亿元扩增至2024年末的2043亿元,增幅达83.4% [7] - 农业保险同期保费规模从不到千亿元增长至1484亿元,增幅82.07%,责任险保费规模增速达到52.2% [7] - 政策性农险在2024年迎来突破性进展,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扩展至全国范围 [7] - 监管文件提及将丰富新能源车险产品,并加强对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新领域保险的研究应用,为行业开辟更广阔增长空间 [8] 风险防范与市场格局 - “报行合一”政策起到防范财险公司成本失控引发流动性风险,以及堵住利益输送、财务造假等合规风险的作用 [9] - 监管针对农险业务承保理赔不精准问题出台举措促进精细化、科学化发展,并加强互联网财产险业务监管,划定准入门槛和区域限制 [10] - 监管鼓励财险公司兼并重组,支持有条件的机构“迁册化险”,运用市场化方式出清风险,对不具持续经营能力的机构依法开展市场退出 [10] -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2025年上半年保费规模前十的险企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8100亿元,市场份额超八成,其余75家中小财险公司争夺不足20%的市场空间 [10] - 部分中小财险机构面临生存空间收窄、盈利持续恶化的困局,主动选择兼并重组或有序退出市场有助于避免风险扩散和优化资源配置 [11]
向精细化运营要财险竞争力
经济日报· 2025-10-21 09:46
行业整体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上半年财产保险业“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6079亿元,占据63%的市场份额 [1] - 头部险企综合成本率普遍向好,均在95%以上,实现承保盈利,展现出稳健的业务增长和得当的成本控制 [1] - 新兴财险公司凭借灵活机制和创新模式加强了市场竞争性,推动行业从粗放价格竞争向精细化、差异化服务竞争转变 [2]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 - 监管引导通过强化“报行合一”等举措纠正市场短期逐利偏差,为降低渠道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率提供有效外部约束 [1] - 数智技术变革通过数据与算法协同应用,实现经营服务全流程敏捷响应,助力保险角色从事后补偿者转变为事前风险管理者 [2] - 市场竞争压力倒逼经营主体推进智能风控、核保理赔等流程,改进运营效率并严控综合成本率 [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行业正迈向以精细化管理、数智化驱动和生态化拓展为特征的新阶段,带来经济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提升 [3] - 数智技术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抓手,但初始投入高、数据壁垒高,头部险企凭借数据基础和投入能力构建可持续优势 [3] - 需加强动态风险数据库构建,突破传统精算框架局限,提升风险识别、量化、预警与减量能力 [4]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非车险业务不得以压降费用等为名,降低正常保险服务标准
北京商报· 2025-10-10 19:20
监管政策核心内容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1] - 政策目标为推动非车险业务向保障充分、定价合理、市场规范、服务优良方向发展[1] - 明确财产保险机构不得以压降费用等为名降低正常保险服务标准[1] 对行业的要求与指引 - 金融监管总局各级派出机构需推动辖区财产保险机构改进非车险业务承保理赔服务[1] - 监管机构需提升监管实效以推动非车险业务发展[1] - 行业发展方向需努力提升消费者获得感[1]
黑芝麻智能、奇瑞商用车、中国太保产险三方强强联合 共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变革新篇章
智通财经· 2025-09-28 11:34
战略合作概况 - 黑芝麻智能 奇瑞商用车 中国太保产险于2025年9月26日达成三方战略合作[1] - 合作探索技术加保险创新模式 以辅助驾驶技术赋能车险承保环节[1] - 构建风险减量与保费优惠联动机制 提升新能源商用车安全与运营效率[1] 合作方核心优势 - 黑芝麻智能专注车规级计算芯片及解决方案 具备全栈辅助驾驶技术研发能力[3] - 奇瑞商用车拥有深厚制造底蕴与市场积淀 产品覆盖物流等多元场景[3] - 中国太保产险依托强大数据分析能力与专业保险服务体系 提供风险管理保障[3] 技术方案细节 - 黑芝麻智能为奇瑞开瑞新能源全系车型提供PA2.0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4] - 系统集成AEBS加ADAS加BSD加DMS多功能合一 基于华山A1000芯片及自研算法[4] - 实际应用显示事故率降低70%以上 重大事故率降低80%以上[4] 运营分工体系 - 黑芝麻智能负责设备供应 标定 安装 保修及平台运营全流程技术支持[4] - 奇瑞商用车协调线下管理 依托渠道网络保障技术产品快速触达市场[6] - 中国太保产险运用线上数据分析能力 精准评估车辆风险并提供数据支撑[7] 合作愿景与规划 - 三方将构建技术支持至线下管理至线上分析的闭环服务链条[4] - 首批在不少于3个省级区域试点 成熟后向全国推广[8] - 推动智慧物流与绿色交通发展 树立跨界协同创新行业标杆[8]
