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洋渔业
icon
搜索文档
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4 16:59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海洋经济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 [2] - 中国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呈现规模大 势头好 品质优等特点 [4] - 海洋经济内涵从耕海牧渔迈向经略深蓝 [4] 海洋产业规模与成就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比2012年翻一番还多 [5]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 [5]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 [5] - 2024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达825万吨 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14]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到139处 [14] 海洋科技与装备突破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运营 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9]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9]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在海南启动运行 具有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区域 [11]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 -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11] - 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提升海水淡化规模 壮大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布局人工智能+海洋 [12] - 将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11] 港口与基础设施建设 - 山东优化港口建设布局 健全集疏运体系 培育航运金融 航运保险等高端服务业 [7] - 发展临港产业 建设裕龙岛炼化 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7] - 推进港口群 产业群 城市群优化整合 [7]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第41次南极科考联合八个国家科研机构共同参与 [15] - 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 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覆盖深海生境 蓝碳等领域 [17] - 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举办300多期培训班 培训6000多名青年学者 [17]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 瓜达尔港向物流枢纽迈进 钱凯港开港运营 [18] 海洋经济活力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造船新接订单量市场份额维持在68.3%高位 [5]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邮轮艘次增长33.7% [17]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五一单日办理240小时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 [17]
海洋经济澎湃动能重构民生消费生态
消费日报网· 2025-08-14 11:26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1万亿元 [1] - 全球船舶订单占比达到64%,彰显行业实力 [1] - 海洋经济整体增速为5.8% [4] 海洋资源开发与投资 - 上半年新增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支撑起超5000亿元投资 [1] - 用海面积增长25.2% [4] 海洋渔业与“蓝色粮仓” - 上半年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 海水养殖产量提升5.6% [1] - 智能化养殖技术得到应用,如浙江温州的“声波无网海洋牧场”和山东烟台的“金仓一号”网箱 [1] 海工装备与船舶制造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新接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64.6% [3] - 15万吨级养殖工船“国信1号2-1”交付运营,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下水 [3] 海洋科技创新 - 仿生机器人与“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协同作业,“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全面建成 [2] -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应用于海洋药物研发 [2] - 高效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 [2] 港口物流与自动化 - 已建成23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和29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 [3] -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唐山港新增东南亚航线,盐城港开辟中东航线 [3]
精耕深蓝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新华社· 2025-08-14 09:44
海洋经济规模与产业体系 -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还多 [2]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1/3,海工装备市场份额占全球50%以上,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2]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有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2024年上半年新接订单量市场份额维持在68.3%的高位 [2] 海洋科技与创新能力 - 实现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6]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6]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提供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区域 [7]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等未来产业 [7] - 实施海洋能规模化利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壮大计划 [8]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2024年山东海水产品产量达825万吨,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8] 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 - 山东港口群推进一体化整合,建设裕龙岛炼化、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3] - 建议通过"一湾一策"差异化发展,推进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优化整合 [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9]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科考联合8个国家科研机构,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覆盖深海生态等领域 [9] - 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6000多名发展中国家青年学者提供培训 [10]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瓜达尔港、钱凯港成为国际枢纽项目 [10]