黑芝麻智能(02533)、奇瑞商用车、中国太保产险三方强强联合 共启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变革新篇章
智通财经网· 2025-09-28 11:32
合作背景与参与方 - 黑芝麻智能 奇瑞商用车 中国太保产险于2025年9月26日达成战略合作 探索技术加保险创新模式[1] -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 奇瑞控股集团副总裁兼奇瑞商用车总经理巩月琼 中国太保产险副总经理陈森出席签约仪式[3] - 三方优势互补:黑芝麻智能提供车规级计算芯片及全栈辅助驾驶技术 奇瑞商用车拥有制造底蕴与市场渠道 中国太保产险具备数据分析与保险服务能力[3] 技术方案与性能 - 黑芝麻智能为奇瑞开瑞新能源车型提供PA2.0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 覆盖前装与后装场景[4] - 该系统为商用车领域首个集成AEBS+ADAS+BSD+DMS的域控方案 基于华山A1000芯片及自研算法[4] - 实际应用显示事故率降低70%以上 重大事故率降低80%以上[4] - 公司提供设备供应 标定安装 保修及平台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技术支持[4] 合作分工与实施 - 奇瑞商用车负责协调线下管理工作 通过成熟渠道网络保障技术产品市场化[5] - 中国太保产险运用线上数据分析能力评估车辆风险 优化车险承保服务[6] - 三方构建技术支持-线下管理-线上分析的闭环服务链条[3] - 合作模式先在不少于3个省级区域试点 成熟后向全国推广[7]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推动先进辅助驾驶技术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规模化落地[6] - 创新融合保险服务与技术 建立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模板[6] - 助力商用车行业智能化突破 提升车辆运营安全性[6] - 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引领新能源商用车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6][7]
抓住关键时间窗口 全力筑牢抗击台风坚固防线 我省转移超百万人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4 15:52
台风影响与防御响应 - 台风“桦加沙”以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别快速趋向广东沿海,预计在9月23日至25日带来10至16级大风及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1] - 广东省于9月23日10时启动最高等级的防风应急I级响应,截至23日17时30分已提前转移1,044,215人 [1] 海上防风与船舶管理 - 全省80,231艘渔船在港加固避风,12,246名海上作业人员上岸避险 [2] - 广东海事局组织10,398艘次沿海船舶转移避风,210条客渡航线停运,596艘客渡船舶停航,32个沿海风电平台均落实防风措施 [2] 关键基础设施防护 - 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狮子洋通道全线停工,转移2,800余名施工人员,80多台龙门吊及240台汽车吊等设备已安全停放 [3] - 中科炼化等重点企业提前清理加固现场物料,调整装置关键参数以保障台风期间安全运行 [3] 人员转移与民生保障 - 深圳市疏散转移约26万人,集中安置约4.5万人,开放865处室内避险场所 [5] - 江门市排查出1.19万多处风险区域,转移群众超20万人,开放221个应急避难场所 [5] - 汕尾市启动生活物资应急保障机制,保证各大超市市场物资充足、价格平稳、配送畅通 [5] 城市基础设施与应急准备 - 汕头市澄海区水务部门提前调度桥闸水位预排腾库,城管部门对排水管网清淤并对易倒伏树木进行修剪加固 [6] - 潮州市城管局部署8支共101人的排水应急抢险队伍和21台抽排水设备加强应急值守 [6] 应急救援力量部署 - 省消防救援总队组织3.8万名消防救援人员、5,700余辆消防车及1,174艘舟艇进入临战状态 [8] - 珠海、江门等8个支队共6,872人、1,604辆车及453艘舟艇在重点部位前置 [8] 保险行业应急响应 - 广东保险行业启动大灾一级响应,统筹调配3,325台救援车辆及6,106件抽水泵等设备 [9] - 协调342个保全场地容纳近2万台车辆临时停放,并激活1,152套水位监控设备实时传输积水数据 [9]
财险公司上半年“杀疯了”:76家非上市险企狂赚92亿元 近九成公司都在赚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21:21
行业整体业绩 - 2025年上半年76家非上市财产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2.5亿元 [1] - 其中68家公司实现盈利 占比接近九成 仅8家处于亏损状态 较2024年同期的20余家大幅减少 [1][7] - 14家公司成功扭亏为盈 包括国泰产险、永诚财险、诚泰财险、安盛天平、中国渔业互助等 [1][6] 业绩驱动因素 - 超六成公司综合成本率较上年同期下降 [1]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大灾赔付同比减少 险企持续推进降本增效 以及监管"报行合一"等政策深入实施 [1] - 中国渔业互助综合成本率从2024年上半年279.69%大幅降至94.82% 推动净利润达到0.2亿元 [6] - 永诚财险2024年亏损主要受个别海外项目理赔、极端天气灾害和保证险业务亏损影响 2025年一季度已实现承保盈利 [6] 头部公司表现 - 国寿财险、中华财险、英大财险三家百亿级公司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4亿元、11亿元、8亿元 [1][2] - 三家头部公司合计净利润43亿元 占76家非上市财险公司总利润比例近50% [1][2] - 76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占行业规模不到三成 行业总保费收入达9645亿元 同比增长5.1% [2] 中型公司盈利情况 - 14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上半年净利润突破1亿元 包括鼎和财险、永安财险、中原农险等 [5] - 其中仅国元保险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 其余13家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5] - 申能财险在完成对天安财险保险业务受让后 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3亿元 在非上市财险中排名第四 净利润1.96亿元 [5] - 申能财险通过优化非车险业务管理 将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9.21% 风险综合评级为BB级 [5] 亏损公司状况 - 前海财险、现代财险、太平科技位居亏损前三 分别亏损0.5亿元、0.4亿元、0.3亿元 [7][9] - 太平科技综合成本率大幅上升至216.07% 较2024年同期139.78%显著恶化 [9] - 前海财险综合成本率达244.05% 较2024年同期122.36%大幅提升 其中综合费用率从41.25%上升至160.77% [9] - 东吴财险作为2025年4月新开业公司 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190万元 净亏损184.8万元 [9] 偿付能力风险 - 前海财险、安华农险、华安财险和亚太财险4家公司风险评级为C类 偿付能力未达标 [1][10] - 安华农险主要因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 正在积极推进整改工作 [10] - 华安财险在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风险 但偿付能力充足率已提升至150%以上 [10] - 亚太财险约88%股权处于被质押或冻结状态 公司正加快推进"引战"工作 [11]
构建廉洁文化综合培育体系 厚植人保财险清廉文化基因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1
核心观点 -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 构建综合培育体系 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公司治理各方面全过程 有效发挥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 [1] 思想建设 - 坚持从思想根子抓起 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以抵御诱惑 [2] -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 跟进学习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 强化遵规守纪行为自觉 [3] - 运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通过廉洁服务承诺和家教家风教育延伸管理触角 [3] - 完善荣誉评选机制弘扬金融文化核心理念 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监狱参观 [3] 制度约束 - 把廉洁要求嵌入经营管理全链条 使廉洁理念从软性倡导转化为硬性约束 [4] - 全面排查承保理赔和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点 出台防范指引 [5] - 上线人保e采管理系统实施采购全过程追溯 与供应商签订廉洁协议 [5] - 完善预算管理和选人用人制度机制 建立费用切块管理和精准直达基层决策机制 [5] - 制定一把手监督任务清单 建立关键少数履行政治责任管理监督机制 [5] 监督惩戒 - 坚持风腐同查同治 严明纪律规矩督促践行廉洁理念 [7] -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重点领域腐败 建立重点案情提级办理机制 [8] - 靶向纠治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和公车私用等问题 防止四风反弹回潮 [8] - 建立以案促改促治联动机制 推动深挖案件背后制度缺陷和管理短板 [8] 监督体系 - 推动职能部门建立监督责任清单和常态化检查机制 融合廉洁风险防控与业务管理 [10] - 健全内控合规体系 推动风险合规委员会规范化运行 履行第二道防线吹哨人职责 [10] - 整合审计巡察和纪检监督力量 构建定期加专项审计模式聚焦高风险领域 [10] - 建立政治任务管理监督系统实行全周期管理 常态化开展政治巡察 [10] - 制定监督贯通融合实施办法 建立信息通报和联合办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10]