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3 13:11
海洋经济战略地位 - 海洋经济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 拥有1.8万余公里大陆海岸线 1.4万余公里岛屿岸线 约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 [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 [3]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就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 较2012年翻一番 [6]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全球三分之一 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50%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6] - 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14种新接订单量居世界首位 上半年新接订单市场份额达68.3% [6] - 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 涵盖海洋渔业 船舶建造 邮轮旅游 海底光缆通信 深海矿产开采等领域 [3][6] 海洋科技创新突破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 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 [20]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20]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 提供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 [25] 新兴产业发展布局 - 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发展海上风电 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培育海洋未来产业 [25] - 实施"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工程" 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海水淡化 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 [25] - 将深海矿产和遗传资源开发作为新质生产力重要方向 完成产业链关键节点自主可控 [25] 蓝色粮仓建设成果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139处 2024年海水产品产量825万吨 实现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27]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 开发适养优质新品种 推进渔业标准化 工业化 智能化生产 [29] 港口与基础设施建设 - 山东优化港口布局 建设裕龙岛炼化 日照精品钢基地等大项目 加快"港口群"向"城市群"迈进 [13] - 山东港口烟台港蓬莱港区完成153米/83.5吨超大尺寸海上风电叶片装船 [11][24]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雪龙2"号南极科考联合8个国家科研机构 为南极生态保护与国际治理提供支撑 [33] - 响应联合国"海洋十年"倡议 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 覆盖深海生境 蓝碳 河口监测等领域 [33] - 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举办300多期培训班 培训6000多名青年学者 [34]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 瓜达尔港向物流枢纽迈进 钱凯港开港运营 [34] 海洋产业融合应用 - 海洋经济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深海油田提供油气 海上风电供电 海水淡化缓解水资源压力 [8] - 邮轮旅游热度高涨 上半年进出港旅客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34]
中国经济圆桌会·新华全媒头条|精耕深蓝,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国经济圆桌会”聚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 2025-08-13 12:0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024年首次突破10万亿元,比2012年翻一番还多 [2] - 海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海工装备市场份额超50% [2] - 海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世界首位 [2]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海洋产业涵盖15个主要门类,从传统渔业向深海矿产、基因资源利用拓展 [2] - 山东港口烟台港完成单支83.5吨海上风电叶片装船,推动"港产城"融合 [3] - 山东计划建设裕龙岛炼化、日照精品钢基地等重大项目,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 [3] 海洋科技创新 - 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等标志性装备突破 [5] - "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创10909米纪录,"梦想"号钻探船最大钻深11000米 [5]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覆盖2000米梯度试验环境 [6] 新兴产业布局 - 自然资源部推进海洋能规模化、海水淡化、海洋药物及"AI+海洋"布局 [7] - 山东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139处,2024年海水产品产量825万吨,增加值超千亿 [7] - 开展"蓝色种业"创新行动,推动渔业工业化、智能化生产 [7] 国际合作与治理 - "雪龙2"号联合8国科研机构完成南极科考,创单船任务最长纪录 [8] - 中国获批9项国际大科学计划,覆盖深海生境、蓝碳等领域 [8] - 上半年全国邮轮旅客量同比增40.1%,天津港单日过境免签旅客超400人 [9] 全球基础设施联通 - 比雷埃夫斯港跃升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瓜达尔港向产业枢纽转型 [9] - 秘鲁钱凯港开港运营,福建开通首条直航厄瓜多尔班轮航线 [9] -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6000+人次海洋领域培训 [9]
南农晨读 | 赶海
南方农村报· 2025-08-13 09:33
土壤普查 - 广东省完成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内业测试化验工作 涉及94万多个土壤样品 [12] - 工作历时1年半 2023年下半年启动 2024年12月完成检测 2025年7月通过国家级验收 [9][12][13] - 测试结果将作为普查数据基座 直接影响全国土壤健康状况评估成果 [8][14] 海洋经济 - 茂名博贺渔港8月16日举行开渔节 延续千年渔业传统和疍家文化 [20][21] - 当地依托岸线优势发展海洋经济 推动现代渔业和种业高地建设 [34][35] 乡村振兴 - 梅州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深化农文旅融合 加快典型镇村建设 [32] - 阳江重点发展海洋水产鱼苗产业 目标打造全国海洋种业高地 [35] - 肇庆促进城镇村三级协同建设 推动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38] 特色产业 - 江门新会与广西宁明协作推出陈皮星油藤茶系列产品 进入大湾区市场 [49][51] - 产品通过粤桂协作推介会打开销售渠道 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51][52] 文旅融合 - 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出现民间乐队 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发展音乐文化 [25][26] - 茂名以"大景区"定位推进文旅项目 通过"村BA"等活动引流 [37]
珠海上新海洋牧场“样板间”:AI一键能养鱼、拎苗入住全托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7:06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进展 - 广东省累计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139个 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包括种苗培育 装备制造 饲料加工 设施养殖 精深加工 公共服务 文旅休闲 [1] - 珠海万山隘洲岛海域建成"标准海"样板区 采用"1+N"集群式养殖模式 以伶仃牧场1号为中控平台 配备30个90米周长重力式网箱 总养殖水体达24.5万立方米 [1] 智能装备与产能规模 - 珠海市年内将拥有12座深海养殖平台 居广东首位 海洋牧场养殖总水体超150万立方米 [2] - 上半年新增养殖平台2座 养殖工船1艘 新增养殖水体17.4万立方米 包括全国首个"标准海"样板区投产和全球首艘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下水 [2] 技术创新与运营模式 - 智能系统实现自动投喂 远程诊疗和数字化管控 中央控制室集成1000多个监测点位 双浮箱柱式结构可抵御台风 [3] - 采用"三海联动"机制整合海工建造力量 实行市场化运营 破解"九龙治海"困局 [2] - 立体化用海空间设计:水面发展休闲渔业 中层规模养鱼 底层培育藻贝 通过"节拍式养殖"实现全年稳产 [2] 养殖结构与经济效益 - 养殖品种梯度化布局:经济类占比60% 中高端占比30% 尖端类占比10% [3] - 预计年产海鱼2500多吨 年产值达9000多万元 主要品种包括金鲳鱼 海鲈鱼 石斑鱼 章红鱼等高附加值鱼类 [3] 标准化模式与产业推广 - "标准海"模式通过装备标准化 管理数字化和产业模块化实现快速复制 目标建成类似"安卓系统"的开放养殖架构 [4][5] - 计划3年内夯实本地经济模型 向全国输出深水装备养殖方案 并通过活鱼运输船等配套装备开拓海外市场 [5] 产业链配套与发展规划 - 珠海规划建设"四通一联"海洋基础设施体系 包括种苗繁育基地 功能饲料基地 智能养殖工船和数字交易平台 [6] - 2025年底目标实现海洋牧场养殖水体超150万立方米 需突破种苗 疫苗 饲料供给瓶颈和市场端价格接受度问题 [6]
看看咱超700亿斤的“海产库”(“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第一”⑦)
人民网· 2025-08-13 06:20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 中国海水产品产量2024年超3700万吨(700多亿斤),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成为"蓝色粮仓" [8][17] - 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5660万立方米,年产量47万吨 [7][17] - 2024年海水养殖产量2527.64万吨,占海水产品总量近70%,海洋捕捞产量962.32万吨 [9] - 上半年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 [7] 产业转型升级 - 从近海捕捞向深远海养殖转型,连江县11台深远海养殖平台年产优质鱼类近2000吨 [11] - "定海湾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单位产值是传统养殖方式的10倍 [11] - 深远海智能网箱单体网箱可养殖100万尾鱼,包围水体9.4万立方米 [7] - 开发出智慧渔业、稻渔综合种养、融合渔业、"渔光互补"等特色产业模式 [13] 科技创新成果 - 鲍鱼加工企业将产品附加值从10万元/吨提升至30万元/吨,加工利用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 [12] - 深远海养殖装备从HDPE材质升级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抗风浪能力提升 [12] - 2024年审定发布水产新品种23个,累计达306个,包含多个海洋水产品 [15] - 成功培育"富发1号"、金鲳鱼"晨海1号"等深远海适养品种 [14] 产业链延伸 - 福州企业开发即食鲍鱼罐头、鲍鱼调味品等上百种鲍鱼产品 [12] - 汕尾"伏羲一号"实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 [13] - 烟台"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新模式 [13] - 构建"养殖—销售—餐桌"完整供应链 [6] 资源与环境 - 中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4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 [6][17] - 深远海养殖缓解近海养殖压力,促进水质和生态系统恢复 [11][16] - 推广三倍体牡蛎养殖等多元化养殖模式促进水环境平衡 [16] - 采用循环水系统、IMTA等技术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减排 [16]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8月15日至17日举行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1 16:08
行业活动规模与安排 - 第二十三届南海开渔季活动将于8月15日至17日在阳江市海陵岛举行 筹备13项活动为历年最多 [1] - 活动以开渔令发布为核心 3400余艘渔船将有序驶向南海渔场 为历届集中出动渔船最多的一次 [3] - 预测活动期间每日人流量近1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2亿元人民币 [3] 行业经济影响与发展成效 - 2024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2011年以来新高 [1] - 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 占全国产量近一半 [1] - 开渔季促进渔业振兴并带动滨海旅游、餐饮、文化等产业发展 阳江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上能源、海水种业及海工装备产业 [1] 产业链建设与品牌发展 - 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持续完善 形成苗种繁育、装备制造、饲料动保、设施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及品牌销售的完整体系 [2] - 创建金鲳鱼、生蚝、海鲈等3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三条两百亿级产业链发展 [2] - 累计建设5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包括阳江海陵岛-阳西) 启动省级渔港经济区建设 推动港产融合 [2] 文化特色与旅游亮点 - 活动新增沙滩音乐节、世界模特大赛、夜光风筝嘉年华等多元文化配套项目 [3] - 开渔令发布成为最具辨识度的文旅符号 既展示渔业活力又提供观光体验 [3] - 活动以"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亮丽滨海旅游"三大关键词为亮点 [2]
土特产变身“金疙瘩” 这些乡村“量身定制”解决融资难
搜狐财经· 2025-08-11 10:34
农业观察 经济观察网 据央视新闻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涉农贷款持续增长。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推出19条举措,着力解决农村金融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 宁夏: 驻村金融官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在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联合出台的19项举措中,明确提到要创新乡村"土特产"融资模式和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地方正创新和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让"土特产"变身富民"金疙瘩"。 在宁夏,普惠金融正加速下沉乡村,攻克乡村融资"手续繁、门槛高、覆盖窄"的难题,探索出一条服务"三农"的崭新路径。 这几天,派驻在望洪镇的金融副镇长刘杰几乎每天都要走乡入户,挨家挨户了解农户需求。不久前的一次走访中,他得知当地农业专业合作社正深陷资金困 境。 宁夏永宁县望洪镇伟国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潘伟国:去年流转了3000亩地,连现在的地加起来差不多6000亩了,资金就不够用了。农业资金方面最难就 是没有抵押物,像我们的设施、农机、加工设备都不能作为抵押,所以贷款难。 了解情况后,刘杰为合作社匹配了当地的线上融资产品"富宁贷",把合作社的农业设施资源转化为可抵押的资 ...