苏州市举行财产保险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
苏州日报· 2025-06-21 07:31
行业动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司长尹江鳌强调财产保险行业需更好服务生产、消费和出口,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1] - 行业需促进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险资应用,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1] - 要加强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和行业协同,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金融"活水" [1]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表示将推动科技与保险深度融合,构建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保险生态体系 [1] 区域发展 - 苏州作为科技创新高地和出口强市,在低空经济共保体和"出口信贷+银行合作"等方面开展有益尝试 [1] - 苏州加快构建"1030"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 苏州高度重视保险行业发展,全力支持耐心资本培育 [2] 企业合作 - 苏州东吴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中荷创新港 [2] - 平安财险等财险公司总部与东吴财险战略合作签约 [2] - 工商银行等银行总部与东吴财险建立服务新质生产力合作机制 [2] - 苏州金融国企共建服务新质生产力生态圈启动 [2] - 财险公司总部共同发起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倡议 [2]
无人机+保险双擎驱动 平和蜜柚产业迎来更全保障
中金在线· 2025-06-20 21:49
无人机+保险创新模式 - 漳州服农农业科技与平安产险漳州中心支公司签约,针对农业植保无人机开展蜜柚果树全周期病虫害防治定制职业责任保险[1] - 创新模式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率先落地,标志着保险业深度参与低空经济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1] - 平和县首批99.41亩蜜柚园已获得这一新型保障[1] 无人机飞防应用效果 - 植保无人机喷洒效率高、覆盖均匀,比传统人工打药省时省力,有效提升产量[1] - 平和县已有63台农业植保无人机投入规模化应用,覆盖水稻、茶叶、蜜柚等多种作物,其中蜜柚作业占据主导[3] - 无人机运用有效提升作物产量,降低劳动力成本,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3] 行业痛点与解决方案 - 蜜柚种植面临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失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双重挑战[3] - 平安产险联合多方构建"技术+保险"双保障体系,将飞防服务导致的蜜柚病虫害损失纳入保障范围,损失率超过10%即启动赔付[3] - 这是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在无人机飞防保险领域的第一单[3] 低空经济生态建设 - 平安产险福建分公司引入福建省航空学会专家担任顾问,组织企业参访大疆创新研发中心[5] - 公司将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为低空经济生态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5] - 构建"无人机厂商-植保机构-保险公司-农业专家"四方协作机制,为飞防服务组织提供风险保障[5] 产业发展规划 - 平和县2025年预计植保无人机作业面积可达20万亩次以上[5] - 地方政府、科技企业、保险机构形成"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服务生态[5] - 该模式有望复制到茶叶、水稻等特色作物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